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4亿美元,同比增长7%[1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7亿美元,同比增长11%[14] - 经常性溢利为3.008亿美元,同比增长14%[15] - 资产总值为271亿美元,同比增长6%[16] - 呈报溢利为3.456亿美元,同比增长43%[17] - 来自营运业务的溢利贡献为3.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额从51亿美元增长7%至54亿美元,主要受益于PLP电力需求及平均售价上升、Indofood品牌消费品及分销集团销售增长、以及MPIC收费道路及水务业务收入增加[5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常性溢利从2.633亿美元增长14%至3.008亿美元,主要反映PLP、MPIC、Indofood及PLDT的较高溢利贡献,同时公司营运开支下降[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非经常性收益从2.81千万美元下降74%至7.2百万美元,主要由于PLDT电讯塔销售收益大幅下降,且未录得2022年同期的PLDT优先股赎回责任及网络资产加速折旧收益[5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呈报溢利从2.417亿美元增长43%至3.456亿美元,主要受益于经常性溢利上升及汇兑及衍生工具收益净额,部分被非经常性收益下降所抵消[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汇兑及衍生工具收益净额3.76千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4.97千万美元[60] - 2023年上半年总公司的营运现金流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5890万美元上升1.3倍至1.36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PLP和PLDT的股息增加[7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利息开支净额从2290万美元上升至3510万美元,反映全球金融市场平均利率上升,现金利息比率约为4.5倍[72] 按国家分类的溢利贡献 - 按国家分类,菲律宾贡献溢利1.478亿美元,同比增长6%;印尼贡献溢利1.3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新加坡贡献溢利6.37千万美元,同比增长63%[19][20][21] 按行业分类的溢利贡献 - 按行业分类,消费性食品贡献溢利1.272亿美元,同比增长5%;电讯贡献溢利7.34千万美元,同比增长1%;基建贡献溢利1.43亿美元,同比增长45%;天然资源贡献溢利5.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48%[22][23][24][25] 股息与分派 - 公司中期分派每股1.35美仙,总股息及费用收入为1.429亿美元[26] - 公司中期分派每股10.5港仙(1.35美仙),与2022年上半年持平[67] 债务与信贷评级 - 公司总债务总额为15亿美元,平均到期年期3.8年,债务净额下降至13亿美元,混合平均利率从4.8%上升至5.3%[69] - 公司维持穆迪Baa3和标普BBB-的信贷评级,展望均为稳定[68] Indofood业务表现 - Indofood对集团的溢利贡献上升10%至1.372亿美元,核心溢利上升17%至4.7万亿印尼盾(3.11亿美元)[76][77] - 2023年上半年Indofood的综合销售净额从52.8万亿印尼盾(36亿美元)上升6%至56.1万亿印尼盾(37亿美元),品牌消费品的销售增长强劲[81] - Indofood的毛利率稳定在30.9%,品牌消费品集团产品的平均售价上升及原材料成本下降[81] - Indofood的债务总额从2022年12月31日的66.1万亿印尼盾(42亿美元)轻微上升至66.4万亿印尼盾(44亿美元),其中29%的债务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到期[85] - Indofood在2023年上半年自公开市场购买约230万股IndoAgri股份,总价约70万新加坡元(50万美元),实际权益增加至72.4%[86] - 品牌消费品集团的销售额上升6%至34.3万亿印尼盾(23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从16.8%上升至21.5%[92] - Indofood的即食面部门年产能约350亿包,为全球最大的即食面生产商之一,服务超过12亿消费者[88] - Indofood的乳制品部门年产能超过90万公吨,为印尼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之一[89] - Bogasari销售额上升5%至15.8万亿印尼盾(11亿美元),但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由8.0%下降至6.4%[96] - 农业业务集团销售额下降5%至7.6万亿印尼盾(5.039亿美元),棕榈原油及棕榈仁相关产品销量分别上升6%及35%[99] - 种植园部门销售额下降17%至4.7万亿印尼盾(3.121亿美元),鲜果串核仁产量下降5%至1.2百万吨[100][101] - 食用油及油脂部门销售额下降3%至5.9万亿印尼盾(3.947亿美元),但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由3.0%上升至5.6%[105] - 分销集团销售额上升26%至3.6万亿印尼盾(2.413亿美元),但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由8.5%下降至7.3%[107] PLDT业务表现 - PLDT电讯核心溢利净额上升3%至176亿披索(3.183亿美元),反映服务收入上升及营运开支下降[113] - PLDT综合服务收入(扣除通话接驳成本后)由943亿披索(18亿美元)上升至945亿披索(17亿美元)[117] - PLDT家居及企业业务的服务收入分别上升3%及2%,数据及宽带收入上升4%,占综合服务收入82%[118] - PLDT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x-MRP)上升3%至521亿披索(9.442亿美元)[119] - PLDT无线业务及固线业务的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率(ex-MRP)分别为57%及51%[120] - 2023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下降11%至408亿披索(7.394亿美元),资本开支强度从48%降至41%[122] - PLDT光纖網絡入屋總量達1.72千萬戶,光纖端口容量上升至6.1百萬,覆蓋約18,000個地區[123] - 2023年上半年數據及寬頻服務收入上升4%至775億披索(14億美元),佔服務收入總額82%[128] - 光纖收入增長11%至257億披索(4.657億美元),佔家居業務服務收入總額85%[129] - 2023年上半年個人業務服務收入錄得402億披索(7.285億美元),其中86%來自數據[136] - PLDT集團合併無線用戶基數為6.3千萬名,其中6.09千萬名為預付客戶[136] - Maya金融科技生態系統自2022年4月推出至2023年6月底,吸引2.3百萬名存戶,累積存款250億披索(4.529億美元)[141] - 2023年上半年債務淨額增加至2,533億披索(46億美元),債務淨額與EBITDA比率上升至2.48倍[125] - PLDT被評為菲律賓最有價值的品牌,品牌價值達26億美元[124] - ePLDT正在興建第11所數據中心VITRO Sta. Rosa,計劃於2024年第二季度開始營運[135] - PLDT的可持續發展洞察價值為2.22億美元,為菲律賓及Brand Finance列示所有品牌的最高者[142] - PLDT集團2023年全年指引目標為低單位數的服務收入及EBITDA增長,電訊核心溢利淨額335至340億披索,資本開支預期將減至800至850億披索[148] MPIC业务表现 - MPIC對本集團的溢利貢獻增加33%至7.93千萬美元,反映綜合核心溢利淨額上升[150] - MPIC的綜合核心溢利淨額由75億披索上升33%至99億披索,主要受發電業務增長帶動[151] - MPIC的綜合收入由243億披索上升21%至294億披索,反映收費道路、水務及鐵路業務收入均上升[154] - MPIC的綜合債務由2022年年底輕微上升至3千億披索,債務淨額增加6%至2,618億披索[155] - MPIC於2023年上半年完成多項收購,包括收購Axelum Resources Corp.約31.33%權益作價48.2億披索,以及收購Howard Hubbard Memorial Hospital 93.4%權益作價1.7億披索[158][159] - Meralco的售電量上升3%至24,792千兆瓦時,住宅、商業及工業界別分別佔總售電量35%、37%及28%[164] - Meralco的收入上升13%至2,248亿披索(41亿美元),收费客户数目上升3%至7.7百万户[165] - MGen提供合共7,398千兆瓦时的电力,较2022年上半年上升7%[166] - Meralco承诺于2027年或之前获得1,500兆瓦可再生能源资源[167] - MGreen的太阳能项目中,位于Rizal省Baras的67.5兆瓦交流电太阳能发电厂已于2023年4月开始发电[168] - MPTC的收入于2023年上半年上升24%至130亿披索(2.36亿美元),平均每日车流量上升35%至1,204,931驾次[170] - Maynilad的收入增加19%至133亿披索(2.413亿美元),资本开支上升37%至94亿披索(1.71亿美元)[173] - MPH新增95张床位的医院HHMH及90张床位的MCI,医院网络增加至21间[174] - Maynilad计划于2037年或之前实现将一半车队转为电动车,首批三辆电动车已送达[178] - Maynilad启动位于Cavite的Anabu Modular Treatment Plant,初期产水量每日5.5百万公升,可服务超过13,000人[179] - MPIC自2023年8月9日起至2023年9月7日止进行收购要约,目标结算日期为2023年9月19日[187] PLP业务表现 - PLP对集团的溢利贡献上升63%至6370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3900万美元)[191] - 已售发电量上升4%至2893千兆瓦时(2022年上半年:2770千兆瓦时)[193] - PLP在发电市场的市占率约为9.5%(2022年上半年:9.4%)[193] - 核心溢利净额由1.307亿新加坡元(9560万美元)上升66%至2.165亿新加坡元(1.617亿美元)[194] - 溢利净额由1.487亿新加坡元(1.088亿美元)上升49%至2.219亿新加坡元(1.657亿美元)[196] - 收入由12亿新加坡元(8.637亿美元)上升25%至15亿新加坡元(11亿美元)[197] - 营运开支净额由1190万新加坡元(870万美元)上升36%至1620万新加坡元(1210万美元)[198]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由1.773亿新加坡元(1.297亿美元)上升52%至2.689亿新加坡元(2.008亿美元)[199] - 发电厂的平均可运作率下降至86%(2022年上半年:92%)[192] - 第20号机组系统升级后发电量提升至415兆瓦[192]
第一太平(00142)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