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景新能源(08326)
icon
搜索文档
同景新能源:蓄势腾飞正当时-20250224
软库中华金融· 2025-02-24 10: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强烈买入,目标价0.330港元,现价0.138港元,52周最高价/最低价为0.185/0.086港元,市值1.69亿港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同景新能源是国内领先光伏企业,受益光伏市场需求增长和储能业务布局,预计2025 - 2026财年收入和利润增长,参考同业估值给予目标价0.33港元,评级强烈买入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领先的光伏跟踪和固定支架系统提供商 - 同景新能源是国内领先的光伏跟踪和固定支架系统及光伏电站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2013年11月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2016年5月更名 [6] - 公司总部在上海,生产基地在浙江江山,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研发经验,累计申请专利118余项,获授权65余项,具备多种资质,光伏支架年产能超5.5GW,累计出货20GW以上,EPC项目遍布全国 [7] - 2024财年,光伏跟踪固定支架系统收入占比约72%,光伏电站一站式增值解决方案收入占比约28%,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约7.66亿港元和3282万港元,同比增长11.2%和18.8% [8]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振捷有限公司,持股60.3%,由吴建农、徐水升和沈孟红分别实益拥有96.0%、3.0%及1.0% [13] 光伏支架行业具成长空间 - 光伏支架是光伏发电系统重要零部件,占系统成本约15 - 20%,分固定和跟踪支架,跟踪支架发电量增益约9 - 10%,中长期应用普及率有望提升 [15][16] - 同景新能源是光伏支架行业领先企业,推出多种产品,开创同景模式,打造数字化光伏跟踪平台,优化支架安全性和稳定性,研发多种特殊场景支架,还着力打造海面漂浮光伏支架 [17][21][23]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超500GW,同比增长30%,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240 - 260GW,海外300GW,同比增速约15%,预计2024 - 2025年光伏支架市场规模达862亿元和877亿元,同比增长18.5%和1.8% [24][25] - 光伏支架产业链上游是金属加工行业,原材料占成本约65 - 70%,钢材是主要原材料,近两年钢材和铝材价格回落,促进支架效益提升 [30][34] 储能前瞻布局 - 同景新能源关注新型储能,参与锂电池储能项目,大股东同景集团2024年推出恒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未来两年推广落地,有望与光伏业务联动 [37] - 压缩空气储能是物理储能技术,国内处于示范向商业化过渡阶段,较锂电池和抽水蓄能有优势,国内已规划近20个百兆瓦级项目 [40][41] - 同景集团创新推出恒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采用空气与二氧化碳双工质,维持储气罐恒压,具有安全性高、储能密度高、投资成本低、系统效率高等优势,正推进试点项目落地 [43][44]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2025 - 2026财年支架业务收入快速增长,EPC业务稳定,2025财年毛利率改善约2个百分点,2026财年因销售结构改善回落但仍处高位,预计收入10.3亿港元、12.1亿港元,同比增长34.4%、17.9%;净利润7950万港元、7945万港元,同比增长142.2%、 - 0.1%;每股收益0.0729港元、0.0648港元 [45] - 选取港股光伏业务公司为可比同业,考虑公司布局优势和创业板上市流动性受限,按行业均值给予30%折让,目标价0.33港元,引伸为2025财年4倍、2026年5倍,给予强烈买入评级 [47] 公司简介 - 同景新能源是国内领先的太阳能跟踪和固定支架系统提供商,2015年第四季度开展可再生能源业务,业务包括太阳能光伏产品销售、工程设计及安装等 [50] 环境、社会和管治要点 - 公司致力推行绿色产业,以太阳能光伏业务为主,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气候变化潜在财务风险及机遇有不同情况,致力于营造多元化工作环境,重视员工健康与安全,将建立小区投资相关政策 [53] 财务报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 给出2023 - 2026财年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指标数据,如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等情况及同比变动 [54][56]
同景新能源(0832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0 16:30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半年数据对比)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95,83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3,121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88,2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011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4,8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053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溢利为55,7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403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溢利为55,7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403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6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37,414千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8,52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242千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15,65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21,363千港元[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9,97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254千港元[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总额为376,07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72,320千港元增长约38.1%[21] - 2024年来自中国大陸外部客户之收益为595,83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3,121千港元[35] - 2024年建筑合约收益为595,834千港元,2023年为273,121千港元[4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507,599千港元,2023年为253,110千港元[41] - 2024年中国当期税项为9,071千港元,2023年为1,650千港元[44]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55,061千港元,2023年为9,504千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业务总收益约5.9583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2.73121亿港元增加约118%[68][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合约成本约为5.07599亿港元,较2023年的2.5311亿港元增加[7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约为2948.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1450.9万港元增加约103%[7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为2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210.1万港元增加约19%[7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506.1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950.4万港元增加[78]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季度数据对比)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44,469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43,637千港元[15]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726,587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605,616千港元[15]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330,59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312,804千港元[15]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395,995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92,812千港元[17]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76,075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72,320千港元[17]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2,270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8,180千港元[17]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为217,90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74,598千港元[52]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209,213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80,429千港元[57] - 2024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已抵押银行存款较2024年3月31日合共增加约72.7%[80] - 2024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9780.8万港元,3月31日为9690.5万港元,利率介于3%至4.5%,3月31日为3.25%至4.5%[81] - 2024年9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8%,3月31日约为37%[82]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有168名雇员,3月31日为128名[89] 可再生能源业务线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公司拥有一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即可再生能源业务分部[30] - 可再生能源业务分部主要从事为光伏电站提供一站式增值解决方案及销售光伏跟踪固定支架系统[30] - 2024年可再生能源业务中客户1收益为236,180千港元,客户2为95,437千港元,客户3为81,318千港元[36] - 2023年可再生能源业务中客户4收益为63,045千港元,客户5为42,311千港元,客户6为28,666千港元[36] 财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4月1日开始的会计期间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影响[27][29] 贸易相关数据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亏损拨备为19,394千港元[53] 企业所得税相关 - 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方面,一般为25%,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为5%,高新技术企业在2023 - 2025年为15%[46] 集团借贷相关 - 2024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9780.8万港元,即期和非即期部分分别为3544.4万港元及6236.4万港元,利率介乎3%至4.5%[59] 股权相关 - 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12.27亿股,面值为1227万港元[61] - 2024年9月30日,吴建农先生拥有749,986,515股普通股,股权约61.12%[97] - 2024年9月30日,振捷有限公司拥有739,375,515股股份,股权约60.26%[103] - 徐水升先生及沈孟红女士分别被视为持有公司股份22,181,265股及7,393,755股,股权均为0.27%[98] - 振捷有限公司持有739,375,515股股份,吳建農先生實益擁有振捷有限公司96%已發行股本[104] - 要約人已根據要約接獲268,537,010股股份有效接納,約佔公司2024年5月21日已發行股本及投票權的32.8%[105] 股份奖励计划相关 - 股份獎勵計劃可予獎勵的股份最高數目不得超過公司2024年9月24日已發行股本的10%,即122,700,000股股份[109] - 股份獎勵計劃可授予服務提供者的獎勵股份最高數目合計不得超過公司採納日期已發行股本的5%,即61,350,000股股份[109] 供股相关 - 公司按每兩股獲發一股供股股份基準,以每股0.1港元發行409,000,000股供股股份,籌集約3990萬港元(扣除開支後)[111] - 公司擬將約1400萬港元用作償還關聯方貸款,2190萬港元用作EPC業務、光伏固定跟蹤系統業務及公司一般營運資金[111]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將1400萬港元用作償還關聯方貸款[111] 集团其他费用相关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与浙江同景新能源有限公司租金支出为56万港元,与另一关联方租金支出为271万港元[6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包括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薪酬)为80.8万港元[67] 重大事项相关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持有其他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86]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3月31日也无[87]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无资本承担,3月31日同样无[8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3]
同景新能源(0832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16:42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同比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95,83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3,12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18.16%[5] - 该期间毛利为88,2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01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40.94%[5] - 除税前溢利为64,8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05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38.20%[5] - 期间溢利为55,7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40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36.36%[5] - 本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5.41港仙,2023年同期为0.98港仙,同比增长约452.0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6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37,414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6,51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809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8,52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242千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溢利为55,0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504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其他全面开支为7,87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3,683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62,94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4,179千港元[22] - 2024年中国内地业务收入为595,834千港元,2023年为273,121千港元[33] - 2024年建筑合约收益为595,834千港元,2023年为273,121千港元;2024年利息收入为1,129千港元,2023年为1,779千港元;2024年其他收入为7,487千港元,2023年为6,873千港元[4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55,061千港元,加权平均股数为1,017,761,858;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9,504千港元,加权平均股数为973,420,000[48] - 本报告期内可再生能源业务总收益约595,83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273,121,000港元[6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5.9583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2.73121亿港元增加约118%[7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合约成本约为5.07599亿港元(2023年:2.5311亿港元)[7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约为2948.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1450.9万港元增加约103%[7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为2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210.1万港元增加约19%[7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506.1万港元(2023年:溢利约950.4万港元)[75]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44,46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3,637千港元增长约1.91%[9]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726,58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05,616千港元增长约20%[9]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330,59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12,804千港元增长约5.7%[9]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95,99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92,812千港元增长约35.24%[11] - 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376,07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72,320千港元增长约38.1%[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59,976千港元,期初余额为44,318千港元;2023年期末余额为33,254千港元,期初余额为54,617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2,27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07,529千港元,法定储备为23,961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汇兑浮动储备为 - 14,622千港元,保留溢利为227,596千港元,总计为356,734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19,341千港元,权益总额为376,075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8,18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71,725千港元,法定储备为19,546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汇兑浮动储备为 - 20,826千港元,保留溢利为153,632千港元,总计为232,25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19,464千港元,权益总额为251,721千港元[22]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0至30日为131,500千港元,3月31日为103,071千港元;31至90日为37,608千港元,3月31日为69,296千港元等[53]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0至30日为128,649千港元,3月31日为108,926千港元;31至90日为27,482千港元,3月31日为33,074千港元等[56] - 2024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97,808,000港元,3月31日为96,905,000港元;利率介乎3%至4.5%,3月31日为3.25%至4.5%[57] - 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1,227,000,000,面值为12,270千港元;此前3月31日等结余数目为818,000,000,面值为8,180千港元[58] - 于2024年9月30日,股本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为1227万港元及约3.56734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分别为818万港元及约2.539亿港元)[76] - 于2024年9月30日,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约为1.59976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4431.8万港元)及111.5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4895.9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合共增加约72.7%[77] - 于2024年9月30日,集团的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9780.8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9690.5万港元)[78] - 于2024年9月30日,集团的银行及其他借贷的利率介乎3%至4.5%(2024年3月31日:3.25%至4.5%)[78] - 于2024年9月30日,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8%(2024年3月31日:约37%)[80] 公司成本费用及税项情况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为391千港元,折旧为1,347千港元;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为389千港元,折旧为1,184千港元[45] - 2024年建筑材料及物资成本为316,653千港元,分包费用及劳工成本为153,564千港元;2023年建筑材料及物资成本为144,669千港元,分包费用及劳工成本为100,585千港元[45] - 