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2018到2025,中美贸易对抗改变了什么
2025-04-17 23:4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子、通信、传媒、计算机、物联网、教育出版 - 公司:韦尔股份、卓胜微、盛邦、苹果、歌尔、蓝思、立讯精密、中国软件、太极股份、中国软件国际、东方通、中国海诚、中国曙光、海光、龙芯中科、长城、寒武纪、达梦、海量数据、奇安信、中际旭创、广和通、美格、腾讯控股、分众传媒、新潮、凯因科技、上海电影、奥飞娱乐、果麦文化、焦点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美关税对电子行业的影响 - 分阶段回顾:2016 - 2017 年市场反应平淡,行业处于周期向上阶段;2018 年贸易摩擦爆发,电子板块受冲击后市场脱敏;2019 年关税加征范围扩大,市场跌透后交易利空出尽,AirPods 拉动行业龙头基本面反转[2] - 未来影响:越南、泰国和印度若无法获得关税豁免,盈利预期将下修;行业新税可能使 BOM 成本增加,终端产品或提价[1][10] 2. 自主可控方向表现 - 上一轮表现: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中涌现出韦尔股份、卓胜微等十倍股[1][4] - 2.0 时代差异:当前自主可控 2.0 时代在受益方向和估值方面与上一轮有较大差别[1][4] 3. 苹果产品及供应链情况 - 产品受影响程度:苹果产品受贸易摩擦直接影响较小,少量产品在关税清单内但很快获得豁免,基本面受 2018 年行业下行和存货减值影响[1][5] - 产能转移情况:苹果要求供应链向海外转移产能,印度地区产能占比 10%左右,仍不足以满足需求;若中转地获关税豁免,有助于满足美印需求[1][7][8] 4. 未来产业趋势:未来一到两年,AI 终端应用、穿戴设备及折叠屏可能成为新兴产业趋势,有望带动市场基本面好转[6] 5. 特朗普政府制造业回流政策影响:可能激进加征关税,低税率无法实现目标时或提价消化成本;供应链可能放弃美国市场利润贡献,不同公司受影响幅度取决于利润敞口[11] 6. 自主可控与出口链关系:自主可控与出口链呈跷跷板关系,受益于中国对美国芯片反制关税加征;反制关税使美国芯片进口竞争力下降,部分份额可能转移给国产厂商[1][14] 7. 国产替代逻辑领域:模拟领域国产替代逻辑最强,射频和功率领域受反制关税影响较小;代工环节可通过订单转移规避反倾销税[15] 8.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水平: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水平显著提升,除光刻机外主赛道表现良好;自主可控首选模拟,其次是国产算力,再次是光刻机[17] 9. 两轮贸易摩擦对计算机板块影响 - 相似性:初期市场空间下降,大盘下跌调整;专精特新板块中的信创板块取得超额收益[18] - 不同点:2025 年冲突烈度增加,信创政策推广期产业趋势更明确,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大[18] 10. 信创产业发展情况 - 历史表现:2018 - 2019 年贸易摩擦中,信创板块表现突出,相关公司取得超额收益,加速国内自主软件生态发展[19] - 当前情况:处于新一轮招标启动阶段,2025 - 2027 年为第四期替换周期,推广规模扩大,国产化替代 PC 数量达五六千万台量级[24] - 未来趋势:AI 算力国产化成为新方向,商业市场或 C 端市场有机会切入,为核心公司打开新增长点[25][26] 11. 当前贸易战进展及影响 - 进展:贸易战仍在升级,但美国对约 20 个科目产品实行对等关税豁免,总额约 1000 亿美元,后续关税大概率不会大幅征收,有缓和迹象[29] - 影响:对股价和市场情绪产生明显影响,不同行业受影响程度不同[1][30] 12. 通信板块情况 - 股价表现:上一轮贸易战通信板块表现较强,股价修复快;当前这轮股价修复速度不如上一轮[31] - 关税影响:影响取决于供应商准备情况,头部光通信公司海外产能充足,避税能力强;运营商和 IDC 板块受关税影响较小[32][35] 13. 物联网行业情况:头部企业面向北美市场占比不高,芯片流片地与中国大陆关税稳定,当前政策负面影响较小;未来成长逻辑包括模组升级和探索 AI 终端领域,二三季度可能继续补库存[33][34] 14. 传媒板块情况:各细分领域基本不受关税冲击,涉及数字资产,不涉及物理交割;AI 趋势推动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AI 相关领域具有投资潜力[3][36][37] 15. 高股息率资产表现:风险偏好较低时,高股息率教育资产和分众传媒表现出超额收益,可关注分众传媒、中南凤凰等出版社[3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计算机行业出口到美国占比低,软件和服务无需出口管制,影响有限;上游芯片原产地认定变化可能加速国产化进程[23] - 2025 年信创产业新一轮替换进入深水区,向上游关键环节迈进,上市平台持股比例上升[24] - 物联网行业头部企业未来成长逻辑变化,包括模组升级和探索新领域,今年一季报显示海外需求复苏和补库需求持续[33][34] - 传媒板块可通过引进其他区域影片均衡风险敞口[36] - 腾讯广告业务通过视频号广告库存调节等方式,收入持续超预期[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