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内容结构 - 公司2023年年报包含公司资料、管理层回顾分析、内含价值报告、财务报告等内容[1][2] - 财务报告涵盖综合损益表、综合财务状况表等多种报表[2] - 综合财务报表附注包含编制基准、风险管理、营运分部等多项内容[3][4]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王思东、尹兆君等,非执行董事郭兆旭、胡兴国等[5]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胡定旭等,薪酬委员会主席为诸大建等,提名委员会主席为王思东等[5] - 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为解植春,成员包括尹兆君、郭兆旭等[6] - 公司秘书为张若晗,授权代表为王思东和张若晗[6] 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北角京华路18号中国太平金融中心25楼[6] - 独立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6] - 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份代码为HK00966[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总资产突破1.5万亿港元,较2022年末增长14.2%;管理投资资产规模近2.5万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61.90亿港元,同比提升44.1%[12][14] - 截至2023年底,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137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6.3%[13][15] - 股东应占溢利61.90亿港元,同比增长44.1%[45] - 合同服务边际2112亿港元,较去年末下降4.6%[45] - 普通股股东应占权益789.88亿港元,较去年末下降5.9%[45] - 总资产15095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14.2%[45] - 股东应占每股总内含价值经济假设调整前口径值为60.11港元,较去年末增长9.1%[45] - 集团总投资资产13495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14.9%,总投资收入335.66亿港元,同比增长138.8%[51] - 2023年末集团投资资产13495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14.9%,总投资收益335.6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8.8%[52] - 2023年集团持有高股息策略港股战胜恒生指数(含息)18.47个百分点,整体权益战胜沪深300指数8.18个百分点[52] - 保险服务收入2023年为107,488.85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08,906.24百万港元下降1.3%[62] - 保险服务费用2023年为(86,255.38)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88,823.60)百万港元下降2.9%[62] - 保险服务业绩2023年为18,531.26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7,949.96百万港元增长3.2%[62] - 净投资业绩2023年为(1,838.15)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7,480.31)百万港元下降75.4%[62] - 除税前溢利2023年为11,658.07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6,113.85百万港元增长90.7%[62] - 除税后溢利2023年为10,276.94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8,356.93百万港元增长23.0%[62] - 股东应占溢利净额2023年为6,189.76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4,296.90百万港元增长44.1%[62] - 总资2023年为1,509,497.49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321,590.06百万港元增长14.2%[63] - 总权益2023年为132,595.65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09,797.44百万港元增长20.8%[63] - 2023年末总权益为132,595.65,2022年末为109,797.44 [71] - 2023年总资1,255,876.78百万港元,2022年为1,099,619.38百万港元,增长14.2%;2023年总权益1,261,767.89百万港元,2022年为1,260,747.57百万港元,增长1.7% [81] - 2023年确认于损益表之溢利净额为10,276.94,2022年为8,356.93 [71] - 2023年太平资产、太平资本、太平金控、太平养老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15481.6358亿港元、678.1466亿港元、1184.2653亿港元、6055.7196亿港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15.1%、55.0%、-5.4%、-9.8%[137] - 2023年集团内保险资金资产和第三方管理资产分别为13495.3170亿港元、10900.0312亿港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14.9%、-0.3%[138] - 2023年净投资收益为449.2437亿港元,较2022年的449.7549亿港元下降0.1%[139][140][141] - 2023年已实现及未实现资本利得亏损113.5851亿港元,较2022年的亏损309.2220亿港元减亏[139][140][141] - 2023年总投资收益为335.6586亿港元,较2022年的140.5329亿港元增长138.8%[140][143][145] - 2023年净投资收益率为3.56%,较2022年的3.86%下降0.30个百分点[140] - 2023年总投资收益率为2.66%,较2022年的1.21%增长1.45个百分点[140][143][145] - 2023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为5.01%,较2022年的2.35%增长2.66个百分点[140] - 截至2023年末,集团保险资金中固定收益投资、权益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物业、现金及其他的占比分别为78.3%、16.3%、2.1%、1.8%、1.5%[147] - 截至2023年末,集团内保险资金固定收益类、权益类、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物业、现金及其他投资占比分别为78.3%、16.3%、2.1%、1.8%、1.5%[148] - 2023年末,集团持有债券投资9265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61.3%,境内债券投资占88.8%,其中99.9%为高信用等级债券;境外债券投资占11.2%,国际评级BBB及以上比例约88.4%[148][150] - 