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华新水泥,代码600801;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华新水泥,代码06655[8]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葉青[6] - 公司执行的会计准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4]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4] - 公司境内指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7] - 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登载年度报告的网址为www.sse.com.cn,联交所指定网站登载年度报告的网址为www.hkexnews.hk[7] - 公司注册地址为湖北省黄石市大棋大道东600号,办公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426号华新大厦B座[7] - 公司网址为www.huaxincem.com,电子邮箱为investor@huaxincem.com[7] 利润分配 - 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派发现金红利每股人民币0.51元(含税),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2] - 2021年度以2094949878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合计分配2094949878元[35] - 2022年度实现净利润2238002243元,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2698868510元,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1元,预计分配1068424438元[36] 审计相关 -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华明报酬为520万元,内部控制审计报酬为50万元[77] - 2022年公司先续聘德勤华永,后德勤华永辞聘,再聘任安永华明[79] - 安永华明对公司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66][169] - 已付/应付安永华明审核服务(年度审核及内部控制审计)薪酬570万元,非审计服务(评估报告及尽职调查)薪酬62.5万元,总计632.5万元[172] - 审计认为公司2022年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83] - 审计针对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包括评价和测试管理层相关内部控制等五项内容[187]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304.70亿元,较2021年减少6.14%[11] - 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99亿元,较2021年减少49.68%[11] - 2022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74.46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2.68%[12] - 2022年末总资产642.42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22.25%[12]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1.30元/股,较2021年减少49.61%[13]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3%,较2021年减少11.27个百分点[13]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86.5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4亿元[1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0亿元,较2021年增加6.16亿元[15] - 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17亿元,较期初减少67.03亿元[16] - 2022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101.29亿元,较期初增加95.70亿元[16] - 2022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10.12850323亿元,较上期期末数增长1712.96%;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数为2506.7265万元,较上期期末数下降4.84%;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为4.38886647亿元,较上期期末数下降16.18%[31] - 黄石华新绿色建材产业有限公司亿吨机制砂项目上期期末数为12.77115093亿元,本期期末数为86.4757317亿元,工程进度达87%[3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为7.94174649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800.1171万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 4301.6743万元,本期购买金额为43.43亿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40.43亿元,期末数为10.79629126亿元[33] - 华新水泥(武穴)有限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4.06876437亿元,营业收入为22.57770779亿元[34] - 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8630.1847万元,营业收入为12.16146786亿元[34] - 华新骨料(阳新)有限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2.32241823亿元,营业收入为7.10535967亿元[34]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304.70亿元,同比下降6.14%;营业成本224.82亿元,同比增长5.09%[55] - 财务费用4.58亿元,同比增长169.29%,原因是汇兑损失、利息支出增加[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68亿元,同比下降39.86%,因本年盈利下降[55][5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72亿元,同比增长380.24%,因资本支出借款增加[55][56] - 水泥营业收入188.30亿元,同比下降21.76%;混凝土营业收入51.33亿元,同比增长61.64%[57]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54.33亿元,同比增长37.62%;华中地区营业收入115.33亿元,同比下降19.46%[58] - 水泥生产量5902万吨,同比减少19.14%,销售量5469万吨,同比减少22.03%;熟料生产量5077万吨,同比减少17.70%,销售量571万吨,同比增长11.52%;骨料生产量9980万吨,同比增长112.25%,销售量6579万吨,同比增长88.14%;混凝土生产量和销售量均为1639万方,生产量同比增长81.02%[59]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9.94亿元,其中水泥及熟料收入减少50.86亿元,混凝土收入增长19.57亿元,骨料收入增长10.11亿元[60] - 报告期内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10.89亿元,其中混凝土及骨料成本增加24.08亿元,水泥及熟料成本减少17.17亿元[60] - 水泥及熟料单位销售成本增加27.97元/吨(12.21%),吨毛利下降28.18元/吨,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7.88个百分点[60] - 部分地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超10%,境外收入增长达63.50%[60] - 