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痛风临床医生观点分享
2025-04-16 11:0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痛风治疗行业 - 公司:一品红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痛风现状 - 中国约有 1.7 亿高尿酸血症患者,占总人口 12%,痛风患者约 1400 万 - 1500 万,患病率约 1%;全球约有 5000 万 - 6000 万痛风患者[1][4] - 痛风在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中常见,年轻患者因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规律有所增加[1][4] 病因与分类 - 痛风主要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男性血尿酸超 420 毫摩每升、女性超 360 毫摩每升为高尿酸血症;尿酸 80%内源性、20%外源性,60%经肾脏排泄,其余经肠道分解代谢排出[2] - 痛风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由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占多数;继发性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导致[2] 临床表现 - 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期发作、急性间歇期缓解与慢性期四个阶段;急性期深夜或凌晨关节剧痛,12 小时达高峰,持续一到两周缓解,多首发于单关节;慢性期形成皮下痛风石,导致局部隆起、破溃、关节功能受限[5] 诊断方法 - 依据临床表现、高尿酸血症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急性感染期检测白细胞计数和炎症指标辅助诊断;疑似继发性病例需排除其他潜在疾病[6] - 高尿酸血症:男性血清尿酸高于 420 μmol/L,女性高于 360 μmol/L;典型关节炎表现可确诊痛风性关节炎;低嘌呤饮食五天后 24 小时内排泄量检测及滑液穿刺检查可辅助诊断[13]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药物控制(NSAIDs、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和生活方式调整(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戒酒);手术治疗:清除皮下结晶体;无论哪种方案都需长期监控病情[1][8] - 急性痛风关节炎: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用消炎镇痛药;缓解后两周开始系统性降尿酸治疗,目标是将血清尿酸控制在 300 - 360 微摩尔每升以下,首选非布司他[3] - 降尿酸药物:抑制生成(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进排泄(丙磺舒、苯溴马隆)两类[19][20] 新型药物潜力 - 一品红 AR882 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优于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的潜力,降尿酸效果显著,对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率较低,有望提升中国痛风治疗市场[3] 患者管理 - 痛风患者应大量饮水、保持合理体重、低嘌呤低能量饮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和劳累,慎用影响肾脏排泄尿酸的药物,治疗相关疾病[17]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以非药物预防为主,饮食控制后尿酸仍高于 540 微摩尔/升需考虑用药;避免剧烈运动[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痛风患者皮肤破溃后灰白色物质是尿酸盐结晶,会导致皮肤愈合困难、关节骨质破坏和功能受限[9] - 痛风石常见于耳廓、跟腱、踝关节等部位,间歇期发作一到两周后缓解,一年内易复发,发作频率随时间增加[10] - 高尿酸血症会导致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统结石风险增加[12] - 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观察滑膜增生和骨质破坏、肾脏钠盐沉积,X光片可观察慢性骨质破坏;需与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及银屑病鉴别[14] - 控制饮食无法根治痛风,治疗需综合措施[16] - 急性期不建议用促进尿酸排泄药物,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22] - 长期用降尿酸药物需定期检查肝功能,监测尿液 pH 值[23] - 痛风患者用药依从性较低,治疗需长期管理和定期监测[37] - 海外市场因医保政策和费用承担能力不同,用药情况有差异,医生会综合考虑有效性和成本效益[42] - 血液透析不适用于一般高浓度血液中尿酸,仅在极端情况下考虑[43] - 肾脏移植患者肾功能衰竭时只能尽快手术,透析不是成熟替代方案[44] - 痛风间歇发作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患者一般使用非布司他 3 - 5 年,新药疗效和安全性高时患者更愿意长期服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