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科生物(01237) - 2023 - 中期财报
01237中科生物(01237)2023-09-20 16: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较2022年同期下跌40.4%至1.794亿元[9][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2.1%,2022年上半年为9.5%[9][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2170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2850万元[9][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1.79417亿元,2022年同期为3.00862亿元[20][25] - 公司期内录得利润约270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210万元;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39][44] - 公司期内溢利约为人民币270万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人民币210万元[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79,41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00,862千元人民币[12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157,68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72,357千元人民币[12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21,73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8,505千元人民币[12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6,24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178千元人民币[12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3,19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505千元人民币[12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2,73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140千元人民币[12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73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140千元人民币[12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76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827千元人民币[12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83665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453998千元人民币[12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577971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562593千元人民币[12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7319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29520千元人民币[12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04781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433073千元人民币[129]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882146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880377千元人民币[129]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882146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880377千元人民币[129]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140千元人民币,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827千元人民币[131] - 2022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876810千元人民币[131] - 截至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总额为879,493千元人民币,非控制性权益为884千元人民币,总计880,377千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30日,对应数据分别为880,858千元人民币、1,288千元人民币和882,146千元人民币[13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329千元人民币,其他全面收益为 - 964千元人民币[13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为31,34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所得现金146,367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2,56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84,739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7,30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所用现金43,579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76,55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增加18,049千元人民币[136] - 2023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756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36,567千元人民币;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1,671千元人民币和80,095千元人民币[13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外部客户收入17.9417亿元,2022年同期为30.0862亿元,同比下降40.36%[165][168][169] - 2023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收入22.7355亿元,2022年同期为40.9188亿元,同比下降44.43%[165][168][169] - 2023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溢利1008万元,2022年同期虧損9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165][168][169] - 2023年上半年综合除稅後溢利2733万元,2022年同期为2140万元,同比增长27.71%[1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733,000元,2022年同期为2,140,000元;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921,370,512股,2022年同期为850,368,416股[184][18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生产及销售木制品收益为1.779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40.3%[12][14][15] - 2023年上半年生产及销售木制品业务占总收益99.1%,与2022年同期持平[12][14] - 2023年上半年生产及销售木制品业务录得利润47.2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39.6万元[12][15] - 2023年上半年生产及销售可再生能源产品收益为150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45.3%[12][14][16] - 2023年上半年生产及销售可再生能源产品业务占总收益0.9%,与2022年同期持平[12][14] - 2023年上半年生产及销售可再生能源产品业务录得利润约50万元,2022年同期利润为50万元[12][16] - 公司核心业务中,生产及销售木制品收益约1.779亿元,同比下跌40.3%;再生能源产品收益约150万元,占总收益0.9%[17] - 生产及销售木制品业务溢利47.2万元,去年同期亏损39.6万元;再生能源业务溢利50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7] - 木屋及其相关部件及构件收益下跌50.9%至1.234亿元,占总销售额68.8%;休闲家具产品收入下降17.5%至2640万元[25][28] - 木材贸易收益2810万元,可再生能源业务收益150万元,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1770万元和280万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户外木制品销售收入为177,877千元人民币,可再生能源产品销售收入为1,540千元人民币,总计179,41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分别为298,046千元人民币、2,816千元人民币和300,862千元人民币[151] - 2023年上半年户外木制品销售收入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40.32%((298046 - 177877) / 298046 * 100%),可再生能源产品销售收入下降约45.31%((2816 - 1540) / 2816 * 100%),总收入下降约40.36%((300862 - 179417) / 300862 * 100%)[151] 各地区市场收益变化 - 各地区市场中,澳大利亚收益约1.234亿元,中国约2970万元,北美约1260万元,欧洲约980.7万元,亚太(不含中国)约392.1万元,均较2022年上半年有不同程度变化[20] - 2023年上半年按主要地理市场划分,中国市场收入29,657千元人民币,北美洲12,637千元人民币,欧洲9,807千元人民币,亚太区(不包括中国)3,921千元人民币,澳大利西亚123,395千元人民币[154] - 2022年上半年按主要地理市场划分,中国市场收入46,550千元人民币,北美洲11,898千元人民币,欧洲18,491千元人民币,亚太区(不包括中国)3,196千元人民币,澳大利西亚220,727千元人民币[156]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外部客户收入2.9657亿元,2022年同期为4.655亿元,同比下降36.29%[173] - 2023年上半年北美洲市场外部客户收入1.2637亿元,2022年同期为1.1898亿元,同比增长6.21%[173] - 2023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外部客户收入0.9807亿元,2022年同期为1.8491亿元,同比下降47.93%[173] - 2023年上半年亚太区(除中国)市场外部客户收入0.3921亿元,2022年同期为0.3196亿元,同比增长22.68%[173] - 2023年上半年澳大利西亞市场外部客户收入12.3395亿元,2022年同期为22.0727亿元,同比下降44.18%[173] 其他收支及成本变化 - 其他收益上升100.4%至1040万元,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其他亏损净额480万元,源于外币汇兑亏损[29][3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跌12.6%至870万元,行政开支减至1280万元,融资成本升至约310万元[31][36][37] - 期内,公司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总开支为人民币4.2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人民币390万元[49][54]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6190万元,2022年同期为1001万元,同比增长518.38%[1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成本为157,681千元,2022年同期为272,357千元[179]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2,775千元,2022年同期为14,074千元;投资物业折旧为2,637千元,2022年同期为1,722千元[179]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4,421千元,2022年同期为9,269千元[179]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损益表内所得税中,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为36千元,2022年为8千元;递延税项费用为427千元,2022年为 - 643千元[1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购入厂房及机器项目成本为42,000元,2022年同期为3,687,000元[185][188] 公司资产及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4.04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660万元;已动用银行信贷额度8820万元[40][4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04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331亿元;银行存款及现金为人民币366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138亿元[4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动用银行融资总额为人民币8820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400万元[4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和或然负债[50][5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暂无重大投资或收购资本资产计划[51][5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外幣遠期合約的公平值按衍生金融工具(資產)确认,衍生金融工具(負債)为人民币1020万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4.2万元和人民币1.8万元[58][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存货中原材料为58,148千元,在制品为18,048千元,制成品为6,899千元;2022年12月31日原材料为61,536千元,在制品为18,334千元,制成品为10,004千元[1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5,018千元,扣除亏损拨备后总额为73,274千元;原材料预付款为95,420千元;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06,194千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179,468千元[1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应收票据账龄在1个月内为55,926千元,1 - 2个月为14,208千元,2 - 3个月为3,140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28,047千元、13,746千元、5,841千元[196] - 公司已抵押存款用作银行向集团发出银行融资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抵押[199]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聘用204名员工,2022年6月30日为344名[63][66] 公司股份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吴哲彦先生在受控制法团的股份权益为89,929,482股,持股约9.76%;实益拥有股份17,024,596股,持股约1.85%[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谢清美女士实益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