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2023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53,598千港元,较2022年的74,552千港元下降约28.1%[2] - 本年度毛利为6,938千港元,较2022年的15,362千港元下降约54.8%[2] - 除税前亏损为30,005千港元,而2022年为溢利98,254千港元[2] - 本年度亏损为30,058千港元,2022年为溢利96,751千港元[2] - 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37港元,2022年为每股盈利2.08港元[2]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6,208千港元,较2022年的66,073千港元下降约75.5%[4] - 流动资产为47,411千港元,较2022年的76,118千港元下降约37.7%[4] - 流动负债为390,927千港元,较2022年的501,845千港元下降约22.1%[4] - 负债净额为341,101千港元,较2022年的363,907千港元下降约6.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29,649千港元,较2022年的355,461千港元下降约7.2%[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427.3万港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3.43516亿港元,负债净额约3.41101亿港元,借款总额约2.31901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736.3万港元[15] - 2023年客户合约总收入为53,598千港元,2022年为74,55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8.1%[23] - 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9,781千港元,2022年为 - 3,872千港元[24] - 2023年政府补助金为571千港元,2022年为9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513.98%[24]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0,956千港元,2022年为22,83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1.14%[25]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 - 53千港元,2022年为 - 1,503千港元[26] - 2023年除税前亏损,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为24,273千港元,2022年溢利为96,614千港元[30]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0.37港元(24,273÷65,164),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08港元(96,614÷46,507)[30] - 2023年应收贸易及其他账项净额为40,048千港元,2022年为47,62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5.91%[33] - 2023年应付贸易及其他账项为161,343千港元,2022年为236,656千港元[35] - 2023年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725,881千股,金额为7,260千港元,2022年股份数目为588,234千股,金额为5,883千港元[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经营收入约为5359.8万港元,上一年同期为7455.2万港元;毛利减少至693.8万港元,上一年同期为1536.2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427.3万港元,上一年同期录得收益约9661.4万港元[49] - 上一年入账出售附属公司及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的一次性收益1.56057亿港元[49] - 铁路媒体现金产生单位商誉减值金额约4800万港元[49] - 发行可换股债券以结付部分索偿金额产生消除金融负债收益约5700万港元[49] - 集团本年度收入约5359.8万港元,较2022年约7455.2万港元减少约25.9%;多媒体及融媒业务收入约5359.8万港元,较2022年约7235.3万港元减少约28.1%;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约2427.3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约9661.4万港元[64]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6361.9万港元,2022年约14219.1万港元;负债净值约34110.1万港元,2022年约36390.7万港元[6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736.3万港元,2022年约2849.3万港元;借贷总额约23190.1万港元,2022年约22113.7万港元;其中30.5%借贷以港元计值,69.5%以人民币计值;一年内借贷为22147.4万港元,占总借贷约95.5%,2022年为100%[66] - 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68.0%,2022年为60.8%;流动资金比率为12.1%,2022年为15.2%[66] - 债务重组使融资成本大幅下降至1095.6万港元,2022年为2283.5万港元[6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按固定利率计息的其他借贷占总借贷约26.0%[68]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已订约但未于综合财务报表拨备的资本承担约9163.1万港元,2022年约7903.7万港元[6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多媒体技术及融媒体业务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5359.8万港元,2022年约7235.3万港元,按年减少25.9%[50] - 集团铁矿石干磨干选业务处于投资阶段,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成本约为1151万港元[55] 会计准则修订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涉及终止确认金融负债的“百分之十”测试费用[1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移除了出租人就租赁装修所作付款的示例[11] - 香港会计准则第41号修订本移除计量公平值时撇除税项现金流的规定[1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第8号、第12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多项准则及修订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多项准则及修订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生效日期待定[13] 集资与重组举措 - 公司正积极寻找集资机会,包括配售及供股[15] - 公司管理层预期向宇龙深圳发行的可换股债券到期时转换为普通股,并继续与其他债权人讨论贷款资本化或延长贷款期限[16] - 2022年11月股份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96.9万港元,用于结付负债约300万港元和营运资金约396.9万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完成可换股债券的认购[38] - 2023年6月20日进行股份合并、股本削减及股份分拆[39] - 公司完成一系列集资及重组举措,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1200万港元,发行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700万港元,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债务和解总金额为人民币8000万元[48] 诉讼事项 - 一名债权人指称公司欠本金1000万港元及未偿还利息约126万港元,两起诉讼案件管理会议传票聆讯定于2023年7月11日进行[73] - 公司要求声煜退还履约保证金530万元、多收预付许可费891万元及其他损害赔偿[74] - 公司在香港要求声煜退还履约保证金530万元、多收特许权费预付款1553.26万元及其他损失[74] 股息分配 - 2023年及2022年均无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拟派股息[29]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无)[76] 企业管治与合规 - 2022年9月董事会主席张依因重要业务未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偏离企业管治守则[7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80] - 全体董事确认在回顾年度及公告日期遵守证券交易规定标准及操守守则[8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82] 财务报表审核与公告 - 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83] - 初步业绩公告数字与综合财务报表初稿金额核对一致,核数师未发表鉴证结果[84] - 2022 - 2023年年报将于2023年7月底前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出[85] 核数师意见 - 核数师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41] 资金预测 - 公司董事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涵盖直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的现金流量预测,认为集团自2023年3月31日起计十二个月内将有足够营运资金[21] 业务资源分配 - 集团将更多资源分配至融媒体及电商业务,加强多媒体科技及融媒体业务[46] 借贷相关情况 - 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集团均无抵押资产担保借贷[70] - 2023年3月31日,除诉讼披露外,集团无其他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也无[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