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汽车(00305)

搜索文档
华为,最新签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09:31
6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柳州举行宝骏"三智"深化合作签约仪式,全面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三智"方面深化合作,联合开发搭载华为先进智能技术的全新车型,共同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和网联化 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还有一则消息引发行业震动——一汽红旗与华为正式牵手。 据多家媒体报道,一汽红旗将于2026年推出运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的车型,其功能涵盖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和乾崑车云服务等。2026年,红旗与 华为的合作将率先围绕红旗9系展开。 据中国经营报,一位接近一汽红旗人士向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而这一进程意味着中国主要的国有汽车集团都进入华为"朋友圈"。 而当被问及车企与华为的合作会是长远战略,还是为解"燃眉之急",一位曾在造车新势力任职后转向智能座舱公司的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 更多是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审时度势的务实选择。短期内,不与华为这样的强技术方合作,很可能面临被竞争对手拉开代差、丧失市场份额的风险。 但从更长远的视角看,是否自研智驾与智舱,仍取决于各家车企的战略定位与技术决心。" 每日 ...
五菱汽车2025年上半年营收超40亿元 净利润增长超3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6: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0.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 [1] - 毛利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毛利率从10.8%提升至12% [1] - 净利润8580.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306% [4] 收入构成 - 商品及服务收入401.13亿元人民币,租金收入1414万元人民币 [2]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2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 [4] - 汽车动力系统分部收入8.5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8% [4] - 商用整车分部收入3.13亿元人民币 [4] 成本与费用 - 销售及服务成本35.42亿元人民币 [2] - 研发开支18.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6% [2] - 销售及分销成本3885万元人民币,一般及行政开支1.78亿元人民币 [2] 业务发展 - 汽车零部件业务获得46个客户共计125个项目定点 [4] - 新开拓上汽乘用车、宇通、潍柴新能源等客户 [4] - 海外市场在越南VINFAST、印尼、土耳其获得后桥、电池箱盖等项目 [4] 联营与合资企业 - 联营公司五菱新能源仍处于发展阶段导致应占亏损增加 [4] - 其他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经营业绩呈现稳健发展 [4]
净利猛增306%,五菱汽车(0305.HK)中期业绩"加速度"推动价值重估
格隆汇· 2025-08-27 14:08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产业上半年呈现产销两旺但利润率承压特征 企业需通过核心技术、品牌竞争力和全球化布局突破困局 [1] - 五菱汽车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业绩修复和盈利提升 验证高质量发展战略成效 [1][3] - 公司短期受益于行业政策改善和资金流动性优化 中期依靠零部件高端化与国际化突破 长期构建智能驾驶生态实现价值重估 [4][5][6][7][8][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40.25亿元 同比增长2.0% [3] - 毛利润4.83亿元 同比增长13.5% 毛利率从10.8%提升至12.0% [3] - 净利润8580.9万元 同比增长306% 归母净利润3941.6万元 [3] - SG&A费用同比减少18.37% 占收入比例降至5.38% [3] - 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4.57% 提高1.3个百分点 [3] 短期催化因素 - 行业政策推动内需消费和供给优化 下游车企利润率有望回升 [6] - 汽车产业缩短供应链账期 改善上游供应商资金流动性 [6] - 财报标志业绩筑底 业务结构优化带来盈利改善预期 [6] 中期成长动力 - 零部件业务获46个客户共计125个专案定点 包括SGMW、长城、北汽福田、奇瑞等客户103个新产品承接 [7] -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热气胀成型和微型整体式电动桥 切入比亚迪、长城等中高端车型供应链 [7] - 海外收入2.38亿元 同比增长350% 占收入比例5.9% [7] - 越南市场获VINFAST后桥和电池箱盖项目 受益当地新能源政策支持 [7][8] - 依托印尼、印度生产基地优势 以高质价比产品和配套服务开拓国际市场 [8] 长期生态布局 - 智能驾驶产品覆盖智慧储能充电、智慧文旅、安防巡检、无人环卫等商业化场景 [9] - 自研线控底盘及核心零部件 推出智能充电机器人、无人驾驶观光车等产品 [9] - 构建"线性底盘-整车产品-场景运营"无人驾驶产业生态 [9] - 深耕智能网联万亿级市场 支撑三大业务协同发展 [9] 战略成效 - 经营策略聚焦稳增长、提效益、开新局 通过成本管控和业务优化实现盈利弹性 [10] - 背靠广西汽车集团 依托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加速战略转型 [10] - 成为低速智能驾驶领域核心受益者和价值标杆 [10]
五菱守卫基盘市场:缤果S迎战A0级电动车“下沉潮”
经济观察报· 2025-08-27 09:04
产品定价与市场竞争 - 缤果S预售价格区间为6.88万至8.18万元 定位A0级电动车 [2] - 多家主流电动汽车品牌采取价格下沉策略 吉利星愿6.88万元起售 比亚迪海鸥6.98万元起售 极狐T1 6.88万元起售 [2] -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至2024年后 10万元级车型可节省数千元购车成本 但要求续航不低于200公里且百公里耗电量达标 [2] 产品策略与定位 - 五菱缤果家族现有缤果 缤果S和缤果PLUS三种车型 缤果S在产品力与缤果PLUS相近的情况下售价更低 [2] - 公司通过青年演员孟子义代言明确瞄准年轻女性用户群体 2025年女性购车占比突破45% [3] - 缤果S聚焦携宠出行场景 标配无感进入功能 专属宠物模式 二排空间宽度1.2米 后备厢容积1450L 设有多处分散式储物空间 [3] 销售目标与渠道优化 - 缤果系列两年销量达55万辆 缤果S目标成为公司新能源下一个百万级单品 [3] - 公司推动渠道优化 根据门店经营表现逐步将商用车和乘用车销售聚焦于单个领域 [3] 市场挑战 - 小车市场为细分市场 三款缤果车型存在同质化竞争风险 需避免兄弟内耗 [4] - 公司需保卫自身份额不被竞争对手抢占 并精准把握产品定位和定价策略 [4]
