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华智慧能源(01083)
icon
搜索文档
从“卖气郎”到“能源管家”,城燃行业新一轮跑马圈地大幕拉开
第一财经· 2025-07-21 18:00
行业转型背景 - 城市燃气行业从"卖气郎"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转型综合能源、拥抱智能化、探索出海路径成为行业共识 [1] - 行业格局从"五大城燃+省燃气公司+数千家中小企业"分散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面临市场化改革、安全监管加强、电气化竞争等挑战 [1] - "双碳"目标催生新机会,打破特许经营权牌照限制,新一轮竞争聚焦服务能力输出 [5] 企业转型案例 - 新奥能源通过为墩煌纺织实施直燃改造、屋顶光伏、设备节能改造和泛能微网,帮助客户用能成本下降14%,年节约400万元 [3] - 新奥计划将经验推广至肇庆纺织印染集中区,通过光伏+储能+节能改造助力传统工业绿色转型 [3] - 港华燃气更名为港华智慧能源,新增零碳场景构建服务;中国燃气提出以科技创新重塑运营模式 [5] - 申能集团展示生物天然气+生物质气化+绿氢CCUS"三步走"规划,推进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 [5] 转型驱动因素 - 终端需求下滑:2025年1-5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1.3%,上海出现消费天花板迹象 [7] - 价格机制问题:湖北等地气价倒挂达0.5-1元/方,工商业用户转向电力冲击天然气需求 [7] - 接驳业务萎缩:燃气工程安装业务毛利明显下滑,多数城燃企业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或负增长 [7] - 政策推动:2025年政府要求建立零碳园区,可再生能源占比需超50%,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 [9] 市场空间与机遇 - 工业领域节能改造潜力巨大:工业部门减排投资潜力0.7-2.7万亿美元,建筑部门2.1-5.8万亿美元 [14] - 技术成本下降:中国风能、太阳能、电池技术成本过去十几年降幅近80%,四类技术成本全球最低 [10] - 电力市场革新: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释放独立储能、虚拟电厂经济潜力 [10] 商业模式创新 - 华润燃气2024年综合能源收入同比增34%至3.6亿港元,新奥泛能销售量增20%至416亿千瓦时,营业额达152.73亿元 [12] - 主要商业模式包括固定价模式(约定更低供能价格)和分享型模式(节能收益分成,如新奥与客户3:2分成) [15] - 转向虚拟电厂模式:通过数字技术聚合负荷参与电力交易,在能量富余时售电,电网需求时参与需求响应 [16] 未来竞争焦点 - 运营和交易能力成为核心,大模型与专家系统融合、数据资产建设、多能融合系统优化是关键 [16] - 构建综合能源数据库形成竞争壁垒,解决电热气水多头管理导致的审批周期长(2-3年)等问题 [16]
新型电力系统系列报告之三:天然气行业全景梳理:气价波动供需重塑,天然气行业迎发展新机遇-20250706
华源证券· 2025-07-06 13: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首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优质化石能源,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桥梁,在较长时间内有望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支撑 [4] - “十四五”期间供给端发展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消费增速较“十三五”有所放缓,价格机制逐步理顺 [4] - 价格是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地产阴影对行业形成拖累 [4] - 展望2030年,天然气成本端下行趋势延续,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的桥梁,“十四五”为发展窗口期 - 双碳目标下天然气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现实选择之一,作为过渡能源,有望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支撑 [7] - 我国规划到2030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左右,各省份“十四五”规划中天然气占比提升趋势明确 [7] -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天然气相关表述集中在能源安全、节能降碳、发展布局、体制改革、海外合作等方面 [8] 进展: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价格机制逐步理顺 - 增储上产成效显著,2024年我国天然气产量2464.51亿立方米,较2020年增长28%,国产气供应能力提升 [14] - 进口气量中枢抬升,2024年对外依存度略降至41.6% [19] - “全国一张网”和储气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并运营LNG接收站31座,总接收能力超1.5亿吨/年 [25] - 新签LNG中长协规模增加,国内买家趋于多元化,预计2030年前每年都有新签协议落地 [31] - “十四五”期间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十三五”有所下移,2023年以来重回较快增长,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 [35] - 城市燃气用气量稳定增长,工业用气稳健增长,新兴产业拉动效果显著,发电用气较快增长,与新能源、水电协同作用增强 [40][41][43] - 政策推动天然气价格机制理顺,各地积极响应,居民端顺价持续推进,各城燃公司毛差及盈利水平有所修复 [49][51] 问题:价格为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地产阴影持续影响行业 - “十四五”前期高气价环境下,价格是天然气行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022年我国进口天然气年均到岸价涨幅44.7%,抑制工商业用气需求增长和气电发展 [54] - 部分地区未实现居民端顺价,仍存在交叉补贴现象,影响工商业气价降幅 [56] -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燃气接驳需求显著下滑,阻碍天然气行业持续扩张 [56] 展望:持续补位替位高碳能源 融合新能源促进转型升级 - 基于长期供需宽松格局,2025年起全球天然气价格有望走低,刺激下游需求增长 [59] - 天然气有望在下游各领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城市燃气需求预计2030年前保持稳定增长,交通领域用气或将迎来重要窗口期 [62][63][64] - 天然气将持续发挥“补煤替煤”作用,助力工业领域减污降碳,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持续发挥调节和支撑作用 [68][69]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关注天然气上游开采标的,如新天然气等 [72] - 建议关注天然气产业链一体化标的,如新奥股份、九丰能源等 [72] - 建议关注下游城市燃气标的,如华润燃气、昆仑能源等 [72]
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2025之“格隆汇金格奖”——ESG卓越公司榜单全部揭晓
格隆汇· 2025-07-04 13:08
全球经济与地缘格局 - 全球经济进入结构性复苏新纪元,产业链在东西半球重构价值坐标 [1] - 技术革命加速推进,算法重新定义金融疆界,资本流动重塑全球版图 [1] -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成为文明迭代的关键变量 [1] 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2025 - 峰会于2025年7月4日-5日在深圳举办,涵盖策略会、思享会、ESG榜单发布及上市公司路演 [4] - 汇聚顶级经济学家、投资机构及上市公司,聚焦中国资本市场变革与发展 [4] - 发布"格隆汇金格奖"ESG卓越榜单,覆盖港股、美股、A股上市公司及优质项目 [4] ESG卓越企业榜单 - **可持续发展类**:第四范式、晋景新能、通威股份等12家企业入选 [4] - **环境友好类**:TCL电子、贝壳-W、蓝月亮集团等12家企业获奖 [5] - **社会责任类**:联想集团、中国平安、中国飞鹤等12家企业上榜 [6] - **公司治理类**:龙湖集团、招商局商业房托、卓越商企服务等12家企业入选 [7] - **创新实践类**:波司登、携程集团-S、信达生物等12家企业获奖 [8] - **信息披露类**:TCL科技、伊利股份、众安在线等12家企业上榜 [9] ESG卓越项目与团队 - **卓越项目**:比亚迪超级e平台、宁德时代骐骥换电解决方案等5个项目入选 [10] - **卓越IR团队**:百奥家庭互动、国泰君安国际、首程控股等10家团队获奖 [10] - **卓越PR团队**:比亚迪、理想汽车-W、优必选等10家团队上榜 [11] - **卓越领袖**:大众公用杨国平、招金矿业李艳等4位高管获评 [12]
港华智慧能源“零碳智慧2期”类REITs成功发行
格隆汇· 2025-06-04 18:44
绿色债券发行 - 公司成功发行"零碳智慧2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发行规模达4.70亿元人民币,优先级票面利率2.2%,属于50亿元储架额度内的第二期发行 [3] - 产品获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头部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券商、信托及外资机构积极认购,全场认购倍数达2.4倍,反映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和综合能源管理能力的认可 [3] - 债券评级为AAA,募集资金将投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光伏和储能项目建设 [1][3][4] 业务发展 - 可再生能源业务2024年税后经营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14%至4.79亿港元,进入规模化收益阶段 [3] - 截至2024年末光伏并网规模达2.3GW,位居分布式光伏行业前列 [3] - 储能业务2024年已签署超400MWh合同,预计2025年新增签约规模将超过2024年水平 [3] 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投资+服务+平台"三维体系,覆盖分布式光伏、储能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以及智能微网、虚拟电厂、碳交易等增值服务 [4] - 通过智慧能源生态平台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及能源管理数智化升级 [4] - 未来将深化合作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实践 [4]
港华智慧能源:向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出售附属公司股权,总代价约4.7亿元
