纪要涉及的行业 金融行业(债市)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环境对比 - 与2019年二季度相似,体现在基本面、中美关系和国内货币财政政策组合方面[2] - 与2022年二季度相似,当时是疫情及政策应对,现在是中美关系及政策应对,不确定性类似[3][4] - 利率走势预期 - 中期看多,短期可能震荡,不会大幅调整,调整是买入机会,短期内不会有30个基点大调整[2] - 二季度可能震荡市,纯交易户可调整,总体方向做多,对比2022年,利率反弹幅度有限,超10个BP需大规模增量政策落地且基本面利好[3][7]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央行宏观审慎,短期内不快速降息或加息,一季度宽财政未配合致利率上行挤出消费投资,货币政策需配合避免挤出效应[3][10][12] - 信贷信用投放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需先宽财政再宽货币,否则资金空转,短期内利率下行预期不高,中期实现也难,除非经济稳定或下行压力增大[3][13] - 四月份全面降息概率低,降准可能性大,无全面降息短期利率难下行,除非超预期事件[3][15][16] - 投资建议 - 短期震荡不建议大规模久期管理或反转操作,除纯交易户外可阶段性调整但不轻易退出市场,在调整中找买入机会[3][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2年二季度利率走势反复震荡,3月下旬到4月初下降,4月7日见底反弹,5月底再下降,6月又上升,原因包括疫情不确定性、稳增长政策出台和市场对增量政策预期变化[5] - 2022年4月7日至月底利率反弹仅几个基点,6月疫情全面解除经济修复期利率总体上升约15个BP[7] - 2022年全社会观望,疫情影响显现,积极应对减少损失,越观望货币政策宽松幅度和利率下行空间越大,当前中美关系类似,高层做好硬脱钩准备,继续观望致全球贸易局势不稳定[8] - 宽财政未大量释放,国内债市压力有限,4 - 5月增量政策相对有限,如2022年国务院23条和33条、2024年517新政等结构性政策力度有限,难抵消出口收缩效应[14][15]
利率 - 一季度像2019年,二季度呢?
2025-04-15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