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抗体-B(03681) - 2023 - 年度财报
03681中国抗体-B(03681)2024-04-26 16: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研发成本为214,342千元人民币,除税前亏损、年内亏损、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均为276,282千元人民币,每股亏损0.33元人民币[200] - 2021年研发成本为103,402千元人民币,除税前亏损、年内亏损、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均为122,600千元人民币,每股亏损0.12元人民币[200] - 2023年研发成本为199,113千元人民币,除税前亏损、年内亏损、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均为288,194千元人民币,每股亏损0.29元人民币[200] - 2019年研发成本为180,368千元人民币,除税前亏损、年内亏损、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均为284,158千元人民币,每股亏损0.29元人民币[200] - 2022年研发成本为135,409千元人民币,除税前亏损、年内亏损、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均为243,111千元人民币,每股亏损0.24元人民币[20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及香港共有215名员工,产生员工成本约6350万元人民币[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就审核服务及非核数服务已付或应付外聘核数师酬金总计2,000[8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的发明专利数目为35项,2022年12月31日为31项[165] 业务合作与收入 - 公司于2021年收取初始预付款400万美元,有权收取最多1.83亿美元的发展和销售里程碑付款[3] - 公司与苏州信诺维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授权人,于2021年9月与Everest Medicines II (HK) Limited订立授权协议,授出SN1011在全球范围内用于治疗疾病的发展及商业化的权利[177] 公司治理会议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外聘核数师出席其中2次[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3次薪酬委员会会议[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45] 董事相关情况 - 梁瑞安博士等多位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的出席率多为100%,张健民博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0% [1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为3年[4] - 董事会级别女比男比例为1:10 [29] - 2023年9月6日有董事辞任[11][13] - 周玉燕女士于2023年3月2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95] - 梁瑞安博士为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5] - 王菩春先生于2024年2月7日获委任为总裁(中国区)[195] - 陈诗婷女士于2023年3月20日辞任公司秘书[195] - 刘洁女士于2023年9月6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95]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已委聘独立顾问对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及独立检讨[32]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开展内部控制审查,未识别出有关集团内部控制系统的重大问题[33] - 审核委员会每年两次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至少每年协助董事会领导管理层并监督相关系统[48] - 公司定期检讨及加强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审查法律遵守情况、提供合规培训等[53][54] - 公司制定披露政策,实施监控程序确保禁止未经授权获取及使用内幕消息[55] - 公司首席财务官负责制订及更新风险管理政策及目标等多项风险管理工作[71] - 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实施风险管理政策及执行日常风险管理常规[72] - 审核委员会就外聘核数师的委任及免职向董事提供推荐建议,审阅财务报表并就财务报告提供意见以及监督集团的内部控制程序[75] 研发团队与平台建设 - 研究团队建立五大内部战略平台,SM18、SM32及SM20/SM22为平台候选药物[35] - 公司正在建设临床前研发平台,为多个临床前开发产品(如SM06)生成和收集支持IND的数据包[70] - 2023年初研发人员总数为87人,年末为59人,其中年初博士学位711人、硕士学位40人、大学学位或以下36人,年末硕士学位27人、大学学位或以下25人[136] 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工作 - 薪酬委员会检讨个别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并作推荐建议,批准向高级管理人员授出购股[40][41] - 提名委员会于2019年成立[23] 股东权益与沟通 - 占全体股东总表决权最少2.5%的股东或至少50名有权投票的股东可要求传阅股东周年大会决议案[63]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股东沟通,董事或代表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与股东会面并答复问询[61][68] - 