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明生物(02269) - 2018 - 年度财报
02269药明生物(02269)2019-04-26 18:1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数为288,股份代号为2269[1][4] - 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有陈智胜博士、周伟昌博士,非执行董事有黄跃先生、李革博士等[3] - 公司授权代表为郑碧玉女士,联席公司秘书为郑碧玉女士[3]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无锡马山梅梁路108号[3]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54楼[3]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22楼[4] - 公司于2008年建立,2017年6月于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18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56.6%,中国区域增速高达77.5%[5] - 2018年公司收益为2534453千元人民币,毛利为1017755千元人民币,除税前溢利为737722千元人民币,纯利为630465千元人民币,经调整纯利为751557千元人民币[8] - 2018年公司毛利率为40.2%,纯利率为24.9%,经调整纯利率为29.7%[8] - 2018年公司资产总值为9393150千元人民币,权益总额为7994228千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1398922千元人民币,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084395千元人民币[9] - 2017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经调整纯利为408.1百万元人民币,此处重新计算后为432872千元人民币[8][10] - 2018年公司收益同比增长56.6%,达人民币2,534.5百万元[14] - 未完成服务订单从2017年12月31日约476.0百万美元跃升243.1%至2018年12月31日约1,633.0百万美元[14] - 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从2017年12月31日约1,002.0百万美元倍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2,006.0百万美元[14] - 2018年公司服务220家客户,相比2017年的202家有所增加[16] - 前十大客户每名客户平均收益从2017年约8840万元增至2018年约1.193亿元,增幅达35.0%[16] - 每项目平均收益从2017年约1010万元增长22.8%至2018年约1240万元[16] - 2018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693亿元,占公司收益的6.7%[24] - 集团收益从2017年的约16.188亿元增长56.6%至2018年的约25.345亿元[37] - 2018年北美、中国、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收益分别为12.84亿元、9.8亿元、1.717亿元和0.988亿元,占比分别为50.6%、38.7%、6.8%和3.9%[38] - IND前服务收益增长38.3%至14.51亿元,占总收益57.2%;IND后服务收益增长90.2%至10.835亿元,占总收益42.8%[39] - 五大客户收益从2017年的约6.466亿元增加23.2%至2018年的约7.966亿元,占2018年总收益31.4%[40] - 十大客户收益从2017年的约8.844亿元增加34.9%至2018年的约11.931亿元,占2018年总收益47.1%[41] - 服务成本从2017年的约9.583亿元增长58.3%至2018年的约15.167亿元[42] - 毛利从2017年的约6.606亿元增长54.1%至2018年的约10.178亿元,毛利率从40.8%微降至40.2%[43] - 其他收入从2017年的约0.347亿元增长459.7%至2018年的约1.942亿元[44] - 2018年追溯录得减值亏损净额约0.559亿元[45]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17年的约0.276亿元增长53.6%至2018年的约0.424亿元,占收益百分比均为1.7%[47] - 行政开支从2017年约1.34亿元增长69.9%至2018年约2.277亿元[48] - 研发开支从2017年约7450万元增长127.2%至2018年约1.693亿元[49] - 2017年其他开支约1610万元,2018年无记录[50] - 2017年财务成本约3570万元,2018年无记录[51] - 所得税开支从2017年约5110万元增长110.0%至2018年约1.073亿元,实际所得税率从16.8%降至14.5%[52] - 纯利从2017年约2.526亿元增长149.6%至2018年约6.305亿元,纯利率从15.6%增至24.9%[54] - 经调整纯利从2017年约4.329亿元增加73.6%至2018年约7.515亿元,经调整纯利率从26.7%提高至29.7%[54]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从2017年约4.534亿元增长112.2%至2018年约9.621亿元,利润率从28.0%增至38.0%[55] - 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从2017年约6.336亿元增长70.9%至2018年约10.831亿元,利润率从39.1%增至42.7%[55]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17年0.24元增加116.7%至2018年0.52元,每股摊薄盈利从2017年0.22元增长118.2%至2018年0.48元[56] - 集团厂房及设备从2017年12月31日约17.802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29.039亿元,增幅63.1%[57] - 集团于2018年以5100万美元(约3.418亿元)购入一项许可作为无形资产[58] - 集团于2018年以约1.738亿元购入土地使用权作为预付租赁款项[59] - 集团于2018年分别以995万美元(约6830万元)认购Tysana和Privus各19.9%股权[60] - 集团存货从2017年12月31日约1.355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2.272亿元,增幅67.7%[63] - 集团合约成本从2017年12月31日约2.024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2.946亿元,增幅45.6%[64]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17年12月31日约5.899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10.672亿元,增幅80.9%[65] - 集团合约资产从2018年初约2440万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3600万元,增幅47.5%[66]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17年12月31日约5.299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7.118亿元,增幅34.3%[68] - 