快讯· 2025-06-03 16:59
资产出售交易 - 公司与第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订立协议 出售从事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若干全资附属公司全部股权及所欠贷款 总代价约为人民币4 7亿元 [1] - 公司同意按面值认购第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下发行的部分权益级资产支持证券 本金额为人民币2400万元 相当于资产支持证券本金总额约5 1% [1] 资金用途 - 出售旨在提升公司流动性 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投资屋顶光伏发电及储能电站项目 [1] - 部分资金将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及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1]
港华智慧能源(0108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18
公司荣誉与评级 - 2024年公司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4》,获标普全球CSA评分「最佳1%」之中国企业﹙燃气公用事业﹚等多项荣誉[11] - 公司在标普全球ESG评分中保持优异,蝉联标普全球CSA评分“最佳1%”之中国企业(燃气公用事业)[46] - 2024年公司标普全球ESG评分为66分,富时社会责任指数为AA级等多项ESG评级数据[109] 项目获取与业务布局 - 2024年公司在内地27个省级地区取得项目共749个,2023年底为536个[28][29][32] - 2024年公司城市燃氣項目累計總數達191個,新增4個,分布於19個省級地區,總客戶數目達1764萬戶,新增87萬戶,燃氣銷售量達172.01億立方米,增長5%[72] - 公司已在多地發展生物質天然氣應用項目,6個項目實現併網,應用規模達每年2000萬立方米,新增杭州港華項目,每年併網規模約400萬立方米[85] - 公司与潮州深能燃氣完成潮州市城市燃氣企業整合[89] - 山東濟華與山東港華合併重組,合併後山東港華有245萬客戶,每年售氣量超過10億立方米[89] - 2024年公司在24个省市落实128个零碳智慧园区[9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额为213.14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6.06亿港元,用户数目为1760万[34] - 2020 - 2024年公司营业额分别为128.26亿、171.25亿、200.73亿、198.42亿、213.14亿港元[36] - 2020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分别为22.03亿、21.45亿、15.84亿、21.96亿、22.05亿港元[36] - 2020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分别为16.48亿、15.27亿、12.01亿、18.11亿、17.96亿港元[36] - 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为530.43亿港元,总负债为272.85亿港元[36] - 2020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分别为49.6港仙、41.5港仙、30.2港仙、47.7港仙、47.1港仙[36] - 公司2024年整体营业额上升7.4%至213.14亿港元,业务核心利润上升34.5%至16.01亿港元(以人民币计算,上升37.2%)[4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6.06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0.31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47.1港仙[42] - 2024年集团整体燃气销售量增长5%至172.01亿立方米,总客户数达1764万户,新增87万户[138]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上升2.0%至16.06亿港元,业务核心利润大幅上升34.5%至16.01亿港元(人民币计上升37.2%)[138] - 2024年集团综合报表售气量为50.87亿立方米,增长5.5%,营业额为196.26亿元人民币,上升9.6%,港元计价上升7.4%至213.14亿港元[139] - 2024年销售管道燃气业务收入170.56亿港元,燃气接驳18.65亿港元,可再生能源业务18.64亿港元,延伸业务5.29亿港元[140] - 2024年集团总营业支出为194.20亿港元,同比增加6.8%[141]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较去年同期4.27亿港元减少57.9%至1.80亿港元[143] - 2024年分占联营公司业绩较去年3.66亿港元减少3.3%至3.54亿港元(人民币计下降1.4%)[144] - 2024年分占合资企业业绩较去年3.18亿港元减少10.1%至2.86亿港元(人民币计下降8.3%)[145] - 2024年集团融资成本较去年7.70亿港元减少5.4%至7.29亿港元[146] - 2024年末集团借贷为154.27亿港元(2023年:162.82亿港元)[149] - 2024年公司负债比率为36%(2023年:36%)[1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等合计27.30亿港元(2023年:42.14亿港元),99%为人民币资产[1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中期票面值总额18亿元人民币,平均年息4.2%,平均年期4.4年[151] - 