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磨房(01837)

搜索文档
五谷磨房20250401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五谷磨坊 - **行业**: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数据 - 美股基本收益8.7分,同比7.1分增长23%;美股派息3.69分,同比3.23分增长14% [1] - 毛利率本期65.8%,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净利润率本期9.1%,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全年派息率42.4%,同比增加3.1个百分点 [1] - 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1.7%,下半年比上半年增长7.6%;新渠道占比从去年14.4%提升到17.3%,电商同比增长9%,下半年比上半年增长1.6%,专柜同比增长6.5%,下半年比上半年增长2.7% [1][2] - 销售及分销成本因线上渠道推广费用增加,从48.6%增加到50.6%;行政开支因收入规模增长,从5.4%下降到5.2% [2] 业务回顾 - 经营重点聚焦健康食品赛道、药食同源食材开发、谷方系列产品 [3][4] - 聚焦核心产品销售,专柜销售效率提升7个百分点,新渠道销售同比增长34%,线上渠道因流量见顶增速放缓,全年总收入同比增幅9% [5] 未来展望 - 健康食品赛道热度不减,药食同源持续创新,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年复合增长率8% [6] - 线上渠道分化为传统电商、内容电商等,线下渠道分化,零食店和会员店增长值得关注 [7][8] - 品牌内部策略提升产品力,拓宽人群和场景,聚焦黑粉、谷方、食养理、青阳系列产品 [9] - 重视新渠道建设,如会员店和调改中的超市渠道,专柜稳健发展,电商顺应渠道变化布局业务 [10] 风险提示 - 受重要零售渠道经营策略调整,初步估计集团收入将减少5000 - 8000万 [10] 问答环节要点 - **成本和毛利率展望**:去掉结构影响,整体毛利趋稳 [13] - **新渠道进度和规划**:新渠道势头好,但要考虑需求、市场、企业可持续发展及自身能力资源,目前无相关计划 [13][14] - **竞争格局**:无完全相同或雷同产品的竞争对手,竞争有利于教育消费者,公司可从更大市场受益 [16][17] - **专柜减少原因**:专柜所在现代超市渠道发生激烈变化 [17] - **现金使用**:秉承长期经营原则,不排除收并购、回购或派息等方式,以提升公司价值和股东回报 [19] - **海外市场策略**:国内机会多,品牌基于中国养生文化,优先选择华人多的区域,目前重兵部署海外市场效率不高,但保持尝试 [20] - **复购率和留存率**:线下复购率最高,90天复购率约90%,老客销售占比约一半;线上复购率接近20% [22][23] - **市场规模**:冲调粉类中国市场约100亿,公司产品群多,核心价值为解决健康问题,非单纯饱腹 [25] - **蛋白粉市场**:不跨足蛋白粉市场,坚持中式养生方式 [28] - **产品功能验证**:多个产品做了科学功能验证,如黑粉 [29] - **新兴渠道机会**:新兴渠道可快速获取收入,但要考虑是否适合传播养生价值 [30] - **抖音和线下会员超市业务**:抖音营收增长较好,但费用率高;线下会员店数量不多,但生意不错 [31] - **前五商品情况**:前五商品销售占总营收近40%,两个商品寿命13年以内,三个商品13年以上 [32] - **成本管控哲学**:品牌强调“养”,用最好原料保障差异化效果,追求高性价比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红线 [35] - **南沙工厂**:25年无明确投产计划,根据业务发展决定,目前湖北工厂产能增加、效率提高 [37] - **百事入股助力**:主要在管理、营销、供应链方面进行能力和经验交流 [38] - **新渠道增长指引**:新渠道增长高于平均增长,单位面积或人均产出较好,但数量有限 [38] - **无糖产品改进**:二季度将上市新的真正无糖黑粉 [39] - **礼品产品培养**:围绕健康养生、送健康理念,主打送亲友长辈场景 [40] - **销售费用**:推广费用根据业务渠道特性和权重而定,长期是变动费用,无规模效应,需追求效率和控制综合费用 [42] - **产品生产和原料使用**:坚持自己生产,较少使用代糖,不认为代糖不健康 [4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未选择分红是为保有未来发力机会,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21] - 专柜毛利率约70 - 80%,渠道毛利55%,电商毛利约70%,新兴零食渠道做的话毛利可能低一些,要综合看推广资源和费用 [41]
五谷磨房(0183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5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0.60367亿元,较2023年的18.45275亿元同比增长12%[4]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3.56287亿元,较2023年的11.81484亿元同比增长15%[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19561亿元,较2023年的1.85934亿元同比增长18%[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1.87858亿元,较2023年的1.52375亿元同比增长23%[4]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087元,2023年为0.071元;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为0.086元,2023年为0.070元[4]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4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0.0369元,2023年为人民币0.0323元[4]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57938亿元,2023年末为3.75506亿元[7] - 2024年末流动资产总额为14.79449亿元,2023年末为13.05850亿元[7] - 2024年末流动负债总额为2.96713亿元,2023年末为2.72370亿元[7] - 2024年末资产净值为15.20292亿元,2023年末为13.95767亿元[8]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销售货品收入为人民币206036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845275千元[18] - 2024年年初计入合约负债的已确认收入为人民币10973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2155千元[18]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人民币20274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9494千元[18]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人民币70408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663791千元[1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29393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1354千元[19] - 2024年研发成本本年开支为人民币19119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1918千元[19]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薪酬及研发成本)合计为人民币147195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40211千元[19]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人民币15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6066千元[1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31,70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3,559千元人民币[23] - 