2024年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12,626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880千港元;2023年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3,845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487千港元[45] - 2024年中国当期税项为9,071千港元,2023年为1,650千港元[45] - 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大部分为25%,符合小微企业资格的附属公司为5%,高新技术企业在2023 - 2025年按15%缴纳[47] 公司每股盈利及股息情况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无已发行潜在摊薄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等于每股基本盈利[49] - 公司未支付或宣派截至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股息[50] 公司业务板块相关情况 - 可再生能源业务交易信贷期一般介乎30日至90日,集团严格监控未收回应收账款[52] - 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免息,还款期限通常为30日至90日[56] - 集团可再生能源业务调整为为光伏电站提供一站式增值解决方案及销售光伏跟踪固定支架系统两大板块[64] 公司重大事项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81]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3月31日:无)[82]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无资本承担(2024年3月31日:无)[83]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有168名雇员(2024年3月31日:128名)[8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第C.2.1条[8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董事等无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利益冲突的业务[9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1] - 2024年4月11日,要约人作出自愿有条件现金要约,已接获268,537,010股股份有效接纳,约占2024年5月21日已发行股本及投票权的32.8%[97] - 公司于2013年11月2日采纳购股计划,截至公告日期无授出购股权,2024年9月30日无发行在外购股权[98][99][100] - 公司于2024年9月24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可奖励股份最高数目不超2024年9月24日已发行股本10%(即122,700,000股),授予服务提供者最高数目不超5%(即61,350,000股),2024年9月30日未授予[101] - 本期公司按每两股获发一股供股股份,发行1,227,000,000股供股股份,筹集约3990万港元(扣除开支后),拟用1400万港元偿还关联方贷款、2190万港元用于业务及营运资金,2024年9月30日已用1400万港元偿还贷款[103]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证券交易规定及操守准则[10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及业绩,认为按适用准则及规定编制[105]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4年9月30日,吴建农先生于股份好仓中拥有749,986,515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61.12%[91] - 徐水升先生被视为持有公司股份22,181,265股[91] - 沈孟红女士被视为持有公司股份7,393,755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27%[9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振捷有限公司持有739,375,515股股份,占股权约60.26%,吴建农先生实益拥有振捷有限公司96%已发行股本[93][95]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9月30日[107] - 公告日期为2024年11月29日[107] - 执行董事为吴建农先生、沈孟红女士及徐水升先生[10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王肖雄女士、周元先生及沈福鑫先生[107] - 公告将自刊发日期起最少连续七日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07] 公司租金及管理人员薪酬情况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与浙江同景新能源有限公司租金支出为56千港元,2023年为261千港元;与江山友和机械有限公司租金支出及公用事业开支2024年为–,2023年为811千港元等[60]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包括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薪酬)为808千港元,2023年为808千港元[62] 公司客户收益情况 - 2024年客户1、2、3收益分别为236,180千港元、95,437千港元、81,318千港元,2023年客户4、5、6收益分别为63,045千港元、42,311千港元、
同景新能源(0832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11 16: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7.66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6.89亿港元增加约11%[2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2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溢利约2760万港元增加约19%[2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收益约7.6610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6.88965亿港元增加约11%[4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成本约为6.69599亿港元,2023年约为6.16789亿港元[44]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由2023年同期约2938.1万港元增加约36%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约3987.4万港元[4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282.2万港元,2023年约为2763.3万港元[46] - 于2024年3月31日,股本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为818万港元及约2.539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818万港元及约2.36436亿港元[48] - 于2024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约为4431.8万港元及4895.9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合计增加约35%[49] - 于2024年3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7%,2023年约为30%[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未计股息前)约3282.2万港元转拨至储备,2023年为2763.3万港元[101]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达5489万港元,2023年为5938.9万港元[102] 要约收购情况 - 2024年4月11日,要约人作出自愿有条件现金要约,要约于5月7日成为无条件,5月21日截止,要约人接获2.6853701亿股股份有效接纳,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及投票权的32.8%[30] - 要约截止后,要约人及一致行动人士合共持有、控制4.9999101亿股股份,约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的61.12%[30] - 要约于2024年5月21日截止,要约人接获268,537,010股有效接纳,约占已发行股本及投票权的32.8%[129] - 要约截止后,要约人及一致行动人士合共持有499,991,010股,约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61.12%[129] 业务板块调整 - 集团可再生能源业务调整为为光伏电站提供一站式增值解决方案及销售光伏跟踪固定支架系统两大板块[34] 附属公司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同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旗下有6间全资附属公司及2间非全資控股公司[35] 可再生能源业务数据 - 报告期内,可再生能源业务总收益约7.66108亿港元,2023年约为6.88965亿港元[36] 股份及股本情况 - 于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18亿股[47] 借贷情况 - 本年度,集团借入短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约3475.6万港元,按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3.7%计息;借入长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约6214.9万港元,按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3.4%计息[50] 雇员情况 - 于2024年3月31日,集团有128名雇员,与2023年持平[57] 资金策略 - 集团目标是使用银行借贷、关联方垫款及内部产生资金维持资金持续性与灵活性平衡[62] 环保工作目标 - 集团将检讨环保工作,考虑实施更多环保措施,目标是坚守3R原则[64] 薪酬纠纷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薪金支付重大纠纷,所有应计薪酬已按时清偿[66] 财务概要位置 - 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主要财务表现指标载于年报「五年财务概要」[67] 董事信息 - 吴建农62岁,2015年10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业务及营运策略发展与管理[68] - 沈孟红48岁,2015年8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6年10月18日获委任为监察主任[70] - 徐水升59岁,2015年10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业务及营运策略发展与管理[72] 公司主要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本年度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可再生能源业务[83] 年度业绩位置 - 集团年度业绩载于本年报第73页[84] 股息政策及派息情况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宣派或建议派息前需考虑集团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状况[85][87][88]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亦无[94] 客户与供应商销售采购占比 - 对集团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本年度总销售额约59%,对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约18%[103] - 对集团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本年度总采购额约44%,对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约18%[103] 董事退任及连任情况 - 徐水升先生及周元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07] 董事服务合约情况 - 建议于股东周年大会重选的董事无不可于一年内毋须支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而终止的服务合约[108] 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呈交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认为其均独立于公司[111] 关联交易情况 - 本年度与公司关联方的重大交易或按一般商业条款进行的交易无构成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15] 业务管理合约情况 - 本年度无订立或存在涉及公司全部或重要业务管理及行政工作的合约[116] 董事持股情况 - 吴建农先生通过振捷有限公司和世纪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31,454,000股,股权约28.30%[120] - 徐水升先生被视为持有6,731,400股,股权约0.82%;沈孟红女士被视为持有2,243,800股,股权约0.27%[120] - 振捷有限公司实益拥有224,380,000股,股权约27.43%;徐俊先生实益拥有150,000,000股,股权约18.34%[124] 财报审核情况 - 公司2024、2023、2022财年财报由大华马施云审核,2021财年由国卫审核[133] 公众持股量情况 - 公司本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维持了GEM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132] 捐款情况 - 公司本年度无慈善或其他捐款(2023年:无)[131] 购股权计划情况 - 公司采纳的购股权计划于2023年11月1日届满,自采纳起无授出购股权[127] 董事会角色情况 - 公司目前未区分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139] 董事轮值退任规定 - 各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一次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141] 董事证券交易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已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规定交易准则及操守守则[144] 董事会会议情况 - 董事会定期及每年最少四次(约每季度)举行会议,定期董事会会议会给全体董事最少14天通知,通告、议程及开会文件会于会议前最少3天给予全体董事[15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吴建农、沈孟红、徐水升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5/5,王肖雄出席5/5,周元出席4/5,沈福鑫出席4/4,袁坚刚出席1/1[152] 各委员会会议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王肖雄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4/4,周元出席3/4,沈福鑫出席2/2,袁坚刚出席2/2[15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王肖雄、周元、沈孟红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袁坚刚出席1/1[15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王肖雄、周元、沈孟红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15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王肖雄、周元、沈孟红出席合规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15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了4次会议[15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提名、合规委员会均举行一次会议[157][160][166] 高级管理层薪酬情况 - 公司高级管理层有3人,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均在100万港元或以下[172] 外聘核数师及费用情况 - 公司委聘大華馬施雲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为外聘核数师,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法定核数服务费用为70万港元[174] 公司秘书培训情况 - 公司具名公司秘书袁沛林先生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71] 各委员会成员情况 - 薪酬委员会现有3名成员,包括周元、王肖雄、沈福鑫[157] - 提名委员会现有3名成员,为王肖雄、周元、沈孟红[160] - 合规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即沈孟红、王肖雄、周元[166] 委员会成立及职权范围 - 公司于2013年11月2日成立提名委员会与合规委员会并订定书面职权范围[159][166] 董事会多元化情况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认为董事会目前组成具多元化特点[162][165] 董事专业发展情况 - 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公司致力安排培训并提供经费[169][170]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情况 - 公司已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架构基于“三条防线”模式[179][183] 内部审核职能情况 - 公司未设内部审核职能,委任外聘独立专业人员执行内部审核职能,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其必要性[181] 内部监控检讨情况 - 年内董事会委任企管专才进行内部监控检讨,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信纳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182] 风险登记册情况 - 集团存置风险登记册记录已识别重大风险,管理至少每年更新[184] 风险评估及监控系统情况 - 风险评估及监控系统由董事会及管理层至少每年评估,出现重大变动时提前评估[185] 内幕消息处理情况 - 公司就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制定内部程序及监管措施,提升资讯披露系统[187] 股东特别大会召开规定 - 股东持有不少于公司有权于股东大会上投票之实缴股本十分之一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于要求提出后2个月内举行[194] 股东沟通政策 - 公司于2013年11月2日采纳股东沟通政策,设有企业网站及邮箱与股东沟通[195] 股东查询方式及处理 - 股东可随时书面方式向董事会提出查询及关注,提供了联络地址、电话、传真和电邮[196][197] - 股东查询及关注将发送至董事会及/或相关董事委员会解答疑问[198] 董事参选通知规定 - 除退任董事外,提名人士参选董事需股东和被提名人发书面通知,递交至总办事处或登记处,相关期间不早于股东大会通告寄发期翌日开始,不迟于大会日期前7日结束,给公司通告最短期限至少7日[199] 组织章程文件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200]
同景新能源(0832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20: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766,108千港元,较2023年的688,965千港元增长11.2%[4] - 2024年毛利为96,509千港元,较2023年的72,176千港元增长33.7%[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0,365千港元,较2023年的37,269千港元增长8.3%[4] - 2024年年度溢利为33,868千港元,较2023年的29,050千港元增长16.6%[4]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17,504千港元,较2023年的6,571千港元增长166.4%[4]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32,822千港元,较2023年的27,633千港元增长18.8%[5]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4.01港仙,较2023年的3.38港仙增长18.6%[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3,637千港元,较2023年的45,441千港元下降4%[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605,616千港元,较2023年的470,642千港元增长28.7%[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72,320千港元,较2023年的255,910千港元增长6.4%[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3996千港元,2023年为1892千港元,其中政府补助2024年为2948千港元,2023年为1118千港元[30] - 2024年融资成本为4494千港元,2023年为3945千港元[31]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相关的董事薪酬为2314千港元,2023年为2067千港元;其他员工成本2024年为21487千港元,2023年为17663千港元等多项成本数据有变化[31]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6497千港元,2023年为8219千港元[3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计算中溢利为32822千港元,2023年为27633千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818000000股[33]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净值为274598千港元,2023年为184696千港元[34]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180429千港元,2023年为121522千港元[37] - 2024年可再生能源业务总收益约766108000港元,2023年约为688965000港元[4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财政年度,集团收益约7.6610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6.88965亿港元增加约11%[4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成本约为6.69599亿港元,2023年约为6.16789亿港元[49]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由2023年同期约2938.1万港元增加约36%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约3987.4万港元[5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282.2万港元,2023年约为2763.3万港元[51] - 2024年3月31日,股本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为818万港元及约2.539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818万港元及约2.36436亿港元[53] - 2024年3月31日,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约为4431.8万港元及4895.9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合共增加约35%[54] - 2024年3月31日,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7%,2023年约为30%[56] 会计准则应用影响 - 公司自2023年4月1日起首次应用多项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多数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6]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缩窄递延税项确认豁免范围,不影响整体递延税项结余[17][19]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影响会计政策披露[20][23] 政策法规影响 - 香港取消强积金与长期服务金对冲机制,2025年5月1日生效,公司实施相关指引无重大影响[25][26] 业务分部及地域信息 - 公司业务视为一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即可再生能源业务分部[27] - 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仅源于中国业务,全部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28] 客户收益情况 - 2024年客户A收益138,792千港元,客户B收益31,236千港元,客户C收益88,566千港元,客户E收益77,264千港元[29] - 2023年客户B收益243,531千港元,客户C收益77,924千港元,客户D收益70,181千港元[29] 客户合约收益业务类型情况 - 2024年客户合约收益中,一站式增值解决方案211,247千港元,光伏跟踪固定支架系统547,741千港元,销售电力7,120千港元[29]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中,一站式增值解决方案397,104千港元,光伏跟踪固定支架系统283,586千港元,销售电力8,275千港元[29] 