集团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Canbridge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79.6万元[62] - 2018年1月1日,约2.547亿元客户垫款重新分类为合约负债,合约负债(客户垫款)增加96.2%[6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0.844亿元,2017年12月31日约20.6亿元,因2018年3月收到配售所得款31.867亿元及经营活动现金流[70]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质押银行存款约2520万元,较2017年12月31日约2120万元增加18.9%[73] - 2018年及2017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提取银行借款[72]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或担保[72] - 2018年及2017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借贷,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74] - 2018年公司对五大客户销售占收益总额31.4%,2017年为39.9%;对最大客户销售占比11.1%,2017年为11.9%[125] - 2018年公司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64.9%,2017年为70.2%;单一最大供应商占比21.2%,2017年为27.0%[126] - 报告期内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为19.8万元,2017年为5万元[129]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总额约34.378亿元,2018年末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结余约7.419亿元[130] - 上市所得款项计划用途中,偿还借款等12.386亿元占37%,营运资金等17.397亿元占52%等,2018年实际使用26.26亿元[131] - 2018年3月公司配售5700万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31.867亿元,用于建设新设施4.098亿元,年末未动用27.769亿元[133] - 截至2018年末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134] - 2018年公司共有205个综合项目,较2017年的161个同比增加27.3%[185] - 2018年公司实现年收入25.34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6.305亿元人民币[18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综合项目数从2017年的161个增加至2018年的205个[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05个综合项目,较2017年12月31日的161个增长[12] - 临床前项目数从去年同期90个增长至2018年12月31日的97个[12] - 早期(第I及II期)临床开发项目数从去年同期62个增长51.6%至2018年12月31日的94个[12] - 后期(第III期)临床开发项目数从去年同期8个增长62.5%至2018年12月31日的13个[12] - 报告期内,33个项目从临床前开发阶段进入早期临床开发阶段[12] 公司业务合作与发展 - 公司为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的13家及中国前50大制药公司的22家提供服务[5] - 公司与Oxford BioTherapeutics签订金额最高达450百万美元的合约[1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与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的13家、中国50大制药公司中的22家开展合作[16] - 2018年3月,公司成为通过美国FDA cGMP认证的中国唯一一家生物药生产基地和全球前十大生物药开发及生产服务供应商[17] - 2018年7月,公司与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营企业药明海德,注册资本5亿元[18] - 2019年2月,公司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完成Trogarzo™生产项目cGMP上市批准前检查且无重大缺陷项[75] - 2019年2月,集团与Amicus Therapeutics针对新一代庞贝氏症疗法ATB200达成独家商业化生产战略合作[75] - 2019年3月,公司生产Trogarzo™的相关基地取得欧盟EMA GMP证书[75] 公司技术平台与产能情况 - 公司WuXia细胞系开发平台每年可开发超60个项目[7] - 公司WuXiUP连续细胞培养生产工艺平台运用2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达到与20000升传统不锈钢反应器相当的批次产量[7] - 公司启动多项产能扩张计划,建成后总产能将达220,000升[6] - 公司计划生物药总产能可达220,000升以上[15] - 公司将单抗药品的IND申报周期减少至15到18个月,个别项目缩短至7个月[16] - MFG2配有14个2000升及2个1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是2018年全球最大使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作商业化生产设施的基地[19] - 2018年7月,公司完成MFG2流加生产线6000升产能规模的工艺验证[19] - 公司兴建的生物偶联药物一体化研发生产中心面积达6000平方米[20] - 上海基地的WuXia平台已提供超220个细胞系用于临床前后开发[21] - 上海基地新MFG3生物反应器总产能为7000升,有六条生产线,每年可完成60个IND申报项目[21] - 上海全球创新生物药研发制药一体化中心面积为160万平方呎[22] - 公司全球生物药总产能预计将达220,000升以上[28] - 无锡MFG4设计产能为10,000升流加/ CFB [29] - 无锡MFG5设计产能为60,000升流加 [29] - 爱尔兰MFG6设计产能为6,000升灌流 [29] - 爱尔兰MFG7设计产能为48,000升流加 [29] - 石家庄MFG8设计产能为48,000升流加 [29] - 无锡MFG9设计产能为6,000升流加/ CFB [29] - 新加坡MFG10设计产能为4,500升流加/灌流 [29] - 美国伍斯特MFG11设计产能为4,500升流加/灌流 [29] 公司管理层与董事信息 - 李革博士52岁,2014年2月获委任为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2010年5月创立集团,还担任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等职[78] - 胡先生毕业于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