2024年税前溢利为219,561千元人民币,按实际税率14.4%征税;2023年税前溢利为185,934千元人民币,按实际税率18.0%征税[25]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为80,398千元人民币,每股0.0400港元;2023年为70,000千元人民币,每股0.0356港元[25]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87,85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2,375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169,175,589股,2023年为2,159,718,493股[2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为223,69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7,818千元人民币[28]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总计为114,03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7,346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0.604亿元,较2023年的18.453亿元增长11.7%[42] - 2024年销售成本为7.041亿元,较2023年的6.638亿元增加约6.1%[46] - 2024年毛利约13.563亿元,毛利率为65.8%;2023年毛利约11.815亿元,毛利率为64.0%[46] - 公司年内溢利从2023年的1.524亿元增至2024年的1.879亿元,增幅约23.2%[56] - 2024年末现金及不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1.116亿元,较2023年末的9.42亿元增加约18.0%[5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8.971亿元增至2024年的10.434亿元,主要因宣传推广费用增加[48]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004亿元增至2024年的1.061亿元,因办公室及研发等开支增加[50]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从2023年的1620万元降至2024年的2万元,因本年无重大呆账[51] - 其他业务支出从2023年的95万元增至2024年的710万元,因专柜固定资产报损清理及公益捐赠[5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15亿元,2023年为1.859亿元[62]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014亿元,2023年为1.211亿元[62]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630万元,2023年为710万元[62] - 雇员成本从2023年的1.402亿元增至2024年的1.472亿元,增加约5.0%[68] 附属公司相关情况 - 公司多家附属公司已发行注册股本不同,如湖北馥雅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为人民币2000万元,广西桂平市金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人民币400万元,公司均间接持股100%[12] - 2023 - 2024年集团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及香港无需缴纳所得税,中国内地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2]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但对财务状况或表现大多无影响[14][15][16]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线下渠道收入11.39501亿元,占比55.3%;线上渠道收入9.20866亿元,占比44.7%[43] - 2023年线下渠道收入10.00172亿元,占比54.2%;线上渠道收入8.45103亿元,占比45.8%[43] - 2024年线下渠道业务增幅约13.9%,主要因提升直營专柜运营效率和实施新渠道业务策略[43] - 古方系列产品“湿旡蹤”2024年销售较2023年同期实现数倍增长[34] - 2024年前三季度线下快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8%,电商渠道份额下滑0.6%[35]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坚持“食养有方”品牌定位,围绕此进行品牌建设[31] - 公司核心产品配方源自经典食养方,联合科研机构深耕,获多项产品功能论证报告[31] - 公司本财年围绕“核桃芝麻黑豆粉”“食养礼盒”、古方系列推动产品升级和研发[33] - 公司本财年在9大营销活动节点联动平台营销IP合作[38] 股东相关安排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30日举行,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时间为2025年5月27日至5月30日[70][72] - 董事会建议就2024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4港元(约人民币0.0369元),总额约人民币8040万元,占2024年度净利约42.8%,预计2025年6月18日派付[71] - 为确定末期股息资格,2025年6月9日至6月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74] 公司证券及资金使用情况 - 2024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库存股[78] - 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算6.368亿港元,累计已动用5.635亿港元,2024年度已动用2300万港元,未动用5030万港元[81] - 兴建南沙生产基地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预计2028年年底使用,因当前生产能力及营运资金充足[81]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守则,2024年度董事均遵守规定[8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核公司2024年度全年业绩、会计政策等[84] 财务数据审核及公告相关 - 核数师确认初步公告数据与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初稿数额一致,但未作保证[85]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在披露易网站和公司网站刊发[87]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适时刊发并寄发股东,也可在相关网站查阅[87]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89] 公司人员构成 - 执行董事为桂常青女士及张泽军先生[89] - 非执行董事为谢长安女士及王铎先生[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森泉先生、胡芃先生及欧阳良宜先生[89]
五谷磨房(0183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42
品牌战略与产品 - 公司品牌战略升级为“五谷磨房,食養有方”[7] - 重点打造王牌单品“核桃芝麻黑豆粉”,获得消费者喜爱[8] - 推出多款节日礼盒产品,如“食養禮盒”、“自然之養禮盒”和“常青禮”,春节“食養禮盒”线上线下销售表现不俗[8] - 夏季产品“濕旡蹤”(益生元黃薏米穀物代餐粉)线上线下销售成绩令人振奋[8] 渠道与销售 - 专柜业务作为重要销售阵地和品牌直面消费者窗口,思考未来升级和发展方向[9] - 电商渠道发展迅猛,从传统电商平台向社交电商平衡发展,制定差异化营销方向与销售策略[10] - 与会员制超市代表企业合作,提供定制化产品并不断创新,取得不俗成绩[11] - 持续开发高势能经销商,扩大产品分销网络[11] 财务表现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873,853千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同期的992,383千元人民币[13] - 线下渠道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478,709千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同期的535,568千元人民币,占比从54.8%下降到54.0%[13] - 