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国际投资(00353)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论坛在巴黎召开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4 16:52
文章核心观点 第二届第三次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国际金融与前沿技术论坛暨联盟大会在法国巴黎举办,聚焦中外新能源合作、前沿技术融合与绿色金融创新,探讨可持续发展路径与合作机遇,各方提出倡议并分享合作经验与建议 [1][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第二届第三次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国际金融与前沿技术论坛暨联盟大会 [1] - 会议于4月23日在法国巴黎举办,主题是“双碳向新 聚智而生” [1] - 近百人出席会议,包括中法两国能源企业代表、商协会、金融机构等 [1] - 会议由中国能建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共同主办,隆基绿能等联盟成员单位承办 [4]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700吉瓦,连续第22年刷新纪录,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火电,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转变 [2] - 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处于历史性机遇期,新能源产业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纽带 [2] 各方倡议与观点 - 中国能建国际集团董事长吕泽翔提出加强中欧前沿技术合作、优化国际产业分工、深化金融赋能三点倡议 [1] -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表示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成立七年来为国际新能源产业搭建合作平台 [2] - 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莉娜·亨利指出可再生能源是应对双重挑战的核心力量,将继续挖掘合作机会 [2] - 隆基绿能欧洲地区部总裁崔萌介绍公司已落地多个标杆项目,未来探索“金融+技术+市场”协同模式 [2] - 法国AA&W战略咨询集团总裁理查德·阿比特博尔认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是欧洲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合作力量,并给出合作建议 [3] - 大巴黎国际业务署亚太投资部负责人阿尔诺·梅利利强调法中能源合作潜力大,可在多领域深化协同 [3] 联盟情况 - 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于2018年成立,汇聚龙头企业,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构建国际化新能源合作平台 [4] - 联盟企业累计孵化项目20GW,打造示范性项目,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输出中国方案、技术和装备 [4]
能源国际投资(00353)拟3亿港元收购信立创投100%股权从而增强对顺东港务的控制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4-08 23:0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拟收购信立创投100%股权以增加在顺东港务的股权,认为这是宝贵机会,可保留更多溢利、获更多股息,还能增强对顺东港务的控制权并简化决策流程 [1][2] 收购事项详情 - 2025年4月8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拟3亿港元按无负债基准收购信立创投100%已发行股本 [1] - 完成后目标公司成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将透过目标公司等控制顺东港务29.83%股权,合共控制85%股权 [1] 顺东港务情况 - 公司间接控制顺东港务约55.17%普通股权,为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1] - 顺东港务拥有两项海域使用权,涵盖东营港可用作造地及填海建设面积约31.59公顷,经营港口及储存设施,营运期50年 [1] 收购意义 - 顺东港务财务表现持续提高且有未来增长前景,收购可保留更多溢利、获更多股息 [2] - 收购使公司持普通股权达三分之二以上,增强对顺东港务控制权,简化决策流程便于实施战略计划 [2]
能源国际投资(00353.HK)4月1日收盘上涨8.64%,成交140.64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4-01 16:24
行业估值方面,石油及天然气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33.54倍,行业中值5.28倍。能源国际投资 市盈率8.04倍,行业排名第14位;其他珠江钢管(01938.HK)为0.87倍、CGII HLDGS(01940.HK)为 4.1倍、中信资源(01205.HK)为5.01倍、交运燃气(01407.HK)为5.02倍、域高国际控股 (01621.HK)为5.54倍。 资料显示,能源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为'本集团')之 主要业务包括:-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指经营租赁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连同储存及物流设施以及提供 代理服务及买卖油品及液体化工品业务;及-保险经纪服务,指提供保险经纪服务业务。 (以上内容为金融界基于公开消息,由程序或算法智能生成,不作为投资建议或交易依据。) 来源:金融界 最近一个月来,能源国际投资累计涨幅14.08%,今年来累计跌幅15.62%,跑输恒生指数15.25%的涨 幅。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能源国际投资实现营业总收入6640.6万元,同比减少52.83%;归 母净利润1883.03万元,同比增长13.34%;毛利率92 ...
