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谷磨房(01837) - 2023 - 年度财报
01837五谷磨房(01837)2024-04-26 16:3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稳定在约50天[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人民币9.4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813亿元增加约20.7%[3]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859亿元,2022年为1.685亿元;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11亿元,2022年为0.186亿元;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0.071亿元,2022年为0.251亿元[2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0.33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392亿元[2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但无计提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0.0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0.062亿元[2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带息负债比率约为0.3%,2022年12月31日为0.7%[28]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价值约为0.93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0.819亿元,库存增加因销售增长[3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或然负债[2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计息借款,2022年12月31日也无[4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2年的1.916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2.178亿元[99]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的0.849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0.973亿元[99] - 库存从2022年的0.819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0.935亿元[99]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维持稳定于约40天[100] 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682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有697名;2023年雇员成本(不含董事酬金)为1.402亿元,较2022年的1.563亿元减少约8%[2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682名,2022年为697名[128] 公司秘书 - 袁陞瑋于2023年10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具备相关资格且有逾十二年工作经验[18] 销售渠道与收入 - 2023年线下渠道收入1000172千元,占比54.2%;线上渠道收入845103千元,占比45.8%;2022年线下渠道收入922243千元,占比53.6%;线上渠道收入796831千元,占比46.4%[70] - 2023年线下直营专柜收入734298千元,占比39.8%;新渠道业务收入265874千元,占比14.4%;2022年线下直营专柜收入742755千元,占比43.2%;新渠道业务收入179488千元,占比10.4%[70] - 线上渠道销售收入增加得益于成功推广品牌和产品,以及电商团队有效运营传统及社交电商平台[71]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3.6%升至2023年的54.2%,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6.4%降至2023年的45.8%[72] - 电商业务同比增长6.1%,贡献集团整体收益的45.8%(2022财年:46.4%)[85] - 新渠道业务同比增长48.1%,贡献集团整体收益的14.4%(2022财年:10.4%)[88] - 专柜业务同比下滑1.1%,但降幅收窄,呈稳定发展态势[90] 其他收入与收益 - 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约1650万元增至2023年约1950万元,主要因银行利息收入增加[73] 公司愿景与运营 - 公司以“成为新中式食养第一品牌”为长期愿景,形成以食养为核心的产品体系[59] - 公司通过“透明工厂”向消费者透传品牌做健康食品的高标准[60] - 公司携手绿色江河公益组织守护长江源长达11年[61] - 公司重视传统电商平台精准投放,本财年期问鼎天猫双十一直饮品类/食补粉粉店铺销售榜[63] - 公司持续开发高势能经销商,拓展产品分销网点[64] 产品荣誉 - “核桃黑豆芝麻粉”连续七年获天猫天然粉粉第一大单品称号[101] 成本与开支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6.207亿元增加约6.9%至2023年的6.638亿元[9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约891.0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897.1百万元[106]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79.0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100.4百万元[106] - 金融资产减值从2022年约6.0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16.2百万元[108] - 其他开支从2022年约1.1百万元减至2023年约1.0百万元[109] - 融资成本从2022年约0.6百万元减至2023年约0.4百万元[110] 利润情况 - 毛利从2022年的约10.984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11.815亿元,毛利率从63.9%上升至64.0%[94] - 除税前溢利从2022年约137.3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185.9百万元[111]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20.8百万元增至2023年33.6百万元[112] - 溢利从2022年约116.5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152.4百万元,增幅约30.8%[113] 董事会情况 - 董事会当前由七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7次会议,包括1次传阅书面决议案[141]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规定[137] - 主席于2023年8月29日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38] - 公司董事会现有两名女性董事,将委任至少一名女性董事[144] - 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位分别由桂常青女士及张泽军先生出任,职责清晰区分[146] - 董事会已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职权范围书面界定[149]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建议外聘核数师委任等,检讨公司财务等制度[147] 会计准则与财务处理 - 香港会计准则修订本预期不会对集团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53] - 报告期末评估资产减值亏损,符合条件可拨回[155] - 关联方包括与集团属同一集团成员公司等情况[15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按直线法,依估计可使用年期撇销成本至余值计算[157] - 单独获得的无形资产初始按成本计量,业务合并获得的按收购日公允价值计量[159] - 递延开发成本按成本减减值亏损入账,分五至七年商业年期摊销[161] - 集团作为承租人,物业及厂房租赁期为2至5年[163] - 集团将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付款按直线法确认为开支[165] - 集团于合约付款逾期90天或有迹象显示不大可能收回款项时视金融资产违约[170] - 金融负债初始分类为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贷款及借款、应付款项或对冲工具衍生工具[172]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欺诈或违规行为对集团财务报表或业务构成重大影响[179] 公司业务性质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业务主要通过附属公司在中国开展[181] 过户登记 - 递交过户文件登记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24日下午4时30分[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