线上渠道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395,144千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同期的456,815千元人民币,占比从45.2%上升到46.0%[13] - 销售成本从2023年同期的315.4百万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同期的342.4百万元人民币,增幅约8.6%[15] - 毛利从2023年同期的558.5百万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同期的650.0百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从63.9%上升到65.5%[1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同期的426.4百万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同期的512.2百万元人民币[17] - 行政开支从2023年同期的41.3百万元人民币减少到2024年同期的40.3百万元人民币[18] - 除税前溢利从2023年同期的101.0百万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同期的105.8百万元人民币[22] - 期內溢利从2023年同期的83.2百万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同期的90.1百万元人民币,增幅约8.3%[24] 资产与负债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3年12月31日的217.8百万元人民币减少到2024年6月30日的190.3百万元人民币[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为人民币999.1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5.9%[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42.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38.5%[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89.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466%[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人民币1,063.4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2.9%[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带息负债比率约为0.8%,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0.5个百分点[32] 员工与成本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员工人数为685人,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0.4%[3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为人民币76.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4.1%[33] 资本承担与投资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订约但未计提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0.6百万元,主要用于广州南沙区新建生产厂房[28] 股东与股权 - 张泽军先生和桂常青女士通过全权信托分别持有公司42.49%的股份[38] - 恒泰信託(香港)有限公司、Paddy Aroma Investment Limited和Natural Capital Holding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42.49%的股份[41] - PepsiCo, Inc.持有公司25.88%的股份[41] - 楊卓亞先生通过受控法团和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公司8.39%的股份[41] - Natural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持有公司1.27%的股份[41] - Beadvance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6.85%的股份[41]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有共计10,000,000份购股权[38]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不超过222,1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46]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无其他须披露的股份或相关股份权益或淡仓[42] - 公司于报告期内无订立或存在的股票挂钩协议[43] - 公司授出74,019,823份購股權,行使價為每股1.468港元[53] - 購股權計劃自2018年12月12日起計十年期間內有效,剩餘期限約為四年三個月[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61,892,503份購股權尚未獲行使[55] - 購股權計劃將於上市日期起計十年期間內有效,期間後不得再授出購股權[48] - 購股權可於要約日期起計30日內接納,接納時須繳付1.00港元[50] - 行使價不得低於以下各項的較高者:(i) 聯交所每日報價表所示股份於購股權要約日期之收市價;(ii) 聯交所每日報價表所示股份於緊接購股權要約日期前五個交易日之收市價平均值;及(iii) 股份面值[51] - 向合資格人士授出購股權超出已發行股份1%的限額須經股東批准[47] - 向主要股東或獨立非執行董事授出購股權導致發行股份超過0.1%或總值超過5百萬港元,須經股東批准[47] - 購股權計劃向董事、最高行政人員或主要股東授出購股權,須經獨立非執行董事批准[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200,000份購股權已被註銷[55] - 截至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授出的購股權數量分別為149,680,177及149,880,177份[57] 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於2022年3月28日採納股份獎勵計劃,旨在獎勵和挽留員工,並吸引合適人才[58][59] - 股份獎勵計劃的管理由董事會根據計劃規則進行[60] - 股份獎勵計劃的上限為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的10%,且每年不得超過已發行股本總數的1%[61] - 根據股份獎勵計劃,受託人不得行使以信託形式持有的任何股份附帶的投票權[62] - 股份獎勵計劃規定,選定僱員獲授的獎勵股份歸僱員個人所有且不得轉讓[63] - 股份獎勵計劃的操作包括從公開市場購入現有股份,並根據本集團整體業績表現及僱員貢獻決定授出獎勵股份的時間和條件[64] - 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已授予的股份总数为33,4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5%[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400,000股奖励股份已归属或转让,7,400,000股奖励股份已授予[68] - 股份奖励计划剩余期限约为七年六个月[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奖励总数为9,808,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4%[68] - 2024年5月25日,公司授予若干员工7,400,000股股份,公允价值为4,134,000港元[69] - 2023年5月25日,公司授予若干员工7,200,000股股份,公允价值为2,765,000港元[69] - 2022年5月11日,公司授予若干员工18,800,000股股份,公允价值为7,100,000港元[69] 重大事项与投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并无作出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概无持有任何库存股份[7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73] - 全球发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636.8百萬港元,未動用所得款項淨額的結餘於2024年6月30日約為66.47百萬港元[75] - 進一步加強綜合分銷平台並優化渠道組合,已動用金額222.9百萬港元[75] - 在廣東省廣州市興建新南沙生產基地,已動用金額308.8百萬港元,剩餘66.47百萬港元預計2028年年底前使用[75] 董事与委员会 - 非執行董事謝長安女士於2024年2月起出任PepsiCo., Inc.