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大飞机提速,产业链机遇几何?
2025-04-22 12: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国产大飞机行业、航材分销与航空维修行业、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行业、两机关涡轮叶片行业、全球燃汽轮机行业 - 公司:中国商飞、中航西飞、洪都集团、成飞民机、沈飞民机、安达维尔、海特高新、中航重机、爱乐达、三角防务、北摩高科、东方电气、英力股份、中国航发、应流股份、航发科技、航亚科技、瑞贝航科、西门子能源、上海电器、哈尔滨电器、中国商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产大飞机行业 - 核心观点: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发展前景乐观,在需求端和供给端均有催化因素,C919在国际市场有潜力,中国商飞扩产计划明确,且C919具备技术和价格优势,ARJ21为后续机型提供运营基础 - 论据: - 需求端:东南亚市场对航空制造业需求旺盛,C919已在印尼、越南和老挝等地商业运营;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使中国停止接收波音飞机,推动国产大飞机国内需求[3] - 供给端:中国商飞计划到2029年具备年产200架C919的能力,截至2024年底已具备年产50架的产能;国产发动机即将验证飞行,消除贸易壁垒影响产能的疑虑[3] - 国际市场潜力:C919在东南亚市场开始商业运营,欧洲航空安全局预计2025年颁发适航证;C919目录价为0.99亿美元,增程型为1.08亿美元,分别为空客A320neo的七折和波音737 Max的八一折[4] - 技术和价格优势:C919立项于2008年,设计更现代化;标准版售价0.99亿美元,增程型售价1.08亿美元,价格优势明显[6][7] - ARJ21的作用:截至目前已交付162架,开通400多条国内航线,出口多国,积累近十年运营经验,为后续机型提供成熟运营体系基础[8] 航材分销与航空维修行业 - 核心观点:航材分销与航空维修领域受益于国产飞机后市场搭建,自主研发大飞机可转移高附加值产业利润中心至国内 - 论据:安达维尔、海特高新等标的受益于国产飞机后市场搭建;航材销售与分销价格比前装市场贵数倍[14]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行业 - 核心观点:国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产化进展显著,有多家值得关注的企业 - 论据: - 国产化进展:2022年东方电气实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全部国产化发运;2024年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次点火成功;2024年中国航发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取得型号合格证,600公斤推力比涡扇发动机首次点火成功;2025年长江1000A国产发动机即将验证飞行[17] - 值得关注的企业:应流股份、航发科技、航亚科技和瑞贝航科在相关领域有优势,有望受益于国产化推进[17] 两机关涡轮叶片行业 - 核心观点:两机关涡轮叶片国产化迫切 - 论据:美国出台出口限制法规,将航空发动技术和燃汽轮技术列入限制清单;中美贸易摩擦使进口两机关涡轮叶片价格上涨,增加国内企业生产成本[18][19] 全球燃汽轮机行业 - 核心观点:全球燃汽轮机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国内应流股份表现突出 - 论据:今年第二季度西门子能源新签订单70亿欧元,同比增长102%,收入32亿欧元,同比增长18.7%;应流股份与西门子能源签订长期合同,在手订单超12亿元,预计今年利润约4.45亿元,同比增速超50%,后年利润增速维持40%以上[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C919采用主流供应商管理模式,中航西飞负责50%的机体结构,洪都集团负责30%-40%[1][10] - C919初期依赖国外发动机,目前中国航发正在研制长江1000发动机,即将进行验证飞行,自主替代进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1][13] - C919取得欧洲适航证标志着获得国际认可,进入全球高标准航空安全体系,对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品牌影响力有重大意义[9] - C919国产替代经历三次重要阶段,多领域实现突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