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键矿产展望2024

一、涉及行业 全球关键矿物(Critical Minerals)行业[1][6][7][8]。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价格走势 1. 价格大幅下跌 - 2023年关键矿物价格大幅下降,电池材料价格降幅尤大,如锂现货价格暴跌75%,钴、镍和石墨价格下降30 - 45%。IEA能源转型矿物价格指数在2020年1月后的两年内增长两倍,但到2023年底基本回吐涨幅(除铜价仍处于高位)[17]。 - 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大幅增加和关键矿物制成品库存充足。从非洲到印尼和中国,新供应的增加在过去两年超过了需求增长,再加上下游部门(如电池芯、阴极)的库存积压以及2021 - 2022年价格过度上涨后的回调,共同造成了价格的下行压力[18]。 2. 价格下跌的影响 - 对清洁能源部署是利好,降低了清洁能源技术成本,如2023年电池价格降低14%,但对关键矿物投资和供应多元化不利,因为价格下跌使确保可靠和多元化供应的投资对投资者吸引力下降[32]。 (二)需求状况 1. 需求增长强劲 - 2023年关键矿物需求增长强劲,锂需求增长30%,镍、钴、石墨和稀土元素需求增长在8% - 15%之间。清洁能源应用成为多种关键矿物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电动汽车(EVs)是锂的最大消费领域,在镍、钴和石墨需求中的份额也大幅增加[17]。 - 在不同政策情景下,关键矿物需求到2030 - 2040年将大幅增长。在反映当前政策设置的既定政策情景(STEPS)下,清洁能源技术的矿物需求到2030年将翻倍;在实现所有国家能源和气候目标的宣布承诺情景(APS)下更高;在净零排放情景(NZE)下,到2030年几乎增长两倍,到2040年增长近四倍,达到近4000万吨,其中锂需求增长最快[18][20]。 2. 需求结构变化 - 在电动汽车领域,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接近1400万辆,同比增长35%。中国是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销量达810万辆,占全球总量的60%。欧洲是第二大市场,美国是第三大市场。不同地区的电动汽车销售结构有所不同,如在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增长快于纯电动汽车(BEV),而在欧洲BEV增长高于PHEV[79]。 - 在电池需求方面,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需求达到865吉瓦时(GWh),同比增长45%,其中电动汽车需求占85%。电池储能需求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一倍多,占总需求的比例达到10%。中国是2023年最大的电池需求来源地,占全球总量的55%,其次是欧洲和美国[98]。 (三)供应情况 1. 供应增长与缺口 - 过去两年新供应的增加超过了需求增长,但从供应项目来看,仍存在供应缺口。例如,根据已宣布项目,预计的矿山供应仅能满足70%的铜和50%的锂需求;镍和钴的供应平衡相对于已确认项目较紧张,但如果包括潜在项目(高产量情景)则情况较好;石墨和稀土元素可能不存在供应数量问题,但市场集中度高是最大问题,2030年超过90%的电池级石墨和77%的精炼稀土来自中国[22][25][26]。 - 不同地区在关键矿物市场价值的获取上有所不同。到2030年,拉丁美洲在矿产品产出的市场价值获取量最大,约为1200亿美元;印尼增长最快,由于镍产量的增长,其市场价值将翻倍;非洲市场价值将增长65%;到2030年,近50%的精炼市场价值将集中在中国[21]。 2. 供应的地理集中与所有权差异 - 从地理上看,生产的地理集中度在上升,特别是镍和钴。从资产所有权角度看,采矿集中度有所不同,美国和欧洲公司在铜和锂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中国公司在镍和钴生产中作用更大(尽管这些矿物在其他地方开采,如印尼的镍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钴)[26]。 - 对于精炼材料,自2020年以来,除锂外,前三大生产国的份额都有所增加,镍和钴最为明显。到2030年,约70 - 75%的精炼锂、镍、钴和稀土元素的预计供应增长来自当前的前三大生产国,供应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27]。 (四)风险评估 1. 供应风险 - 高市场集中度意味着如果最大供应源因任何原因中断供应,将存在重大供应短缺风险。例如,在“N - 1”分析(排除最大供应源后的供应情况)中,所有关键能源转型矿物的可用“N - 1”供应将显著低于材料需求,石墨的情况最为严重,其“N - 1”供应仅能满足10%的“N - 1”材料需求,远低于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提出的35%的最低非单一来源阈值[27][28]。 