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期内公司收益为60.034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7%;溢利为2.326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41.1%;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09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61.3%;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5元[4][5] - 公司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的6.854亿元增加19.3%至期内的8.18亿元,整体毛利率从11.1%增至13.6%[12][18] - 若将运输成本计入销售及分销开支,销售及分销开支将从2022年上半年的3.017亿元增至期内的3.303亿元,增长9.5%;毛利将从6.854亿元增至9.339亿元,增长36.3%;毛利率将从11.1%增至15.6%[13]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1.145亿元增加9.8%至期内的1.258亿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29.168亿元(2022年12月31日:27.101亿元),除2.079亿元借款期限超过一年外,其余均需在一年内偿还,有效利率在1.88%至8.10%之间(2022年12月31日:1.88%至8.17%)[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25.9%(2022年12月31日:25.8%)[24] - 董事会建议派付期内中期股息每股4港仙(2022年上半年:无),将于2023年9月22日或前后向9月8日登记在册的股东派发[28] - 公司建议就本期支付每股0.04港元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无[34]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2年6个月的1.222亿元人民币增至本期的1.607亿元人民币,增幅31.5%[43] - 为确定股东收取中期股息资格,2023年9月6日至9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价值占集团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3,019名雇员,雇员福利开支为人民币533.1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88.0百万元[45] - 集团销售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5,482.9百万元降至本期的人民币5,185.4百万元,降幅5.4%[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为人民币2,916.8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710.1百万元,实际利率介乎1.88%至8.10%[50]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人民币6,003,416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6,168,315千元,降幅2.7%[67]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817,980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685,406千元,增幅19.3%[67]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3.6%,2022年同期为11.1%[67]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32,626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96,480千元,增幅141.1%[6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09,115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80,020千元,增幅161.3%[67]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5元,董事会建议派付中期股息每股4港仙[67][69][70] - 公司总体收益为60.03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1.683亿元减少2.7%[96][10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3.017亿元减少29.0%至2023年上半年的2.143亿元[13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521亿元增加28.2%至2023年上半年的1.95亿元[139] - 研发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222亿元增加31.5%至2023年上半年的1.607亿元[13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5.9%(2022年12月31日为25.8%)[141]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1.145亿元增加9.8%至2023年上半年的1.258亿元[146]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7410万元增加32.3%至本期的9810万元[147] - 公司税前溢利为2.657亿元(2022年上半年:1.445亿元)[147]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4810万元减少31.3%至本期的3300万元[147] - 公司期内溢利为2.326亿元(2022年上半年:9650万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091亿元(2022年上半年:8000万元)[1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9.863亿元(2022年12月31日:5.809亿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1.399亿元(2022年12月31日:12.3亿元)[147]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为60.03416亿元(2022年上半年:61.68315亿元)[16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工业产品收益为60.03416亿元(2022年上半年:61.68315亿元)[164] - 2023年上半年于某时间点转移的货品收益为60.03416亿元(2022年上半年:61.68315亿元)[164]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67167亿元(2022年上半年:1.5649亿元)[169] - 储备账户包括中期综合财务状况表内之综合储备38.77466亿元(2022年12月31日:37.06028亿元)[171] - 2023年上半年处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亏损2101千元,2022年为1291千元[178]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借贷利息70722千元、贴现票据产生的利息21289千元、租赁负债利息1374千元,2022年分别为52143千元、18304千元、3673千元[179] - 2023年上半年可换股债券利息4673千元,2022年为74120千元[17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所得税开支5479千元,2022年为10465千元;香港为547千元,2022年为204千元;新加坡为18887千元,2022年为40534千元;美国为7343千元,2022年为5759千元;越南为406千元,2022年为484千元;其他为5387千元,2022年为3225千元;递延为 - 5015千元,2022年为 - 12611千元;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33034千元,2022年为48060千元[182] - 2023年建议中期每股普通股4港仙,涉及金额50219千元,2022年无[184] - 2023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09115千元,可换股债券利息4673千元;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为213788千元,2022年分别为80020千元、80020千元[193] - 2023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61104160股,2022年为1357854666股[199] - 2023年上半年购股权摊薄影响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5526654股,2022年为1155752股[199] - 2023年上半年可换股债券摊薄影响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0000000股,2022年无[19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购入资产成本为179272000元,2022年为126852000元[187][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49.112亿元增至期内的50.069亿元,增长1.9%;回收铅业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12.571亿元降至期内的9.965亿元,下降20.7%[6] - 中国内地、EMEA、美洲、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内地)收益占比分别为61.0%、16.4%、13.4%、9.2%,较2022年同期变动分别为9.4%、-1.3%、-31.7%、-14.4%[10] - 备用电池业务占期内总销售额的47.5%,销售收益为28.53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102][103] - 起动电池业务占期内总销售额的24.5%,销售收益为14.6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4%[99][104] - 动力电池业务占期内总销售额的10.4%,销售收益为6.2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3%[106] - 回收铅产品销售收益为9.96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7%,减少额为2.606亿元[107] - 公司中国电池业务按营业额计平均增长率逾27%[87][96] - 公司海外市场销售额录得约17%的负增长[87][96] - 公司在中国起动电池市场按营业额计录得逾25%的增长[99][104] - 动力电池期内占总销售额的10.4%,销售收益为6.2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3%[116] - 回收铅产品期内销售收益为9.96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7%,减少2.606亿元[117] - 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49.112亿元轻微增加1.9%至2023年上半年的50.069亿元[128] - 回收铅业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12.571亿元减少20.7%至2023年上半年的9.965亿元[128] 公司股权结构 - 董李博士被视为于1,014,021,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持股比例74.47%[31][38] - 印海燕女士获授1,500,000股和2,0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总计持股3,650,000股,持股比例0.27%[31][38] - 洪渝女士获授1,8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总计持股2,644,000股,持股比例0.19%[31][38] - 曹亦雄先生获授800,000股和3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总计持股1,100,000股,持股比例0.08%[31][38] - 刘志杰先生获授800,000股和3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总计持股1,100,000股,持股比例0.08%[31][38] - 卢志强先生获授3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总计持股300,000股,持股比例0.02%[31][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1,361,707,666股[31] 公司业务规划 - 公司计划年内启动在墨西哥建设电池组装厂,安徽旗舰工厂将专注锂电池生产研发并逐步提升年产能[1] - 公司计划年内开始在墨西哥建设电池组装厂,扩展生产线服务北美地区[112] 公司收购事项 - 公司7月与日本GS Yuasa签订协议,以约2.3亿港元收购天津GS和顺德Yuasa各70%的股权[113] - 公司7月以约2.3亿港元收购天津杰士及顺德汤浅各70%股权[127] 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84%至逾131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增近140%至约155万辆[110][122] - 全球起停电池市场规模预计将以14.5%的复合年增长率由2022年的706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32年的2734亿美元[110][122] - 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50亿美元以12%的复合年增长率攀升至2030年的1200亿美元以上[119][120] - 目前全球数据中心逾8000个,其中仅5.5%位于中国[119][120] - 家用储能产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约43.8亿美元以24.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8年的167.5亿美元[124][125] 公司销售服务情况 - 公司通过全球超80个销售办事处及中心和13座生产设施,为超100个国家的电池客户服务[78][81]
理士国际(00842)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