股本及股份情况 - 法定普通股数目为2000000000股,股本为2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818000000股,股本为8180千港元[38]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18亿股[52] 借贷情况 - 本年度,集团借入短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约3475.6万港元,按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3.7%计息;借入长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约6214.9万港元,按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3.4%计息[55] 雇员情况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有128名雇员,与2023年持平[62] 薪酬支付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薪金支付重大纠纷,所有应计薪酬已在到期日或之前清偿[72] 上市规则遵守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75] 董事会及董事情况 - 吴建农自2016年8月11日起担任董事会主席及公司行政总裁,公司目前未区分两者角色[7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规定交易准则及操守守则[78] - 本年度,董事或其紧密联系人无在与集团业务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79] 独立非执行董事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独立非执行董事未发现相关不竞争确认书有违规情况[80]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1]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全年业绩[82] 财务报表核数情况 - 集团2024年3月31日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获核数师同意,核数师不对此作意见或核证结论[83] 年报发布情况 - 公司2024年年报将寄发股东,并刊载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披露易”网站[84] 附属公司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同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旗下有2间全资附属公司和1间非全资控股公司[40]
同景新能源(0832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14 18:00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同景新能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收入为273,12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3%[6] - 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同景新能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为10,40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2%[7]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7,414)千港元[1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809千港元[1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为21,363千港元[11] - 本集团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三个月的建筑合同收入为92,32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26%;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为273,12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3%[26] - 本集团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三个月的利息收入为1,08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其他收入为4,39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利息收入为1,77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其他收入为6,87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26] - 本集团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三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86,00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为253,11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7%[26] - 本集团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三个月的当期税项为5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为1,65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27] - 本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185港元[30] - 本集团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未派发股息[31] - 期间溢利净额约为9,50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58] 资产负债 - 同景新能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流动资产合计为453,008千港元,流动负债合计为230,062千港元[8] - 同景新能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流动资产净值为222,946千港元,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为264,642千港元[9] - 同景新能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资产净值为251,721千港元,其中本公司股东权益为232,25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19,464千港元[9] - 本集团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分别为200,359千港元和184,696千港元[33] - 本集团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分别为102,359千港元和121,522千港元[35] - 本集团截至九月三十日的短期银行贷款为43,592,000港元,长期银行贷款为10,898,000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1%[36] 业务情况 - 本集团主要在中国经营可再生能源业务[13] - 本报告期内,可再生能源业务录得总收益约273,12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4%[43] - 公司签订了多个新合同,包括韩坊镇平单轴项目、阳光新能源宣城跟踪支架项目等[44] - 公司致力于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发展,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电成本、推进平价上网[47] 财务报表 - 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金额均整至千位[14]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公认会计原则编制[15]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照历史成本常规法编制[17] - 本集团首次应用了香港会计师公会强制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8]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内应用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并未对财务表现产生重大影响[19] 其他信息 - 吴建农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8.30%[77] - Victory Stand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25.18%[79] - 公司自2013年11月2日起实施的购股权计划至今未授出购股权[81]
同景新能源(0832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13 21: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92,3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2,081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73,1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2,670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为6,3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60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0,01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254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87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96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2,0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869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溢利为1,9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38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溢利为10,4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260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9港仙,2022年同期为0.85港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16港仙,2022年同期为1.39港仙[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2.7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2.13亿港元增加约28.4%,因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政策使销售订单大幅增加[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950.4万港元(2022年:溢利约1134.6万港元)[58]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41,696千港元,3月31日为45,441千港元[7]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453,008千港元,3月31日为470,642千港元[7]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230,062千港元,3月31日为258,051千港元[7]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22,946千港元,3月31日为212,591千港元[8]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251,721千港元,3月31日为255,910千港元[8]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及应收票据为2.00359亿港元,亏损拨备为92.28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84696亿港元[34]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账及应付票据为1.02359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21522亿港元[36] - 