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在开曼群岛注册的获豁免有限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上市,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研发、制造及销售[31] - 公司执行董事为刘杨先生、王子江先生、陈孝华先生[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高宝玉先生、梁锦云先生、刘晨光先生、山红红女士[4]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兴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相关准则及联交所上市规则编制,于2023年8月25日获董事会授权及批准刊发[31] - 公司功能货币为港币,未经审核简明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呈列,数额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千位[33] - 未经审核简明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由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根据相关准则进行审阅[33] - 本中期期间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刊发的多项准则及诠释修订本,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对会计政策及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初步确定对集团后续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5] 关键财务指标对比(2023年上半年 vs 2022年同期)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1.52914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8.54244亿元人民币[8]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3.06386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8.12823亿元人民币[8]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45663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7.22789亿元人民币[8] - 2023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1.83857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51602亿元人民币[8]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66098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02032亿元人民币[8]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191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0.589元[8] - 2023年上半年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190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0.584元[8] - 2023年上半年溢利为1.83857亿元,2022年同期为5.51602亿元[1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707.2万元,2022年同期为 - 1.2万元[1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29545亿元,2022年同期为3.14878亿元[2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业务所用的现金净额为2.60576亿元,2022年同期为1.14955亿元[2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业务所用的现金净额为3000万元,2022年同期为6558.6万元[2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38969亿元,2022年同期为1.34337亿元[2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精细化工产品营业额为115291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854244千元人民币[40][45] - 2023年上半年政府补贴为51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624千元人民币[45]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641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785千元人民币[45] - 2023年上半年租金收入及出售物业、厂房和设备之收益净额为35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40千元人民币[45] - 2023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为1260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5863千元人民币[45] - 2023年上半年杂项收入为49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864千元人民币[45]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及主要股东/最终控股公司垫款利息为 - 13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150 + 560 = 1710千元人民币[4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本地)市场营业额为79014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387988千元人民币[40] - 2023年上半年客户A贡献营业额为12954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85071千元人民币[41] - 2023年上半年总雇员成本为101,781千元,2022年同期为87,685千元[49] - 2023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846,528千元,2022年同期为1,041,421千元[49]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61,806千元,2022年同期为171,187千元[6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溢利为166,098千元,2022年同期为502,032千元[69] - 2023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69,418千股,2022年同期为852,847千股[70] - 2023年上半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74,508千股,2022年同期为860,056千股[7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1.34251亿元,2022年同期为6930.9万元[71][7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4.4万元,产生出售收益4000元,2022年同期账面净值2.3万元,出售收益11.4万元[71][7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无增购使用权资产,2022年同期也无[71][7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向关联公司支付短期租赁开支25.7万元,向主要股东/最终控股公司还款净额为2987万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5.7万元和4943.9万元[10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降至约11.52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7.013亿元或37.8%[139][14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降至约3.06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064亿元或62.3%,毛利率下降17.2个百分点至26.6%[139][142] - 销售开支由去年同期约4250万元下跌约1330万元至约2920万元,占营业额比例为2.5%[145] - 财务成本较去年同期下跌约160万元至约10万元,主因主要股东垫款加权平均金额减少[1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661亿元[14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扣除亏损拨备)降至约3.06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下跌约1.163亿元或27.5%[147]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降至约518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650万元或24.2%,占营业额比例为4.5%[149] - 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661亿元人民币(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02亿元人民币)[150]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约为518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跌约1650万元人民币或24.2%,占集团营业额的比例为4.5%(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3.7%)[152] - 销售开支从去年同期的约4250万元人民币减少约1330万元人民币至期内的约2920万元人民币,占集团收入的比例为2.5%(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2.3%)[154] - 财务成本减少约160万元人民币至约10万元人民币(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70万元人民币)[1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扣除亏损拨备后)减少至约3.06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1.163亿元人民币或27.5% [1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票据约为2.903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结余减少约7920万元人民币或21.4% [158][1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主要股东垫款的本金金额下降至1000万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4000万元人民币)[160][1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资金来源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约4.295亿元人民币(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3.149亿元人民币)等 [166][169] - 董事会宣布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03港元,2022年同期为每股0.12港元[177] 特定时间点财务状况对比(2023年6月30日 vs 2022年12月31日)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8545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92663亿元[1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5.4296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67564亿元[1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4806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8332亿元[1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及应收票据(扣除亏损拨备)为5.9667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2226亿元[7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亏损拨备为126.8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6.5万元[78] - 2023年6月30日向供应商垫款为2141.6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97.3万元[80] - 2023年6月30日可收回增值税为829.6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1.2万元[80]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前附属公司款项为3877.3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13.8万元[80] - 2023年6月30日就该收地应收补偿款项为3988.6万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80]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亏损)为9716.5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9931.1万元[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一家前附属公司款项(未计减值亏损拨备)为人民币3877.3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513.8万元有所增加,已计提减值亏损人民币2472万元[8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为人民币3396.8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984万元减少[8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0至90日为人民币2907.3万元、91至180日为人民币252.3万元、181至365日为人民币40.5万元、超过365日为人民币196.7万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人民币3936.6万元、人民币626万元、人民币212.2万元、人民币209.2万元[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未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34,861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10,296千元人民币[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笔1,047,000元人民币银行存款已抵押,作为支付在建生产线合同金额18,292,000元人民币款项的担保,2022年12月31日无此情况[92]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法定股份数目为100,000,000千股,金额为1,000,000千港元[93]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已发行股份数目为869,418千股,金额为8,695千港元,折合7,986千元人民币[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关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承担为256,58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14,235千元人民币[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2016年购股期权计划已授出但尚未行使之购股期权涉及股份数目为9,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0%,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9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908港元,数量为900万个;2022年12月31日,加权平均行使价为1.083港元,数量为2658.4万个[104] - 2016年购股期权计划期末行使价为0.908港元,加权平均尚余合同期为5.1年;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0.908港元和5.6年[104][10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第一级别与第二级别公允值之间的转移或转入或转出第三级别转移;2022年12月31日也无此类转移[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与现金结余、定期存款及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6.951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4.921亿元人民币),未偿还借款总额约为1570万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4550万元人民币) [167][170]
天德化工(00609) - 2023 - 中期财报
天德化工(00609)2023-09-19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