亞太區首席增長官[77] - 獨立非執行董事張森泉先生於2024年1月17日獲任浙江同源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77] - 審核委員會由獨立非執行董事張森泉先生、胡芃先生及歐陽良宜先生組成,張森泉先生擔任主席[78]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財務資料[78] -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已審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綜合財務資料[78] - 審核委員會認為財務報表、業績公告及本報告的編製已符合適用的會計準則及上市規則並已作出充分披露[78] -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中期財務資料的審閱,範圍遠較審核為小[81] 财务摘要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992,38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83] - 毛利为650,01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83] - 期內溢利为90,14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83]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4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83]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999,1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85] - 流动资产总额为1,294,28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5] - 流动负债总额为230,93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2%[85] - 资产净值为1,416,98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6] - 已付股息为70,521千元人民币[88] - 功能貨幣換算為呈列貨幣的匯兌差額为4,489千元人民币[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計收入為1,327,147千元人民幣[89] - 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淨額為142,162千元人民幣,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8.5%[90] - 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為89,732千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3,752千元人民幣[91] - 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99,116千元人民幣,相比期初增加158,004千元人民幣[91]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於中國從事天然健康食品的加工及銷售[93] - 中期簡明綜合財務報表乃按照香港會計準則第34號中期財務報告編製[94] - 中期簡明綜合財務報表以人民幣列值,所有價值均已調整至最接近的千元數[94] - 編製中期簡明綜合財務報表所採納的會計政策與編製年度綜合財務報表時所採用者相同[95] 收入与成本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
五谷磨房(0183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2:32
财务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13.56%,达到9.92亿人民币[4] - 毛利同比增长16.39%,达到6.50亿人民币[4] - 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4.76%,达到1.06亿人民币[4]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同比增長8.39%,達到9,014.9萬人民幣[4] - 基本每股盈利同比增長7.69%,達到0.042人民幣[4] - 收入同比增长13.5%,达到9.92亿人民幣[19] - 期內溢利約為人民幣90.1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約8.3%[52] 资产负债变化 - 存貨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24,408萬人民幣[11] -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27,553萬人民幣[11] - 貿易應付款項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24,758萬人民幣[11] - 現金及銀行存款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57,145萬人民幣[11] - 資產淨值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1,213萬人民幣[13]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現金及銀行存款為人民幣999.1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約5.9%[55]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流動資產淨值為人民幣1,063.4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9%[56]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資本承諾約為人民幣0.6百萬元,主要用於在廣州南沙區興建新生產廠房[56]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帶息負債比率約為0.8%,較2023年12月31日上升0.5個百分點[59] 营收构成 - 政府補貼收入為379萬人民幣,同比下降71.1%[20] - 銀行利息收入為586.5萬人民幣,同比增長85.7%[20] -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收益為206.4萬人民幣,同比下降63.4%[20] - 銷售成本為3.4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5%[22] - 研發投入為347.3萬人民幣,同比增長38.3%[22] - 員工工資及薪金為7.3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2.6%[22] - 權益結算股份支付費用為967萬人民幣,同比下降60.7%[22] - 中國企業所得稅費用為1.56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2.2%[25] 品牌建设 - 公司成立18周年,迎來成年禮,未來前景廣闊[36] - 以"五谷磨房,食養有方"為新品牌戰略,通過營銷推廣傳達品牌理念[36] - 重點打造"核桃芝麻黑豆粉"王牌單品,獲得廣大消費者喜愛[36] - 針對節日禮品需求推出多款"食養禮盒"系列產品,取得良好銷售成績[36] - 根據不同季節推出多款產品,如夏季"濕無蹤"代餐粉受到熱捧[36] 渠道拓展 - 線下專櫃業務作為品牌直面消費者的重要窗口,公司正在升級發展方向[37] - 電商渠道發展迅猛,公司針對不同平台制定差異化營銷策略[37] - 在傳統電商平台精準投放營銷,在社交電商平台通過自播、達人帶貨等方式推廣[37] - 公司持續開發高勢能經銷商,以期將產品分銷到更廣網點,惠及更多消費者群體[38] - 公司將通過建立強大的品牌印記,從而贏得消費者認可以及廣闊的分銷渠道,為未來發展帶來更多潛力空間[39] - 公司通過線下直營專櫃網絡和新渠道網絡以及線上渠道(包括主要電商平台及自營微信會員店)銷售產品[40] - 線上渠道銷售收入整體有所增加,主要歸因於品牌推廣取得成功產品和新品及食養禮盒貢獻[42] 成本管控 - 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的63.9%上升至本報告期的65.5%,主要由於整體收入增長,而原料和包材採購價較同期下降,成本增幅較小所致[43] - 