2023年9月30日短期银行贷款约为4359.2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4.32%;长期银行贷款约为1089.8万港元,年利率3.81%[37] - 于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银行存款较2023年3月31日共减少约48%[60] - 于2023年9月30日,集团短期银行贷款约为4359.2万港元,按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4.32%计息;长期银行贷款约为1089.8万港元,按年利率3.81%计息[61] - 于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1%(2023年3月31日:约30%)[62] 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7,414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3,886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8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56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2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133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1,363千港元,2022年同期增加净额为24,275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33,2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8,857千港元[10]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内地外部客户的收益为273,1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2,670千港元[22] - 2023年,可再生能源业务分部客户1收益为63,045千港元,客户2为42,311千港元,客户3为28,666千港元[23] - 2022年,可再生能源业务分部客户4收益为46,569千港元,客户5为28,848千港元,客户6为28,042千港元,客户7为26,199千港元,客户8为2,338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合约收益为273,1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2,670千港元[25] - 报告期内,可再生能源业务总收益约2.73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2.13亿港元,集团签订的合同总装机容量是973.68MW[44] 成本及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无形资产摊销19.3万港元,折旧59.8万港元,合约成本8600.1万港元,雇员福利开支209.7万港元,汇兑差额净额 - 19.4万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摊销38.9万港元,折旧118.4万港元,合约成本2.5311亿港元,雇员福利开支433.2万港元,汇兑差额净额 - 9.5万港元[26] - 2023年当期税项-中国为 - 165万港元,2022年为 - 460.9万港元;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27][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合约成本约为2.53亿港元,2022年约1.89亿港元,成本来自可再生能源业务[5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约为1450.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3%[5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433.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7%[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及摊销约为157.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0.8%[5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为210.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5%[57]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吴建农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231,454,000股普通股,占股28.30%[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徐水升先生被视为持有公司6,731,400股股份,占股0.82%;沈孟红女士被视为持有2,243,800股股份,占股0.27%[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振捷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24,380,000股股份,占股27.43%[7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Victory Stand International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06,000,000股股份,占股25.18%[77]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之所有适用守则条文,惟偏离守则第C.2.1条守则条文除外[69]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规定交易准则及操守准则[8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业绩及本公布[82]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2023年4 - 9月,同景新能源(江山)有限公司签订多个新合约,涉及多个不同规模的光伏项目[45][46][47] - 公司利用为光伏电站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积累的优势,结合多种技术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光伏跟踪控制平台[49] - 公司为稳定支架产品市场占有率,研发多点点联动支架系统和钢索柔性支架[50] - 公司着力打造海面漂浮光伏支架,以适应海面复杂环境需求[51] - 公司秉承“同道同景,共创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以“成为光能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为愿景[52] - 公司致力于以提高产品性能、降低度电成本、推进平价上网为发展方向,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发展[48] 其他信息 - 法定普通股数目为20亿股,面值2000万港元;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8.18亿股,面值818万港元[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与关联方重大交易中工程施工劳务收入81.1万港元,租金支出及公用事业开支38.7万港元,租金支出26.1万港元[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短期雇员福利77.9万港元,离职后福利2.9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旗下有2间全资附属公司和1间非全资控股公司[43] - 于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138名雇员(2023年3月31日:128名雇员)[68] - 董事不知悉2023年9月30日后至公布日期发生任何其他须披露重大事件[83] - 公布将自刊发日期起最少一连七日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及公司网站[84] - 公司于2013年11月2日采纳购股计划,截至2023年9月30日,无发行在外的购股[8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8,6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24千港元[25]
同景新能源(08326)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4 18: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3年6月2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1月21日于联交所GEM上市[11] - 公司于2013年11月2日采纳一项购股计划,截至报告日期无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无发行在外购股[49][50][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Q1收益为180,8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58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9.93%[5] - 2023年Q1毛利为13,6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64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8.27%[5] - 2023年Q1除税前溢利为10,1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90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8.79%[5] - 2023年Q1期间溢利为8,4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87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74.00%[5] - 2023年Q1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9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41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81.07%[5] - 2023年Q1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98港仙,2022年同期为0.54港仙,同比增长约81.48%[5] - 2023年Q1期间全面开支总额为 -7,6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11,243千港元,同比减少约32.31%[7]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48,300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240,61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20%[9] - 2023年建筑合约收益为1.80801亿港元,2022年为1.20589亿港元[15] - 2023年利息收入为69.7万港元,2022年为71万港元[15]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9.6万港元,2022年为21.6万港元[18] - 2023年建筑材料及物资成本为9895.8万港元,2022年为9760.7万港元[18] - 2023年分包费用及劳工成本为6543.4万港元,2022年为970.5万港元[18] - 2023年中国当期税项支出为170.7万港元,2022年为303.3万港元[2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098港元,2022年约为0.0054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收益约1.8080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0589亿港元增加约50%[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合约成本约为1.6710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943亿港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约为585.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78.7万港元减少约25%[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达约82.