2024年12月31日,中期票账面价值20.8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23.87亿港元)[151] - 2023年6月公司在内地首次发行熊猫债券,集资规模15亿元人民币,平均年息率3.27%,2024年6月12日已偿还10亿元人民币[151] - 2024年12月31日,熊猫债券账面价值5.33亿港元[15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中期票据计划募集资金额度约134.52亿港元,熊猫债券余下额度约154.32亿港元,未动用信贷额度约102.48亿港元[15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股份溢价账为58.85亿港元(2023年:60.68亿港元)[162] 股息分派 - 董事会建议分派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一次性特别股息每股3港仙[4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2023年:每股16港仙)及一次性特别股息每股3港仙,合共每股19港仙[157] - 公司宣派2023年度现金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2024年7月12日以每股2.9港元发行126,151,356股缴足股份用于以股代息[165] 可再生能源业务数据 - 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2.3吉瓦,发电量达18.3亿度电,客户面覆盖20个产业[43] - 2024年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进入增长轨道[9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24个省市投资逾1000个可再生能源项目,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3吉瓦,工商业储能签约超40万度电,售电交易量84亿度电,业务净利润4.79亿港元,同比增长五倍[95]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2025年公司将配合国家政策推进“燃气 +”业务,聚焦公共机构、工业和建筑领域[47] - 2025年公司将积极发展生物质天然气并网项目,探索天然气管道掺氢商机[47] - 可再生能源方面,公司将继续扩大储能项目,推进EaaS业务发展[48] 公司人员信息 - 鄭慕智博士75歲,自2007年5月起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55] - 李民斌先生50歲,自2007年5月起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2023年5月19日起退任深圳投控灣區發展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57] - 陸恭蕙博士69歲,自2022年4月起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59] - 廖己立先生50歲,自2021年11月獲委任為公司非執行董事[62] - 黃維義先生73歲,自2007年3月起為公司執行董事暨行政總裁,2013年2月獲委任為中華煤氣董事,2022年6月6日起為中華煤氣常務董事[64] - 鄭慕智博士自1994年至2023年1月期間出任胡百全律師事務所之首席合夥人及顧問律師,現為該所資深顧問律師[55] - 李民斌於2004 - 2009年期間出任東亞銀行總經理兼財富管理處主管,2009年獲任命為副行政總裁,2019年出任聯席行政總裁[57] - 陸恭蕙博士曾於2012 - 2017年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局副局長,2019年4月 - 2020年3月期間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辦公室特別顧問[60] - 廖己立於2006年加入Affinity Equity Partners,2012年建立其以北京為基地之中國內地業務[62] - 黃維義於財務、管理及國際工作方面擁有48年以上經驗[64] 公司社会责任与活动 - 2024年9月,70位员工重走“玄奘之路”,累计徒步约6600公里[113] - 公司举办“生物多样性暨新能源高峰论坛”,超5000人次现场或线上参加[117][119] - “生物多样性暨新能源高峰论壇”吸引线上线下超5000人次参与[122] - “港华轻风行动”已覆盖全国13个省、市及自治区,累计捐款超410万港元[123] - 公司年内策划并实施1038次安全巡查及396次安全演习[123] - 公司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小学搭建爱心书库[125] 气源与安全管理 - 公司气源业务板块统筹天然气供应并通过国家管网灵活调配,还取得不同气源并设立液化天然气储存设施[131] - 公司采用精密监控及数据收集系统监控供气网络及调压站,有全面雇员培训课程、资产管理系统及应变计划[131] - 公司致力减低燃气输配管网及储存设施风险,定期审查运作程序、实施应对策略、加强现场安全巡查[132] - 公司设有全面品质管理系统,建立智慧运行平台,资产管理系统符合国际标准并获外部认证[132] - 公司购买充足保险以应付可能出现的财产或财务损失[132] 公司股份权益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李家傑在港華智慧能源2,379,921,776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68.38%[176] - 