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福中国(02136) - 2024 - 中期业绩
02136利福中国(02136)2024-08-08 19:21

财务业绩整体情况 - 收入下跌7.3%至人民币6.446亿元[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下跌67.4%至人民币4170万元[1] - 每股盈利下跌67.4%至人民币0.028元[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减少7.3%至6.446亿元,销售所得款总额下跌11.5%至14.504亿元[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下跌8.1%至3.621亿元,毛利率按销售所得款总额计算之百分比从24.0%上升至25.0%,平均特许专柜扣率从19.6%微降至19.3%[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额减少67.4%至4170万元,未计及应占联营公司及一间合资企业溢利前录得除税前经营亏损1300万元[26]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11]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9] 各项收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货品自营销售收入为2.62424亿元,2023年同期为2.81139亿元[8] - 2024年上半年来自特许专柜销售收入为2.02619亿元,2023年同期为2.51249亿元[8] - 2024年上半年服务收入为1794.9万元,2023年同期为1916.8万元[8] - 2024年上半年租赁收入为1.61611亿元,2023年同期为1.43679亿元[8]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5,587千元,结构性银行存款投资收入9,749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0,406千元和30,406千元[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溢利为1.606亿元,其中1.603亿元属于北人集团,较2023年同期的2.552亿元下降37%[18]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1.016亿元,同比下降7.5%[30] - 利息及投资收入降至2530万元,同比下跌16.7%[31] 各项支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借贷利息支出60,302千元,租赁负债利息支出33,203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62,148千元和21,981千元[10]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32,331千元,预扣税3,087千元,递延税项拨回2,107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42,680千元、0千元和4,602千元[10]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106,760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12,340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99,888千元和123,053千元[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下降4.0%至2.895亿元,占销售所得款总额的百分比从18.4%上升至20.0%[2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一般行政开支按年增加3.9%至1.189亿元,主要因员工成本上升[28] - 融资成本总额升至9350万元,同比上升11.1%[32]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7.6016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11755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9030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49136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25,016千元,租赁应收款项65,507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27,093千元和67,244千元[13]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42,432千元,应付工程款16,036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45,816千元和3,686千元[15] - 经调整EBITDA降至1.971亿元,同比减少18.7%,净负债降至3.843亿元[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结构性银行存款约为27.679亿元,负债与权益比率约为34.5%[33] - 部分物业、厂房及设备和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分别约为35.5亿元和15.44亿元,为33亿元银行贷款作抵押[35] 业务经营情况 - 集团经营业务归属单一经营分部,专注于中国经营百货店、零售、相关业务以及物业投资,非流动资产全部在中国[9] - 公司旗下上海久光、苏州久光及上海久光中心2024年上半年整体业务表现相对平稳[23] - 公司因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零售市场表现渐趋审慎,导致顾客平均消费额下跌[24] - 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投放资源优化门店营运及产品组合,举办多元化特色活动提升客流量[23] - 上海久光中心日均客流量增至34000人次,同比增加22.3%,销售额为1.557亿元,同比减少4.0%[39] - 上海久光中心两座办公楼出租率分别约达70%及10%,带来约1630万元租金收入[39] - 上海久光日均客流量降至46800人次,同比下降4.5%,逗留购买比率升至40.1%,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40] - 苏州久光2024年上半年日均客流量按年增加16.4%至约14400人次,逗留购买比率和平均每宗交易额按年分别下跌11.6个百分点及2.8%至49.2%及482元,销售所得款总额按年下跌17.5%至3.871亿元,钟表及珠宝销售占比约45%,平均特许专柜扣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15.0%[41] - 大连及沈阳商用物业2024年上半年空置,因维修保养成本现金流出约990万元[42] - 上海长宁“鲜品馆”因租约结束于2024年3月停止运营,公司或寻机重开[43] 联营公司情况 - 公司持有北人集团策略性股权,2024年上半年应占北人集团溢利净额(扣除应占非控股权益)由去年同期的1.527亿元减少37.0%至9620万元[44] 应收账款评估情况 - 公司对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中期财务资料的审阅持保留意见,因无法评估2023年1月1日及6月30日应收账款可收回金额[19][20] - 公司就债务人及/或担保人对应收账项的偿还能力咨询中国律师,独立法律意见认为收回应收账项余额可能性非常低,公司认为该应收账款自2019年首次作出全额坏账拨备后至2023年12月31日确实无法收回[45] - 核数师同意公司对该应收账项于2023年12月31日确实无法收回的评估,不再对2023年综合财务状况报表发表保留意见,但无法评估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项不可收回性,已就2024年及2023年数据可比性发表审阅结论[45]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同意核数师对2023年中期简明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以及中期简明综合权益变动表中本期数据与对应数据可比性作出有保留结论[45] 员工情况 - 员工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9990万元增至1.068亿元,同比增加6.9%,全职员工总数从1164名减至1104名[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雇用1104名员工,1098人驻中国内地,6人驻香港[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为1.068亿元,2023年为9990万元[48]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已遵守港交所《企业管治守则》,但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角色未区分[50] 未来展望与计划 - 2024年下半年国际环境复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面临房地产低迷等挑战,但零售市场有望维持平衡[46] - 公司将继续培育久光品牌,巩固其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百货零售业的领先地位[46] - 上海两家门店正与新品牌洽谈下半年开设上海区域首店,并引进更多医疗保健及滋补养生品牌[46] - 公司计划提供更多体验式及沉浸式消费项目,上海久光和苏州久光将举行不同主题活动[46] - 公司将借助线上社交媒体平台增强久光品牌,加强及补足线下销售[47] - 公司将加强推进上海久光中心办公楼的招租,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