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华(00370) - 2023 - 年度业绩
00370国华(00370)2023-06-29 06:06

营业额及收入 - 公司2023年营业额为504,665千港元,同比下降41.2%[1] - 地热能供暖制冷收入为230,100千港元,同比下降30.2%[1] - 建筑承包服务费收入为60,406千港元,同比下降6.5%[1] - 供暖及工业蒸汽收入为31,371千港元,同比下降29.9%[1] - 公司2023年营业额为111,478千港元,较2022年的345,620千港元下降67.7%[8]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为490,139千港元,较2022年的827,619千港元下降40.8%[8] - 地热能供暖制冷服务收入为230,100千港元,占总营业额的46.9%[8] - 数据服务收入为504,665千港元,较2022年的858,457千港元下降41.2%[8] - 2023年租金收入为28,124千港元,较2022年的10,825千港元增长159.8%[8] - 2023年项目服务收入为60,406千港元,较2022年的64,629千港元下降6.5%[8] - 2023年室内设计服务收入为31,371千港元,较2022年的44,758千港元下降29.9%[8] - 公司总收益为827,619千港元,其中香港市场贡献最大,达到826,013千港元[10] - 买卖商品收益为345,620千港元,占公司总收益的41.8%[10] - 地热能供暖制冷服务收益为329,451千港元,占公司总收益的39.8%[10] - 项目管理和集中供热服务收益分别为64,629千港元和64,629千港元,各占公司总收益的7.8%[10] - 国际航空及海上货运服务收益为18,410千港元,占公司总收益的2.2%[10] - 融资租赁服务收益为2,296千港元,占公司总收益的0.3%[10] - 证券及期货经纪服务收益为364千港元,占公司总收益的0.04%[10]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收益为1,221千港元,主要来自金融服务[10] - 公司在新加坡市场的收益为21千港元,主要来自国际航空及海上货运服务[1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总营业额为504,66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858,457千港元下降了41.2%[27]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营业额为504.7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41.2%[58] - 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在2023年度的营业额为500,000港元,较去年的2,300,000港元大幅下降[59] - 公司借贷业务在2023年度的营业额为7,900,000港元,较去年的23,800,000港元大幅下降[60] - 公司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在2023年度的营业额为300,000港元,较去年的400,000港元有所下降[61] - 公司买卖业务在2023年度的营业额为111,500,000港元,较去年的345,600,000港元大幅下降[62] - 公司货运业务营业额为1,800,000港元,毛利为600,000港元,但分部亏损为300,000港元[65] - 公司物业投资业务租赁收入为6,600,000港元,录得溢利7,300,000港元,投资物业公平值为121,400,000港元[66] - 公司物业经纪业务营业额为800,000港元,录得毛损200,000港元,确认应收宁波铁工款项减值亏损4,600,000港元[67] - 公司特制技术支援业务营业额为34,600,000港元,毛利为29,500,000港元,确认应收宁波铁工款项减值亏损400,000港元[68][69] - 公司项目管理业务营业额为31,400,000港元,毛利为26,500,000港元,确认应收宁波铁工款项减值亏损15,000,000港元[70] - 公司地热能业务营业额为18,700,000港元,毛利为5,400,000港元,分部亏损为3,000,000港元[71] - 公司楼宇建筑承包业务营业额为230,100,000港元,毛利为38,300,000港元,确认应收宁波铁工款项减值亏损9,300,000港元[72] - 公司集中供热业务营业额为60,400,000港元,录得毛损13,600,000港元,分部亏损为22,300,000港元[73] 成本及亏损 - 公司2023年经营成本为401,092千港元,同比下降44.9%[2] - 公司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6,054千港元,同比扩大60.0%[2] - 公司2023年每股亏损为21.88港仙,同比大幅扩大[3] - 公司2023年度的外部客户收益为-287,959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36,507千港元亏损大幅增加[27] - 公司2023年度的除税前亏损为316,076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1,088千港元亏损显著增加[27] - 公司2023年度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33,793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6,349千港元大幅增加[34]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净亏损为333.8百万港元,较去年的6.3百万港元大幅增加[58] - 公司确认应收违约人士款项的减值亏损为178,900,000港元,导致该分部录得亏损约192,200,000港元[63] 资产及负债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752,559千港元,同比下降7.8%[4] - 公司2023年流动负债为1,003,421千港元,同比下降6.8%[5] - 公司2023年资产净值为890,395千港元,同比下降29.4%[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应收融资租赁款项净额为4,546千港元,较2022年的4,914千港元有所下降[35] - 2023年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逾期金额为47,897千港元,较2022年的51,769千港元减少[37] - 2023年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减值拨备为43,351千港元,较2022年的46,855千港元减少[37] - 2023年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实际年利率为6%,与2022年持平[36] - 2023年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未偿还本金总额为20,055千港元,较2022年的21,676千港元减少[36] - 2023年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逾期金额中,有3,980千港元仍在协商还款条款[37] - 2023年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账龄为三年以上,与2022年相同[38] - 2023年应收账款的逾期金额为100,701千港元,较2022年的168,015千港元减少[40] - 2023年应收账款的减值拨备为179,320千港元,较2022年的169,565千港元增加[3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逾期但无减值的应收账款总额为100,701千港元,其中超过90天的逾期账款为96,197千港元[41] - 公司确认2023年度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56,973,000元(约178,869,000港元),涉及两名被撤销注册的客户及其担保方[42] - 