能源国际投资(0035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4 15:1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73,63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6,099千港元下降52.8%[8] - 毛利为67,92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309千港元下降10.9%[8] - 期內溢利为36,66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3,009千港元增长11.1%[8] - 其他全面收入为27,099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71,859千港元[10] - 期內全面收入總額为63,76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850千港元大幅改善[10] - 利息收益为4,43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00千港元增长195.9%[8] - 分佔聯營公司業績为7,315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期内利润为20,88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424千港元有所增加[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其他全面收入为21,75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9,643千港元有所改善[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全面收入为63,76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850千港元有所增加[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3,799千港元,同比增长425%[56] - 其他利息收入为639千港元,同比下降17.8%[56] - 利息收益总计4,438千港元,同比增长196%[5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盈利为20,881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8,424千港元有所增长[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77,488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58,761千港元有所减少[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516,047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590千港元大幅增加[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145,896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32,635千港元有所增加[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之减少净额为584,45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增加净额289,806千港元大幅减少[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于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6,401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63,710千港元大幅减少[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利息支出为3,481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526千港元有所减少[8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所得税支出为11,277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0,867千港元有所增加[8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为74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6亿港元有所减少[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为68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00万港元有所减少[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溢利约为37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300万港元有所增加[139] 资产与负债 - 非流動資產中的投資物業为1,543,05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507,397千港元增长2.4%[12] - 流動資產淨值为326,23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41,625千港元下降26.1%[12] - 資產總值減流動負債为2,134,64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58,348千港元增长8.9%[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716,81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04,285千港元有所增加[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417,82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54,063千港元有所增加[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1,417,82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54,063千港元有所增加[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控股权益为357,83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36,712千港元有所增加[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发行新股份获得149,760千港元,扣除交易成本后净增加146,802千港元[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保留盈利为315,50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94,622千港元有所增加[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059,99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17,351千港元有所增加[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197,746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2,164,668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报告分部资产为1,955,326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2,118,778千港元有所减少[6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560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31,557千港元大幅减少[6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779,920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810,605千港元有所减少[7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借款约为200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6亿港元有所减少[1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存款及手头现金合计约为3.61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91亿港元有所减少[1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本承诺已订约但未拨备约为100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900万港元有所增加[1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投资物业全部约15.07亿港元已作抵押,以获取银行借款[1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全职员工数量为66名,较2024年3月31日的67名有所减少[1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并无任何资产抵押[142] 