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前债市与2020年上半年的异同
2025-04-15 08:58

纪要涉及的行业 债券市场、权益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走势 - 债券市场一季度大跌后二季度呈多头行情,未来几个月是逢调整买入窗口,下半年或有更多风险波折,短期内维持多头思维[2] - 权益市场上证指数3000 - 3100点是中期底部,预计超跌反弹并持续上行,大票先涨,小票跟随,与2020年春节前后走势相似[2][4] - 市场影响因素 - 中美互相加码关税战对资本市场冲击大,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爆发影响,预计中国加码刺激政策,采取宽财政、宽货币配合应对外需恶化[2][5] - 美国对等关税及其90天豁免期预计使股票和债券市场反向修复,国债期货或补缺口至1.70%附近,股票市场或寻找53350附近缺口;若中美缓和,类似2020年2月,若美国升级关税,长债利率或进一步下行[2][8] - 政策预期 - 预计四月底政治局会议出台对冲中美互征关税政策刺激内需,政策组合可能是宽财政、宽货币,宽货币先行[2][6] - 当前央行政策与2020年不同,未明确降准降息,货币政策宽松相对克制,受人民币汇率稳固诉求影响;若美国衰退或长端收益率曲线重启,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走强,降准降息窗口可能打开[2][10] - 投资策略 - 债券市场在不降息情况下,十年国债1.6%、30年国债1.8%空间小,可考虑三年左右中短端品种,看好股债双流表现,权益上涨趋势确定,大小盘风格均衡[2][11] - 含权资产普涨全面修复剧本更理想,国债期货回补第一个缺口对应十年国债回到1.70附近,需关注中美谈判进展及四月底政治局会议信息调整投资策略[2][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0年疫情初期投资者认为仅限于国内封锁,疫情蔓延至全球引发第二波股市杀跌和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下降,而这次美国对等关税及中美互相反制对资本市场造成同步冲击,影响更直接快速[7] - 金融时报文章指出当前政策是先财政后货币,而非之前的先货币后财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