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审计与真实性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2]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公司负责人CUI SHAN、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房永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毛飞波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六和路309号[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CUI SHAN[12] - 公司网址为http://www.supcontech.com[12]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supcon.com[12]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房永生,证券事务代表为钟菲[13] 公司股票与存托凭证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88777[16] - 公司存托凭证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存托凭证代码为SUPCON[18] - 公司存托凭证与基础股票的转换比例为1:2[17] - 公司存托机构为花旗银行,托管机构为中国工商银行苏黎世分行[19]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2.52亿元,同比增长16.7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7亿元,同比增长1.1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72亿元,同比增长11.4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7.30%[22] - 剔除GDR资金汇兑损益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80%[2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45%,较上年同期减少0.71个百分点[21] 公司战略与风险 - 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5]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聚焦流程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需求,打造"1+2+N"的流程工业智能工厂新架构[26] - 公司致力于成为工业AI全球领先企业,用AI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26]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Nyx,颠覆传统DCS技术架构[27] - 公司发布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引领流程工业加速"智变"[29] - 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TPT通过生成式AI算法框架融合多行业数据,提升建模效率并支持多种任务[32] - TPT具备跨装置、跨场景的迁移能力,通过少量微调即可在不同装置和工况间复用[32] - TPT的数据预测功能可提前识别异常,预警功能覆盖关键工艺参数、生产指标及设备健康状态[32] - 中控智问产品融合大语言模型与智能体技术,构建企业专属知识问答与管理体系[33] - 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实现生产装置智能感知、控制、操作、优化和运维,提升生产效益[33] - 安全仪表系统TCS-900&TCS-500具备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可用率达99.999~99.9999%[34] - 压缩机控制系统T9100&T5100采用国际先进控制算法,控制能耗降低10%,工艺波动降低15%以上[35]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GCS-G系列具备全冗余、高可靠性和网络化特点,广泛应用于油气管道、轨道交通等场景[35] - 通用控制系统 Nyx 可节省 90% 的机柜空间,80% 的线缆成本,50% 的改造周期[37] - CXT 系列高精度智能压力变送器实现 0.05 级精度等级,长期稳定性优于 ±0.1%/10 年[39] - 热值仪具有快速响应、高精度、高重复性、维护简单、无明火及不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等优点[40] - 智能控制阀采用全新功能模块化设计,调节精度高、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易维护[41] - 工业信息安全系统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安全技术体系,包括数据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等[42] - 主机安全卫士软件支持基于"端口+程序"策略的网络白名单防护,有效抵御各类网络攻击[43] - 态势感知与安全运营平台提升安全运营和响应处置效率,支持安全编排自动化及响应(SOAR)[45] - 全网诊断平台提供自动化工业网络资产管理,大幅提升运维效率[46] - 工控网络安全监测审计系统支持MODBUS-TCP、OPC等协议的深度解析,识别动态端口[47] - 安全交换机支持802.1X准入协议,保障终端接入与内网安全[48] - 下一代USB安全隔离终端恶意代码检出率超99.9%[49] - 高性能/导轨式工业防火墙支持最高位号级访问控制[51] - 数据资源系统采用最新AI技术,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分析[51] - 设备健康系统基于AI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实现全厂设备智能感知和预测诊断[52] - 产品研发管理及工艺设计系统为流程工业企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支撑[53] - 中控智慧仿真平台InPlant OTS基于严格机理建模,支持操作员仿真培训、工艺验证及控制优化,适用于炼油、石化、化工等多个行业[54] - 中控流程工业过程模拟与设计平台APEX通过将实际流程工业运行过程转化为计算机模型,支持物性计算和工艺流程模拟,适用于工艺研发、工程设计等领域[55] - 质量提升系统QIS通过Q-Lab全流程智能质量监控平台实现,包括质量数据监控、掌上质检、实验室管理系统等,支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56] - 质量数据监控软件Q-Lab DMA用于企业质量相关数据的获取、采集、清洗、存储与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7] - 