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92,3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2,081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73,1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2,670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为6,3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60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0,01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254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87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96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2,0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869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溢利为1,9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38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溢利为10,4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260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9港仙,2022年同期为0.85港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16港仙,2022年同期为1.39港仙[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2.7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2.13亿港元增加约28.4%,因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政策使销售订单大幅增加[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950.4万港元(2022年:溢利约1134.6万港元)[58]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41,696千港元,3月31日为45,441千港元[7]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453,008千港元,3月31日为470,642千港元[7]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230,062千港元,3月31日为258,051千港元[7]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22,946千港元,3月31日为212,591千港元[8]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251,721千港元,3月31日为255,910千港元[8]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及应收票据为2.00359亿港元,亏损拨备为92.28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84696亿港元[34]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账及应付票据为1.02359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21522亿港元[36] - 2023年9月30日短期银行贷款约为4359.2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4.32%;长期银行贷款约为1089.8万港元,年利率3.81%[37] - 于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银行存款较2023年3月31日共减少约48%[60] - 于2023年9月30日,集团短期银行贷款约为4359.2万港元,按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4.32%计息;长期银行贷款约为1089.8万港元,按年利率3.81%计息[61] - 于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1%(2023年3月31日:约30%)[62] 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7,414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3,886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8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56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2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133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1,363千港元,2022年同期增加净额为24,275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33,2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8,857千港元[10]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内地外部客户的收益为273,1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2,670千港元[22] - 2023年,可再生能源业务分部客户1收益为63,045千港元,客户2为42,311千港元,客户3为28,666千港元[23] - 2022年,可再生能源业务分部客户4收益为46,569千港元,客户5为28,848千港元,客户6为28,042千港元,客户7为26,199千港元,客户8为2,338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合约收益为273,1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2,670千港元[25] - 报告期内,可再生能源业务总收益约2.73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2.13亿港元,集团签订的合同总装机容量是973.68MW[44] 成本及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无形资产摊销19.3万港元,折旧59.8万港元,合约成本8600.1万港元,雇员福利开支209.7万港元,汇兑差额净额 - 19.4万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摊销38.9万港元,折旧118.4万港元,合约成本2.5311亿港元,雇员福利开支433.2万港元,汇兑差额净额 - 9.5万港元[26] - 2023年当期税项-中国为 - 165万港元,2022年为 - 460.9万港元;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27][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合约成本约为2.53亿港元,2022年约1.89亿港元,成本来自可再生能源业务[5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约为1450.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3%[5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433.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7%[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及摊销约为157.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0.8%[5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为210.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5%[57]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吴建农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231,454,000股普通股,占股28.30%[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徐水升先生被视为持有公司6,731,400股股份,占股0.82%;沈孟红女士被视为持有2,243,800股股份,占股0.27%[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振捷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24,380,000股股份,占股27.43%[7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Victory Stand International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06,000,000股股份,占股25.18%[77]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之所有适用守则条文,惟偏离守则第C.2.1条守则条文除外[69]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规定交易准则及操守准则[8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业绩及本公布[82]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2023年4 - 9月,同景新能源(江山)有限公司签订多个新合约,涉及多个不同规模的光伏项目[45][46][47] - 公司利用为光伏电站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积累的优势,结合多种技术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光伏跟踪控制平台[49] - 公司为稳定支架产品市场占有率,研发多点点联动支架系统和钢索柔性支架[50] - 公司着力打造海面漂浮光伏支架,以适应海面复杂环境需求[51] - 公司秉承“同道同景,共创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以“成为光能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为愿景[52] - 公司致力于以提高产品性能、降低度电成本、推进平价上网为发展方向,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发展[48] 其他信息 - 法定普通股数目为20亿股,面值2000万港元;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8.18亿股,面值818万港元[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与关联方重大交易中工程施工劳务收入81.1万港元,租金支出及公用事业开支38.7万港元,租金支出26.1万港元[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短期雇员福利77.9万港元,离职后福利2.9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旗下有2间全资附属公司和1间非全资控股公司[43] - 于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138名雇员(2023年3月31日:128名雇员)[68] - 董事不知悉2023年9月30日后至公布日期发生任何其他须披露重大事件[83] - 公布将自刊发日期起最少一连七日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及公司网站[84] - 公司于2013年11月2日采纳购股计划,截至2023年9月30日,无发行在外的购股[8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8,6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24千港元[25]
同景新能源(08326)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