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主要业务为经营租賃油品及液體化工品碼頭連同儲存及物流設施,以及提供代理服務及買賣油品及液體化工品業務[19] - 公司股份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19] - 公司主要營業地點位於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辦公大樓4307–08室[24] - 公司主要股份過戶登記處位於開曼群島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24] - 公司核數師為國富浩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24] - 公司主要往來銀行包括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及東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4] - 公司油品及液化化工品码头分部的客户主要位于中国,而保险经纪服务分部的客户主要位于香港[71] - 公司已终止保险经纪服务分部的经营,该分部已于2023年10月12日终止[71] - 公司于2023年10月9日与独立第三方签订协议,出售奕高理财顾问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总代价为1,162,000港元[86] - 已终止经营业务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入为11,000千港元,行政费用为263,000千港元,期内亏损为252,000千港元[86] - 油品及液化品码头分类中,客户A在2024年上半年贡献收入57,29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9,816千港元有所下降[91] - 客户B在2024年上半年无贡献收入,而2023年同期贡献收入78,520千港元[91] - 客户C在2024年上半年贡献收入13,917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贡献[91]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93] - 公司采用10%、6%及不同税率的预扣税,用于中国预扣税目的[93]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在2024年上半年为73,63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7,579千港元有所下降[96]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亏损在2024年上半年为7,23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88千港元有所增加[96]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在2024年上半年为8,07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872千港元有所增加[9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了价值34,104,000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相比2023年同期的675,000港元大幅增加[110][1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了中国一家主要从事金融服务的公司28%的权益,代价为人民币200,000,000元[116][12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租赁款项为12,840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39,887千港元有所减少[117][12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定期存款按现行市场利率1.8%计息[121][12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80,563千股,相比2023年同期的783,514千股有所增加[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潜在摊薄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1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短期福利为2,06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40千港元增长12%[16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退休后福利为4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5千港元增长31%[16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应付董事款项约为3,003,000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无抵押、不计息[160] - 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Shundong Port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产生约74,000,000港元的租金收入[16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为2,198,000,000港元,总负债约为780,000,000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0.35[16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6.17,较2024年3月31日的3.14有所提升[164] - Shundong Port自2020年6月起通过融资协议从投资者处提取了人民币270,000,000元,剩余人民币90,000,000元尚未提取[16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有Shundong Port约55.17%的股权[164] - Shundong Port拥有两项海域使用权,总面积约为31.59公顷,用于海洋运输及港口设施,运营期为50年[164] - Shundong Port自2017年起已完成建设和租赁其港口及储存设施,并于2018年5月实现全面商业运营[164] - 港口及储存设施原设计为4个10,000吨化工船泊位及2个5,000吨化工船泊位,已于2017年9月完成建设,并于2018年5月全面运营[165] - 2020年租賃協議于2023年5月19日到期后,公司与现时运营商签订了短期租賃協議,月租为人民币12,500,000元,租期至2023年7月31日[165] - 2023年8月1日,公司与现时运营商签订了新租賃協議,租期自2023年8月1日至2028年7月31日,其中14个气罐将
能源国际投资(0035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20:30
