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菱汽车(00305) - 2018 - 年度财报
00305五菱汽车(00305)2019-04-29 16: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8年全年实现总收入151.20119亿元,较上年度减少6.2%[13] - 公司2018年净利润为1.25195亿元,较上年度减少55.6%[13] - 公司2018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067.3万元,较上年度减少59.2%[13] - 2018年集团总收入为151.20119亿元,较去年整体下降6.2%[37] - 2018年毛利为12.82825亿元,减少20.0%[38] - 2018年净利润为1.25195亿元,较去年减少55.6%[38]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067.3万元,减少约59.2%[38] - 按全面摊薄基准计算每股盈利,扣除相关影响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568.7万元,较去年减少约51.5%[38] - 集团2018年总收入151.20119亿元,较去年减少6.2%[112] - 集团2018年毛利12.82825亿元,下降20.0%[112] - 2018年集团毛利率放缓至8.5%,去年为9.9%[113] - 2018年集团净利润为1.25195亿元,较上年减少约55.6%[113]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067.3万元,减少约59.2%[113] - 2018年其他收入合计为1.621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7%[114] - 2018年销售及分销成本减至2.44103亿元,较去年减少10.9%[117] - 2018年研发开支减少13.3%至1.40599亿元[119] - 2018年融资成本减少8.3%至1.33105亿元[119]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45分,较去年减少约63.4%[119] - 2018年按全面摊薄基准计算之每股盈利为2.73分,减少约55.9%[123] - 2018年底集团总资产及总负债分别为131.27161亿元及106.48312亿元[123]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4.43639亿元,每股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70.4分[13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8年零部件业务完成销售收入93.48788亿元(未计联营公司收入10.61016亿元),乘用车配套占比进一步突破70%[16] - 公司2018年发动机外销市场实现销售收入约6.9亿元[17] - 公司2018年铸造件全年销量104.3万件[17] - 公司2018年整车业务全年销售11.02万台[17] - 公司2018年新能源车全年销量1800台[17] - 公司2018年改装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53%[17] - 公司2018年改装车市场占有率高达65%[17] - 2018年实现约11.02万台专用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约47.5%[43] - 2018年改装车(货车及乘用车)业务销售达10.5万台,同比增长53.5%[43] - 2018年微改车总市场份额占有率约65%,行业排名持续保持第一[43] - 2018年公司售出1800辆电动车,包括电动物流车及电动观光车[44] - 2018年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总收入为15.73555亿元,较去年减少30.6%[58] - 2018年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经营溢利为1292.6万元,较去年减少91.3%[58] - 2018年五菱柳机出售发动机约13万台,较去年下跌约53.6%[58] - 2018年向核心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约为8.84089亿元,较去年下降48.3%[58] - NP18型号发动机销售量从2017年约12万台下降至2018年约4.2万台[58] - 2018年其他客户销售增加至约6.89466亿元,占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总收入约44%[59] - 2018年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经营溢利率下滑至0.8%[62] - 2018年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总收入为93.48788亿元,较去年减少15.2%[74]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经营利润率降至1.5%[77] - 2018年专用汽车分部总收入为41.97622亿元,较去年增加48.2%[93] - 2018年专用汽车分部经营溢利为4039.1万元,增长约14.7%[93] - 2018年售出约110200辆专用汽车,较去年增长约47.5%[93] - 2018年经营溢利率增长至1.0%[96] - 2018年货用改装车及乘用改装车、非道路用车、其他类型车辆销售量分别约为70100辆、34900辆、3400辆及1800辆[93] - 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约1800辆,包括约340辆电动物流车、1390辆电动观光车及少量电动社区客车[93] 公司生产设施相关情况 - 公司投入自动化生产线108条,机器人807台,柳东、河西冲焊件工厂平均自动化率达60%[20] - 柳州河西工业园生产设施进行升级改建,柳东设施第三阶段于2018年下半年竣工[81] - 青岛生产设施进行科技提升及产能扩张,部分设施2017年下半年投产[84] - 重庆生产设施正审阅上汽通用五菱扩展计划第二阶段发展[84] - 印尼生产基地2017年下半年开始营运,初期计划年产量100,000套/组[8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印尼生产厂房经营亏损净额约2317.8万元[86] - 印度小规模生产厂房建造进展顺利,预计2019年下半年规模化营运[86] - 柳州及青岛生产设施年产能约为60000辆,重庆计划年产能约50000辆[99] 公司合资合作及战略协议情况 - 2018年五菱工业与佛吉亚合资的汽车座椅及内饰公司开始自主运营[21] - 2018年4月公司与ABB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1] - 2018年8月五菱柳机与臻驱科技设立柳州臻驱电控科技有限公司[21] - 2019年3月佛吉亚(柳州)排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21] - 2018年11月柳州美桥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并展开初步营运[21] - 2017年公司与佛吉亚集团组成两家合资公司,分别发展汽车座椅及汽车内饰部件及配件业务[45] - 2018年10月,五菱工业与佛吉亚再次合作,组成一家新合资公司,从事汽车排放控制系统产品及相关部件及零部件业务[45] - 2018年4月,五菱工业与美国车桥制造国际有限公司订立合资协议,7月合资成立柳州美桥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49] - 2018年11月,柳东设施第三期发展工程中为柳州美桥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专设的“智能工厂”落成并开展初步营运[49] 公司未来发展计划 - 