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大会上表决的股东的总表决权最少5%的公司股东可要求董事召开股东大会或自行召开[86] - 股东可要求公司向有权收取股东大会通知的股东传阅不多于1,000字的陈述书,该股东应占全体股东的总表决权最少2.5%,或至少50名拥有相关表决权的股东提出要求[87] ESG相关情况 - 报告范围包含公司在海南、苏州、上海、深圳、南京及香港主要运营区域的ESG表现,环境范畴KPI聚焦海南、苏州及香港的基地[117] - 报告依据香港联交所《ESG报告指引》要求编制,有关企业管治信息建议与2023年年报中“企业管治报告”章节一并阅读[117] - 董事会每年最少参与一次ESG相关事宜的评估、优次排序及管理,ESG关键风险已纳入公司风险管理体系[122] - 报告于2024年3月25日经董事会审阅批准[123] - 公司建立由董事会领导、多个职能部门参与的ESG管治架构[126] - 董事会作为ESG管治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监督整体ESG策略、目标及表现等多项工作[127] - 公司持续对利益相关方关注的ESG议题进行识别并积极回应[129] 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将持续推进旗舰产品SM03(Suciraslimab)商业化,发展现有产品管线,开发新型药物,扩大生产规模,强化全球业务[138] - 2023年公司商业化能力和执行力得到完善和加强,明确以产品市场价值为导向的研发方向[138] - 公司将继续推进针对RA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SMO3临床试验,2023年8月向中国国家药监局提交Suciraslimab治疗RA的BLA [142] - 公司就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或因阿尔茨海默氏症引起的轻度痴呆症向中国国家药监局提交IND申请,2023年11月获受理[142] - 公司聚焦治疗RA的SM03商业化,成功商业化后考虑推进用于其他适应症[142] - 公司正在拓展Suciraslimab治疗领域,寻求调节途径推测其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临床适应症[142] - 公司计划在中国启动SS的IND申请及概念验证II期临床研究[142] - 公司将通过非交易路演等方式对投资者进行产品及管线开发方面的教育[139] - 公司致力于成为开发创新性药物以填补未满足医疗需求的全球领先生物制药公司,愿景是成为免疫性疾病及其他衰竭性疾病创新疗法的全球领先者[137] - SM17于2022年6月在美国进行I期首次人体临床试验,2023年完成,入组受试者总数为77名,2024年第一季度获得临床报告;两项IND申请于2023年上半年提交中国药监局,分别于8月11日及9月8日获批;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临床试验已有24名受试者入组[143] - 公司将推进SM06首次IND申请进程,开发更好生物产品并探索用于其他免疫疾病[144] - 公司处于临床前阶段的潜在候选药物包括SM18、SM32及SM20/SM22[145] - 公司继续优化SM09的生产和临床前研究,完成后将由中国国家药监局及/或FDA启动临床试验[110] - 用于治疗RA的全球旗舰产品Suciraslimab的BLA已成功递交[190] 生产基地建设 - 公司在海南海口设有一个生产基地,作业区总面积约19,163平方米,产能为1,200升;正在江苏苏州建设第二生产基地,苏州土地面积43,158平方米,总楼面面积约75,000平方米,预计2024年通过完工验收[158][159] 专利情况 - 就SM03而言,公司拥有3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1项适用于SM06)及4项美国发明专利(均适用于SM06);就SN1011而言,拥有1项美国、1项欧洲及1项澳大利亚发明专利[162] - 就SM09而言,公司拥有2项中国发明专利及3项美国发明专利;报告期内向美国提交SM18及SM32各1项发明专利申请、2项SM17 PCT申请及1项通用SM03和SM06的PCT申请;2023年有1项中国发明专利获授注册;2023年12月31日,美国有4项、中国有4项、欧洲有2项待审批专利申请及5项PCT专利申请[163] 产品特性与临床研究 - SN1011是第三代可逆共价BTK抑制剂,在多种疾病治疗上展示出高靶向选择性、持久可控药效及良好安全性,与现有BTK抑制剂有差异性优势[171] - 澳大利亚SN1011一期首次人体临床研究于2019年进行,中国的于2021年进行并完成[172] - SN1011分别于2020年8月27日、2021年6月23日、2022年4月19日及2022年8月22日获中国国家药监局4个IND批准用于治疗SLE、天疱疮、MS及NMOSD[172] - SM06是使用公司专有的框架重塑技术进行人源化的第二代抗CD22抗体,目前正进行化学、生产及控制程序(CMC)优化[173] - SM09是一种框架重塑(人源化)的抗CD20抗体,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其他有重大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76] 公司荣誉 - 2023年年末,公司于「第八届智通财经上市公司评选」中荣获「最佳中小市值公司」奖项[189] 专业培训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陈女士及周女士各自根据上市规则第3.29条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82] 公司政策与准则 - 公司拟在取得在研药物上市批准后在销售及市场推广活动中维持严苛的反贪污政策[76] - 公司已制定政策并嵌入行为准则以实现有效的举报和反腐败系统,雇员及持份者可发邮件至whistleblower@sinomab.com报告严重关注事项[77] - 公司无预先厘定的派息比率,董事会可根据多种因素于财政年度内建议及/或宣派股息,末期股息须经股东批准[115] 公司通讯发布方式 - 公司已采纳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有关安排详情载于2024年2月9日的通函[115]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 董事不知悉有严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明朗事件或情况[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