2024年12月31日,黄维义在港華智慧能源拥有9,332,000股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0.27%[176] - 2024年12月31日,纪伟毅在港華智慧能源拥有2,700,000股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0.08%[176] - 2024年12月31日,邱建杭在港華智慧能源拥有4,050,000股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0.12%[176] - 2024年12月31日,李家傑在中华煤气7,748,692,715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41.53%[176] 公司融资与资金运用 - 公司成为首间在内地市场发行首宗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及储能“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本港上市公司,规模为5.15亿元人民币,获2.5倍认购[44] - 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零碳智慧1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发行规模5.15亿元人民币,获2.5倍认购[103] - 2024年公司在内地首次发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规模5.15亿元人民币,优先级证券票面利率2.3%[150] - 2024年12月3日,集团设立并发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首批次发行规模为人民币5.15亿元,是人民币50亿元储架内的首期发行,优先级证券票面利率为2.3%,起始期3年,每次可续期3年,总年期最长18年[169] - 集团须认购人民币38百万元权益级资产支持证券,相当于首批次发行本金总额约7.4%[169] - 公司拟将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投资屋顶光伏发电及储能电站项目、偿还银行借款和作为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71] 购股计划与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于2022年5月26日采纳购股计划,中华煤气股东于2022年6月6日批准该计划[179] - 购股计划所授出的购股涉及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可经股东事先批准更新[180] - 所有已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购股获行使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0% [181] - 截至年报日期,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而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为305,515,534股,占已发行股份约8.78% [181] - 截至年报日期,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315,989,534股,占已发行股份约9.08% [181]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一位参与者授出购股获行使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有关期间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 [181]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等授出购股,上限减至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1%及总值500万港元 [1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购股计划已授出或尚未行使的购股总数为10,474,000股,占该财政年度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0.30% [184][188] - 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数目分别为305,226,534份及305,515,534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77%及8.78% [187] - 购股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年报日期时剩余年期约为7年2个月[181]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480,651,937股,股份奖励计划下管理股份数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即174,032,596股,受托人信托持有最高股份总数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即69,613,038股[189] - 任何12个月期间,股份奖励计划向一名获选参与者授出奖励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1%[195] - 2024年1月1日受托人按股份奖励计划信托持有24,000股股份,年内未购股,有
燃气Ⅱ行业跟踪周报:关税引发经济衰退担忧美国气价大跌,关税暂缓欧洲气价回升,国内气价平稳
