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国际投资(00353) - 2024 - 年度业绩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收益为242,234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366,757千港元有所下降[2] - 毛利为158,411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162,268千港元略有下降[2] - 年内溢利为95,237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126,263千港元有所减少[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1,990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89,308千港元大幅下降[3] - 每股盈利为5.58港仙,相比2023年的12.39港仙显著减少[3] - 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17,038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12,964千港元有所增加[2] - 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34,122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33,117千港元略有增加[4]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42,234千港元,较2023年的366,757千港元下降33.9%[2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利息收益为3,495千港元,较2023年的3,983千港元下降12.3%[2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10,830千港元,较2023年的-31,503千港元改善65.6%[22] - 2024年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租金收入为164,143千港元,较2023年的157,472千港元增长4.2%[21] - 2024年销售油品及液体化工品收入为78,091千港元,较2023年的201,223千港元下降61.2%[2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的收益为242,234千港元,报告分類溢利为142,090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的收益为366,757千港元,报告分類溢利为125,268千港元[28]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为242,000,000港元,较去年367,000,000港元有所下降[49]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为158,000,000港元,较去年162,000,000港元略有下降[50] - 公司港口及储存设施的租金收入约为164,000,000港元,较去年157,000,000港元有所增加[49] - 公司录得持续经营业务年内溢利约95,0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2,000,000港元[56] 资产与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590,722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83,092千港元大幅增加[5] - 流动资产净值为441,625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207,432千港元显著增加[5] - 总权益为1,354,063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1,173,139千港元有所增加[6] - 公司资产总值约为2,165,000,000港元,负债总额约为811,000,000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0.37[61] - 公司流动比率为3.14,银行及其它借款合计约为160,000,000港元,银行存款及手头现金合计约为591,000,000港元[62][63] - 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平值于年末为1,507,397,000港元,较年初1,565,499,000港元有所下降[43] -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租赁款项总额为39,887,000港元,较去年190,338,000港元大幅下降[44] 业务分类与客户 - 公司按业务系列和地理划分组织业务,分为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和保险经纪服务分类[23][24][25] - 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的客户主要位于中国,保险经纪服务分类的客户位于香港[26] - 主要客户收益:客户A在2024年为127,230千港元,2023年为157,472千港元;客户C在2024年为78,091千港元,2023年为135,077千港元[30] 税务与成本 - 财务成本: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为8,658千港元,2023年为14,270千港元[30] - 所得税开支:2024年为27,393千港元,2023年为26,889千港元[30][34] - 公司在中国附属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3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15,055千港元,2023年为14,747千港元[35] 投资与收购 - 公司已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及保险合约相关修订[12] - 公司出售奕高理财顾问有限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份,总代价为1,162,000港元[36]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产生现金流入净额为430,000港元[40] - 公司计划收购目标公司40%已发行股本,代价为人民币200,000,000元[45] - 公司于2019年底完成对永隆创投的收购,持有泰安万岳28%的实际权益[51] - 公司于2024年6月17日收购一家中国领先的信贷评估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供应商28%的透视实际权益,代价为人民币2亿元[77] 青海森源与内蒙古森源 - 公司不再将青海森源及内蒙古森源综合入账,因失去青海森源的重大资产及无法获取其财务资料[18] - 公司发现青海森源的勘探牌照被未经同意转让,价值人民币8,000,000元[16] - 公司已取得中国法院最终判决,探矿权变更协议无效,正寻求执行判决以重获控制权[17][19] - 公司正在全面检讨青海森源及内蒙古森源的状况,可能出售其控股公司以限制损失[20] 股息与股份 - 公司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并无派付或建议股息[41] - 公司于2023年4月28日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3.6亿股普通股,代价总额约为现金1.498亿港元[79]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约1.468亿港元的动用情况为:已动用1720万港元,未动用1.296亿港元[82] 公司治理与披露 - 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集团的会计原则、内部监控程序及财务汇报事项[87] - 公司核数师已将初步公佈所载有关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数字与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所载的金额核对一致[88]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且全体董事已确认于整个年度一直遵守标准守则所载之规定准则[86] - 公司年度业绩公布已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和本公司网站[8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于2024年7月底或前后寄发予股东并刊登于上述网站[89] - 执行董事包括曹晟先生(主席)、刘勇先生(行政总裁)、陈伟璋先生、蓝永强先生、石军先生及罗英男先生[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唐庆斌先生、王靖华先生及冯南山先生[89] 其他业务与运营 - 公司于2023年10月12日终止保险经纪服务[60] - 公司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港口及储存设施的年度租金总额为人民币1.4亿元,自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5月19日期间增至人民币1.5亿元[72] - 公司于2023年5月18日与现时运营商订立短期租赁协议,每月租金为人民币1250万元,租期至2023年7月31日[73] - 公司于2023年8月1日开始经营自营气罐租赁业务,预计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产生租金收入约3700万港元[75] - 公司预计港口及储存设施将继续通过租赁或自营方式为公司贡献可观的收入[76] 历史事件与调整 - 公司于2015年收购顺东港务51%股权,2022年进一步收购8.50%股权,持股比例增至55.17%[57][59] - 公司于2020年获得投资方提供的人民币360,000,000元融资,已提取人民币270,000,000元[58] - 由于COVID-19疫情导致施工延迟,泰安万岳的财务及经营表现未达预期[52] - 公司于2022年6月17日收到卖方退还的人民币110,500,000元承兑票據,减少收购代价[53] - 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与卖方达成和解,终止确认权益工具及承兑票據,录得收益净额约63,000,000港元[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