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2万港元[34] - 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79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41.2万港元[35] - 于2023年6月30日,股本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为818万港元及约2.29348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818万港元及约2.19112亿港元[36]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银行存款分别为约7170.6万港元及2172.8万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合共增加约53%[37]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借贷约为7483.7万港元,2022年为3858.7万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借入短期银行贷款约6399.1万港元,年利率4.4%,长期银行贷款约1084.6万港元,年利率3.81%[38]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5%,2022年约为29%[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主要于中国从事可再生能源业务[11] - 2023年可再生能源业务总收益约为1.8080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589亿港元[25] - 报告期内公司签订的合同总装机容量是79.99MW[25] - 2023年4 - 6月公司旗下同景新能源(江山)有限公司签订或中标16个新合约[25][27] 股权结构信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吴建农先生拥有公司231,454,000股普通股,股权约28.30%[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徐水升先生被视为持有公司6,731,400股股份,股权约0.82%[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沈孟红女士被视为持有公司2,243,800股股份,股权约0.27%[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振捷有限公司实益拥有人拥有公司224,380,000股股份,股权约27.43%[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Victory Stand实益拥有人拥有公司206,000,000股股份,股权约25.18%[47] 合规与审核信息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遵守证券交易规定及操守准则[5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及业绩,认为按适用准则及规定编制[5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截至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吴建农先生、沈孟红女士及徐水升先生[56] - 截至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王肖雄女士、周元先生及沈福鑫先生[56]
同景新能源(08326)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11 21: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增加约50%至约1.80801亿港元(2022年:约1.20589亿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建筑合约收益为180,8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589千港元[17] - 本公布期内,可再生能源业务总收益约180,80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589,000港元,签订的合同总装机容量是79.99MW[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收益约1.8080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0589亿港元增加约50%[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溢利与盈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798.9万港元(2022年:约441.2万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为0.0098港元(2022年:约0.0054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018.2万港元(2022年:790.6万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溢利为847.5万港元(2022年:487.3万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7,989,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4,412,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818,000,000股[21][22] - 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798.9万港元,2022年为441.2万港元[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派发股息(2022年:无)[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均未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与开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合约成本及销售成本为1.67109亿港元(2022年:1.07943亿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扣除的合约成本为167,1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943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开支为170.7万港元(2022年:303.3万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开支为1,70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33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全面开支总额为761万港元(2022年:1124.3万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合约成本约为1.6710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943亿港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约为585.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78.7万港元减少约25%[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达约82.9万港元,2022年为92万港元[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与借贷 - 于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银行存款分别为约7170.6万港元及2172.8万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合共增加约53%[42]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借贷约为7483.7万港元,2022年为3858.7万港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借入短期银行贷款约6399.1万港元,年利率4.4%,长期银行贷款约1084.6万港元,年利率3.81%[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本负债比率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5%,2022年约为29%[45]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吴建农先生一人兼任[47][48]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遵守证券交易规定准则及操守守则[5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及业绩[59] - 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吴建农先生、沈孟红女士及徐水升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王肖雄女士、周元先生及沈福鑫先生[59]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吴建农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231,454,000股普通股,占股28.30%[52] - 徐水升先生被视为持有公司6,731,400股股份,占比0.82%;沈孟红女士被视为持有2,243,800股股份,占比0.27%[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振捷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24,380,000股股份,占股27.43%[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Victory Stan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06,000,000股股份,占股25.18%[54] - 吴建农先生实益拥有振捷有限公司96%已发行股本[54] - 胡启初先生、黄慧玲女士及雷鸿仁先生分别实益拥有Victory Stand 73.88%、17.41%及8.71%已发行股本[55] 购股计划 - 公司于2013年11月2日采纳购股计划,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发行在外购股[57] 税率信息 - 中国附属公司自2009年1月1日起税率为25%[20] 公司架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同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旗下有2间全资附属公司和1间非全资控股公司[26] 业务发展 - 2023年4 - 6月,同景新能源(江山)有限公司签订或中标多个新项目[28][29] - 集团以提高产品性能、降低度电成本、推进平价上网为发展方向推动光伏行业发展[31]
同景新能源(0832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29 12:0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集团收益约6.8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2.405亿港元增加约186%[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集团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7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溢利约550万港元增加约403%[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财政年度,集团收益约6.8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2.41亿港元增加约186%[3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销售成本约为6.17亿港元,2022年约为1.96亿港元[33]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由2022年同期约3077.4万港元减少约5%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约2938.1万港元[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763.3万港元,2022年约为549.7万港元[35] - 于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18亿股,股本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为818万港元及约2.36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818万港元及约2.30亿港元[37]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银行存款分别约为5461.7万港元及1461.4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合共增加约62%[38] - 