2. 其他风险 - 基于新的风险评估框架,对关键能源转型矿物在四个主要方面(供应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应对供应中断的障碍、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及气候风险)进行评估,锂和石墨风险得分最高。锂和铜更多面临供应和数量风险,而石墨、钴、稀土和镍面临更严重的地缘政治风险,大多数矿物都面临高环境风险[32]。 (五)应对策略 1. 投资与多元化 - 需要约8000亿美元的矿业投资才能实现到2040年1.5°C情景的目标,在APS情景下同期约需5900亿美元。融资多元化的关键矿物供应链面临诸多挑战,如成本通胀、长期价格不确定性和消费者对多元化价值重视不足等,需要特定政策措施来加强供应链多元化的投资[33]。 2. 回收与创新 - 提高回收、创新和鼓励行为改变对缓解供应压力至关重要。在净零排放情景下,到2030年,通过替代化学物质和回收利用可减少25%的需求,节省量大致相当于当前产量。例如,铜和钴的回收量可减少2040年一次供应需求的30%,锂和镍可减少15%,否则采矿资本需求将需要提高三分之一[32]。 3. ESG表现 - 行业在工人安全、性别平衡、社区投资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方面取得进展,但在废物产生、排放、水消耗和排放方面仍有很大改进空间。自愿性可持续发展标准有助于提高ESG绩效,但需要更大的透明度、尽职调查、协调的可信度方法和适当的激励措施来充分发挥其潜力[35][36]。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清洁能源部署趋势 - 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部署再创新高,太阳能光伏(Solar PV)和风电(Wind)增长迅速。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420吉瓦(GW),中国占全球新增量的62%;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长60%,中国占全球风电扩张的60%以上[66][67]。 - 不同地区的清洁能源部署情况有所不同。在欧盟,太阳能光伏年新增量增长25%,达到52GW;风电新增量增长不到10%,陆上风电部署放缓。在美国,太阳能光伏容量同比增长50%,风电新增量在2023年下降超过25%,但由于《通胀削减法案》(IRA),未来风电新增量有望显著增加[66][67][70]。 - 在电解槽(Electrolysers)方面,2023年全球电解槽装机容量达到1.3GW,中国成为领先地区,占全球装机容量的近一半。电解槽市场的增长可能推动镍、铂族金属、锆等矿物的需求[72]。 2. 电池技术发展 - 电池化学方面,磷酸铁锂(LFP)化学的市场份额在2023年上升到电动汽车销售的40%,硅在石墨阳极中的应用也在增加。中国在LFP电池生产方面具有重要地位,2022年相关专利到期后国外开始生产计划,但美国和欧洲LFP电池在电动汽车销售中的占比仍较低[102]。 - 电池创新方面,宁德时代(CATL)开发的快充LFP电池“神行”将提高LFP化学的吸引力;锂锰铁磷酸盐(LMFP)作为LFP的升级版有望继续从镍基化学中夺取市场份额;硅掺杂石墨阳极市场份额增加,预计未来硅掺杂量和比例还会提高[105][106][108]。 - 除锂离子电池外,钠离子(Na - ion)电池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锂价下跌使其优势减弱,大规模生产计划停滞或延迟;全固态电池(ASSBs)是未来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潜在变革技术,但仍面临重大技术挑战,预计2030年后才会产生重大影响[109][110][111]。 3. 电池供应链情况 - 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中下游占据主导地位,包括电池矿物加工、阴极和阳极材料生产、电池芯和电动汽车生产等环节。中国拥有全球85%的电池芯生产能力、90%的阴极和98%的阳极材料生产能力,全球一半以上的锂和钴加工在中国进行,中国还生产全球三分之二的电动汽车[114][115][118]。 - 中国电池制造能力的增长对全球电池供应链有重要影响,中国电池厂和阴极、阳极生产能力的建设速度超过了预计需求,这对中国制造商来说,面临寻找足够大的出口市场和提高低利润率的挑战,对其他地区制造商则带来提高成本竞争力的压力[119]。 - 电池储能市场在2023年继续显著增长,装机容量达到85GW以上,其中近一半是2023年新增的。中国、美国和欧盟是主要增长市场,锂离子电池在电池储能市场占主导地位,其中LFP电池在2023年占电池储能市场的80%左右[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