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40,220,000港元,较2022年的87,203,000港元增长约60.8%[9][23] - 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物业42,544,000港元、销售隐形眼镜40,066,000港元、租赁及买卖计算机设备57,610,000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收入为60,0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200千港元[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40220千港元,较2022年的87203千港元有所增长[8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约1.402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60.8%[182] - 销售物业、隐形眼镜、租赁及买卖计算机设备收入分别为4254.4万港元、4006.6万港元、5761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3362.7万港元、2637.6万港元、2720万港元[182] - 结算业务分类在报告期无收入,产生分类亏损503万港元,2022年为407.8万港元[186] 利润情况 - 期内毛利为20,061,000港元,2022年为3,551,000港元[9] - 除税前亏损为75,683,000港元,2022年为36,021,000港元[9] - 期内亏损为88,428,000港元,2022年为1,216,000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36,021千港元,2022年同期除税前亏损75,683千港元[55][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支出方面银行借款为4,866千港元,其他借款为28,027千港元;2022年银行借款为5,678千港元,其他借款为29,995千港元[6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即期税项为5,560千港元,2022年为1,272千港元;递延税项开支为7,185千港元,2022年抵免36,077千港元[6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64,879千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以此为计算基础,股份加权平均数为20,319,072,320[111] - 报告期内整体毛利约20061000港元,2022年为3551000港元;毛利率14.31%,2022年为4.07%[163] - 报告期内继续产生亏损约88428000港元,2022年为1216000港元,亏损增加主要因多项减值亏损、融资成本及无税项抵免等[16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1402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7203千港元;毛利率14.31%,2022年同期为4.07%;期内亏损884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6千港元;每股亏损0.32港仙,2022年同期为0.05港仙[161] - 报告期内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32港仙,2022年为0.05港仙[184] 资产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21,945,000港元,较3月31日的981,084,000港元有所减少[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365,755,000港元,较3月31日的1,397,183,000港元有所减少[5]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556,188,000港元,较之前有所变化[8][16] - 2023年9月30日总资產減流動負債为680,100千港元,2022年为755,205千港元[34] - 2023年9月30日租赁负债为3,303千港元,2022年为3,771千港元[35] - 2023年9月30日储备为505,051千港元,2022年为569,329千港元[37] - 2023年9月30日非控制权益为30,818千港元,2022年为32,780千港元[38] - 2023年9月30日分类资产总额为1,953,389千港元,2022年为2,106,077千港元[60] - 2023年9月30日银行结存及现金为331,918千港元,2022年为268,997千港元[58] - 2023年9月30日分类负债总额为1723937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1731512千港元[81] - 2023年9月30日物业开发资产为99065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95737千港元有所下降[82] - 2023年9月30日员工成本总额为12590千港元,较2022年的18571千港元有所下降[88] - 2023年9月30日购买机械及设备和伺服器设备的预付款项为21946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66751千港元有所增加[91]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购贷款减值亏损总计为13433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39789千港元有所下降[102] - 2023年9月30日应收利息为6,52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6,944千港元有所减少[114] - 2023年9月30日应收保理款项为62,28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66,291千港元有所减少[125] - 2023年9月30日应付贸易账项为17,57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461千港元有所增加[129] - 2023年9月30日借款账面价值为770,556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20,760千港元有所减少[130] - 2023年9月30日,账面价值为65,665,000港元的酒店客房已抵押作借款担保[135]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贸易账项为57,75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2,790千港元有所增加[142] - 2023年9月30日应收保理款项亏损拨备为64,52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68,672千港元有所减少[125][147] - 2023年9月30日物业开发业务产生之合约负债83827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33511千港元有所减少[157] - 2023年9月30日已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订约承担5016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1992千港元减少[158] - 2023年9月30日就授予集团物业买方之按揭融资向银行提供之担保45035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79329千港元减少[159]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的无抵押其他借款中,由广西正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无抵押借款378300000港元,按固定年利率12%计息,较3月31日的402624000港元减少[176] 税务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86] - 两个中期期间内未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108] 贷款及担保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3月31日,所有应收贷款均以抵押品担保[9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3月31日,所有应收保理款项均以应收债务人账款作抵押,利率为6.5%[106] - 集团贷款本金按每年约6%至15%的利率收取利息[119] - 2023年9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238726千港元,有抵押其他借款124707千港元,无抵押其他借款407123千港元[152] - 集团为物业买方按揭融资提供担保,若买方拖欠还款,集团负责偿还未偿还贷款及利息等,有权接管物业法定所有权[180] 投资及项目进展 - 2023年7月,投资者有条件同意注资1.75亿元认购福建优你康约36.84%股权[131] - 报告期内收到投资者注资额50%(即人民币87500000元)的首期付款,相当于约93966000港元[151] - 开发结算平台项目及跨境结算系统活动无实质进展,报告期无额外投资[185] - 终止综合入账IBS香港,不影响公司开发替代清结算渠道[186] 物业情况 - 正和城一期建筑面积约48.5万平方米,二期约51.3万平方米,均已动工[188] - 正和城一期尚未出售的可出售面积为13.1万平方米,二期为15.9万平方米,总计29万平方米[189] - 正和城持作自营/自用的物业面积为3.1万平方米[189] - B区有7幢住宅及商业综合楼以及3幢工作室/办公大楼,部分建筑工程已竣工[192]
国际商业结算(00147)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