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主要歸因於銷售增長相對應的廣告及推廣服務費用和佣金開支增加[45] - 行政開支有所減少,主要是由於本報告期內組織結構調整,行政部門薪金及員工福利開支相對減少[46] 其他 - 公司銷售渠道主要為信用銷售,信用期通常為1-3個月[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貿易應收款項餘額為1.87億元人民幣[30][32] - 貿易應收款項周轉天數為37天,較2023年末有所改善[53][54] - 存貨周轉天數為43天,較2023年末有所改善[53][54] - 本報告期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淨額為人民幣142.2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38.4%[55] - 本集團的外匯風險主要來自港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管理層將密切監控其對集團業績的影響[57]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有685名員工,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人[60] - 本報告期內,員工成本合計為人民幣76.5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4.1%[61] - 本公司已採納股份獎勵計劃,於2024年5月授予7,400,000個限制性股份單位[64] - 於2024年6月30日,根據股份獎勵計劃可進一步授予的限制性股份單位總數為9,808,000股[65] -
五谷磨房20240624
2024-06-25 10:54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品牌方面 - 公司正值五谷茉芳成立18周年,与专业品牌公司进行品牌升级,定位为"食养有方"的功能性食品公司 [1][2][3] - 公司强调产品的健康功能性,并通过科学实验进行验证,如三酱粉产品能够降压 [2][3] - 公司围绕"食养有方"的品牌核心价值进行产品设计和渠道发展 [3] 渠道方面 - 公司三大销售渠道为专柜、经销和线上电商,前五个月整体表现符合预期 [4][5] - 专柜业务稳中有升,经销业务同比增长30%-40%,电商业务同比增长10%-15% [4][5] - 电商业务中,天猫表现突出,同比增长超30%,其他传统电商和抖音渠道增速相对较慢 [5][6] - 公司调整抖音运营策略,未来将更多关注内容深度和品牌传播的平台 [6][7] 产品方面 - 公司大单品"核桃黑豆芝麻粉"表现亮眼,是公司重点发力的产品 [7][8] - 公司重点发展礼盒产品,作为未来战略级产品,春节期间销售突破1亿元 [8][9] - 公司还推出了一些机会性产品,如"失气宗"在618期间销售超1000万元 [10][11] - 公司产品研发策略是根据四季食养理念,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健康产品 [11][12]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曹莹提问** 想了解公司618期间的整体表现情况 [13] **Gina回答** 公司618期间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15%,其中天猫同比增长超30%,传统电商和抖音渠道增速相对较慢 [13][14][15] 问题2 **曹莹提问** 想了解公司专柜业务的增长动力 [26][27] **Gina回答** 专柜业务增长主要来自于运营效果提升,包括产品选择、销售转化等方面的优化,公司未来将稳定专柜数量,聚焦提升单店效率 [26][27][28] 问题3 **曹莹提问** 想了解公司今年和未来一年的收入和利润预期 [36][37] **Gina回答** 今年公司收入预计增长高个位数,净利率维持在中高个位数水平。未来公司希望收入能恢复到双位数增长,净利率能达到高个位数水平,但会更加审慎地进行必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投入 [36][37][38][39]
五谷磨房(01837.HK)投资者交流会
2024-06-25 00:0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目前的渠道结构包括高精、经销、团购和试验性渠道,其中高精渠道占比较大,但经销渠道发展速度更快 [1][2][3] - 公司在不同区域的表现差异较大,传统强势区域如四川重庆表现较好,与当地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 [4][5] - 专柜业务虽然数量有所收缩,但单店收入和利润都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产品定价、销售转化等方面的优化 [6][7][8] - 公司整体毛利率有小幅提升,主要是由于渠道结构变化,专柜、电商和新渠道业务的毛利率存在差异 [9][10][11] - 未来公司将保持专柜数量在2000-2200间的稳定水平,并将线上线下渠道协调发展作为长期战略 [12][13][14][15] - 2023年公司收入预计仍将保持高单位数增长,净利率维持在中高单位数水平,未来有望恢复到双位数收入增长和高单位数净利率 [16][17][1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人提问** 公司在各地区的业务分布情况如何,哪些区域表现更优势? [4] **Gina总回答** 公司整体业务分布较为平均,但近年来更集中在一线城市。传统强势区域如四川重庆表现较好,与当地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4][5] 问题2 **投资人提问** 专柜业务收缩对公司收入有何影响,未来专柜数量会继续下降吗? [12] **Gina总回答** 公司专柜数量已基本稳定在2000-2200间,未来不会大幅收缩。专柜业务虽然占比下降,但通过优化产品、销售等提升单店收入和利润,对公司整体影响有限。[12][13][14] 问题3 **投资人提问** 公司未来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预期如何,是否会有额外投入影响利润率? [16][17][18] **Gina总回答** 2023年公司预计收入仍将保持高单位数增长,净利率维持在中高单位数水平。未来有望恢复到双位数收入增长和高单位数净利率。公司将更审慎地进行必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投入,不会大幅增加费用。[16][17][18]
五谷磨房(0183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稳定在约50天[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人民币9.4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813亿元增加约20.7%[3]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859亿元,2022年为1.685亿元;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11亿元,2022年为0.186亿元;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0.071亿元,2022年为0.251亿元[2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0.33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392亿元[2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但无计提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0.0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0.062亿元[2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带息负债比率约为0.3%,2022年12月31日为0.7%[28]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价值约为0.93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0.819亿元,库存增加因销售增长[3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或然负债[2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计息借款,2022年12月31日也无[4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2年的1.916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2.178亿元[99]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的0.849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0.973亿元[99] - 