水泥原材料成本占比10.9%,同比减少24.7%;熟料燃料和动力成本占比68.6%,同比增长27.4%;混凝土原材料成本占比74.7%,同比增长49.3%;骨料原材料成本占比7.7%,同比增长113.3%[6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05%,管理费用同比减少3.19%,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69.29%[62] - 营业利润同比减少45.96%,利润总额同比减少45.9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49.68%[63] - 公司主导产品水泥和熟料综合销量同比下降,成本同比上升,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7.81亿元[63] - 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6.65亿元[6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为41,711,538元,占总资产0.06%,较上期期末降94.14%[64]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为545,960,470元,占总资产0.85%,较上期期末增275.41%[64]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为1,382,631,200元,占总资产2.15%,较上期期末增44.54%[64] - 境外资产共计7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1.8%[6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银行贷款及利息余额为100.69亿元,较年初增加34.93亿元[66] - 公司还有2 - 5年内到期的公司债券42.77亿元[66] - 期末公司有息负债较期初增长46.02%,资产负债率上升7.90个百分点,流动比率降31.56%至1以下[67] - 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30.27亿元[68] - 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15.89亿元[68] - 报告期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较上年同期增加24.04亿元[68]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70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2%,实际总体投资的预算完成率为61%,年末总资产规模为642.4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2.0%[72] - 2022年水泥及熟料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72%,混凝土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82%,骨料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68%,环保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50%[72] - 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25.79亿元,较2021年减少51.39%;资产负债率52.0%,较2021年增加7.90个百分点[179] - 2022年营业收入304.70亿元,利润总额39.88亿元,净利润30.24亿元[181] - 2022年末资产总额642.42亿元,负债总额334.03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总额274.46亿元[1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和公司财务报表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3.826312亿元和10.64169857亿元[18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和公司财务报表已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1.77857087亿元和0.24608187亿元[187] 产能与业务布局 - 截至2022年底公司熟料总产能位居全国第五,国内熟料产能位列全国第六,海外熟料产能排名全国第二[18] - 2022年公司在14省市及海外八国拥有300余家分子公司,具备水泥产能1.18亿吨/年、商品混凝土6875万方/年、骨料2.1亿吨/年等总体产能[19] - 2022年水泥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6%,非水泥业务稳步提升[19] - 公司通过持续并购和投资新建,在国内外布局形成1.18亿吨的水泥产能规模[22] - 公司依托水泥主业,较早实现纵向一体化发展,拥有完整产业链和上下游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竞争优势[22] - 骨料产能达2.1亿吨/年,自有混凝土产能达6875万方,新增资源32亿吨,获采矿许可证资源储量达68亿吨[52] - 海外工厂全年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62.3%;EBITDA突破14亿元,同比增加40%[53]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建立「区域管理」+「业务运营」+「职能管理」的矩阵式、扁平化组织架构[20] - 公司生产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组织方式,各分子公司以所在区域需求为导向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并组织生产[20] - 公司实行总部统领并直接运营部分核心区域、以工业园及工厂基地为单元运营管理、直销与分销并重的营销模式[20] - 公司推行「统购」+「智慧」的采购战略,重要原燃材料由总部统一采购,部分物品通过采购商城自助采购,其他通过数字化采购平台采购[20] 公司成果与荣誉 - 截至2022年底累计安全生态化使用废弃物衍生替代燃料超1500万吨,国内全部窑线合并替代燃料热替代率达15%,7家工厂获评建材行业绿色制造标杆[23] - 至2022年底拥有源于生产实践的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108项[24] - 2022年以815.72亿元品牌价值位居“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第79位、“亚洲品牌500强”第167位[25] 数字化建设 - 截至2022年底完成8家工厂HIAC系统实施与运行,智能行车完成28家工厂推广运行,智能质控系统打通7个生产业务环节[28] - 实施各类数字化项目356个,开发独立系统18个,建设特大型数字化项目13个[54] 未来规划 - 2023年公司计划销售水泥及熟料约5700万吨,骨料约1.3亿吨,混凝土2500万方,环保业务总处置量450万吨,预计总收入达350亿元[73] - 2023年公司计划资本性支出约110亿元,重点用于骨料、混凝土产能建设,环保及新材料业务拓展,海外水泥业务布局[73] - 2023年末公司预计总资产700亿元,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0%左右[73] - 2023年公司合并热值替代率要达到20%以上[74] - 2023年公司将深化实施“一体化转型发展、海外发展、新型建材业务拓展、传统工业+数字化创新”四大战略[71] - 2023年公司将坚守“安全、环保”生命线,加强合规性监管力度[74] - 2023年公司将强化营销精细化掌控能力,持续加大AFR寻源[74] - 2023年公司将坚定不移推动四大战略方向发展,优化选人用人机制[74] 公司面临风险 - 2022年水泥需求大幅下跌,中期需求下滑或常态化,产能过剩使价格承压影响业绩[75] - 公司面临安全生产、低碳环保合规运行风险,低效产能有淘汰风险[75] - 能源市场不确定使生产成本高企,企业需加大技改投入[76] - 国际形势复杂给公司国际化经营带来挑战[76]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将采取六项措施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76] 诉讼仲裁事项 - 公司有三起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分别为5221.50万元、1218.465975万元、2477.39万元[81] - 公司起诉奉节方要求支付垃圾处置费1227.34万元及赔偿利息损失等[82] - 公司向ICC申请仲裁,要求申请方支付合同尾款及利息[82] 重大事件 - 2022年5月20日公司以10亿元投资入股黄石市国资公司,持股5.2173%[85]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28.85亿元,期末担保余额99.22亿元,占净资产比例36.15%[86][87]
海通国际(00665)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