五菱汽车公布中期业绩 拥有人应占溢利3941.6万元 同比增长约23.85倍
智通财经· 2025-08-26 22:50
财务表现 - 总收入40.25亿元,同比增长2% [1] - 毛利4.83亿元,同比增加13.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941.6万元,同比增长约23.85倍 [1] - 每股溢利1.2分 [1] 业务分部影响 - 商用整车分部重新定位策略对汽车动力系统分部及商用整车分部的业务量产生不利影响 [1]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受益于主要客户业务反弹及新客户贡献的业务增长 [1] 整体运营环境 - 期内面临不利经济环境及持续严峻的竞争形势 [1] - 集团总收入仍实现温和增长 [1]
五菱汽车业绩超预期 溢利同比大涨306% 无人车业务造就想象空间
智通财经· 2025-08-26 22: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录得约40.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2.0% [1] - 毛利约为4.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3.5%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0.8%增长至12.0% [1] - 溢利达到8580.9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加306.2% [1] 业务分部业绩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业务收入约2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 经营溢利约为7787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2.6% [1] - 汽车动力系统分布取得收入约8.6亿元人民币 [1] - 商用整车分部总收入约为3.1亿元人民币 [1] 客户与市场拓展 - 上半年累计获得46个客户共计125个专案定点 包括SGMW 长城 北汽福田 奇瑞等老客户以及上汽乘用车 郑州宇通 潍柴新能源等新市场 [2] - 海外市场在越南VINFAST 印尼 土耳其等市场斩获后桥 电池箱盖等项目 [2] - 向拓展客户的销售额继续突破10亿元人民币大关 [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微型电动驱桥产销累计已突破200万套件 同轴式电驱桥配套长安 江淮 吉利等车企 [3] - 热气胀产品拓建第二条生产线 承接长城 比亚迪等知名车企中高端车型配套订单 [3] - 公司拥有超20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的综合年生产管理能力 [3] 动力系统与商用整车业务 - 动力系统分部上半年发动机完成约7.7万台 铸造件收入约2.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5% [3] - 商用整车分部国内外销量靓眼 包括山东南山国际高尔夫球车160台国内大单以及海外销售552台五菱观光车和高尔夫球车 [3] 新兴业务布局 - 着手成立无人驾驶开发和运营科技企业 以公司化独立运营 [4] - 已自主研制出前后桥 EPB EHB等核心底盘零部件 推出移动充电机器人 无人驾驶巡逻车 无人驾驶观光/接驳车等产品 [4] - 移动储能充电车已投放于南宁 天津 宁波 上海 柳州等市场 并出口至东南亚 欧洲等海外地区 累计投放数百台 [4] 未来发展战略 - 持续调整产品结构 推动零部件业务加快转型升级 [4] - 强化汽车服务与销售的协同能力 提升品牌竞争力 [4] - 驱动动力系统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继续抢抓国内外市场机遇 做大新能源整车业务 [4]
五菱汽车(00305)业绩超预期 溢利同比大涨306% 无人车业务造就想象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2:17
核心财务表现 - 总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2.0% 毛利率提升至12.0% [1] - 毛利4.8亿元同比增长13.5% 溢利858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06.2% [1] - 经营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毛利率改善和精细化费用管理 [1] 业务分部表现 - 汽车零部件及工业服务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5.2% 经营溢利7787万元增长2.6% [1] - 汽车动力系统分部收入8.6亿元 商用整车分部收入3.1亿元 [1] - 动力系统分部发动机产量7.7万台 铸造件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4.5% [3] 客户拓展与市场布局 - 上半年获得46家客户125个专案定点 新开拓上汽乘用车/郑州宇通/潍柴新能源等客户 [2] - 海外市场斩获越南VINFAST/印尼/土耳其等项目 山东日照基地增强华东区域辐射力 [2] - 向拓展客户销售额连续突破10亿元 覆盖长城/奇瑞/赛力斯/比亚迪/长安等头部车企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微型电动驱桥累计产销超200万套 同轴式电驱桥配套长安/江淮/吉利实现商业化 [3] - 热气胀产品扩建第二条生产线 承接长城/比亚迪中高端车型订单 [3] - 具备超20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年产能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新兴业务布局 - 成立无人驾驶开发运营科技企业 2018年起已研制核心底盘零部件及多款无人驾驶产品 [4] - 移动充电机器人/无人巡逻车/观光车等产品已投放南宁/天津/上海及海外市场 [4] - 截至2024年底移动储能充电车累计投放数百台 出口东南亚及欧洲地区 [4] 战略发展方向 - 推动零部件业务转型升级 强化汽车服务与销售协同能力 [4] - 提升动力系统核心竞争力 抢抓国内外新能源整车市场机遇 [4] - 深化"传统能源技术升级+新能源零部件集成开发"产品布局 [2][4]
五菱汽车(00305.HK)上半年净溢利8580.9万元 同比大幅增加306%
格隆汇· 2025-08-26 21: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人民币40.25亿元,同比增长2% [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0.8%提升至12%,改善1.2个百分点 [1] - 净溢利人民币858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06% [1] - 每股溢利人民币1.20分 [1] 业务分部表现 - 商用整车分部因重新定位策略及不利经济环境导致业务量受影响 [1]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受益于主要客户业务反弹及新客户贡献 [1] 经营策略 - 公司实施"稳增长、提效益、开新局"策略应对市场竞争加剧及经济下行 [1] - 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聚,进行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