财务收益与溢利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73,638千港元,2023年经重列为156,099千港元[2] - 期内溢利为36,664千港元,2023年为33,009千港元[4][6]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93港仙,2023年为2.35港仙[4]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63,763千港元,2023年为 - 38,850千港元[10][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73,6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6,099千港元[37]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3,7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23千港元;其他利息收入6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77千港元[39] - 2024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为0,2023年同期为1,380千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优先股公平值亏损净额为9,75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897千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租赁款项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1,8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0[4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报告分类溢利为54,05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4,869千港元[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报告分类溢利总额为54058千港元,2023年为54869千港元[48] - 2024年和2023年财务成本分别为3569千港元和4643千港元[48] - 2024年和2023年期内除所得税前综合溢利分别为47941千港元和43876千港元[48] - 2024年和2023年所得税开支分别为11277千港元和10867千港元[51] - 2024年已售存货账面价值为0千港元,2023年为77888千港元[53] - 2024年和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897千港元和798千港元[53] - 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52千港元[48] - 2024年和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期内溢利分别为20881千港元和18676千港元[59] - 2024年和2023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1080563千股和783514千股[59] - 本期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74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56亿港元减少[68] - 本期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68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600万港元减少[69] - 本期持续经营业务溢利约3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300万港元增加[70]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808,405千港元,3月31日为1,516,723千港元[17]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389,341千港元,3月31日为647,945千港元[17]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63,105千港元,3月31日为206,320千港元[17]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26,236千港元,3月31日为441,625千港元[17] - 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1,417,826千港元,3月31日为1,354,063千港元[19] - 2024年9月30日分类资产为1,955,326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2,118,778千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分类非流动资添置为35,488千港元,2023年为14,176千港元[45] - 2024年9月30日分类负债为685,839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93,288千港元[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约21.98亿港元,负债总额约7.8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0.35 [7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约2000万港元,银行存款及手头现金合计约3.61亿港元[75]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拨备之资本承担约为100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900万港元有所增加[77]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资产抵押,2024年3月31日全部投资物业约15.07亿港元已作抵押获取银行借款[78] 公司业务情况 - 本期间公司主要业务为经营租赁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连同储存及物流设施以及提供代理服务及买卖油品及液体化工品业务[21] - 保险经纪服务分类已于2023年10月12日终止经营[43] - 非全资附属公司顺东港务本期租金收入约7400万港元,公司拥有其约55.17%股权[71][73] - 顺东港务港口及储存设施原设计为四个10000吨化工船泊位及两个5000吨化工船泊位,2017年9月下旬开始部分营运,2018年5月全面运营[83] - 2023年5月18日顺东港务与现营运商订立短期租赁协议,按月租金1250万元人民币出租设施至2023年7月31日[85] - 2023年7月12日顺东港务与现营运商订立新租赁协议,出租除14个自营气罐外的设施,租期至2028年7月31日,2023年8月1日开始经营自营气罐租赁业务[86] 财务报表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按港元呈列,价值约整至最接近的千港元[24] - 集团于本期首次采纳所有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变动[26] 公司重大事件 - 2009年9月公司决议罢免梁女士职务,但未正式更改[27] - 2010年青海森源勘探牌照以800万元转让,梁女士为受让方法人[29] - 2016年3月公司获最终判决书,判定探矿权变更协议无效[30] - 因重大资产流失等原因,集团不再将青海森源和内蒙古森源综合入账[31] - 集团寻求执行判决重获控制权,强制执行工作复杂[32] - 2024年11月5日公司出售青海森源和内蒙古森源控股公司[32] - 2024年6月17日,公司收购一间中国公司28%透视实际权益,代价2亿元人民币[62] - 2024年11月5日,公司完成出售全资附属公司顺威国际及其附属公司全部股本权益,代价10万港元[65] - 2024年6月17日公司收购营业公司集团28%的透视实际权益,代价为2亿元人民币[87] - 2023年4月28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人以每股0.416港元认购3.6亿股公司普通股,代价总额约1.498亿港元[89] - 认购协议条件达成,2023年8月30日完成认购事项,公司按每股0.416港元向认购人正式配 发及发行3.6亿股认购股份[9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约1.468亿港元,其中偿还承兑票据520万港元,偿还银行贷款1.416亿港元[92] 其他事项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支付任何中期股息[54] - 本期以成本计量之投资物业添置约138.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41.5万港元减少[6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及应收租赁款1284万港元,较3月31日的3988.7万港元减少[64] - 2024年9月30日集团雇用66名全职雇员,较2024年3月31日的67名减少1名[8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期间的任何中期股息[82]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本期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的行为[94] - 公司及董事会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的条文准则并遵守相关条文[95] - 董事会在本期采纳并遵守适用的企业管治守则条文[96]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董事确认在本期遵守规定标准[9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唐庆斌先生,负责审阅集团会计原则等财务事项[98] - 中期业绩公布可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查阅,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登[99]