库存从2022年的0.819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0.935亿元[99]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维持稳定于约40天[100] 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682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有697名;2023年雇员成本(不含董事酬金)为1.402亿元,较2022年的1.563亿元减少约8%[2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682名,2022年为697名[128] 公司秘书 - 袁陞瑋于2023年10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具备相关资格且有逾十二年工作经验[18] 销售渠道与收入 - 2023年线下渠道收入1000172千元,占比54.2%;线上渠道收入845103千元,占比45.8%;2022年线下渠道收入922243千元,占比53.6%;线上渠道收入796831千元,占比46.4%[70] - 2023年线下直营专柜收入734298千元,占比39.8%;新渠道业务收入265874千元,占比14.4%;2022年线下直营专柜收入742755千元,占比43.2%;新渠道业务收入179488千元,占比10.4%[70] - 线上渠道销售收入增加得益于成功推广品牌和产品,以及电商团队有效运营传统及社交电商平台[71]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3.6%升至2023年的54.2%,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6.4%降至2023年的45.8%[72] - 电商业务同比增长6.1%,贡献集团整体收益的45.8%(2022财年:46.4%)[85] - 新渠道业务同比增长48.1%,贡献集团整体收益的14.4%(2022财年:10.4%)[88] - 专柜业务同比下滑1.1%,但降幅收窄,呈稳定发展态势[90] 其他收入与收益 - 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约1650万元增至2023年约1950万元,主要因银行利息收入增加[73] 公司愿景与运营 - 公司以“成为新中式食养第一品牌”为长期愿景,形成以食养为核心的产品体系[59] - 公司通过“透明工厂”向消费者透传品牌做健康食品的高标准[60] - 公司携手绿色江河公益组织守护长江源长达11年[61] - 公司重视传统电商平台精准投放,本财年期问鼎天猫双十一直饮品类/食补粉粉店铺销售榜[63] - 公司持续开发高势能经销商,拓展产品分销网点[64] 产品荣誉 - “核桃黑豆芝麻粉”连续七年获天猫天然粉粉第一大单品称号[101] 成本与开支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6.207亿元增加约6.9%至2023年的6.638亿元[9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约891.0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897.1百万元[106]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79.0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100.4百万元[106] - 金融资产减值从2022年约6.0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16.2百万元[108] - 其他开支从2022年约1.1百万元减至2023年约1.0百万元[109] - 融资成本从2022年约0.6百万元减至2023年约0.4百万元[110] 利润情况 - 毛利从2022年的约10.984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11.815亿元,毛利率从63.9%上升至64.0%[94] - 除税前溢利从2022年约137.3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185.9百万元[111]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20.8百万元增至2023年33.6百万元[112] - 溢利从2022年约116.5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152.4百万元,增幅约30.8%[113] 董事会情况 - 董事会当前由七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7次会议,包括1次传阅书面决议案[141]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规定[137] - 主席于2023年8月29日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38] - 公司董事会现有两名女性董事,将委任至少一名女性董事[144] - 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位分别由桂常青女士及张泽军先生出任,职责清晰区分[146] - 董事会已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职权范围书面界定[149]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建议外聘核数师委任等,检讨公司财务等制度[147] 会计准则与财务处理 - 香港会计准则修订本预期不会对集团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53] - 报告期末评估资产减值亏损,符合条件可拨回[155] - 关联方包括与集团属同一集团成员公司等情况[15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按直线法,依估计可使用年期撇销成本至余值计算[157] - 单独获得的无形资产初始按成本计量,业务合并获得的按收购日公允价值计量[159] - 递延开发成本按成本减减值亏损入账,分五至七年商业年期摊销[161] - 集团作为承租人,物业及厂房租赁期为2至5年[163] - 集团将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付款按直线法确认为开支[165] - 集团于合约付款逾期90天或有迹象显示不大可能收回款项时视金融资产违约[170] - 金融负债初始分类为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贷款及借款、应付款项或对冲工具衍生工具[172]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欺诈或违规行为对集团财务报表或业务构成重大影响[179] 公司业务性质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业务主要通过附属公司在中国开展[181] 过户登记 - 递交过户文件登记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24日下午4时30分[182]
五谷磨房(0183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5 22:5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地点及日期:湖北馥雅食品科技成立于2011年3月30日,注册股本为人民币20,000,000元,股权百分比为100%[9] 业绩表现 - 2023年全年业绩收入达到人民币1,845,275千元,同比增长7%[1] - 2023年全年业绩毛利为人民币1,181,484千元,同比增长8%[2] - 2023年全年业绩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52,375千元,同比增长31%[3] - 2023年全年业绩每股盈利为0.071元,同比增长31%[4] - 2022年至2023年12月31日的收入为人民币1,845,275千元,较2022年增长[16] - 2023年本集团除税前溢利为663,791千元,较2022年的620,690千元增长[17] - 2023年本集团的研发成本为11,918千元,较2022年的11,456千元略有增加[17] - 2023年本集团的即期-中国内地年内开支为6,653千元,较2022年的13,374千元减少[20] - 2023年本集团的稅前溢利为185,934千元,按适用的法定稅率征税后的预提稅为48,374千元[21] - 2023年本集团建议末期每股普通股股息为0.0323元,总额为70,000千元[21] - 