五菱汽车(00305)公布中期业绩 拥有人应占溢利3941.6万元 同比增长约23.85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1:24
财务表现 - 总收入40.25亿元 同比增长2% [1] - 毛利4.83亿元 同比增长13.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941.6万元 同比增长约23.85倍 [1] - 每股溢利1.2分 [1] 业务分部影响 - 商用整车分部重新定位策略对汽车动力系统分部及商用整车分部的业务量产生不利影响 [1]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受益于主要客户业务反弹及新客户贡献的业务增长 [1] 整体经营环境 - 期内面临不利经济环境及持续严峻竞争形势 [1] - 集团总收入仍实现温和增长 [1]
五菱汽车(0030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21:12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入为40.25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9.463亿元人民币增长2.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025.4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946.324百万元增长2.0%[14]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40.25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50] - 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40.254亿元,较2024年同期轻微增长2%[113] - 毛利润为4.83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258亿元人民币增长13.5%[3] - 集团毛利为人民币4.83347亿元,同比增长13.5%,毛利率从10.8%改善至12%[114]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0.8%提升至12%[50] - 期内溢利为8580.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112.5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306.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溢利为人民币858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06%[51] - 集团录得净溢利人民币8580.9万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加306%[1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97.583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2.397百万元增长335.7%[19][20]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7969.1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874万元人民币增长105.7%[6] - 每股基本溢利为人民币1.20分,较去年同期的0.05分大幅增长2300%[4] - 每股基本溢利为0.012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385.0%,基于股东应占溢利3941.6万元及加权平均股数32.98亿股[32] - 每股基本溢利为人民币1.2分,较2024年同期显著改善[11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研发开支为1.841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2917亿元人民币增长42.5%[3] - 研发开支人民币1.84亿元,同比显著增加42.6%[119]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3885.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269.6万元人民币下降26.3%[3] - 销售及分销成本人民币3885.4万元,同比减少26.3%[118]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776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1248亿元人民币下降16.4%[3] - 一般及行政开支人民币1.78亿元,同比减少16.4%[118] - 员工成本总额3.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含薪资福利3.12亿元(下降11.8%)及退休计划供款4188.7万元(下降6.3%)[24] - 折旧开支总额1.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其中自有物业设备折旧1.85亿元(下降0.8%),使用权资产折旧1229.6万元(下降42.3%)[24] - 存货成本达35.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含员工成本及折旧相关费用2.87亿元[24] - 融资成本总额为5053.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6%,其中银行借贷利息3759万元(增长16.5%),应收票据垫款利息1241.3万元(下降54.7%)[23] - 融资成本人民币5053.2万元,同比减少15.6%[120] - 所得税开支1177.4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825.5%,其中当期税项945.1万元(增长127.4%),递延税项232.3万元(转正)[25]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收入2,839.69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19][20] - 公司零部件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8.4亿元,同比增长5.2%[53]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28.39699亿元,较2024年同期温和增加5.2%[81] - 汽车动力系统分部收入858.6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14][19] - 汽车动力系统分部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58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68] - 商用整车分部收入312.91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14][19] - 公司商用整车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13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55] - 