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 信用债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信用利差压降受阻原因 - 买盘力量不足,银行理财配置谨慎,虽规模恢复但净买入力量不强,前期调整使其风险偏好降低,更倾向配置基金等品种规避风险[1][3][4] - 政策层面,重要会议前后市场对经济预期重新定价,影响利差走势,历史数据显示二三季度利差或逐步压降至低点,三季度末四季度重磅政策或带来利差改变[1][4] - 资金面虽有所改善,但央行态度不明朗,资金利率下降未能提供足够宽松条件,制约信用利差压降和企业融资成本降低,R001虽下探,市场仍未感受到足够宽松[1][4][6] - 银行理财表现及影响因素 - 前期调整使银行理财受伤害,部分机构变得谨慎,不敢积极看多,倾向配置基金等品种规避压力[3][4][5] - 自去年三季度开始,银行理财平滑估值能力逐步减弱,今年面临净值型产品整改,制约其行为[5] - 前期资金紧张和机构止盈导致债市调整,市场信心较弱,影响银行理财买入,4月虽规模快速恢复但净买入力量不强[5] - 资金面状况及影响 - 当前资金面有所改善,但央行态度不明朗,上周R001逐步下探至低点1.6几,但未能提供足够宽松条件,限制信用利差压降和企业融资成本降低[6] - 近期资金利率呈现逐步下探趋势,税期最后两天央行净投放,前三天净回笼,市场感受资金利率未达预期宽松,DR007逐步走低,R001走低速度较慢[7] - 资金利率走势预测 - 2022年资金利率宽松源于居民和企业存款增长,投资保守,央行未进一步收紧政策[8] - 2025年预计央行会呵护资金利率,不会大幅上升,但推动整体资金利率下降动作可能不多,短端资金利率难以下行,制约长端利率下降空间,10年国债与存单倒挂表明长端利率下行空间有限[9] - 信用债市场表现 - 2025年超长信用债表现平淡,未显示明显优势,一季度拉长久期,二季度调整,收益未跑出明显优势,10年期国债收益降至1.6%,进一步下探空间有限,导致信用债利差压降速度偏慢[10] - 上周信用债市场略有调整,收益率小幅上行,中短端(5年以内)上行幅度在一两个BP范围内,7年、10年尤其是超长续利率债和超长信用债整体上行幅度更高,5年以内利差小幅波动,7年、10年长信用债利差走扩[2] - 信用债投资建议 - 2025年信用债投资需适当控制风险,普通信用债可选择3年左右期限适当下沉评级,四五年维度更推荐二级资本债交易层面[11] - 中期维度内信用债市场仍有压降过程,但受制于外围形势及央行动作,过程可能缓慢且波动较大[3][11][12] - 超长信用债市场情况 - 2025年超长信用债市场表现不如利率债,面临市场预期和流动性挑战,银行自营账户2月初及3月底跨季、4月初止盈,对其走势产生负面影响,日度交易量达百亿级别,市场流动性较弱[13][15][16] - 当前投资超长信用债存在风险,建议选择3年左右期限品种,利率债在久期匹配方面可能表现更好,更好投资时机需等外围形势和政策更明朗,届时信用债利差压降有望回到前低水平[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信用 - 利差为什么下不去?
2025-04-23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