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大资源(00618) - 2023 - 年度业绩
00618北大资源(00618)2023-06-27 06:32

财务数据概述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9.6669亿人民币,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051371千股;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对应数据分别为15.09499亿人民币和6416156千股[4] - 报告年度,集团收益减少56.1%至约51.749亿人民币,主要因信息产品销量和物业发展业务收益减少;集团录得溢利约10.189亿人民币(上一期间亏损4.337亿人民币)[15] - 总销售及分销费用以及行政费用减少约4.296亿元至约3.143亿元[16] - 毛利减少约3.936亿元至约7.608亿元[28] - 其他收入及盈利减少约37.829亿元至约19.927亿元[29] - 2023年3月31日产权利率为0.76,较2022年的1.89下降;流动比率为1.18,较2022年的1.19略有下降[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51.7487亿元,较上一期间的117.99624亿元下降56.14%[119] - 该年度毛利为7.60808亿元,较上一期间的11.54448亿元下降34.09%[119] - 除税前溢利为15.96539亿元,而上一期间为2.41626亿元[119] - 年内溢利为10.18855亿元,上一期间亏损4.33692亿元[119]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6.38953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7.53488亿元增长117.52%[110] - 同期流动资产总值为110.09672亿元,较2022年的175.13901亿元下降37.14%[110] - 流动负债总值为93.2003亿元,较2022年的147.74039亿元下降36.92%[110]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7.93038亿元,较2022年的11.04813亿元下降28.22%[122] - 权益总值为25.35557亿元,较2022年的23.88537亿元增长6.15%[115] - 集团资产净值为2535557,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461494,非控制性权益为1074063[134][135] - 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51.7487亿人民币,其中电商与分销为19.07221亿人民币,物业发展为32.19727亿人民币,物业投资及管理为479.22万人民币[162] - 其他收入及盈利总计19.87268亿人民币,其中电商与分销为4092.3万人民币,物业发展为7.3346亿人民币,物业投资及管理为12.12885亿人民币[162] - 分部(亏损)/溢利总计1.881448亿人民币,其中电商与分销亏损5543万人民币,物业发展溢利1.851919亿人民币,物业投资及管理溢利849.59万人民币[162] - 除税前溢利为1.596539亿人民币,利息收入为5464万人民币,企业及未分配费用为2389.4万人民币,财务费用为2.66479亿人民币[162] - 资产总值为12.648625亿人民币,负债总值为10.113068亿人民币[16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回/(确认)总计2232.3万人民币,其中电商与分销为2281.6万人民币,物业发展为 - 490万人民币,物业投资及管理为 - 3万人民币[163] - 计入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之金融资产减值拨回,净额总计3819.55万人民币,其中电商与分销为 - 1382万人民币,物业发展为3809.1万人民币,物业投资及管理为242.7万人民币[163] - 资本开支总计6375.5万人民币,其中电商与分销为19万人民币,物业发展为280万人民币,物业投资及管理为6345.6万人民币[163]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外部客户收益电商与分销为1907221千元,物业发展为3219727千元,物业投资及管理为47922千元,总计5174870千元[178] - 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止期间来自外部客户收益电商与分销为7371025千元,物业发展为4332820千元,物业投资及管理为95779千元,总计11799624千元[178] - 2022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分部溢利电商与分销为40212千元,物业发展为1078004千元,物业投资及管理为 - 335038千元,总计783178千元[177] - 2022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资产总值为18267389千元,负债总值为15878852千元[17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及2022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均无来自外部客户的销售收入占集团收益总额10%或以上[17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客户合约之收益中销售物业为3219727千元,销售设备及信息产品为1907221千元,物业管理服务为10609千元,来自其他来源之收益租金收入总额为37313千元,总计5174870千元[179] - 2023年3月31日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未达成或部分未达成)预期一年内确认收益金额为614789千元,第二年为494958千元,总计1109747千元;2022年3月31日对应金额分别为3088402千元、239317千元、3327719千元[17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出售发展中待售物业盈利约为1739832000元[18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终止确认应收前附属公司多笔款项1300320000元,确认视作出售金融工具盈利667680000元[18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与两间金融机构订立执行和解协议,金融机构转让债权及担保权利795325000元,确认债务重组盈利82373000元[18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盈利(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期内溢利)为966690千元,股份数目(年/期内已发行普通股之加权平均数)为7049110千股;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509499千元、6416156千股[1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宣派及派发任何股息[190] - 