2023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52,375千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148,666,000股[23] - 2023年本集团的贸易应收款项为215,877千元,较2022年的195,685千元增加[24] - 2023年报告期末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中,超过三个月的账龄为217,818千元,较2022年的191,583千元增加[25]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计为97,346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6%[26] 产品与市场 - 公司以食养为核心,推出食养谷物粉、中式食养零食等产品,致力于打造健康食品形象[27] - 公司与专业机构合作,共同研发高芝麻素新品系列,提升产品芝麻素含量,受到消费者青睐[28][29] 销售与渠道 - 公司2023年線下及線上渠道销售收入均有增长,主要受益于新渠道业务发展策略[48] - 线上渠道销售收入增加主要归因于成功推广品牌和有效运营电商渠道[49]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金融资产减值约16.2百万人民币,主要由于逾期贸易应收款项增加[54]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33.6百万人民币,增长主要由于盈利增长所致[58]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152.4百万人民币,增幅约30.8%[59] - 库存周转天数约为365天,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稳定在40天左右[62][63] - 存货账面值约为93.5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64] - 2023年末,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达到942.0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加20.7%[65]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85.9百万人民币,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1.1百万人民币,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1百万人民币[66] - 公司已订约但未计提资本承担约为5.0百万人民币,主要用于新生产厂房的购买[67] 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 公司的带息负债比率约为0.3%,员工人数为682人,员工成本为140.2百万人民币[71][72] - 公司的薪酬政策由薪酬委员会制定,包括现金和股权激励,董事酬金和高管薪酬由董事会决定[73][74][75] - 公司建议宣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0323元,总额约为70百万人民币,将以港币派发[77]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31日召开股东年会,暂停股份过户登记期间为2024年5月27日至5月31日[76][78]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6日至6月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79] - 公司致力于融入良好企业治理要素,包括均衡比例的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80] - 公司在推动业务发展的同时,也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事宜[81] - 公司需遵守所在司法区域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严格的废物处理程序[82] - 公司于2023年未进行股份的购买、出售或贖回[83]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一直维持足够的公众持股量[84] - 公司自2023年12月31日以来未发生与业务或财务绩效相关的其他重大事件[85] - 公司将所得款项按照招股章程的方式使用,包括加强分销平台、扩大线上业务、升级现有专柜等[86] - 公司将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存放于信誉良好的银行,董事遵守上市规则附录所載的标准守则[87] - 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计全年业绩和审计公司的会计政策[88]
五谷磨房(0183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7:02
未来发展重点 - 未来发展重点在快速发展渠道业务、保持领先品牌地位、全渠道模式合力发展[16] 电商平台收入 - 电商平台收入同比增加10%,其中社交媒体平台收入贡献约43%,成为重要组成部分[14] 新渠道业务 - 新渠道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至人民币403.8百万元,销售网点数增幅达110.8%[15] 销售成本 - 銷售成本增加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包装及其他材料成本、直接劳动力成本增加[20]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主要由于银行利息收入增加、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增加,政府补助减少[21] 销售及分销开支 - 銷售及分銷開支减少主要由于線下直營專櫃及銷售員工數目減少、佣金開支減少、推廣開支減少、广告推广开支增加[22] 线上渠道销售 - 線上渠道銷售增加主要归因于大单品销售表现优异和电子商务团队运营良好[19] 金融资产及负债公允价值 - 管理層已評估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計入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項及其他資產的金融資產、應收關聯方款項、計入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費用的金融負債及貿易應付款項的公允價值與彼等的賬面值相若[152] 金融资产及负债公允价值计算方法 - 金融資產及負債的公允價值以自願交易方(強迫或清盤出售者除外)當前交易中該工具的可交易金額入賬[153]
五谷磨房(0183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22:4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873,85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58,49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后溢利为83,17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9%[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3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5%[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0,43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增加12.7%[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32,61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减少12.6%[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89,25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减少5.