能源国际投资(0035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30 18:00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收入为约2.42亿港元,相比2023年的3.67亿港元减少了约1.25亿港元[45] - 公司年度毛利润为约1.58亿港元,相比2023年的1.62亿港元减少了约400万港元[45] - 公司年度持续经营业务利润为约9500万港元,相比2023年的1.27亿港元减少了约3200万港元[45] - 公司因偿还部分银行借款,年度财务成本减少了约800万港元[46] - 公司年度内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收益增加了约400万港元[4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242,000,000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25,000,000港元[50]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减少约4,000,000港元至158,000,000港元[50]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溢利减少约32,000,000港元至95,000,000港元[51] - 公司港口及储存设施租金收入为164,000,000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7,000,000港元[63] - 公司代理服务及买卖油品及液化化工品收入为78,000,000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31,000,000港元[63] - 公司因终止确认财务资产及负债,于2023年录得净收益约63,000,000港元[76] - 公司因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拨回,录得净收益约13,000,000港元[51] - 公司因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增加,录得收益约4,000,000港元[51] - 公司录得持续经营业务年内溢利约95,000,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32,000,000港元[81] - 公司于2015年收购顺东港务51%股权,2023年度产生约164,000,000港元租金收入[82][85] 业务运营 - 公司自2023年8月1日起开始运营自营气罐的租赁业务,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内产生了约3700万港元的租金收入[47] - 公司港口及储存设施自2021年1月起租予独立第三方,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5月19日的年租为人民币1.5亿元[38] - 公司于2023年5月18日与现时运营商签订短期租约,月租为人民币1250万元,租期至2023年7月31日[38] - 公司于2023年7月12日与现时运营商签订新租约,租期自2023年8月1日至2028年7月31日[39] - 公司于2023年10月12日终止了保险经纪服务业务[44] - 公司于2023年8月1日开始经营向独立第三方租赁自营气罐的业务,产生租金收入约37,000,000港元[52] - 公司预计港口及储存设施将继续通过租赁或自营方式为集团贡献可观收入[111][115] 投资与收购 - 公司于2024年6月17日收购中国领先的信贷评估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供应商28%的透视实际权益,代价为人民币200,000,000元[55] - 公司于2022年6月17日注销面值总额为人民币110,500,000元的承兑票据,从而减少收购事项的代价[78] - 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与卖方及永隆创投达成诉讼和解方案,全面及最终和解所有申索[79] - 由于和解方案的实施,公司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录得收益净额约63,000,000港元[80] - 公司于2015年12月完成收购顺东港务51%实际权益,并于2017年9月完成港口及储存设施建设,2018年5月全面运营[102][105] - 2024年6月17日,公司收购中国Opco集团28%透视实际权益,代价为人民币2亿元,进入中国信貸评估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116][11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总资产约为2,165,000,000港元,负债总额约为811,000,000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0.37[89]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合计约为160,000,000港元,银行存款及手头现金合计约为591,000,000港元[90]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全部投资物业约1,507,000,000港元已作抵押以获得银行借款[92] 企业管治与文化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标准的透明、诚信及问责的企业管治[140][144] - 公司持续检讨及改善企业管治标准,以确保最大程度遵循相关法律及守则[140][144]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除守则条文第C.1.6条外[142][1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靖华先生因其他事先安排未能出席2023年9月29日的股东周年大会[143][147] - 公司文化以宗旨、愿景、使命及价值观为基础,致力于打造积极向上的文化[144][148] - 公司要求董事、管理层及员工以合法、合乎道德及负责任的态度行事[149][150] - 公司通过培训及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新员工需参加入职培训及培训计划[152][156]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确认已遵守相关规定[154][157] - 公司认为企业文化与集团的宗旨、价值及策略相符一致[153][158] 董事会与管理层 - 董事會由九名成員組成,包括六名執行董事和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61][165] - 所有董事均須最少每三年一次,輪流於股東週年大會上由股東重選連任[170] - 董事會成員中至少三分之一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符合上市規則規定[174] - 所有獨立非執行董事均須每年向公司提交書面確認,以確認其獨立性[178] - 董事會已建立機制確保獨立意見及觀點,並每年檢討有關機制[173] - 董事會鼓勵全體董事尋求進一步資料及文件,並在必要時尋求外部專業顧問的獨立意見[184][185] - 董事會提醒全體董事披露於合約、交易或安排中的任何重大權益[187] - 所有董事均已參加持續專業發展,以更新知識、技能及對公司業務的理解[188] - 公司於2013年8月29日採納董事會多元化政策,考慮包括技能、知識、性別、年齡、文化和教育背景等多方面因素[183] - 公司認為董事會多元化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元素[183] - 公司员工队伍(包括高级管理层)男女性别比例为40:27[192] - 公司计划于2024年12月31日前提名至少一名女性董事加入董事会[190] - 公司年内举行了5次董事会会议、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3次审计委员会会议及2次股东大会[198] - 公司执行董事苏尔寿先生出席了2次董事会会议中的2次[200] - 公司执行董事刘勇先生出席了2次董事会会议中的2次[200] - 公司执行董事陈伟昌先生出席了2次董事会会议中的2次,并出席了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中的1次[200] - 公司执行董事蓝永强先生出席了2次董事会会议中的1次[200] - 公司执行董事石军先生出席了2次董事会会议中的2次[200] - 公司执行董事罗英男先生(于2023年4月4日任命)出席了2次董事会会议中的2次[20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唐庆斌先生出席了3次审计委员会会议中的3次,并出席了2次董事会会议中的2次[200] 其他 - 公司于2020年6月与投资者签订融资协议,已提取人民币270,000,000元,剩余金额尚未提取[83] - 公司于2022年6月进一步收购顺东港务8.50%股权,股权增加至55.17%[84][8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雇用67名全职员工,较2023年增加9名[104][10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任何股息[107] - 