2023年末,集团持有债权产品775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5.1%,境内债权类金融产品AAA级、AA+级产品及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占比分别为83.1%、2.0%、14.9%;境外主要投向私募债权与债权基金[149][151] - 2023年末,房地产债权类金融产品投资207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1.4%,较去年末降低0.6个百分点[153][158] - 2023年末,集团管理的第三方资产总额达10900亿港元,较去年末基本持平;太平资产(含太平基金)实现税费扣除前总管理费收入18.93亿港元,其中集团外管理费9.22亿港元,占比48.7%[154][155][15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952.6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67.30亿港元[156][16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需付息票据及已提取银行贷款额度分别为286.07亿港元及711.80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273.98亿港元及606.84亿港元;中国太平控股综合财务杠杆比率为29.6%,2022年12月31日为26.0%[157][16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人数达65378人,2022年为68386人,减少3008人;总员工成本(不含退休计划供款)为127.62亿港元,2022年为150.73亿港元,减少15.3%[167][16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寿险保险服务收入、保险服务业绩(人民币口径下)均同比正增长;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正增长;太平财险保费规模首次突破300亿元人民币[12][14] - 全年累计承保“一带一路”沿线项目474个[13][15] - 大湾区保费规模站稳500亿元人民币台阶[13][15] - 服务实体经济投入超1万亿元人民币,绿色金融投资超600亿元人民币[13][15] - 2023年12月,上海中国太平·梧桐人家老年居民数量超1000人[16] - 集团“自建 + 合作”养老社区数量达50个,自建自营养老床位数超1万张[16] - 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建设推出四大子生态系统,两大生态系统成员分别增至26个和35个[16] - 2023年签约战略合作伙伴达114家,贡献保费588.52亿港元[17][21] - 2023年12月,中国太平上海梧桐人家养老社区入住长者突破1000人[21] - 目前,集团“自建+合作”养老社区达50家,自建自营养老床位突破1万张[21] - 医康养、金融科技生态联盟成员数量分别增至26和35家[21] - 太平人寿原保费同比增长9.6%,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4.3%,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7.8%[46] - 太平养老团体员工福利保障业务同比增长14.2%,高价值长险业务同比增长51.3%,个人养老金业务保费收入1.4亿元[46] - 太平财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9%,综合成本率98.4%[47][48] - 太平再保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6%,综合成本率95.6%[48][49] - 2023年末公司与114家大客户建立战略客户合作关系,贡献总保费规模588.52亿港元,养老金新增缴费543.43亿港元[53] - 2023年境内交叉销售实现保费96.49亿港元,其中寿销产保费72.06亿港元,寿销养保费19.83亿港元,养销产保费3.04亿港元,产销养保费1.17亿港元,产销寿保费3964万港元[53] - 集团“自建 + 合作”养老社区达50家,覆盖22省(直辖市)40市,自建自营养老床位突破1万张[54][55] - 寿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615.75亿港元,同比下降3.9%,保险服务业绩166.19亿港元,同比下降0.3%;人民币口径下,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0.7%,保险服务业绩同比增长4.4% [78][79] - 2023年太平人寿发行永续资本证券110亿元人民币,太平控股向太寿香港增资40亿港元 [82] - 寿险业务合同服务边际1月1日余额220,683.1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8%;12月31日余额210,336.6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7% [83] - 太平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23年为284%,2022年为194%,提升90个百分点 [85] - 太平养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23年为229%,2022年为224%,提升5个百分点 [85] - 太平人寿(香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23年为235%,2022年为204%,提升31个百分点 [85] - 太平人寿原保费从去年的1791.47亿港元增长4.7%至1875.03亿港元[86][87] - 太平养老原保费从90.6121亿港元增长9.0%至98.7852亿港元[86] - 太平人寿(香港)原保费从194.0426亿港元下降8.0%至178.5571亿港元[86] - 太平新加坡原保费从11.223亿港元下降32.5%至7.5731亿港元[86] - 太平人寿个人代理原保费从1220.7803亿港元增长2.7%至1253.2283亿港元[87] - 太平人寿银行保险原保费从491.5072亿港元增长8.3%至532.1657亿港元[87] - 太平人寿团体原保费从4.9375亿港元增长33.0%至6.5674亿港元[87] - 太平人寿多元销售原保费从74.2405亿港元增长11.9%至83.0677亿港元[87] - 太平人寿市场份额为4.8%,与2022年持平[96] - 太平人寿个人代理每月人均期缴原保费从13685元增长至14410元,增加725元[96] - 境内财产保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324.0444亿港元,同比增长3.0%,保险服务费用311.0255亿港元,同比增长4.3%[99] - 境内财产保险业务除税前亏损433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2.6429亿港元,除税后溢利8639万港元,同比下降71.0%[99] - 境内财产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8.4%,较去年上升1.2个百分点[99] - 截至12月31日,境内财产保险业务总资产430.8943亿港元,同比增长3.9%,总权益92.1842亿港元,同比增长13.5%[100] - 2023年中国太平控股对太平财险现金增资10亿元人民币[100][101] - 太平财险原保费由去年的329.21亿港元增长1.4
中国太平(00966)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