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估”的关税冲击?——“反脆弱”
2025-04-16 11:0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汽车、手机组装、机电、消费电子、轻工纺服、机械设备、服务业 公司:苹果、小米、华为、传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关税对出口冲击弹性:市场高估了关税对出口的冲击弹性及其可持续性,关税对出口的冲击弹性是非线性的,税率超 50%后边际影响递减,如拜登政府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 100%关税,出口冲击幅度仅 30 - 40 个百分点,且美国进口企业和消费者成本上升使豁免清单出现,上一次豁免比例最高达 60%,近期消费电子豁免清单规模约 1200 亿美元[1][3] - 贸易伙伴转移关税压力:加拿大和墨西哥是关键中转口,美国自加墨进口与两国自世界进口增速高度吻合,加更多转运资本品和中间品,墨更多转运低端消费品,全球主要贸易国家通过加墨转运到美国的商品占该国对美出口总量约 23%[4] - 新兴国家双重关税担忧:市场过度担忧新兴国家给中国加征双重关税,中国与新兴市场有多种贸易合作模式,新兴国家不会大规模针对中国实施双重制裁,中国也在拓展新市场降低风险[1][5] - 中国对新兴国家出口情况:2019 年中国对新兴国家出口走高,消费品出口增加,但部分是新兴国家内需消化,非简单出口转移,如家电出口增加时新兴国家对美相关商品需求下降[1][6] - 新兴市场内需对中国出口影响:2025 年新兴市场工业化进程加速,内需韧性增强,支撑中国对其消费品和工业品出口,减少关税负面影响,新兴市场对中国中间品和资本品依赖性增强,如越南依赖中国供应链[1][7] - 双重关税问题:无需过度担忧双重关税问题,新兴市场工业生产嵌套中国供应链,加征关税抬升自身成本,且新兴市场依赖中国中间品和资本品,加征关税阻碍工业化进程,新兴市场不易选边站队[8] - 出口下滑对 GDP 及就业影响:出口下滑不显著影响 GDP 及就业,净出口是影响 GDP 重要指标,2019 年贸易战总出口增速下滑但贸易顺差创新高,一般贸易替代加工贸易、国产品牌崛起扩大贸易顺差,缓解经济冲击[1][9] - 关税战对手机组装产业及贸易顺差影响:关税战使部分苹果手机组装厂迁往海外,但中国手机贸易顺差创新高,得益于国产品牌崛起,出口增加且无需进口零部件,国内生产价格低于海外超 10 个百分点,加快进口替代[10] - 中国汽车产业进口替代表现:过去两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增速大幅下滑,整车出口创新高,国内企业替代海外进口零部件,关税壁垒、产业升级和价格优势推动此结果[2][11] - 关税反制对中国经济影响:关税反制加速进口替代,如 2022 年美国限制中国机电产品零部件进口,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未下滑,减少美国进口总体不影响宏观指标,缓解 GDP 出口下滑压力[12] - 出口下降对 GDP 和就业实际影响:出口下降不能线性外推对 GDP 和就业的影响,进口额外减少缓解冲击,各行业与美国依赖度不同,实际弹性较小,如对美依赖度高的行业营收占比约 10%,在全社会就业中占比不到 10%,劳动报酬仅占 6%,服务业受关税影响小,出口波动 1 个点,就业增速波动约 0.3 - 0.4 个点[13] - 2025 年经济形势预测: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形势偏谨慎保守,预计第三季度企稳,第四季度改善,全年维持 N 型修复逻辑,不必过于悲观[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