2023年3月31日销售设备及信息产品预期一年内确认收益金额为836千元,2022年为46195千元[19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及盈利总计1992732千元,2022年为5775615千元[19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成本为4414062千元,2022年同期为10645176千元[1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核数师酬金为2493千元,2022年同期为3614千元[1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675千元,2022年同期为8522千元[1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895千元,2022年同期为9476千元[1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393千元,2022年同期为1776千元[1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费用及亏损为646963千元,2022年同期为1578869千元[1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雇员福利开支为149989千元,2022年同期为231943千元[1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计提中国企业所得税211015千元,2022年同期为461985千元[19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计提中国土地增值税226300千元,2022年同期为267855千元[19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所得税费用为577684千元,2022年同期为675318千元[198] 资产减值 - 报告期间末,销售成本中确认存货减值约853.5万人民币、待售物业-发展中减值约13.31721亿人民币、待售物业-已完成减值约24.68013亿人民币[7] - 电商与分销业务分占联营公司亏损697千元,拨回贸易应收款项减值6500千元,存货减值净额8535千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亏损1626千元[166] - 物业发展业务计入预付款项等金融资产减值拨回净额18642千元,发展中待售物业减值净额1331721千元,已完成待售物业折旧及摊销2468013千元,资本开支6450千元[166] - 物业投资及管理业务投资物业之公平值亏损净额328465千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亏损50849千元,税项滞纳金5470千元[166] 借贷与现金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约19.19608亿人民币,其中约13.25904亿人民币计入流动负债,应付累计利息约4.20012亿人民币;同期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约6.96114亿人民币[10] - 2023年3月31日总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以及受限制现金约为7.259亿元,较2022年增加[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约人民币19.19608亿元,其中约人民币13.25904亿元计入流动负债,应付累计利息约为人民币4.2001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6.96114亿元[138] - 2023年3月31日,天合地产短期贷款约为人民币7.35035亿元,未付应付利息约为人民币2.22207亿元[139] 物业业务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在中国内地9个城市拥有13个物业发展项目,总面积约277.5万平方米;报告年度物业已签约销售约90.3亿人民币,签约建筑面积约22.3万平方米,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3804元[13] - 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约13.3万亿元,销售面积约13.6亿平方米,与2021年相比分别下降26.7%和24.3% [22] - 2023年3月31日,发展中物业已订约但未拨备之资本承担约为21.332亿元,较2022年增加[1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发展中及已完成的待售物业分别约为人民币54.56655亿元及人民币37.56808亿元[141] 电商及分销业务 - 报告年度,集团电商及分销业务营业额约19.072亿人民币,较比较期间减少74.1%,分部亏损5540万人民币(上一期间溢利4020万人民币)[14] - 报告年度集团传统IT分销商逐步成功向电商平台转型[26] - 2023年中国电商市场将快速增长,公司将利用运营销售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电商业务[86][87] - 我国IT分销行业迎来发展契机,但传统IT分销商生存空间受挤压,部分已成功向电商转型[103] 法律诉讼 - 中信信托起诉公司若干附属公司,涉及未偿还债务约10.5亿元[37] - 西部信托起诉浙江资源,未偿还本金约3亿元,年利率约10.4%,未偿还债务连同利息及罚款约3.894亿元,2023年3月省高院判定浙江资源偿还[38] - 五矿国际起诉武汉天合等,未偿还本金6.2亿元,2022年7月省高院维持一审原判,各方正协商偿债[54][55] - 中国建筑八局起诉浙江资源,未偿还建筑项目款项连同利息及罚款约1.053亿元,待法院判决[56] 股权交易 - 2022年4月21日,重庆睿和升转让重庆鑫隆睿26%股权,成都摩顶收购代价约5124万元[40] - 2022年12月22日公司完成出售方正数码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100万港元[41] - 公司附属公司进行多项股权收购,包括以约9.29422亿元受让重庆雅源恒辉49%股权、约9.32774亿元受让重庆盈合益远49%股权、约2.91283亿元受让浙江资源约20.59%股权、约1.54766亿元受让浙江资源约10.94%股权[60][61] - 公司附属公司出售香港天合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100万港元;出售重庆悦盈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代价100万元人民币[97] - 2023年5月,公司出售香港天合控股有限公司和重庆悦盈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139] 公司计划与策略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未来计划,但一直寻求房地产及电商业务新投资机会[39] - 公司推行购股权计划,为符合条件参与者提供奖励及回报[62] - 公司2023年4月获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颁发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将发展金融服务业务,关注房地产和科技投资等领域[88] - 公司将推行中长期发展计划,维持业绩增长,提高股东价值,寻找投资机会[99] - 公司对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