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等关税”的冲击会有多大?
2025-04-15 08:58

涉及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全球市场、跨境电商行业、中国家电行业 - 公司:拼多多旗下TEMU、阿里AliExpress、TikTok Shop、SHEIN、亚马逊、海尔、石头科技、科沃斯、海信视像、美的 核心观点和论据 对等关税对全球市场的影响 - 情绪冲击与市场波动:对等关税初期引发市场情绪冲击,投资者担忧美债流动性及爆仓风险,如上周港股宣布对等关税后迅速下跌至20,500点以下,但随后有所反弹并基本稳定在这一水平 [2]。 - 市场脱敏与有效税率波动:随着时间推移,市场逐渐脱敏,但由于政策不确定性和频繁变化,有效关税税率波动于15%-20%之间 [2]。 - 资产价格与流动性影响:对等关税通过情绪传导路径影响资产价格,并进一步影响流动性,如美债近期迅速抬升,期限溢价高企 [2]。 美债相关情况 - 美债波动与潜在风险:美债近期期限溢价高企,投资者不愿持有长期美债,但2025年到期规模小于2024年,加权平均成本不到4%,目前美债波动率和流动性指标尚未达到不可控局面,美联储可干预稳住市场信心 [3][4]。 - 美债利率表现及影响:关税政策出台时美债利率一度大幅下行,但短期避险情绪致下行空间受限,交易和流动性因素推高利率,10%基线关税可能推高通胀一个多百分点 [5]。 美联储政策选择 - 观望态度与通胀缓解:美联储目前处于观望状态,未排除降息可能性,短期内美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一方面是基数效应,另一方面是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大跌以及出口库存积累带来的暂时支撑 [6]。 关税谈判进展不顺的影响 - 市场风险溢价增加:若关税谈判到七月份之后无进展,市场风险溢价将明显增加,影响美债交易,部分资金从美国流出,美元和美债信用受到破坏,黄金成为替代安全资产 [7]。 美国政策目标与账户关系 - 目标互斥与平衡需求:美国试图实现制造业回流和金融账户流入,但两者互斥,过度追求经常账户会导致美元走弱,影响金融账户流入,需平衡政策目标 [8]。 美国减税政策影响 - 缓解盈利压力与提升估值:美国众议院通过预算调节程序,减税可能很快推出,有助于缓解盈利下行压力,提高估值吸引力,对纳斯达克等科技股形成利好 [9]。 港股及亚东北亚市场受关税影响 - 板块敞口差异与策略调整:港股盈利敞口较小,但板块敞口差异较大,各板块策略需根据关税进展进行调整以应对盈利变化,其他亚东北亚市场可能受到正面提振效果 [10]。 关税谈判和政策对冲对市场盈利的影响 - 盈利下调变数与政策关注:假设量基本不变,整体增长转化到盈利上大概要下调十个百分点,但这是否必然兑现存在变数,需关注关税谈判进展和政策对冲及时性,今年两会安排新增2.1万亿赤字基础上,还需额外2 - 3万亿做对冲,关注政治局会议定调及广义财政赤字情况 [11]。 市场点位及操作建议 - 合理点位与操作策略:提示23,000 - 24,000是合理位置,不想降仓位可转分红,若之前降低仓位可小批分批加仓,仓位高应留缓冲区间,成本和仓位管理重要 [12]。 值得关注的板块 - 科技互联网和分红板块:看好科技互联网和分红板块,科技互联网板块弹性好、对外围关税影响敞口小且有明确主线行业支撑,若承受压力可转向分红板块轮动,内需顺周期板块依赖内需政策发力 [13]。 外资流入流出情况 - 配置比例与影响因素:目前外资配置比例从2018年的12%下降到5% - 6%,短期内大举流出可能性较小,部分情况如公司被纳入清单等可能带来更大影响 [14]。 特朗普政府相关政策 - 政策重点与目标:特朗普政府三大政策重点是在不引起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还债、加速推进减税和去监管、壮大制造业和中产阶级,主要解决贫富分化和去杠杆问题 [16]。 - 对美元资产及债务问题的影响:若特朗普收敛贸易赤字,将减少金融账户盈余,影响美元资产和币值,可通过重启QE或让银行多买美债压降利息负担 [19]。 美国流动性风险 - 债务上限与利率影响:2025年需关注美元流动性与美债利率,债务上限解决后约1.4万亿美元新美债净供给投放市场,可能对其他资产带来流动性抽血效应并抬升利率,美债市场不稳定可能触发特朗普政策变化 [20]。 美联储应对潜在风险措施 - 稳定市场措施及影响:若发生严重金融震荡,美联储可能重启量化宽松稳住股市和债市,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弱,还可能通过行政手段压低利率,但会加剧通胀和美元贬值压力 [23][24]。 美国新关税政策对跨境电商行业的影响 - 平台冲击与模式差异:美国新关税政策对中国主要跨境电商平台造成冲击,全托管模式受影响最大,新关税占初始售价比例达58%,削弱价格优势和前端销量 [25]。 - 平台表现与应对措施:不同平台受影响程度不同,亚马逊、TikTok Shop等有不同表现,平台积极转型半托管或3P模式,调整国家经营策略,部分商家进行品牌转型或选高毛利品类 [26][27]。 美国新一轮关税加征对中国家电行业的影响 - 供应链优势与产能布局:中国家电供应链优势明显,厂商在海外布局产能,产能壁垒中短期不可替代,部分厂商应对此次变化有准备,中国跨境出海仍是重要销售渠道 [28]。 - 应对策略与品类差异:家电厂商在关税豁免期内有不同表现,具备品牌影响力的公司可提价应对,不同品类受关税影响有差异,新兴市场成为出口重要增长点 [29][30][31][32]。 - 发展方向与产能布局策略:长期来看,家电行业向“区域供需”模式转变,产能布局策略集中在部署低关税地区等,代工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 [33][34]。 - 投资主线:建议投资者关注内销占比高、产能布局受益、受关税加征情绪错估影响有限的公司 [3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美联储不再拥有大量可供调用的流动性,美国对冲基金可能成为薄弱环节,其基差套利交易规模约为1.5万亿美元,是2020年初史高规模的两倍 [21]。 - 高收益信用债利差处于30年来最低水平,市场未充分定价未来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2025年和2026年美国企业信用债迎来集中到期高峰,今年超1万亿美元到期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