2019年公司将推进车桥、冲焊件等优势模组的智能化升级改造[29] - 2019年公司将加快2.0T发动机商品化开发进度[30] - 2019年公司将深化“三降”工作,加强预算管理[31] 公司降本增效措施 - 2018年公司成立8个效益提升专案组落实降本增效措施[25] 公司关联企业经营情况 - 2018年柳州菱特全年收入503.5万元,经营亏损净额987.2万元,公司应占亏损503.5万元[102] - 广西威翔2018年全年收入5.57058亿元,经营溢利净额1186.9万元,集团应占溢利593.5万元,减值拨回800万元[103] - 佛吉亚座椅2018年全年收入7.02615亿元,经营溢利净额1409万元,集团应占利润704.5万元,双方各注入现金7500万元[104] - 佛吉亚内饰2018年全年收入3.58401亿元,经营溢利净额1771.4万元,集团应占利润885.7万元,五菱工业已注资1亿元,五年内双方各注资1.5亿元[106][107] - 美桥合资产2018年经营前亏损506.8万元,集团应占亏损253.4万元,双方各注入现金6900万元[110] 公司资金及负债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附追索权之贴现应收票据未偿还垫款金额为人民币11.42306亿元,相关贴现应收票据金额为人民币11.2966亿元[12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共人民币9.74697亿元,质押银行存款人民币10.14768亿元[12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除附追索权已贴现应收票据所提取垫款)银行借贷为人民币7.59779亿元,年内提取三年期分期偿还银行贷款人民币4亿元,其中一年内偿还金额为人民币1.32亿元[126][127] - 2016年12月16日公司获批发行本金4亿港元可换股贷款票据,年利率4%,初步兑换价每股0.70港元;2017年12月29日,本金1.5亿港元已兑换为2.14285714亿股,五菱香港股权由56.04%增至60.64%;未赎回本金2.5亿港元可兑换为3.57142857亿股[126] - 假设悉数兑换未赎回可换股贷款票据,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将增加约17.42%,五菱香港股权由60.64%增至66.48%,第二大股东股权由13.74%减至11.70%[131] - 董事建议派发2018年末期股息每股0.5港仙,合共约1025.1万港元(约人民币900.5万元)[131]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香港物业抵押总值人民币562.2万元,银行存款人民币10.14768亿元及应收票据人民币15.61416亿元已抵押[134]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等值人民币5.44016亿元港元及美元相关负债,等值人民币256.2万元港元及美元相关资产,已订立远期合约对冲5000万美元银行贷款货币风险[13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就收购有已订约但未拨备未偿还承担人民币6.93773亿元,并无或然负债[137][138] 公司人员情况 - 袁先生52岁,于2016年1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汽车工业有超30年经验[144] - 李先生61岁,持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3.74%权益,于2006年6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47] - 鍾先生60岁,于2019年2月28日辞任执行董事,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有逾30年经验[148] - 刘女士43岁,于2006年6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财务及会计专业有约20年经验[151] - 杨先生51岁,于2016年1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汽车工业财务等方面有约30年经验[153] - 王先生47岁,于2019年2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汽车行业规划等方面经验丰富[156] - 叶先生55岁,于2008年10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财经行业有逾20年工作经验[157] - 王雨本先生63岁,于2015年3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5年教学经验[160] - 米先生68岁,2017年9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中国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超30年[162] - 韦先生56岁,2007年9月10日至2016年11月4日担任执行董事,2014年10月31日至2016年11月4日担任董事会主席,在汽车制造业拥有超30年经验[166] - 黎先生54岁,现任公司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在财务、会计及公司管理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166] - 文先生55岁,现任五菱工业总工程师,在汽车发动机生产管理等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167] - 汪先生49岁,现任五菱工业党委副书记等职,在汽车行业技术等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169] - 陈先生44岁,现任五菱工业常务副总经理等职,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171] - 李先生56岁,现任五菱工业副总经理等职,在汽车发动机行业拥有逾30年经验[171] - 韦先生44岁,现任五菱工业副总经理兼生产制造高级总监,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逾22年经验[171] - 刘先生47岁,现任五菱工业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在成本管理等方面拥有逾24年经验[171]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确认已全面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之常规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所载守则条文及若干最佳常规建议[173] - 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超过三分之一[180][182] - 王正通先生自2019年2月28日起代替钟宪华先生出任执行董事[180] - 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规则第3.10条及第3.10A条规定,其中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适当专业资格、会计及相关财务管理专长[182]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独立性地位指引[183] - 董事会成立提名委员会,制定了董事委任、重选、辞任等正式、合适及具透明度的政策、程序与准则[184] - 至少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于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全体董事任期实际上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