曹晟先生于2018年3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2年4月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118][121] - 陈伟璋先生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曾担任中国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55)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23] - 蓝永强先生自2012年10月至2020年10月曾为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03919)董事[127] - 蓝永强先生自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曾为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0712)董事兼董事长[127] - 蓝永强先生自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曾为天创时尚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03608)独立董事[127] - 蓝永强先生自2008年5月至2020年5月曾为深圳康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35541)董事[127] - 石军先生自2006年至2017年担任中国政协东营市委员会委员[128] - 石军先生自2010年12月起担任东营市汽车流通业协会副会长[128] - 罗英男先生于2019年加入一家中国500强企业,主要负责新加坡业务及企业高层管理[129] - 唐庆斌先生持有山東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學士學位,并拥有逾20年的会计及审计经验[131] - 唐庆斌先生目前为山東墨龍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568)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能源国际投资(0035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21:05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收益为242,234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366,757千港元有所下降[2] - 毛利为158,411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162,268千港元略有下降[2] - 年内溢利为95,237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126,263千港元有所减少[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1,990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89,308千港元大幅下降[3] - 每股盈利为5.58港仙,相比2023年的12.39港仙显著减少[3] - 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17,038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12,964千港元有所增加[2] - 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34,122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33,117千港元略有增加[4]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42,234千港元,较2023年的366,757千港元下降33.9%[2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利息收益为3,495千港元,较2023年的3,983千港元下降12.3%[2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10,830千港元,较2023年的-31,503千港元改善65.6%[22] - 2024年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租金收入为164,143千港元,较2023年的157,472千港元增长4.2%[21] - 2024年销售油品及液体化工品收入为78,091千港元,较2023年的201,223千港元下降61.2%[2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的收益为242,234千港元,报告分類溢利为142,090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的收益为366,757千港元,报告分類溢利为125,268千港元[28]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为242,000,000港元,较去年367,000,000港元有所下降[49]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为158,000,000港元,较去年162,000,000港元略有下降[50] - 公司港口及储存设施的租金收入约为164,000,000港元,较去年157,000,000港元有所增加[49] - 公司录得持续经营业务年内溢利约95,0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2,000,000港元[56] 资产与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590,722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83,092千港元大幅增加[5] - 流动资产净值为441,625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207,432千港元显著增加[5] - 总权益为1,354,063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1,173,139千港元有所增加[6] - 公司资产总值约为2,165,000,000港元,负债总额约为811,000,000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0.37[61] - 公司流动比率为3.14,银行及其它借款合计约为160,000,000港元,银行存款及手头现金合计约为591,000,000港元[62][63] - 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平值于年末为1,507,397,000港元,较年初1,565,499,000港元有所下降[43] -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租赁款项总额为39,887,000港元,较去年190,338,000港元大幅下降[44] 业务分类与客户 - 公司按业务系列和地理划分组织业务,分为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和保险经纪服务分类[23][24][25] - 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的客户主要位于中国,保险经纪服务分类的客户位于香港[26] - 主要客户收益:客户A在2024年为127,230千港元,2023年为157,472千港元;客户C在2024年为78,091千港元,2023年为135,077千港元[30] 税务与成本 - 财务成本: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为8,658千港元,2023年为14,270千港元[30] - 所得税开支:2024年为27,393千港元,2023年为26,889千港元[30][34] - 公司在中国附属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3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15,055千港元,2023年为14,747千港元[35] 投资与收购 - 公司已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及保险合约相关修订[12] - 公司出售奕高理财顾问有限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份,总代价为1,162,000港元[36]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产生现金流入净额为430,000港元[40] - 公司计划收购目标公司40%已发行股本,代价为人民币200,000,000元[45] - 公司于2019年底完成对永隆创投的收购,持有泰安万岳28%的实际权益[51] - 