商用整车分部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3.129亿元,同比下降5.4%[94] - 铸件产品销售收入2.57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69] - 公司铸造件业务销售金额为人民币2.57亿元,同比增长24.5%[56] - 对上汽通用五菱销售额4.26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1] - 向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额为人民币16.0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4.86亿元增长8.1%[83] - 向拓展客户的销售额增至人民币11.59亿元,约占该分部总收入的40.8%[84] - 向联营公司五菱新能源的销售额逐渐增加至人民币7342.7万元[85] - 向其他客户销售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及其他动力系统产品收入约为人民币4.32052亿元,占该分部总收入约50%[72] 各业务线盈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为129.011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7.499百万元增长47.4%[19][20]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经调整EBIT为77.87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9][20]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经营溢利为人民币7787.4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2.6%[82] - 汽车动力系统分部从2024年亏损17.112百万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盈利6.609百万元人民币[19][20] - 经营溢利660.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1711.2万元实现扭亏[70] - 商用整车分部2025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人民币2797万元,同比增长6.2%[95] - 广西威翔总收入为人民币3.91428亿元,同比增长42%,经营溢利净额增加60%至人民币760.6万元[109] - 佛吉亚座椅总收入为人民币2.65835亿元,同比增长44%,经营亏损净额收窄至人民币735.6万元[110] - 佛吉亚内饰总收入为人民币1.9186亿元,同比增长30%,经营溢利净额增至人民币2150.9万元[111] - 佛吉亚排气总收入维持在人民币1.37016亿元,经营溢利净额为人民币240.6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显著改善[112] - 五菱新能源在回顾期内实现总收入人民币5.65487亿元[105] - 五菱新能源产生经营亏损净额人民币2.11348亿元[105] - 经营亏损中归属于集团的金额为人民币5431.6万元[105] - 五菱新能源应占亏损增加至人民币5431.6万元[115] 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3,787.6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4] - 其他地区市场收入237.7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0.4%[14] - 印尼生产基地实现销售收入增长,印度工厂2025年上半年保持盈利[92] - 公司海外销售管道累计达33家,覆盖39个国家及地区[5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0.84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18亿人民币,增幅为3.3%[7] - 总资产人民币144.48亿元,总负债人民币113.63亿元[121]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59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60亿人民币,减少30.7%[7] - 银行现金结余(含已质押存款)人民币51.95亿元,较2024年末略增[126] - 银行借贷(流动负债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35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58亿人民币,减少29.5%[7] - 非流动银行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22亿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4.33亿人民币,增幅为27.7%[8] - 银行借贷总额为40.68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9.801亿元增长36.5%[45] - 银行借贷总额人民币40.68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6.5%[126] - 附追索权之已贴现应收票据所提取垫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32亿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4.49亿人民币,增幅为26.8%[7] - 附追索权已贴现应收票据规模为人民币19.30亿元[41] - 附追索权已贴现应收票据金额为19.321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4.488亿元人民币)[45][46] - 附追索权贴现应收票据垫款人民币19.32亿元,减少21.1%[12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73亿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9.92亿人民币,增幅为0.96%[8]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68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93亿人民币,增幅为2.4%[8] - 净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0.74亿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57亿人民币,增幅为652.7%[7]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72亿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03亿人民币,降幅为10.3%[7] - 