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核药行业 - 公司:诺华、远大医药、先通医药、安迪科、原子高科、东诚药业、蓝大成制药、恒瑞医药、中国同辐、云南白药、科伦博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核药行业发展情况 - 2024年海外核药商业化表现符合预期且持续高增长,诺华核心产品Pluvicto和Lutathera销售额分别达14亿和7亿美元,同比增长42%和30%以上,合计贡献约21亿美元收入;PSMA诊断药物总计实现16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33% [1][3] - 美国CMS调整报销政策,2025年1月1日实施后将推动核药市场发展,Nexus预测2025年美国PSMA PET诊断市场超25亿美元,诊断量达52.5万人次,每次诊断费用约5000美元 [1][9] - 2025年是国内核药商业化放量重要年份,远大医药190V球2024年销售额接近5亿港币,同比增长超140%;先通医药等公司新核药产品开始商业化推广;诺华PSMA靶点诊断和治疗药盒有望2025年获批 [1][4] 2. RDC与ADC比较及发展前景 - RDC与ADC结构和机理类似,ADC属体内精准化疗,RDC属体内精准放疗,概念验证节奏、市场规模、适应症布局及升级迭代路径相似 [5] - 2024年RDC市场规模达40 - 50亿美元,与ADC 2021年水平相当,预计未来几年高速增长 [2][5] - RDC具备诊疗一体化和不易耐药优势,可通过更换核素实现诊断和治疗双重效果,降低耐药性风险 [5][7] 3. 诺华产品商业化前景 - 诺华预计Pluvicto峰值销售额超50亿美元,提升市场对核药潜力预期;Lutathera 2024年同比增长20%,部分归因于获批用于治疗12岁以上神经内分泌瘤儿童患者 [8] 4. 核药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阿尔法核素布局,其相比贝塔核素靶向性和治疗效果更好 [13] - 探索新靶点,提升市场对RDC技术平台信心 [13] - 诊疗一体化产品布局 [13] 5. 核药研发相关情况 - 全球核药研发集中在SSTR和PSMA靶点,新靶点如Fab、骨转移等值得关注;核素以鲁177和E90为主,新合作如R225热门 [14][15] - 主要肿瘤类型研发重点集中在前列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也是后续重点 [17] - 放射性核素药物成药性评价关键因素包括螯合稳定性、杀伤力、供应充足 [18] 6. 核医学领域新靶点 - FAP靶点热门,在多种实体瘤中表达,适应症布局空间大;诺华乳腺癌适应症处于二期临床,预计2026年读出数据;国内蓝大成制药和恒瑞医药积极布局 [19] 7. 国内外核医学研发进展 - 国内外研发进展差距不大,国内PSMA是主要靶点,东诚药业2025年有两个产品商业化,部分产品报NDA有望2026年获批 [20] 8. 核医学领域未来趋势 - 新靶点探索及现有配体复用,中国企业擅长工程层面研发,有望复制ADC成功路径,对外授权可能性大 [21] - 诊断核药价值逐步体现 [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AD治疗与核医学关联:AD治疗需先PET显影确诊,2025年博健和礼来AD治疗药国内放量,先通AD诊断药迎来商业化高峰,礼来ABTA AD诊断药有望二季度获批 [11] 2. Provictor适应症扩展影响:2025年上半年计划申请新适应症,扩大适应症空间,提升市场潜力 [12] 3. 阿尔法放射性治疗剂优势:辐照半径更短、能量密度更强,直接杀伤DNA双链,效果优于贝塔粒子;国内建设上游同位素生产产能储备,有望减少海外进口依赖 [16] 4. 核药物理半衰期影响:半衰期越短放射性能量越小、效果越差,生产和配送网络要求高;东诚有22个核药房网络布局领先 [22] 5. 远大医药商业化进展:2024年商业化表现超预期,若190V球进入商保目录有望打破支付瓶颈;临床三期有三款产品,自研管线达12款 [23] 6. 国内其他企业布局进展:中国同辐等企业积极布局核药领域,大量布局推进或使新型核新产品面世 [24] 7. 核医学赛道评价:对核医学赛道及相关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空间持乐观态度,建议关注 [26]
国内核药进入商业化兑现期,RDC具备比较ADC的潜力
2025-04-23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