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华智慧能源(01083) - 2024 - 中期业绩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05.01亿港币,同比增长6.3%[3] - 业务核心利润为7.07亿港币,同比增长57.5%[2] - 股东应占溢利为7.43亿港币,同比下降33.4%[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105亿港币,同比增长6.26%[1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8.46亿港币,同比下降31.26%[1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22.14港仙,同比下降35.51%[1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全面收益总额为2.62亿港币,同比下降33.44%[1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55.27亿港币,同比增长0.26%[14] - 流动负债总额为201.67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3.90亿港币增加22.99%[15] - 流动负债净额为-120.54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34亿港币增加44.64%[15]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34.74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0.75亿港币减少9.71%[15]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86.80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8.44亿港币减少26.71%[15] - 资产净值为247.93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2.30亿港币减少1.73%[15]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120.54亿港币,负债中一年内到期的借贷约为90.24亿港币[16] - 公司可通过中期票据计划募集资金额度约132.47亿港币,熊猫债券余额约156.01亿港币,未动用信贷额度约70.00亿港币[16] - 公司成功将两项总额人民币40亿元的银行授信续约,未偿还金额约33.30亿港币[16]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可换股债券的分类进行了调整,影响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分类[19] - 公司应用修订本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包括流动负债增加和非流动负债减少,具体影响详见财务报表[2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营业额为10,500,990千港币,同比增长8.3%[25] - 销售管道燃气业务营业额为8,672,375千港币,同比增长5.0%[25] - 燃气接驳业务营业额为814,242千港币,同比下降9.9%[25] - 可再生能源业务营业额为754,780千港币,同比增长70.3%[25] - 延伸业务营业额为259,593千港币,同比下降6.4%[25] - 公司期内溢利为846,188千港币,同比增长1.2%[25] - 其他收益净额为108,969千港币,同比下降85.8%,主要由于退出一间联营公司股本权益之收益减少[29] - 公司未分配公司开支为114,231千港币,同比增长29.6%[25] - 公司融资成本为359,423千港币,同比下降12.2%[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额为105.01亿港币,同比上升6.3%[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售气量为25.9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3%[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居民燃气接驳用户为16.5万户,同比减少9.2%[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管道燃气业务收入为86.72亿港币,同比增长5%[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燃气接驳业务收入为8.14亿港币,同比减少10.2%[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为7.55亿港币,同比增长70.4%[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延伸业务收入为2.60亿港币,同比减少6.5%[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货款为1,690,766千港币,同比增长15.4%[3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付款为2,374,414千港币,同比增长10.9%[3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742,714千港币,同比减少33.4%[34] - 2024年上半年总营业支出为95.51亿港币,同比上升5.7%[41] - 其他收益净额从去年同期的7.64亿港币下降85.7%至1.09亿港币[42]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从去年同期的0.62亿港币上升77.8%至1.11亿港币[43] - 分占合资企业业绩从去年同期的1.12亿港币上升23.7%至1.39亿港币[44] - 融资成本从去年同期的4.09亿港币下降12.2%至3.59亿港币[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7.43亿港币,同比下降33.4%[4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为167.01亿港币,其中90.24亿港币为1年内到期[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及受限制存款合计39.77亿港币[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37.1%[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可透过中期票据计划募集资金的额度约为132.47亿港币[48]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没有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的上市证券[54] 业务增长 - 城市燃气销售量为87.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 - 累计光伏并网容量为2.1吉瓦,同比增长90.9%[3] - 城市燃气客户数目为1722万户,同比增长5.3%[3] - 可再生能源业务净利润为1.64亿港币,大幅增长[2] - 已落实发展128个零碳智慧园区,累计光伏签约3.3吉瓦[2] - 城市燃气平均价差为人民币0.56元/立方米,同比增长3.7%[6] - 电力交易业务同比增长约7倍,超过32亿度[8] - 公司预计下半年内地城市燃气及天然气业务将持续增长[10] - 公司计划依托国家管网在全国多点建设储气基地,并通过LNG采购及合作保障供气稳定和降低成本[10] - 公司对可再生能源业务持续增长感到乐观,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新项目落成及带来利润提升[10] - 公司将继续保持韧性,严控投资风险,落实降本增效,确保稳健发展[10] - 公司重新调整业务结构,新增可再生能源业务分类[24]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连同母公司中華煤氣再度成为全球ESG评分“最佳1%”的中国企业,并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4》[9]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董事会成员包括李家傑(主席)、廖己立、黄维义(行政总裁)、纪伟毅(营运总裁-燃氣業務)、邱建杭(营运总裁-再生能源業務)、郑慕智、李民斌、陆恭蕙[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