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额及收入变化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106,68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3,956千港元下降62.4%[2] - 地热能供暖制冷收入为68,17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0,974千港元下降38.6%[2] - 建筑承包服务费收入为11,86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981千港元下降8.6%[2] - 供暖及工业蒸汽收入为6,3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961千港元下降60.3%[2] - 数据分析服务收入为106,68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3,956千港元下降62.4%[2]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106,68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3,956千港元下降62.4%[10] - 地热能供暖制冷业务收入为68,17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974千港元下降38.5%[10] - 建筑承包服务费收入为19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279千港元下降94.1%[10] - 室内设计服务收入为6,33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5,961千港元下降60.3%[10] - 项目管理服务收入为11,86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981千港元下降8.6%[10] - 数据分析服务收入为9,61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831千港元下降35.2%[1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106.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4.0百万港元减少62.4%[53] - 公司楼宇建筑承包业务营业额为68.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1.0百万港元减少38.6%[54] - 公司项目管理业务营业额为6.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0百万港元减少60.6%[55] - 公司特制技术支援业务营业额为9.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1百万港元减少45.9%[56] - 公司物业经纪业务在回顾期内无营业额产生,去年同期为500,000港元[57] - 公司地热能业务营业额为3.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5百万港元减少2.9%[58] - 公司集中供热业务营业额为11.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0百万港元减少8.5%[59] - 公司物业投资业务租赁收入为3.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百万港元减少5.9%[60] - 公司买卖业务在回顾期内无营业额产生,去年同期为113.4百万港元[62] - 公司借贷业务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2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70万港元下降24.3%[63] - 公司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万港元下降80%[64] - 公司货运业务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1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0万港元增长22.2%[65] - 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的50万港元下降100%[66] - 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营业额及已变现收益/亏损[67] 亏损及财务表现 - 公司期内亏损为42,35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7,617千港元增加12.6%[3] - 公司每股亏损为2.39港仙,较去年同期的2.21港仙增加8.1%[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税前亏损为35,41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4,762千港元有所扩大[3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5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港元有所增加[35]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成本为15,492千港元,其中信托贷款利息开支占比最大,达13,105千港元[3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39,491千港元[29] 资产及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1,199,196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41,600千港元增加5.0%[5] - 公司流动负债为933,417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003,421千港元下降7.0%[6] - 公司总权益为915,878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890,395千港元增加2.9%[6]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9.159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8.904亿港元增长2.9%[69]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1.28,较2023年3月31日的1.14有所改善[69]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0.22,较2023年3月31日的0.23略有下降[7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应收融资租赁款项净额为4,27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546千港元有所减少[36]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融资租赁实际年利率为6%,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项逾期金额约为41,697,000人民币(相当于约44,733,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1,928,000人民币(相当于约47,897,000港元)有所下降[38]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中,因客户拖欠付款及COVID-19疫情导致的流动性问题,公司已确认约37,717,000人民币(相当于约40,463,000港元)的个别减值[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409,706千港元,其中无抵押贷款为369,706千港元,有抵押贷款为40,000千港元[39] - 公司对最大客户的贷款占未偿还本金及利息总额的11%,对前五大客户的贷款占比为49%[4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逾期金额为375,553,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78,735,000港元略有下降[41] - 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中,已确认减值拨备的金额为126,069,000港元,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41] - 