投资物业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8亿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39亿人民币,增幅为0.16%[7]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余额为人民币438.67亿元,期内净增加人民币0.32亿元[35]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50.814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49.953亿元人民币)[43] - 第三方应付账款及票据金额为44.800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42.781亿元人民币)[43] - 保养拨备金额为1.06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37亿元略有增加[44] - 应收账款总额为人民币21.19亿元,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占比49.5%达人民币10.50亿元[38] - 应收账款账龄0-90天占比95.2%达人民币19.15亿元[39] - 0至90日账龄的应收票据金额为10.320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3.805亿元人民币)[43] - 其他应收款中应收广西汽车款项增至人民币1.638亿元,同比增长33.0%[40]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减少至人民币3.422亿元,同比下降30.0%[41] - 新增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均为人民币1225.9万元[36] - 从广西汽车集团租赁的使用权资产减少至人民币1884.6万元,同比下降61.2%[36]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达人民币1.337亿元,同比增长66.1%[37]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9.92亿元[127] - 每股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60.4分[127] - 集团持有人民币6.36亿元银行存款及人民币19.30亿元附追索权已贴现未到期应收票据已抵押予银行[131] - 集团持有等值人民币1496.5万元的外币银行存款及应收款项[132] - 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有未偿还承担人民币9502.7万元[133] 联营和合资公司业绩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亏损3987.1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992.8万元人民币亏损收窄33.5%[3] - 应占联营公司总净亏损人民币3987.1万元,主要来自五菱新能源及佛吉亚座椅[117] - 应占合资公司总净利润人民币576.3万元,主要来自广西威翔经营溢利[117] - 五菱新能源由本公司及五菱工业分别拥有13.36%及12.34%[105] 其他收入和支出 - 其他收入为9929.7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3688亿元人民币下降27.5%[3] - 其他收入合计为人民币9929.7万元,同比减少27.5%,主要由于政府补助收入减少[116] 税收相关 - 中国大陆多家子公司享受15%优惠所得税率,包括柳州五菱柳机动力等高新技术企业及西部大开发政策适用企业[26] - 向海外股东分派溢利需缴纳5%或10%预扣税[27]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印尼子公司无应税溢利[28] - 集团符合OECD第二支柱税法范围(年收入超7.5亿欧元),但目前对中国所得税地位影响不重大[30][31] 业务运营和战略重点 - 公司发动机上半年完成约7.7万台[56] - 发动机销量约7.7万台,同比下降8.3%[69] - 公司新能源整车销量8640台,同比增长9%[58] - 五菱新能源期内售出约8640辆新能源汽车[106]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24年同期温和增加9.4%[106] - 公司零部件业务获得46个客户共计125个专案定点[52] - 公司商用整车业务中消防车销量63辆,非道路车国内销售1093台,海外销售552台[54]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总销量约3870辆,同比增长6%[95] - 改装车销量约2170辆,其他类型车辆(主要为观光车)销量约1700辆[95] - 微型电驱桥产销量累计突破200万套件[87] - 汽车零部件分部综合年生产能力超过200万台套[91] - 生产网络覆盖广西、山东、重庆及湖北四大生产基地[91] - 新能源车业务于2022年底重组至联营公司五菱新能源[94] -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和人工成本优化措施[60] - 重点拓展奇瑞/吉利/比亚迪/上汽等前10品牌客户市场[61] - 加速G050平台降本车型及黄金仓右舵车型海外上市[65] - 目标实现亏损附属子企业数量和亏损额逐年双下降[66] - HEV混合动力汽车与同级别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能节省30%以上的油耗[78] - 新一代H系列超高效发动机、甲醇发动机和氢内燃机顺利完成开发[76] - 五菱柳机开发的高热效率阿特金森发动机于2023年量产[77] - M20B高熱效率發動機成為該分部主流產品[77] - 五菱柳機具備涵蓋1.0L至2.0L的全面產品範圍[77] - 該分部HEV混合動力解決方案使集團成為廣西地區首家具備混合動力綜合能力的供應商[79] - 缸體缸蓋車間僅有三個人,加工精度和智慧化程度極為理想[79] - 該分部已佈局HEV、PHEV、REEV及BEV等多種技術路線的動力整合式產品[78] - 热气胀技术实现零件减重30%以上,材料利用率突破90%[89] - 热胀气产品强度达到1300-2000MPa[89] - 热胀气产品管件壁厚降低至1.2毫米[89] - 线控底盘平台已接入20余家生态伙伴,衍生出10余种车型产品[99] - 低速智慧驾驶产品线包括智能充电机器人、无人驾驶巡逻车等10余种车型[98] - 公司新能源整车的细分市场参与度将由30%提升到60%[57]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35] - 公司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5港仙,总额1649.1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522.8万元)[48] - 集团确认已全面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37] - 行政总裁变动自2025年2月18日起生效[141]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袁智军主席韦明凤及朱凤艳1名非执行董事李正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叶翔王雨本及徐劲力[143] - 袁智军担任五菱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144] - 财报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6日[145] 其他重要事项 - 集团收入同比下降14.0%至人民币79.97亿元(对比去年同期93.03亿元)[130] - 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