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收益为106,595,133千元,较2017年的92,760,718千元增长15%[11][14] - 2018年归属本公司股权持有人溢利为12,553,207千元,较2017年的10,633,715千元增长18%[14]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0元,较2017年的1.19元增长18%[14] - 2018年每股股息为0.35港币,较2017年的0.29港币增长21%[14] - 2018年每股资产净值为5.00元,较2017年的3.84元增长30%[14] - 2018年末归属本公司股权持有人权益为44,943,977千元,较2017年的34,467,047千元增长30%[14] - 2018年总负债为46,086,262千元,较2017年的50,169,918千元减少[11] - 2018年借贷(包括应付债券)为3,423,102千元,较2017年的1,296,460千元增长164%[14] - 2018年资本负债比率为7.6%,较2017年的3.8%增长100%[14] - 2018年总资產回报率为13.7%,较2017年的12.5%增长10%[14]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较2017年增加18%至人民币125.5亿元[17] - 2018年全年总收益增加15%至人民币1066亿元[18] - 2018年公司净溢利总额由2017年的人民币107.4亿元增加18%至人民币126.7亿元,股东应占净溢利由2017年的人民币106.3亿元增加18%至人民币125.5亿元[18] - 2018年每股摊薄盈利增加18%至人民币1.37元[18] - 2018年公司平均出厂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仅增加1%[18] - 2018年年末公司总现金水平进一步增加17%至人民币157.6亿元[18] - 2018年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现金末期股息每股港币0.35元,2017年为港币0.29元[19] - 2018年总收益上升15%至人民币1066亿元,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加18%至人民币125.5亿元,每股摊薄盈利上升18%至人民币1.37元[23] - 2018年销售及分销费用增加12%,行政开支增加29%,政府补助较2017年上升10%至人民币9.9亿元[23] - 2018年末营运资金亏绌144.76亿元人民币,减少约64.49亿元人民币;若不包括业务合并收购影响,营运资金减少6.19亿元人民币[38] - 2018年末集团总现金水平按年增长17%至157.6亿元人民币,总借款增加164%至34.2亿元人民币,利息支出下跌30% [38] - 2018年末集团手头现金净额为123.3亿元人民币,六个月前为128.8亿元人民币[38] - 2018年末应收票据净额达149.1亿元人民币[38] - 2018年集团研发开支为19.26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的14.78亿元人民币增长30% [39][40]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资金约为449亿元人民币,2017年12月31日约为345亿元人民币[65] - 2018年公司已发行1109.8万股普通股[65]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0.98,2017年12月31日为1.06[6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7.6%,2017年12月31日为3.8%[6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款(不包括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34亿元人民币,2017年12月31日约为13亿元人民币[69] - 本年度资本负债比率增加主要因发行本金3亿美元的应付债券,部分被2018年溢利带动权益上升抵销[69] - 2018年12月31日,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可分派储备总额为人民币33.37594亿元,2017年为人民币35.92041亿元[158] - 公司拟派2018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0.35元,金额为人民币27.67091亿元,2017年为港币0.29元,金额为人民币21.59774亿元[158] 公司汽车销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下跌4%,公司国内销量录得19%的增长,出口销量大幅回升136%,共售出1500838部汽车,较2017年增加20%,销量较年初目标低5%[17] - 2018年公司销量超过150万部,轿车与SUV车型均衡发展[20] - 公司目标在2020年前达成200万部的年销量目标[21] - 2018年公司中国市场销量较2017年上升19%,整体售出1500838部汽车,较2017年上升20%,但较年度目标低5%[23] - 201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同比下跌4.1%,公司出口销量同比大幅上升136%至27768部,中国整体汽车出口同比增加16.8%[23] - 2018年集团共售出1500838部汽车,较2017年增长20%;轿车销量增加6%至647220部,SUV销量增加34%至853618部[46] - 2018年集团国内销量增加至1473070部,增幅达19%,出口销量上升136%至27768部,占全年总销量的1.9% [46] - 2018年集团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从5.0%上升至6.2%,在中国乘用车总出口量中占比从1.8%上升至3.7% [46] - 2018年集团出口27,768部汽车,较2017年增加136%,出口占集团总销量1.9%[56] - 集团在中国乘用车总出口量的占比由2017年的1.8%上升至2018年的3.7%[56] - “吉利博越”“新帝豪”“金刚”2018年分别占集团总出口量的49%、14%、14%[56] - 2018年公司年销量超150万部,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从2017年的5%升至6.2%,成为中国第三大乘用品牌[62] - 2019年公司初步销量目标定为151万部,接近2018年整体销量水平[64] 公司业务合作与收购事项 - 2018年4月24日,公司与爱信AW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17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7亿3359万元),双方分别持股40%和60%[25] - 2018年7月18日,公司附属公司吉润汽车收购杭州汽车、贵州汽车及宁波吉润全部注册资本,现金代价分别约为人民币9亿3062万元、10亿7430万9000元、11亿6939万9000元[26][28] - 