掌上质检软件Q-Lab MQC支持移动端及电脑端双端形式,协助小微型企业建立质量检测工具,提高实验室分析水平并降低实验成本[58] - 实验室管理系统Q-Lab LIMS构建多APP平台型系统,按需选择不同APP,推动质量检测合规性运行,提升实验室管理便利度和精细度[59] - 在线分析仪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Q-Lab AMADAS提升30%分析仪管理效率,降低30%分析仪故障率,节约50%人工总成本[61] - 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Q-Lab SLMS实现7×24小时自动检测,实验人员工作负荷降低40%以上,效率提升30%以上,业务承接能力提升60%以上[64] - 智能质量分析和风险管控系统(Q-Lab IA&IRC)通过AI算法预测反应停止时间,节省检测时间约400小时/年,效率提升15%,减少质检人力投入50%,间接收益提升10%[65] - 生产运营系统(POS)融合大数据和AI技术,提供知识问答、数据问答分析、操作辅助与推荐等功能,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掌控[66] - 批次生产管理软件(InPlant MES-B)通过全流程实时监控与调度、过程优化、标准化操作程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67] - 连续生产管理软件(InPlant MES-P)通过监控全流程数据,建立全流程的物料平衡模型,实现企业的装置、部门、公司三级物料平衡,提高工作效率[68] - 操作数据分析管理软件(InPlant ODS)提供实时准确的可量化生产过程操作平稳状态,提升生产安全和效率,实现生产四率指标可视化[69] - 安全优先系统创新理念提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更系统、更标准、更可靠、更智能的可持续发展安全解决方案,筑牢安全生产屏障[70] - 生产安全管理软件(InPlant SES)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5G等技术,强化企业风险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智能决策能力[71] - 风险预警分析软件(InPlant RWS)通过数据统计、建模、计算、分析,定量化表示企业生产安全状态,实时掌控企业风险指数,降低预警反应时间[73] - 敏捷应急软件覆盖应急管理的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全部4个阶段,实现应急处置辅助资料的精准推送、应急资源的实时更新、应急救援的智能决策、应急队伍的快速联动和应急过程的全程记录[74] - 实时定位监控软件支持0.110m的定位精度,实现对工作区域总人数的监测、在线人员动态及分布状况的监测、人员所在装置或车间区域的监测、巡检人员信息的监测和人员聚集风险的监测[74] - 高级报警管理软件通过报警驾驶舱直观查看各装置报警、操作、KPI信息,内置20多种统计分析算法,识别报警操作问题,提出优化建议[75] - 事故分析系统对企业DCS、SIS、CCS系统的报警、操作、SOE数据等事件进行采集、解析、存储,并形成统一的数据库,帮助企业实现快速根因分析[76] - 节能低碳系统在区域层面聚焦公辅设施与主装置运行时的节能优化控制,在工厂层面聚焦协同化的能源优化调度和数智化的能碳精益管理[77] - 中控碳管理软件内置覆盖中国24个行业核算指南的100多个碳排放核算元模型和200多个碳排放因子数据库,200多个企业边界碳排放核算和10几套设施边界碳排放核算模板[78] - 中控能源管理软件通过构建企业能源指标体系,建立能源统计模型,基于指标计算引擎,实现企业能源自动计量、平衡、统计[79] - 中控管网模拟软件采用B/S架构,集成2D/2.5D管网建模,支持稳态、动态精确模拟,提升管网数字化、智能化程度[80] - 中控公用工程优化软件基于大数据分析、机理建模、优化算法,实现公用工程调度预案的模型化与可视化,提升调度决策效率[82] - 中控仓库管理软件内置库位优化、盘点、移库、有效期管理等策略管理功能,提升库存周转率[84] - 中控油品在线优化调合软件支持多系列产品全局配方规划,提升油品调合作业效率和一次调合成功率[85] - 中控油品移动系统管理软件通过优化路径算法,减少50%以上的内操岗位,降低用工成本[86] - 中控物流管理软件提供可视化车辆调度,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风险[87] - 中控装卸智能化软件通过软硬件结合,减轻重复性劳动,实现物流结算的有效管控[88] - 中控供应链计划优化软件采用多目标优化策略,计划制定工作效率提升超过80%[89] - 中控供应链智能排产软件提高计划排产效率达90%,计划完成率达95%,订单交付率达90%,库存周转率提高达20%[90] - 中控计划调度优化软件优化原料选择、产品结构、装置生产负荷、全厂流程,效益提升可达13%,全厂瓶颈研究效益提升可达1~5%[91] - 销售与服务系统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客户满意度[92] - 统一业务数字化软件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数据统一集成展现,缩短用户学习系统适应期[93] - 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202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7.8%,连续十三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98] - 公司核心产品安全仪表系统(SIS)202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3.7%,连续两年蝉联国内SI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98] - 公司2023年在化工领域DCS市场占有率达56.3%,较2022年提升1.5个百分点[98] - 公司2023年在石化领域DCS市场占有率达49.3%,较2022年提升4.5个百分点[98] - 公司积极推进采购业务数字化,建立采购业务管理平台SRM,提升采供双方高效协同能力[96] - 公司与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签订首个订阅制百万至尊会员,标志着订阅制会员模式的正式落地[97] - 公司先进控制和过程优化软件(APC)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8.2%,连续五年蝉联第一[100] - 制造执行系统(MES)在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为20.7%,连续两年蝉联第一[100] - 操作员培训仿真系统(OTS)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4.0%,首次位居第一[100] - 中石油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I/O点数规模超17万个,基于"1+2+N"智能工厂新架构[101] - 中石油广西石化转型升级项目I/O点数规模超10万个,基于"1+2+N"智能工厂新架构[101] - 