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 医药行业,细分领域包括创新药、医药消费、医药制造、医药原料周期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5年医药股行情看好 - 宏观环境角度:医药行业过去跌了四年,估值便宜,且基本面有明显变化,科技股涨幅大后,收到境内外投资对医药的问询 [2][3] - 行业变化角度:中央及医保局等大力鼓励创新药发展,买单方增多,包括商业保险等,主要购买创新药及产业链相关产品 [3][4] 看好的赛道 - 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药空间大,人类对疾病认知有限,FDA统计已知上万种疾病,仅约30%有对应药物;AI技术提升创新药研发效率,发现药物分子成功率翻倍,临床一期成功率提升,还可降低研发成本,节省上百亿美金 [9][12][13] - 医药消费:医药消费有人口老龄化逻辑,针对人群基数大且支付能力强 [5] 不同赛道特点及投资建议 - 科技(创新药):与科技股投资范畴类似,产品生命周期是重要判断标准,2025年首选投资领域 [6][8] - 消费:强调永续价值,品牌性决定消费的永续价值和估值 [6] - 制造:需评估关税对医药制造业的影响,偏向非美市场的高端制造业公司,关注老龄化快速的下游市场;长期看好,短期看国内市场回暖及制造业出口国家和规避关税情况 [7][8] - 原料周期:需仔细评估量价 [8] 政策对创新药行业的支持 - 审批端:国务院批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纲领性文件,创新药审评审批有优先制度 [16][17] - 融资端:某些地方建立支持创新药产业的产业基金 [17] - 支付端:医保局大力发展商保,去年医院公开共享数据,今年可能推出丙类目录;创新药在医保盘子中占比低,每年两万亿医保支出中创新药占比不到5%,未来比例有望提升 [17][18] 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情况 - 发展成果:创新药产业发展十年较年轻,但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美国上市的创新药近10个品种,21 - 25年前两个月海外授权交易金额近30%由中国提供,研发能力出海数据超当年日本高峰数据 [20][21] - 未来趋势:未来几年是创新药研发收获阶段,包括销售数据、出海管线临床及上市数据都会爬坡,市场对创新药产业会更关注和乐观 [21][22] 指数对比及投资建议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弹性大,约90%集中于Biotech、Biopharma的化学药或生物药子级公司,仿创药企比例低,个股市值30%左右小于100亿 [23][24][26] - 中证创新药指数:更有安全边际,大部分是A股上市的仿创药企业,有仿制药业务作为收入打底,小市值(低于100亿)股票不到10%,大部分是中大型股票 [24][26] - 投资建议:投资者根据风险偏好选择指数,可采用定投、网格交易、组合投资等方式平滑风险 [33][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创新药研发过程分为临床前和临床阶段,临床前整体成功率不到半数,临床阶段整体成功率为小两位数,研发耗时、耗资金且成功率低 [10] - 2015 - 2021年医药行业高速发展,21年之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二级市场对医药估值已充分消化,目前医药包括创新药处于合理区间甚至春节前有低估状态 [31][32] - 医保支出增长约6 - 8%,因商保介入长期有望到8 - 10%,行业内有很多创新公司和C超公司,前者可能非线性增长,后者可能稳健线性增长 [29]
AI赋能&政策护航,创新药配置正当时
2025-04-15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