三间生产厂房总规划年产能将为69万台[28] - 2018年9月24日,公司与吉利控股订立许可协议,授予相关知识产权[30] - 知识产权总许可费用为13.44亿元人民币,由吉利控股自许可期限起始日期起计五年内按五期等额年度付款缴付[3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的宝腾销售协议最大年度上限约为41.48亿元人民币[33] - 2018年10月5日,浙江动力收购滨海发动机全部注册资本,现金代价约为7.81274亿元人民币;收购贵州发动机全部注册资本,现金代价约为4.84003亿元人民币[33] - 两间发动机生产厂房总规划年产能为72万台发动机[34] - 2018年12月20日,吉润汽车与宁德时代成立联营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吉润汽车现金注资49%(4.9亿元),宁德时代现金注资51%(5.1亿元)[34][35] - 2018年1月,公司发行于2023年到期、年利率为3.625%的3亿美元债券,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97296亿美元(约19.27161亿元人民币)[35] - 债券所得款项净额已悉数动用,其中财务费用6906.3万元,收购吉利控股集团三间附属公司18.4673亿元,一般企业用途1136.8万元[37] - 浙江动力间接拥有99%权益,台州发动机为浙江吉利全资附属公司,贵阳发动机浙江吉利拥有88.64%权益,宝腾集团吉利控股集团拥有49.9%权益[33] - 2018年集团资本开支为75亿元人民币,在年初预算115亿元人民币之内[38] - 2019年集团资本开支预算约为116亿元人民币[38] - 吉润汽车收购杭州汽车全部注册资本,代价约为人民币930,620,000元[183] - 吉润汽车收购贵州汽车全部注册资本,代价约为人民币1,074,309,000元[183] - 吉润汽车收购宁波吉润全部注册资本,代价约为人民币1,169,399,000元[184] - 公司授予吉利控股知识产权及前景知识产权,许可费用为人民币1,344,000,000元[184] - 公司收购资产最高代价约为人民币679,871,000元[184] - 浙江动力收购滨海发动机全部注册资本,代价约为人民币781,274,000元[184] - 浙江动力收购贵州发动机全部注册资本,代价约为人民币484,003,000元[186] 公司产品与品牌相关情况 - 2018年3月新版“吉利博越”推出全新智能车载系统“吉客”GKUI[47] - “吉利”品牌在2018年J.D. Power中国客户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中以719分位列大众市场分类十大品牌第九位,大众市场平均分704分[47] - “领克”品牌汽车在“J.D. Power 2018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 (IQS)”中PP100分数为94分,大众市场平均为107分[56] 公司生产设施情况 - 公司现有生产设施总权益可用年产能为1710000部/双班,各厂房权益大多为99%[51]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情况 - 公司自2015年11月实施“蓝色吉利行动”,目标是2020年前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销量达总销量90%[53] - 2018年公司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销量仅占总销量5%,但在高端车型中占比急剧提升,如“博瑞”超80%为新能源和电气化版本[53] - 2018年公司出售67069部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较2017年增加165%[53] - 2018年“帝豪EV”“博瑞GE MHEV”及“博瑞GE PHEV”共占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总销量约82%[53] - 2019年公司将在未提供产品的汽车分类推出新产品,完善产品组合[53] - 2019年公司计划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车新车型投放,为现有车型新增多种新能源车型[53] - 2019年公司将推出与沃尔沃共同研发的新一代动力总成系统[53] 吉致金融业务情况 - 截至2018年底,吉致金融注册资本由人民币9亿元增至20亿元,集团按持股比例贡献8亿8千万元额外注资[55] - 2018年吉致金融汽车融资业务未偿还贷款资产总额从96亿5千万元增长近一倍至192亿6千万元[55] - 2018年吉致金融年内纯利按年增长352%[55] 领克合资公司业务情况 - 2018年领克合资公司总销量120,414部,录得纯利6.6761亿元[56] 公司海外业务规划 - 集团制定计划增设海外工厂,必要时采用货币远期合约控制外币风险[57]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约为52,400人,2017年12月31日为41,600人[70] - 吉利拥有99%权益的四家主要经营附属公司,分别为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及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71] - 李书福于2005年6月9日加入公司,拥有超逾32年中国汽车制造业投资及管理经验[71][72] - 杨健于2005年6月9日加入集团,2008年7月1日起任董事会副主席,2011年12月29日起任吉利控股董事会副主席[72] - 李东辉于2016年7月加入集团,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任吉利控股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72][73] - 桂生悦于2005年6月9日加入集团,2006年2月23日起任公司行政总裁,拥有超32年行政及项目管理经验[73] - 安聪慧于2011年12月30日加入集团,自2003年起任吉利控股副总裁,2011年12月29日起任吉利控股总裁[74] - 洪少倫59歲,2004年2月23日加入公司為執行董事,有17年證券研究、投資銀行及財務分析經驗[75] - 魏梅50歲,2011年1月17日加入公司為執行董事,2009年6月起任吉利控股副總裁[75] - Carl Peter Edmund Moriz Forster 64歲,2013年1月9日加入公司為非執行董事,在全球汽車工業有超過33年經驗[75] - 李卓然48歲,2002年6月28日加入公司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在會計及審計界積逾26年經驗[76] - 楊守雄69歲,2005年6月6日加入公司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於金融服務業擁有超過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