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摩擦重压下,通信设备商出海破局
2025-04-23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通信设备行业、半导体行业、信创领域 - 公司:中兴、烽火、华为、闪迪、美光、三星、海力士、中兴通讯、烽火科技、星德胜、盛路通信、武汉凡谷、大富科技、通宇通信、灿勤科技、华工科技、星网锐捷、紫光股份、泡泡玛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通信设备行业 - 挑战与机遇:中美贸易摩擦使部分业务和产品受损,但国内主要通信设备商在美国市场业务占比小,在欧、亚、非市场份额高,或促使这些地区增加与中国主设备商合作;工信部推进 6G 研发和国际合作,为通信设备出海提供机会[1][2] - 全球竞争力:中国主设备商技术和产品领先,积极参与 5G 标准制定;主设备环节壁垒高,占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资本开支 40%-50%;6G 预研阶段新技术将提升其竞争力[1][3][4] - 未来发展展望:未来两年海外 5G 网络建设进度滞后,中国主设备商有望提升全球市场份额;6G 标准预研对部件和产品形态提出新要求,带来创新机会,海外市场和 6G 商用化将推动行业发展[1][5] - 投资重点领域:2025 年重点关注通信出海机会(泛设备板块,5G 到 6G 标准)和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1][6] A 股市场 - 宏观政策和情绪影响:处于宏观政策观察期和情绪修复期,等待 4 月 30 日政治局会议政策信号,关税阴影延续,中美博弈持续;短期走势依赖国内政策力度和内需修复,下行风险可控,可能二次探底[1][7] - 投资风格:基本面不明朗、政策未全面落地阶段,高市值、高股息、稳健属性投资风格如沪深 300 和上证 50 具备相对收益能力,中小盘股票相对承压,需等待政策落地和风险偏好修复[3][8] - 市场行情特征:4 月 5 日后行情轮动明显,热点细分化,资金转向预期催化和估值修复方向;科技自主可控、金融周期高分红品种、大众消费等表现良好[3][9] 科技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产业链 - 发展前景:特朗普政府升级关税政策,自主可控紧迫性强化;政策倾斜力度大,国内厂商技术突破明显;类似去年 9 - 11 月贸易摩擦行情,预计自主可控行情延续[11] 半导体产业链 - 细分赛道:处于复苏趋势与自主可控双重催化状态,3 月中旬起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涨价,半导体设备出货同比增长,多环节业绩不错且库存周期回归健康;关注半导体设备设计制造及逻辑芯片、端侧消费电子细分赛道如 SoC 存储光学[12][13] 信创领域 - 投资方向:聚焦受益于强政策导向且有基本面支撑方向,如 CPU GPU 服务器、基础软件以及下游系统集成解决方案[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欧盟政策变化:2025 年 4 月 9 日欧盟最初政策要求敏感领域用可信国家组件,10 日修订版删除国家限制,只要求用可信组件,未点名企业,中国厂商可能被纳入采购范围[15] - 欧盟对中国企业态度:2020 年 1 月欧盟通过 5G 网络安全工具箱,2023 年 6 月将华为和中兴列为高风险供应商,要求 2026 年前完成核心网设备替换,各国执行情况不同[16] - 美国主导地位体现:美国期望在通信产业占主导,2024 年 2 月 26 日联合十国发布 6G 原则,将中国排除在外[17] - 欧洲 5G 覆盖情况:截至 2024 年底,欧洲整体 5G 覆盖率占人口 72%,农村地区覆盖率仅 46%,有很大建设空间[18] - 华为和中兴国际市场表现:2022 - 2024 年在欧、非、中东地区营收占比逐年下降,若德国按修订版政策执行并带动其他欧盟国家跟进,中国厂商或有更多机会参与欧洲基础设施建设[19] - 中国国内移动通信产业发展:2025 年 4 月紫金山实验室公开全球首个 6G 通信感知融合外场试验网,实现较 5G 提升 10 倍以上连接能力和高精度目标感知新能力,叠加出海需求,看好产业链发展前景[20] - 相关标的:关注以设备商为核心的中兴通讯、烽火科技,天线及射频器件领域公司,小基站方面相关公司[21] - 潜在风险:德国政策虽调整,但整体政策有不确定性,受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和地缘政治风险影响[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