东吴证券· 2025-04-21 11: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龙头燃气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价差、接驳户数符合预期、气量受暖冬影响略低,双综业务增速有分化;2025年供给宽松,燃气公司成本优化,价格机制理顺、需求放量,需关注对美LNG加征关税后有美国气源公司能否消除关税影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跟踪 - 截至2025/04/17,美国HH/欧洲TTF/东亚JKM/中国LNG出厂/中国LNG到岸价周环比变动-20.6%/+6.8%/-4.1%/-0.5%/+9.7%至0.8/3/3.1/3.1/3.1元/方 [5][10] - 关税引发通胀及衰退担忧,美国天然气市场价周环比-20.6%;截至2025/04/09,总供应量周环比+2.1%至1124亿立方英尺/日,同比+6.3%;总需求周环比+7%至1088亿立方英尺/日,同比+4.5%;气温升高,发电、住宅和商业、工业部门消费量周环比分别-5.4%、-14.1%、-1.4%;截至2025/04/11,储气量周环比+160至18460亿立方英尺,同比-20.9% [5][15] - 关税暂缓,欧洲进入储库期,气价周环比+6.8%;2025M1消费量605亿方,同比+1.8%;2025/4/10~2025/4/16,供给周环比+1%至65348GWh;2025/04/12~2025/04/18,日平均燃气发电量周环比+1.3%、同比+19.5%至763.9吉瓦时;截至2025/04/17,库存409TWh(395亿方),同比-293.4TWh;库容率36.24%,同比-25.8pct [5][17] - 需求缓慢修复,国内气价平稳周环比-0.5%;2025M1 - 2,表观消费量同比-1.6%至704亿方;产量+3.9%至433亿方,进口量-8.1%至284亿方;2025年2月,液态、气态、整体进口均价环比分别-8.5%、-2.3%、-9.6%,同比分别-5.6%、-2.2%、-7.5%;截至2025/04/18,进口接收站库存311.97万吨,同比-2.12%,周环比+0.71%;LNG厂内库存51.18万吨,同比+48.65%,周环比+1.59% [5][26] 顺价进展 - 2022~2025M3,全国61%(1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居民顺价,提价幅度0.20元/方;2024年龙头城燃公司价差0.53~0.54元/方,配气费合理值在0.6元/方以上,价差仍存10%修复空间,顺价将继续落地 [5][39] 重要公告 - 4月15日国新能源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61.45亿元,减少6.12%,净利润-3.40亿元,减少535.58%,扣非净利-5.91亿元,减少395.01%,EPS为-0.18元 [43] - 4月16日百川能源股权质押,控股股东百川资管持有公司股份4.74亿股,占总股本35.37%,本次质押后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持股68.71% [43] - 4月16日贵州燃气解除质押,贵阳工投持有公司股份2.33亿股,占总股本20.24%,本次解除后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持股32.43%,占总股本6.57% [43] - 4月17日天伦燃气年报显示营业收入77.81亿元,增加0.7%,净利润3.25亿元,减少35.8%,EPS为0.31元 [43] - 4月17日洪通燃气年报显示营业收入27.53亿元,上升46.17%;归母净利润1.74亿元,上升13.05%,基本每股收益0.62元,同比增长13.89%,拟10股派2.5元 [43] - 4月18日九丰能源年报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220.47亿元,减少17.01%,归母净利润16.84亿元,增速28.93%,扣非净利13.50亿元,增速1.12%,EPS为2.71,拟10股派8.317元 [43] - 4月18日中泰股份年报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27.17亿元,减少10.86%,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减少122.7%,扣非净利-0.97亿元,减少130.25%,EPS为-0.20元,拟10股派2元 [43] - 4月19日贵州燃气股权质押,贵阳工投持有公司股份2.33亿股,占总股本20.24%,本次质押后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持股40.60%,占总股本8.22% [43] - 4月19日成都燃气年报显示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上升2.0%;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下降7.1%;EPS为0.55元,2024年度拟10派3元,预计派现2.67亿元,派现额占净利润54.56% [43] 重要事件 - 2025/2/10起对原产美国LNG加征15%关税,4/10起加征34%关税,后增加到140%;2024年美国LNG长协到沿海终端叠加15%关税成本2.61元/方,有价格优势,叠加49%关税达3.26元/方,优势削弱;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LNG约416万吨,占LNG进口总量5.4%,占全国表观消费量1.4%,影响有限 [5][46] - 2025年3月23 - 25日,美国与俄乌代表团会谈,同意在黑海确保航行安全等,美国将帮助俄农产品和化肥进入国际市场 [49] 投资建议 - 供给宽松,燃气公司成本下行,价格机制理顺、需求放量,加征关税影响有美国气源公司,需关注后续美国长协能否达预期价差 [50] - 城燃降本促量、顺价推进,重点推荐新奥能源(25股息率5.4%)、华润燃气、昆仑能源(25股息率4.6%)、中国燃气(25股息率7.3%)、蓝天燃气(股息率ttm8.3%);建议关注深圳燃气、佛燃能源(25股息率4.8%)、港华智慧能源 [50][51] - 海外气源释放,关注有优质长协资源等优势企业,重点推荐九丰能源(25股息率5.2%)、新奥股份(25股息率5.9%);建议关注深圳燃气、佛燃能源 [51] - 美气进口不确定性提升,关注有气源生产能力的新天然气、蓝焰控股 [51]