流程工业AI时序大模型TPT通过少量微调或零微调,可在不同装置和工况间复用[103] - AI辅助催化剂研发及应用技术突破,实现催化剂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和优化[104] - 基于数据+AI的设备预测维护技术,有效减少工业生产中的意外停机时间[105] - 开放自动化通用控制系统架构技术,实现机柜室空间减少90%、线缆成本下降80%[107] - 多时空尺度能效动态AI评估技术,挖掘节能潜力,促进节能降碳[108] - 公司已拥有专利757项,其中发明专利546项、实用新型专利169项、外观设计专利4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85项[113] - 2024年1-6月,公司新增申请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80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新增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31项[113] - 公司费用化研发投入为444,254,937.35元,同比增长9.29%[11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45%,较上年减少0.71个百分点[116] - 公司在研项目“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大型机泵系统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528.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774.56万元[118] - 公司在研项目“安全一体化增强关键装备研发及应用验证”预计总投资规模为901.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18.91万元[118] - 公司在研项目“全价值链产品质量精益管控智能分析软件”预计总投资规模为793.7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81.13万元[118] - 公司在研项目“基于知识和数据融合驱动的智能工厂运行分析和优化管控系统”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174.66万元[119] - 公司在研项目“通用流程模拟软件”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596.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587.41万元[119] - 公司在研项目“复杂工业场景多模态大数据智能分析决策的关键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05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21.93万元[11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242人,占总人数的38.60%[12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5,842.17万元,平均薪酬为15.99万元[122] - 公司研发项目中,基于5T融合驱动的流程工业新质生产力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为4,000万元,已完成850.82万元[120] - 中控工业AI卓越应用项目投入为4,000万元,已完成1,343.59万元[120] - 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核心能力提升研发项目投入为5,000万元,已完成1,502.95万元[121]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19人,占比0.85%;硕士研究生473人,占比21.10%;本科及以下1,750人,占比78.05%[122] - 公司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893人,占比39.83%;30-40岁962人,占比42.90%[123] - 公司通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分类分级评定AAA级,首批浙江省数字工程服务商评价五星级[1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44,425.49万元,同比增长9.29%,占营业收入的10.45%[125] - 公司拥有2,242名研发人员,占全部员工数量的38.60%[125] - 公司已拥有专利757项,其中发明专利546项,2024年上半年新增申请专利94项[125] - 公司发布了通用控制系统UCS,并推出首款产品Nyx,引领控制领域"人工智能"新时代[126] - 公司发布了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已在氯碱、热电、石化等装置上取得突破性应用[126] - 公司投资了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深化在"AI+机器人"领域的布局[127] - 公司已覆盖流程工业领域超过3.27万家客户,客户覆盖率进一步上升[127] - 公司与沙特阿美在机器人领域达成紧密合作,成功获得Central Warehouse的AMR智能机器人项目[12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25,217.14万元,同比增长16.78%,剔除GDR汇兑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51,947.08万元,同比增长49.80%[132] - 公司研发费用为44,425.49万元,同比增长9.29%,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45%,研发人员为2,24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8.60%[133] - 公司累计建设完成195家5S店(含海外),覆盖全国663家化工园区,并在沙特阿拉伯、泰国建立海外5S店[128]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和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TPT在氯碱、热电、石化等装置上实现系统自控率达到95%以上,氮氧化合物含量下降5%,吨蒸汽煤耗能耗下降3.1%以上[133] - 公司控制系统实现收入17.25亿元,同比增长17.65%,工业软件实现收入11.10亿元,同比增长3.23%,仪器仪表实现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72.18%[134] - 公司石化行业收入增长26.95%,化工行业收入增长26.03%,油气行业收入增长117.32%,制药食品行业收入增长29.23%[134] - 公司在新加坡成立中控国际运营公司,重点开拓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中亚、欧洲、美洲、日本、韩国、蒙古等地区,核心
中控技术(688777) - 2024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