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财务及固定资产视角看价格支撑 - 煤炭企业成本
2025-04-16 11:0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煤炭行业 - 公司:12 家动力煤上市公司、8 家炼焦煤上市公司,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价格支撑 - 观点:当前动力煤价格接近 700 元/吨,秦皇岛 5500 大卡煤价在 640 - 650 元/吨有明显支撑,当前价格处于底部区域 [1][2] - 论据:煤炭企业平均完全成本约为 344 元/吨,部分资源较差企业成本更高,价格下跌将导致供给收缩;当前行业负债情况、政策环境和供给格局与 2014、2015 年不同,煤企负债率降低、盈利改善、现金流良好、高分红高股息,行业集中度提高,央国企主导地位加强 [1][2][3] 成本变化 - 观点:动力煤企业完全成本自 2015 年以来显著增加,炼焦煤企业增幅更大 [1][6][15] - 论据:动力煤企平均完全成本从 2015 年的 214 元/吨增至 2023 年的 344 元/吨,炼焦煤企业 2023 年平均完全生产成品为 672 元/吨,比 2015 年的 307 元/吨翻倍增长,主要由于人工薪酬、材料动力成本及其他营业成本提高,以及资源税等税金附加的增加 [1][6][15] 成本构成及占比 - 观点:煤炭企业成本主要由生产成本、间接费用及税金附加等构成,生产成本是核心 [4] - 论据:生产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动力成本、人工成本、折旧摊销、安全维修费及管理修理费等,材料和人工成本占比各约 20%左右,折旧摊销在 10% - 20%之间,安全维修费在 15% - 20%之间,修理费约 5%;管理费用率约 8%,销售费用占比 0.85%,财务费用 1.87%,研发费用 1.74%;营业税金附加中资源税占比最大,可达 60% - 70% [4][5]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 观点:2021 年会计政策变更使煤炭企业营业成本增加 [9] - 论据:将运输杂费计入营业成本,剔除影响后营业成本增加 50 - 100 元/吨,其中人工成本提高约 17 元/吨,材料动力成本提升约 15 元/吨,安全维检费增加约 25 元/吨 [9] 成本上升原因 - 观点:人工、材料动力、运输等成本及税金附加上升导致煤炭成本增加 [10][11][12][13] - 论据:人工成本因通胀、安全生产及规范用工要求提升而增加;材料动力成本因油价和电价上涨增加;煤炭开采深度加深和新增产能西移使运输成本显著提高;营业税金及附加因煤价上涨和资源税征收标准提高增加 [10][11][12][13] 固定资产投资 - 观点:新建矿井固定资产投资刚性增长,未来新矿投产将提高行业整体固定资产水平 [16][17] - 论据:全国平均新建项目投资金额由 2015 年前的 500 元/吨涨至 1169 元/吨,新建项目投产后将使行业固定资产提高 40 元/吨水平 [16][17] 行业未来情况 - 观点:全行业回到 2015 年亏损状态基本不可能,不会出现全行业大幅亏损并持续增产恶性竞争情况 [18][20] - 论据:当前煤企负债率降低、盈利改善、现金流好;行业集中度提高,央国企主导,更加规范化,监管严格,不再有无序生产、恶性竞争问题 [18][20] 投资建议 - 观点:看好具备业绩底且分红率高、股息率好的红利核心标的 [22] - 论据: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股息率在 5 - 6%左右,未来随着需求缓慢回暖,煤价有望步入上行通道 [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不同地区煤炭开采成本差异显著,山西开采成本较高,内蒙古、新疆由于资源丰富开采成本较低 [4] - 2024 年新港 5500 大卡煤炭价格已降至 675 元/吨,市场担忧煤炭行业回到 2014、2015 年产能过剩状态,煤价重回 400 元/吨 [2] - 2024 - 2025 年若煤价下降 100 元/吨,营业税金及附加相应减少 10 元/吨 [13] - 会计政策变更后销售费用维持相对稳定低位,管理费用因职工薪酬增加在 2015 - 2023 年间提升约 6 元/吨,财务优化负债率降低财务费用约 4 元/吨,研发智能化改造推进使研发费用增幅达到 6 元/吨左右 [14] - 在 680 元/吨港口价下,鄂尔多斯地区坑口平均盈利不到 40 元,有些低卡煤已达盈亏平衡或亏损状态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