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新博弈,指数怎么买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机械设备、家电、半导体、农业、食品加工、创新药、医疗器械、公共事业、金融(银行)、低空经济、科技(AI、人形机器人、自主可控、数字基建) 公司: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海外市场变化及影响 - 核心变化:特朗普政府对主要贸易对象征收关税,4月2号公布的各国被征关税税率差异大,全球资本市场震荡,投资者担忧宏观经济衰退[2][3] - 对行业影响:对中国出口导向性行业如机械设备、家电等带来负面冲击,A股受关税议题影响短期调整充分,当前韧性十足[4][5] A股市场趋势及投资方向 - 市场趋势:战略乐观,因去年924以来宏观经济政策基调转向,今年一季度宏观基本面在政策推动下积极变化[5][6] - 投资方向 - 短期:重视内需和红利板块。内需板块政策支持但市场未充分反应,存在预期差,且是稳住经济大盘的抓手;红利板块在低利率环境下值得持续关注,波动中稳定性更强[6][7] - 中期:科技是主线,国内在相关领域取得积极突破,虽短期受海外扰动可能休整,但中期仍值得重视[8] 港股市场看法 - 基本面:国内政策托底,港股上市公司基本面复苏进程确定性强且更早,部分公司和行业具有稀缺性[9] - 资金面:2025年是增量资金市场,南向资金今年初以来短短三个多月流入接近5000亿,超去年全年一半量级[9] 大宗商品和黄金表现 - 黄金:短期价格下跌一是因关税政策宣布后投资者补充保证金,投资黄金资金阶段性下降;二是黄金非唯一避险资产,短期投资者可能转变避险思路。中期因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冲突,对黄金需求有望提升[14][15] - 其他大宗商品:短期价格调整是因投资者担心全球经济衰退,后续表现取决于关税政策实际操作和全球宏观经济进程[15][16] 内需板块投资机会 - 整体机会:值得高度重视,存在预期差,政策支持但市场未充分反应,且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17][18] - 细分领域:关注消费补贴类商品,以及受海外冲击、有政策支持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领域,如上海、北京对餐饮的消费券补贴[19] 恒生互联网板块投资性价比 - 估值:港股估值低,2024年市场见底信号明确,恒生互联网等指数估值处于合理区间[23][24] - 影响因素:与A股、国内经济基本面和美联储加息降息周期相关,当前制约港股的因素已反转,中长期值得投资[23][24] 科技和红利板块投资逻辑 - 科技板块:中长期值得重视,关注AI和人形机器人、自主可控、数字基建三个方向。AI应用深入生产生活,人形机器人取得长足进步;自主可控领域在政策支持下取得突破;数字基建契合短期稳经济和中期产业升级目标[30][31][33] - 红利板块:长期逻辑不变,是全球市场中盈利出色、现金流稳定的资产,当前不确定性强的市场环境下配置价值凸显,公共事业和金融(银行)是今年红利板块排名靠前的细分领域[27][28][37] 亚铃型配置策略 - 有效性:依然有效,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短期有波折,中长期看好。短期可在防守阶段分配红利资产,市场好转时逐步转向进攻[39][40] 低空经济 - 政策支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及,政策支持力度大[41] - 发展情况:载具逐渐投入应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通用机场等快速推进,技术取得阶段性进展和突破,值得重视[41][4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历史经验借鉴:2018年中美贸易交锋时,4月初美国加征关税,3 - 6月市场受较大影响,之后内需板块崛起,国产替代逻辑持续演绎。19年1月4号开启新牛市,原因是中国宏观经济扛住外部压力,新能源等行业取得突破[48][49] - 操作建议:短期战术上务实,规避市场扰动;中期风险偏好修复后果断下手;投资分散,避免集中;可在内需方向做对冲操作提升持有体验[4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