可再生能源盈利大增514%,港华智慧能源(01083)获多家券商看好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0:27
文章核心观点 - 港华智慧能源2024年财报表现优异,股价上升获资本市场肯定,境内外券商看好其发展,两大业务有望保持增长,业绩前景向好 [1][2][10]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13.14亿港元,同比增长7.4%,核心利润大幅上升34.5%至16.01亿港元,宣布派发末期股息16港仙及一次性特别股息3港仙 [2] 股价表现 - 财报发布下一交易日(3月17日),公司盘中一度涨超9%,全日涨幅7.93%,三月份以来累计涨幅近15% [1] 券商评级与目标价 - 中金给予“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3.8港元/股;华泰证券“买入”评级,目标价4港元/股;建银国际“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4.1港元/股;花旗“买入”评级,目标价3.85港元/股;中银国际“买入”评级,目标价4.99港元/股;汇丰“维持买入”,目标价3.8港元/股;大和“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3.45港元/股;兴业证券“维持增持”;申万宏源“买入” [2] 城燃主业 - 2022 - 2025年1月全国约60%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居民顺价,提价0.21元/方,2024年龙头城燃公司价差有10%修复空间 [3] - 2024年公司燃气售气量同比上升5%至172.01亿立方米,综合价差提升到0.56元/立方米,同比增长0.02元 [3] - 预计2025年售气量同比增长4 - 5%,价差同比提升0.01元/方 [3] - 截至2024年底75%集团企业已实现居民顺价,已实现价格联动地区将继续贡献业绩增量,其余地区顺价有望加速 [3] 可再生能源业务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板块经营利润4.79亿港元,同比大增514%,光伏并网规模2.3吉瓦,同比增长0.5吉瓦,发电量同比大增95%至18.3亿kWh [5] - 期内通过多渠道引资实现15亿元融资,规模达450MW,推动轻资产化并降低风险 [5] - 业务覆盖综合能碳服务领域,盈利进入增长轨道,有望成新利润增长点 [6] - 预计2025、2026年新增装机分别达0.6GW、0.5GW,有效装机容量分别达2.5GW、3.0GW,股权比例逐年下降 [6] 储能业务 - 储能是可再生能源转变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关键支撑,长时储能可缓解电网峰谷差问题 [7][8] - 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突破35%,但新型储能4小时以上项目占比不足16%,平均时长2.3小时 [8] - 两充两放用户侧储能项目受关注,浙江省峰谷电价最高差约0.9元/度,预期投资回报周期4 - 5年 [8] - 公司主席家族办公室孵化的EnerVenue在储能技术有优势,排名跃升标志其竞争力获认可,双方将形成协同效应 [7][9] 市场预期 - 中银国际重申“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预计可观处置收益下公司可继续派发特别股息 [10] - 申万宏源维持“买入”评级,认为公司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估值修复空间大 [10] - 大和上调评级至“跑赢大市”,上调今明两年每股盈利预测8% - 12%,上调目标价 [10] - 市场普遍肯定公司2024业绩及新运营模式,预期两大业务保持增长,盈利持续优化 [10]
港华智慧能源:核心利润大幅增长,光伏添成长动力-20250317
申万宏源· 2025-03-17 19: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港华智慧能源 2024 年全年业绩公布,营业收入和核心利润增长,拟派股息股息率达 5.79%;毛差稳步回升,顺价降本仍有提升空间;燃气销量稳步增长,工商业接驳弥补居民业务影响;可再生能源业务利润高增,轻资产模式提升运营效率;维持“买入”评级,销气主业稳健,光伏业务增添成长动能,估值修复空间广阔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198.42 亿、213.14 亿、218.61 亿、227.39 亿、234.99 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1.2%、7.4%、2.6%、4.0%、3.3% [2] - 2023 - 2027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75 亿、16.06 亿、18.09 亿、19.28 亿、2.029 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63.2%、2.0%、12.7%、6.5%、5.3% [2] - 2023 - 2027E 每股收益分别为 0.48、0.47、0.52、0.55、0.58 港元/股,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6.89%、6.85%、6.86%、6.98%、7.01%,市净率均为 0.5 [2] 市场数据 - 2025 