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影响下的美股云计算和半导体更新解读
2025-04-22 12: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美股云计算、半导体、软件、网络安全、广告、电商 - 公司:台积电、阿斯麦、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英伟达、甲骨文、AMD、Cyberark、Okta、Crowdstrike、Palo Alto Network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现状与趋势 - AI 赛道:呈现“弱预期、强现实”矛盾,相关个股业绩亮眼,但市场担忧美国经济衰退及政策限制影响互联网公司 AI 投入,国产 AI 算力产业链面临风险;AI 板块相对具备防御属性,推理需求强劲,未来算力叙事可能结构性调整,训练负载占比下降,利好下游应用爆发[1][3] - 半导体行业:美股半导体板块前景分化,台积电增长强劲,阿斯麦面临挑战;2025 年美国半导体关税依据 232 条款设立,更具长期性和不可谈判性,导致需求节奏前置和科技供应链转移;消费电子板块承压最大,AI 板块防御性强,模拟功率、射频等公司下行空间可控[1][8][9][10][11][12] - 云服务行业:2025 年云支出增速在高基数下放缓,微软回归传统云业务,谷歌拓展初创企业,AWS 收复市场份额,甲骨文需求强劲,AMD MI300 芯片缓解 GPU 供应限制[24] - 广告行业:第一季度整体稳健,Meta 和谷歌广告业务值得关注,中期来看 Meta 可能更有利,谷歌股价表现更具防御性[23][25] - 电商行业:亚马逊电商业务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大,自营业务成本 30%来自中国产业链,第三方卖家服务约 20%GMV 来自中国卖家,近两三个季度估值压力大[26][27] - 软件行业:2025 年上半年面临压力,从高位回调超 30%,合同续约平淡,复苏可能推迟至下半年,需等待客户 IT 支出恢复后加大 AI 投入[28] - 网络安全板块:在软件行业低迷时展现出不错的防御性,安全识别和身份访问管理方面企业 IT 支出优先级提高[29] 公司业绩与展望 - 台积电:2025 年一季度业绩强劲,营收盈利超预期,二季度销售额预计 284 - 292 亿美元,维持全年营收增长 25%指引,预计 2025 年 AI 加速器收入翻倍,2024 - 2029 年复合增速 45%,但面临客户囤货和关税影响消费电子需求的风险[5][6] - 阿斯麦:2025 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同比增长 46%,二季度营收指引 72 - 77 亿欧元低于预期,订单量下滑,全年指引 300 - 350 亿欧元存在不确定性,受 AI 需求可持续性和关税问题影响[5][6] - 微软:削减资本开支是战略调整,优化 AI 基础设施投资,AI 推理负载需求依然强劲,预计 2026 财年继续扩张;调整与 Openai 合作关系有关,更多回归自身业务;下调资本开支不影响整体业务发展,是为优化业务结构[15][16][17] - 谷歌:重申 2025 年 750 亿美元资本开支计划,预计同比增长 43%,现金资本开支占经营现金流比例约 36.5%;第一季度广告收入增长强劲,有望超预期,PE 相对较低(25 倍)[18][23] - 亚马逊:2025 年 CAPEX 预计达 105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5%,现金资本开支占营业现金流比例约 57.1%;电商业务受关税影响大,近两三个季度估值压力大[19][26][27] - Meta:计划投资 10 亿美元建设 AI 数据中心,预计 2025 年资本开支 600 - 6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52.9% - 65.7%,现金资本开支占经营现金流比例约 51.5%;第一季度业绩可能超预期,但存在指引 miss 风险,PE 为 22 倍;中期业绩修复和股价反弹空间可能大于谷歌[19][23][25] 关税政策影响 - 成本端:主要影响数据中心建设成本,GPU 服务器可通过墨西哥通道规避部分关税,预计 TCO 提升 2% - 3%;光模块成本预计上升 25% - 40%,整体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提升低个位数增幅,科技公司可能撤回部分投资并转嫁成本[31][32] - 收入端:科技公司、广告、云服务及软件公司受关税政策直接影响不显著,欧盟考虑对科技巨头数字广告征税,具体影响规模尚不明确,收入端风险相对可控[33][3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表现:近期 A 股和港股市场缩量交易,主要受关税影响,潜在风险未完全释放到业绩中;纳斯达克当前远期市盈率约 23 倍,过去五年平均约 30 倍,虽估值回调但华尔街下修科技巨头盈利预测,市场面临强现实和弱预期问题[3][35] - 与 2018 年对比:当前关税对市场冲击更猛烈,政策转向余地有限,科技板块增速放缓,本轮关税冲击对美股影响可能比 2018 年底更严重[36][37] - 未来走势预测:预计二季度美股震荡或二次探底,三季度因川普中期选举压力不太可能持续下跌,走势需关注经济预期、货币政策和关税进展[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