公司于2024年6月17日收购一家中国领先的信贷评估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供应商28%的透视实际权益,代价为人民币2亿元[77] 青海森源与内蒙古森源 - 公司不再将青海森源及内蒙古森源综合入账,因失去青海森源的重大资产及无法获取其财务资料[18] - 公司发现青海森源的勘探牌照被未经同意转让,价值人民币8,000,000元[16] - 公司已取得中国法院最终判决,探矿权变更协议无效,正寻求执行判决以重获控制权[17][19] - 公司正在全面检讨青海森源及内蒙古森源的状况,可能出售其控股公司以限制损失[20] 股息与股份 - 公司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并无派付或建议股息[41] - 公司于2023年4月28日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3.6亿股普通股,代价总额约为现金1.498亿港元[79]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约1.468亿港元的动用情况为:已动用1720万港元,未动用1.296亿港元[82] 公司治理与披露 - 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集团的会计原则、内部监控程序及财务汇报事项[87] - 公司核数师已将初步公佈所载有关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数字与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所载的金额核对一致[88]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且全体董事已确认于整个年度一直遵守标准守则所载之规定准则[86] - 公司年度业绩公布已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和本公司网站[8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于2024年7月底或前后寄发予股东并刊登于上述网站[89] - 执行董事包括曹晟先生(主席)、刘勇先生(行政总裁)、陈伟璋先生、蓝永强先生、石军先生及罗英男先生[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唐庆斌先生、王靖华先生及冯南山先生[89] 其他业务与运营 - 公司于2023年10月12日终止保险经纪服务[60] - 公司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港口及储存设施的年度租金总额为人民币1.4亿元,自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5月19日期间增至人民币1.5亿元[72] - 公司于2023年5月18日与现时运营商订立短期租赁协议,每月租金为人民币1250万元,租期至2023年7月31日[73] - 公司于2023年8月1日开始经营自营气罐租赁业务,预计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产生租金收入约3700万港元[75] - 公司预计港口及储存设施将继续通过租赁或自营方式为公司贡献可观的收入[76] 历史事件与调整 - 公司于2015年收购顺东港务51%股权,2022年进一步收购8.50%股权,持股比例增至55.17%[57][59] - 公司于2020年获得投资方提供的人民币360,000,000元融资,已提取人民币270,000,000元[58] - 由于COVID-19疫情导致施工延迟,泰安万岳的财务及经营表现未达预期[52] - 公司于2022年6月17日收到卖方退还的人民币110,500,000元承兑票據,减少收购代价[53] - 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与卖方达成和解,终止确认权益工具及承兑票據,录得收益净额约63,000,000港元[54][55]
能源国际投资(0035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1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曹晟先生、刘勇先生、陈伟璋先生、蓝永强先生、石军先生、罗英男先生、唐庆斌先生、王靖华先生和冯南山先生[3] -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注册办公地址为灣仔港灣道1號,香港[4] - 公司的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位于开曼群岛,地址为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4]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56,11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6.1%[5] - 期内溢利为33,00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5.4%[6] - 公司投资物业价值为1,482,839千港元,较今年3月底减少6.0%[7] - 非流动负债中,银行借款从 2023 年 3 月的 20,569 千港元下降至 0 千港元[8] - 非流动负债中,其他借款在 2023 年 3 月的 10,652 千港元基本持平,为 10,303 千港元[8] - 非流动负债中,优先股从 2023 年 3 月的 378,234 千港元下降至 364,888 千港元[8] - 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从 2023 年 3 月的 2,133 千港元上升至 4,476 千港元[8] - 非流动负债中,递延税项负债从 2023 年 3 月的 194,889 千港元下降至 193,640 千港元[8] - 资产净值从 2023 年 3 月的 1,173,139 千港元上升至 1,281,091 千港元[8] - 资本和储备中,股本从 2023 年 3 月的 7,206 千港元上升至 10,806 千港元[8] - 资本和储备中,储备从 2023 年 3 月的 861,908 千港元上升至 963,891 千港元[8]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从 2023 年 3 月的 869,114 千港元上升至 974,697 千港元[8] - 非控股权益从 2023 年 3 月的 304,025 千港元上升至 306,394 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58,761千港元[10] - 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1,590千港元[10] -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32,635千港元[10]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的净增加额为289,806千港元[10]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于期初为83,092千港元,期末为363,710千港元[10]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业务以及保险经纪服务业务[13] - 2023年9月季度,公司在中国市场创下iPhone销售收入纪录[110] - 公司正在对其在青海森源、内蒙古森源及矿山的地位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可能出售青海森源及内蒙古森源的控股公司以限制损失[30] - 公司已收到中国法院的最终判决书,指示其中国律师寻求执行判决以重获对青海森源及内蒙古森源的控制权[29] 股权及董事会 - 公司董事曹晟和刘勇分别持有公司股份575,431,372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3.25%[13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靖华先生未能出席公司于2023年9月29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147] - 公司及董事会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规定[145] 其他 - 公司已采纳了证券交易的模型守则,并已向所有董事作出具体查询,确认他们在本期间内一直遵守了模型守则的要求标准[149] - 公司遵照企业管治守则成立了薪酬委员会,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和评估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并不时向董事会提供推荐建议[150]