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产净值为1,327,14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增加7.2%[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873,85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0,7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15,36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7]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6,30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7]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2,51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7] - 2023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64,93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7]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值为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7%[17]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3,15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17] - 公司在中国运营的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23年上半年中国应课税溢利税项为3,441千元人民币[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83,17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9%[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151,027,644股,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2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179,55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8.2%[2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57,90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31.8%[27] - 公司总销售收入在2023年上半年达到人民币873.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840.4百万元有所增长[39] - 公司销售成本由人民币297.6百万元上升至315.4百万元,主要由于销量及产量增加导致原材料、包装及劳动力成本增加[42] - 公司毛利由人民币542.8百万元增加至558.5百万元,但毛利率由64.6%下降至63.9%,主要由于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上升且线上产品毛利率较低[42]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人民币9.0百万元增加至10.8百万元,主要由于银行利息收入增加[43]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由人民币440.9百万元减少至426.4百万元,主要由于线下渠道销售员工及佣金开支减少[44] - 公司行政开支由人民币41.2百万元增加至41.3百万元,主要由于土地占用税及股份奖励计划开支增加[45] - 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由人民币1.1百万元减少至0.04百万元,主要由于逾期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结余减少[46] - 公司除税前溢利由人民币68.0百万元增加至101.0百万元[49] - 公司期内溢利由人民币52.4百万元增加至83.2百万元[5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人民币781.3百万元增加至880.4百万元,增幅为12.7%[58]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由人民币839.2百万元增加至950.3百万元[59]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在2023年6月30日为0.5%,较2022年12月31日的0.7%有所下降[63] 产品与研发 - 公司推出新产品"上品八珍"(益生元山药陈皮茯苓谷物餐),结合传统中式食养配方和现代营养科学[31] - 公司经典产品"益元八珍"(坚果山药谷物食品)持续获得消费者广泛喜爱[31] -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共同成立“食养黑芝麻研究中心”,并成功培育出新型膳食营养黑芝麻“黑之养号”,较普通黑芝麻富含更丰富的营养元素[34] 渠道与销售 - 公司旗下产品“小天才”在本报告期贡献电商渠道收入的11.4%,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35] - 公司电商平台在本报告期录得收益人民币359.3百万元,同比增加10.0%,其中抖音和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收入贡献约43.0%[36] - 公司新渠道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4.9%至人民币110.8百万元,销售网点数增幅达65.0%[37] - 公司专柜业务在本报告期收入录得人民币403.8百万元,同比下滑6.5%,主要由于专柜数量减少所致[37] - 公司线下渠道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61.1%下降至2023年的58.9%,而线上渠道销售占比从38.9%上升至41.1%[39] - 公司线上渠道销售增长主要归因于大单品“核桃黑豆芝麻粉”的销售表现优异及电子商务团队的良好运营[41] 人力资源 - 公司雇员人数在2023年6月30日为694名,较2022年12月31日的697名略有减少[64] - 公司雇员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在2023年上半年为73.5百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75.2百万元人民币下降约2.3%[64]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有63,692,502份购股权尚未获行使,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65]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有7,200,000股奖励股份尚未获行使[65] 资本与投资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93.2百万港元,计划用于在2024年底之前在广州市兴建新南沙生产基地[71]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的累计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541.7百万港元[71]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并无任何或然负债[61]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并无抵押任何资产[62]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并无任何重大收购、出售或投资[66] 会计准则与税务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对租赁及弃置义务产生的暂时性差额确认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13] - 公司不属于第二支柱示范规则的范围,因此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对公司无影响[14] 宏观经济环境 - 2023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2%[28] 公司治理 - 五谷磨房食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中期报告已发布[76] - 中期报告可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查阅[76] - 公司执行董事为桂常青女士及张泽军先生[76]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谢长安女士及王铎先生[7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森泉先生、胡芃先生及欧阳良宜先生[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