本年度,集团借入的短期银行贷款约为5007.2万港元,2022年约为4076.1万港元,按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4.2%计息,2022年为5.5%[39]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0%,2022年约为28%[4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未计股息前)约2763.3万港元转拨至储备,2022年为549.7万港元[8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达5938.9万港元,2022年为6381.3万港元[85] 集团业务合同签订情况 - 年内,公司集团签订的合同总装机容量为1167.77MW[13] - 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同景新能源(江山)及(上海)公司共签订39个新合约[19][22][24][27] - 2022年5月签订“广西良庆区那陈镇100MW光伏发电项目”[19] - 2022年9月签订“百济镇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50MW固定支架项目”[22] - 2022年9月签订“恒昌屋顶1,188KW项目”[22] - 2022年10月签订“龙游县湖镇镇童村村7兆瓦渔光互补专案”[24] - 2022年11月签订“浙江千叶包装屋顶0.25MW光伏发电项目”[24] - 2022年12月签订多个100MW项目,如“宣城迪阳养贤乡100MW项目”“新余100Mwp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等[24] - 2022年12月签订“江西乐平市车棚491.7kw分散式光伏发电工程项目”[24] - 2023年2月签订“广西二安百济30MW固定支架项目”[27] - 2023年3月签订“蛟河市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5.12万千瓦光伏项目”[27] 可再生能源业务情况 - 公司集团可再生能源业务调整为两大板块,即提供一站式增值解决方案及销售光伏跟踪固定支架系统[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同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旗下有两间全资附属公司和一间非全资控股公司[18] - 报告期内,可再生能源业务总收益约6.88965亿港元,2022年约2.40524亿港元[18] - 本年度集团主要于中国从事可再生能源业务[71] - 集团可再生能源业务于2015年第四季度开展[195]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128名雇员,2022年为99名雇员[47] - 吴建农61岁,2015年10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业务及营运策略发展与管理[58] - 沈孟红47岁,2015年8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6年10月18日获委任为监察主任[5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高级管理层有3人,薪酬均在100万港元或以下[167][168] 公司股权及股东相关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吴建农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的普通股数目为23145.4万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28.30%[103] - 徐水升先生被视为持有公司股份673.14万股,即0.82%[103] - 沈孟红女士被视为持有公司股份224.38万股,即0.27%[103] - 振捷有限公司持有224,380,000股,股权约27.43%,吴建农先生实益拥有振捷有限公司96%已发行股本[106] - Victory Stand持有206,000,000股,股权约25.18%,胡启初先生、黄慧玲女士及雷鸿仁先生分别实益拥有其73.88%、17.41%及8.71%已发行股本[106][107]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购股计划下可能授出购股权的股份最大数目合共不得超上市日期所有已发行股份总数10%,即40,000,000股,占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4.89%[114] - 截至授出日期止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因购股计划授予各参与者的购股权利行使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115] - 购股可在董事会厘定期限行使,期限不得超授出日期起计十年[116] - 授出购股要约须在发出日起七日内接纳,承授人接纳时需支付1港元[119] - 购股计划自2013年11月2日起十年内有效,除非股东提早终止[121] - 自采纳购股计划至报告日期,无根据该计划授出购股[122] - 本年度无发行在外、已授出、已注销及已失效购股[123] 公司审计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2021年由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129] - 公司委聘大華馬施雲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为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數師,法定核數服務費用为700,000港元[172] 公司董事会及委员会相关情况 - 吴建农自2016年8月11日起兼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偏离守则条文C.2.1条[132] - 各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一次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133] - 沈孟红女士及王肖雄女士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并愿膺选连任[1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及报告日期,董事会有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9] - 董事会定期且每年最少四次(约每季度)举行会议,定期会议给全体董事最少14天通知,会议文件会前最少3天给予董事[1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吴建农、沈孟红、徐水升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4/4,股东大会出席率均为1/1[1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王肖雄、周元、袁坚刚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4/4,王肖雄、周元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5/5[142] - 董事会成立了审核、薪酬、提名及合规委员会,各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可在公司网站查阅[145] - 公司于2013年11月2日成立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重大投资、财务状况等多项职责[14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6次会议,薪酬、提名、合规委员会各举行1次会议[148][152][154][16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2年各季度业绩及2023年年报,检讨集团2023年度内部控制[147] - 薪酬委员会已审阅董事及高级行政人员薪酬政策、2022年度董事薪酬待遇及表现[152] - 提名委员会已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等事宜[154] - 合规委员会已审阅及讨论集团合规制度及合规手册[161]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认为董事会目前组成具多元化特点[157] - 审核、薪酬、提名、合规委员会成员均为3人,且大多含独立非执行董事[147][151][153][159]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情况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通过审核委员会持续检讨其有效性[173] - 公司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要求管理层定期评估并至少每年确认相关事宜恰当高效运作[174] - 公司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董事会确保系统充足有效,管理层负责运作执行[175] - 集团未设内部审核职能,委任外聘独立专业人员执行,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其必要性[177] - 年内董事会委任哲慧企管專才有限公司进行内部监控检讨,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177] - 集团风险管理架构基于“三條防線”模式,由董事会、管理层、财务部及外聘公司执行不同职能[178] - 集团存有风险登记册,记录已识别重大风险,至少每年评估更新[178] - 公司就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制定内部程序及监管措施,提升资讯披露系统[181] - 集团风险管理框架遵循COSO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监督[182] - 公司将聘请外部独立专业人士每年审阅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85] 公司股东相关政策及规定 - 持有公司有权于股东大会上投票之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须在要求提出后2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召开,要求者可自行召开[186] - 公司于2013年11月2日采纳股东沟通政策[187] - 股东提名人士参选董事,通知递交期间不早于股东大会通告寄发期翌日,不迟于大会日期前7日,最短期限至少7日[192] - 2022年9月23日,公司股东批准组织章程细则修订,使其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定[193]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195]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由董事会于2023年6月26日批准[197] 公司其他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持有其他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以及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4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薪金支付重大纠纷,应计薪酬均按时清偿[55] - 集团主要财务表现指标载于年报「五年财务概要」一节[5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业务详情载于年报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1[70] - 集团年度业绩载于年报第78页[7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无)[74]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业务回顾等内容载于年报第6至15页「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一节[77]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业绩及资产等概要载于第148页[7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2] - 对集团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本年度总销售额约68%,对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约35%[87] - 对集团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本年度总采购额约70%,对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约37%[87] - 建议在股东周年大会重选的董事无与公司订立公司不可于一年内毋须支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而予以终止的服务合约[91] - 公司秘书袁沛林于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66] - 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公司为其安排培训并提供经费[165] - 为达可持续发展,集团采用实现环境可持续性等6个战略范畴[198] - 有关集团财务表现及企业管治详情可浏览网站及年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