公司房地产相关业务客户宁波铁工置业有限公司因无力偿债被清算,公司确认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7,607,000元(约20,064,000港元)[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为342,073千港元,其中无抵押贷款为378,404千港元[43]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未偿还贷款共15笔,其中7笔为个人贷款,8笔为公司贷款,贷款本金额介于3,101,000港元至46,690,000港元之间[44] - 公司个人贷款总额约为147,833,000港元,均为无抵押及无担保[44] - 公司贷款业务通常提供6至54个月的贷款期,年利率介于8%至15%之间[4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中超过365天的部分为296,002千港元[4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逾期应收贷款及利息约为378,735,000港元,较2022年的420,558,000港元有所下降[4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的账面值中,已减值的应收款项约为126,069,000港元,较2022年的66,453,000港元显著增加[45] - 2023年度,公司对应收贷款及利息的减值约为59,616,000港元,较2022年的22,987,000港元大幅增加[45] - 公司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记录、财务状况及市场基准,计算减值率(预期信贷亏损率),其中A类借款人的减值率为100%[45] - 报告期末后,公司已收回约3,364,000港元的逾期款项,剩余逾期款项约为249,302,000港元[5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620,765千港元,较2022年的655,202千港元有所减少[52] - 公司地热能业务产生的应付账款为56,905千港元,较2022年的45,872千港元有所增加[52] - 公司集中供热业务产生的应付账款为271,267千港元,较2022年的322,759千港元有所减少[52] - 公司楼宇建筑承包业务产生的应付账款为1,828千港元,较2022年的1,976千港元有所减少[52] - 公司于2020年收购江苏美丽空间建筑设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100%股权,现金代价为人民币41,000,000元,其中余款人民币31,000,000元录为应付代价[5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资产总值为1,894.2百万港元,较去年的2,340.9百万港元有所下降[58]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负债总额为1,003.8百万港元,较去年的1,080.4百万港元有所下降[58]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流动资产净值为138.2百万港元,较去年的448.4百万港元大幅下降[58]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890.4百万港元,较去年的1,260.5百万港元有所下降[58]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1.14,较2022年的1.42有所下降[78]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0.23,较2022年的0.20有所上升[79]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50,100,000港元,较2022年的46,000,000港元有所增加[78]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138,200,000港元,较2022年的448,400,000港元大幅下降[78]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权益为890,400,000港元,较2022年的1,260,500,000港元有所下降[78]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计息及免息借款/垫付款项总额为431,400,000港元,较2022年的473,500,000港元有所下降[79]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资产总值为1,894,200,000港元,较2022年的2,340,900,000港元有所下降[79]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持有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为8,800,000港元,较2022年的8,600,000港元有所增加[83]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持有的投资物业单位已抵押给银行,作为银行贷款的担保[80]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持有的重大投资中,无任何被投资公司持有价值占公司总资产5%以上的投资[84] 政府补助及财务成本 - 公司2023年度的政府补助为4,610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3,886千港元有所增加[28] - 公司2023年度的财务成本为1,452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2,578千港元有所下降[29] 董事薪酬及员工成本 - 公司2023年度的董事薪酬为51,239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62,911千港元有所下降[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286名,较2022年的332名有所减少[90] - 2023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7270万港元,较2022年的8140万港元有所下降[90] 汇率及税务 - 2023年度因人民币汇率下调导致汇兑亏损约4480万港元[89] - 公司2023年度的中国企业所得税为7,593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9,988千港元有所下降[30] 股息及购股权 - 2023年度未派发末期股息,与2022年相同[94] - 2023年度公司向员工授出3000万份购股权[92]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持续检视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并计划在年报中详细披露[93] 审计及内部监控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检视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96][97] - 公司核数师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确认2023年度财务数据与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一致[98]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职能,但审计委员会每年对内部监控制度进行检讨[100] 其他 - 公司正在评估2023年1月1日生效的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尚未确定是否会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7] - 公司在地热能供暖制冷服务中,客户根据实际消耗的供暖制冷支付费用[18] - 2023年度公司未进行任何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