能源国际投资(0035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8 21:46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56,110千港元,同比增长85.8%[2] - 毛利为76,320千港元,同比下降7.2%[2] - 期内溢利为33,009千港元,同比下降65.4%[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8,424千港元,同比下降76.0%[3]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35港仙,同比下降77.9%[3] - 公司总收益为156,110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85.8%[22] - 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为77,579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3.3%[22] - 利息收益为1,500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4%[24]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9,488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44.2%[2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56,110千港元,同比增长85.8%[28] - 油品及液体的收益为156,099千港元,同比增长85.8%[28] - 报告分類溢利为54,869千港元,同比下降13.1%[28] - 油品及液体的报告分類溢利为55,121千港元,同比下降13.0%[2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期內除所得稅前綜合溢利为43,876千港元,同比下降58.2%[3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所得稅開支为10,867千港元,同比下降9.2%[3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0235港元,同比下降76.0%[35] - 公司本期間錄得毛利約76,000,000港元,去年同期為82,000,000港元[42] - 公司本期間錄得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18,000,000港元,去年同期為77,000,000港元[43] - 順東港務於本期間產生約78,000,000港元的租金收入[44] - 順東港務於本期間產生租金收入約8,000,000港元[59] 资产与负债 - 期末现金及银行结存为363,71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83,092千港元大幅增加[5] - 投资物业为1,472,641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565,499千港元有所减少[5] - 流动资产净值为371,559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07,432千港元显著增加[5] - 资产净值为1,281,091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73,139千港元有所增加[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974,697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869,114千港元增加[6]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分類資產为2,008,104千港元,同比增长4.4%[2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分類負債为761,504千港元,同比下降3.0%[28] - 公司銀行存款及手頭現金合計約為364,000,000港元,去年同期為83,000,000港元[48] - 公司資產總值約為2,088,000,000港元,負債總額約為807,000,000港元,資本負債比率為0.39[47] 投资与融资 - 公司不再将青海森源及内蒙古森源综合入账[19] - 青海森源持有的勘探牌照被非法转让,代价为人民币8,000,000元[17] - 公司正在全面检讨青海森源、内蒙古森源及该矿的状况,可能出售控股公司以限制损失[21] - 公司发现源森公司已取得该矿的采矿牌照,导致强制执行工作变得复杂[20] - 公司对探矿权变更协议的最终判决为无效[18] - 公司正在寻求执行判决以重获对青海森源及内蒙古森源的控制权[20] - 順東港務獲得人民幣360,000,000元的融資,已收取人民幣270,000,000元[45] - 公司於二零二二年六月進一步收購順東港務8.50%股權,持股比例由46.67%增加至55.17%[46] - 公司预计港口及储存设施将继续通过租赁或自营方式贡献可观收入[60] - 公司于2023年10月12日向独立第三方出售保险经纪实体[61] - 公司调整金融业务计划,专注于中国大众消费者而非高净值人士,并探索中国消费者信贷的金融科技项目[62] - 公司于2023年4月28日与宇耀国际有限公司签订认购协议,认购360,000,000股普通股,总代价约为149,800,000港元[63] - 认购协议的所有条件已达成,并于2023年8月30日完成,公司已配发及发行360,000,000股认购股份[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约146,800,000港元的动用情况为:已动用10.9百万港元,未动用135.9百万港元[66]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及董事会已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但偏离了守则条文第C.1.6条[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靖华先生因其他业务安排未能出席2023年9月29日的股东周年大会[6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公司的会计原则、内部监控程序及财务汇报事项[71] - 中期业绩公布可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刊登[72]
能源国际投资(0035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31 07:04
公司业务及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油品和液体化工品码头租赁业务,以及在中国提供代理服务和交易油品和液体化工品[6] - 公司预计重新收回部分港口和储存设施,并通过租赁或自营方式继续为集团贡献可观收入[12] - 公司与现有经营者就租赁港口和储存设施达成五年合同,预计在2023年7月签署[13] - 公司对中国经济在2022年12月解除COVID-19相关限制后的快速增长持乐观态度,计划拓展现有业务和不同行业的投资机会[14] - 公司通过收购顺东港务51%股权,已完成港口和储存设施的建设并开始出租,本年度产生约157,000,000港元的租金收入[28] - 公司通过自营或租赁方式预计港口和储存设施将继续为集团贡献可观收入[49] 财务状况 - 2023年度集团录得约3.67亿港元的收入,较去年减少约1.54亿港元,毛利约1.62亿港元[8] - 2023年度集团录得约1.26亿港元的利润,较去年增加约8.4亿港元,主要归因于财务资产和负债的净收益以及优先股公平值损失的减少[10] - 公司录得约367,000,000港元的收入,主要来自港口和储存设施的租金收入以及代理服务和油品、化工品交易[18] - 公司录得约162,000,000港元的毛利,主要来自租赁港口和储存设施产生的稳定租金收入[1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本集团总资产约为1,999,000,000港元,总负债约为826,000,000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0.41[3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本集团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约为175,000,000港元和11,000,000港元,银行存款及手头现金约为83,000,000港元[34] 董事会及治理 - 公司致力于保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秉承透明、诚信和问责的理念[72] - 公司和董事会已应用企业治理守则的原则[73] - 董事会由九名成员组成,包括六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6] - 公司将在2024年12月31日前提名至少一名女性董事加入董事会[95] - 公司已审查并确认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的有效实施[96] - 公司将努力实现员工性别多元化,争取至少20%的女性员工比例[97] - 董事提名需经公司提名委员会考虑并获得董事会批准[98] 股东关系及股票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约为5.77881亿港元[1],[2] - 公司于2023年4月28日与Cosmic Shine International Limited签订了认购协议,认购公司36亿股普通股,总金额约为1.498亿港元[158] - 公司于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62] - 公司进行了股份合并、股份溢价削减和股本重组,获得股东批准并于2022年9月至12月生效[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