公司应收账款的减值拨备为168,400千港元,与2023年3月31日的179,320千港元相比有所减少[41] - 公司融资租赁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为4,77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5,083千港元有所下降[41] - 公司项目管理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为69,99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7,508千港元有所增加[41] - 公司特制技术支援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为24,97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778千港元有所减少[41] - 公司应收账款中逾期但无减值的金额为107,448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较2023年3月31日的100,701千港元有所增加[43] - 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超过90天的应收账款为102,731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较2023年3月31日的96,197千港元有所增加[43] - 公司应收账款中未逾期且无减值的金额与近期无拖欠记录的客户有关[43] - 公司应收账款中逾期但无减值的金额涉及多名与公司具有良好往绩记录的独立客户[43] - 公司应收账款中超过90天的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楼宇建筑承包业务和集中供热业务[42] - 公司应收账款中30日内的应收账款为799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较2023年3月31日的340千港元有所增加[43] - 公司应收账款中31至60日的应收账款为3,350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较2023年3月31日的2,019千港元有所增加[43] - 公司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561,097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较2023年3月31日的620,765千港元有所减少[45] 市场表现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业额为1,12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59千港元增长30.8%[12] - 公司在新加坡市场的营业额为100,69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6,903千港元下降63.6%[11] 收入确认方式 - 公司客户合约收益确认时间中,于某一时间点确认的收益为1,12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4,213千港元下降99.0%[11] - 证券及期货经纪佣金收入在交易日后的两到三个营业日内确认[16] - 国际航空及海上货运服务收入在提供服务时确认,并提供90天信贷期[18] - 物业经纪佣金收入在完成出售物业时确认[19] - 楼宇建筑承包服务收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22] - 特制技术支援服务收入在提供服务且金额可靠估计时确认[24] - 项目管理服务收入在提供服务且金额可靠估计时确认[25] - 集中供热及工业蒸气收入在提供服务时确认[26] 税务及财务成本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除北京数巫外)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而北京数巫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较低税率[31][3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成本为15,492千港元,其中信托贷款利息开支占比最大,达13,105千港元[34] 诉讼及法律纠纷 - 公司于2020年1月收购江苏美丽空间建筑设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现金代价为41,000,000人民币,其中31,000,000人民币录为应付代价[48] - 2022年4月,公司为桃李春风提供担保,并于2022年12月被宁波思行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支付35,440,000人民币[49] - 2023年7月,法院驳回宁波思行的民事诉讼一,但宁波思行于2023年7月及10月再次提起民事诉讼二,要求支付1,000,000人民币[49]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怀化勤能与北京奥科就价值约18,850,000人民币的资产存在纠纷,法院已责令怀化勤能强制执行仲裁裁决[50] - 地热能业务供应商提起的诉讼涉及合约总金额约40,657,000人民币,截至2023年9月30日,剩余未付合约金额约33,411,000人民币[51] - 楼宇建筑承包业务中,陕西江威涉及多宗诉讼,合约总金额约25,387,000人民币,截至2023年9月30日,剩余未付合约金额约20,887,000人民币[52] 未来计划及战略 - 公司计划在新零售服务、人工智能应用及元宇宙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方面寻求合作机会[68] - 公司计划将供股所得款项用于清偿收购Treasure Cart Holdings Limited 42%股份的未付余下代价1500万港元[81] - 公司计划将供股所得款项用于经营现有业务,特别是实施供应链强化措施及翻新升级计划2000万港元[82] - 公司计划将供股所得款项用于推动新零售业务的未来战略投资3500万港元[82] - 公司计划将供股所得款项用于增资附属公司以开拓大数据及数字相关业务1000万港元[82]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告符合适用会计准则、联交所规定及法律规定,并已作出充分披露[90]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财务报表及报告,并检阅财务申报系统、内部监控系统及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88][89] - 公司董事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均遵守了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91] - 公司中期业绩公布已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92] - 公司董事局包括五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3] - 公司于2023年9月4日终止了与天地有大美的股权转让及注资合作协议,转让25%股权并收回500万人民币及解除2000万人民币的付款义务[79] - 公司于2023年8月24日完成供股,配发及发行566,216,052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880万港元[8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国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5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0万港元增长550%[72]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持有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约790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880万港元有所减少[74]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并无持有任何价值占公司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75] - 公司在回顾期内因人民币汇率下调产生汇兑亏损约2300万港元[76]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2年9月30日的254名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的203名,员工成本总额从3900万港元减少至2800万港元[77]
国华(00370)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