年 3 月 14 日收盘价 3.28 港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8877.99,52 周最高/最低 3.67/2.69 港币,H 股市值 114.17 亿港币,流通 H 股 3480.65 百万股,汇率 1.0834(人民币/港币) [3]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13.14 亿港元,同比增长 7.4%;核心利润 16.01 亿港元,同比高增 34.5%;归母净利润 16.06 亿港元,同比增长 2.0%;拟派末期股息 0.16 港元/股及一次性特别股息 0.03 港元/股,合计 0.19 港元/股,股息率达 5.79% [6] 毛差情况 - 2024 年城燃销气毛差 0.56 元/m³(+0.02 元/m³),受益于工商业顺价和居民气顺价推进;2025 年城燃价差指引为 0.57 元/m³,有望再提升 0.01 元/m³ [6] 燃气销量情况 - 2025 年总销气量 172 亿 m³,同比增长 4.5%,各类型销气量有不同增速;2024 年居民接驳用户数同比下降 8%,工商业接驳用户同比提升 16%,燃气业务净利润同比微跌 1% [6] 可再生能源业务情况 - 截至 2024 年末,光伏累计并网装机 2.3GW,光伏发电量提升 95%至 18.3 亿千瓦时,光伏业务利润同比高增 114%;完成首单光储碳中和类 REITs 资产发行,实现 450MW 的 AuM 交易及出售收益 1.34 亿元;2030 年计划实现光伏资产并表 6GW,管理资产 12GW [6] 评级调整情况 - 略微下调 2025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18.09、19.28 亿港元,新增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20.29 亿港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5 - 2027 年 PE 分别为 6.3、5.9、5.6 倍 [6]
港华智慧能源(01083):核心利润大幅增长,光伏添成长动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3-17 15: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港华智慧能源2024年全年业绩公布,营收213.14亿港元同比增7.4%,核心利润16.01亿港元同比高增34.5%,归母净利润16.06亿港元同比增2.0%,拟派股息合计0.19港元/股,股息率达5.79% [6] - 公司销气主业稳健,光伏业务高增增添成长动能,燃气主业提供稳定现金流,为可再生能源业务发展打下基础,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目前PB仅0.5倍,估值修复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E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8.42亿、213.14亿、218.61亿、227.39亿、234.99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1.2%、7.4%、2.6%、4.0%、3.3% [2] - 2023 - 2027E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5亿、16.06亿、18.09亿、19.28亿、20.29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3.2%、2.0%、12.7%、6.5%、5.3% [2] - 2023 - 2027E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0.47、0.52、0.55、0.58港元/股,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89%、6.85%、6.86%、6.98%、7.01% [2] - 2023 - 2027E年,市盈率分别为6.9、6.9、6.3、5.9、5.6,市净率均为0.5 [2] 市场数据 - 2025年3月14日,收盘价3.28港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8877.99,52周最高/最低为3.67/2.69港币,H股市值114.17亿港币,流通H股3480.65百万股,汇率(人民币/港币)1.0834 [3] 业务分析 - 毛差方面,2024年城燃销气毛差0.56元/m³(+0.02元/m³),受益于工商业顺价和居民气顺价推进,截至2024年底75%集团企业实现居民顺价,2025年城燃价差指引为0.57元/m³,有望再提升0.01元/m³ [6] - 燃气销量方面,2025年总销气量172亿m³,同比增长4.5%,各类型销气量有不同增速,2024年居民接驳用户数同比降8%至84.5万户,工商业接驳用户全年开发1.8万户,同比提升16%,2024年燃气业务净利润18.40亿港元,同比微跌1% [6] - 可再生能源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末光伏累计并网装机2.3GW,较去年同期增加0.5GW,光伏发电量大幅提升95%至18.3亿千瓦时,光伏业务利润3.53亿元,同比高增114%,完成首单光储碳中和类REITs资产发行,实现规模450MW的AuM交易及出售收益1.34亿元,2030年计划实现光伏资产并表6GW,管理资产12GW [6] 合并利润表 - 2023 - 2027E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842、21314、21861、22739、23499百万港元,营业成本分别为 - 18178、 - 19420、 - 19717、 - 20398、 - 21001百万港元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