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未完成订单量总额同比增长122%至113.24亿美元[6] - 2020年收益同比增长40.9%,纯利同比增长67.5%[6] - 2020年公司收益达人民币5,612.4百万元,同比增长40.9%;纯利达人民币1,692.7百万元,同比增加67.5%[12] - 2020年末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量达11,324百万美元,较2019年末大幅增长122.0%,其中未完成服务订单增长293.2%至6,629百万美元,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增长37.4%至4,695百万美元[12] - 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45.1%,纯利率为30.2%,经调整纯利率为30.6%[8] - 2020年末公司资产总值达28,963,613千元,负债总额达8,064,217千元,权益总额达20,899,396千元[8] - 2020年末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达7,095,735千元[8] - 公司收益从2019年约人民币39.837亿元增长40.9%至2020年约人民币56.124亿元[47] - 2020年北美收益24.792亿元,占比44.2%;中国收益24.641亿元,占比43.9%;欧洲收益4.466亿元,占比8.0%;世界其他地区收益2.225亿元,占比3.9%[48] - IND前服务收益增长54.8%至2020年约人民币28.003亿元,占总收益49.9%;IND后服务收益增长26.6%至约人民币27.248亿元,占总收益48.5%[49] - 五大客户收益从2019年约人民币12.557亿元增长34.2%至2020年约人民币16.847亿元,占2020年总收益30.0%[51] - 十大客户收益从2019年约人民币19.763亿元增长17.7%至2020年约人民币23.269亿元,占2020年总收益41.5%[51]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19年约人民币23.249亿元增长32.5%至2020年约人民币30.794亿元[52] - 毛利从2019年约人民币16.588亿元增长52.7%至2020年约人民币25.330亿元,毛利率从41.6%增至45.1%[53] - 其他收入从2019年约人民币1.799亿元增长22.3%至2020年约人民币2.201亿元[54] - 2020年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211亿元,2019年约为人民币0.068亿元[55] - 2020年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大幅增长75.1%,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增长16.0%[55]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从2019年约2.15亿元增长1218.1%至2020年约28.34亿元[56]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19年约7710万元增长22.4%至2020年约9440万元,占总收益比例从1.9%降至1.7%[57] - 行政开支从2019年约3.673亿元增长39.2%至2020年约5.114亿元[58] - 研发开支从2019年约2.597亿元增长16.9%至2020年约3.037亿元[59] - 财务成本从2019年约1960万元增长117.9%至2020年约4270万元[60] - 所得税开支从2019年约1.163亿元增长134.8%至2020年约2.731亿元,实际所得税率从10.3%增至13.9%[61] - 公司纯利从2019年约10.103亿元增长67.5%至2020年约16.927亿元,纯利率从25.4%增至30.2%[62]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19年0.27元增长59.3%至2020年0.43元,每股摊薄盈利从2019年0.25元增长60.0%至2020年0.40元[63] - 物业、厂房及设备余额从2019年约63.385亿元增长89.3%至2020年约119.962亿元[64] - 对多宁的投资结余从2019年约3090万元增长506.8%至2020年约1.875亿元,持股比例从8.13%增至15.86%[66] - 存货从2019年12月31日约39940万元增长171.5%至2020年12月31日约10.842亿元[68] - 合约成本从2019年12月31日约2.842亿元增长38.0%至2020年12月31日约3.921亿元[6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19年12月31日约17.367亿元增长86.7%至2020年12月31日约32.419亿元[70] - 合约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约4000万元减少39.8%至2020年12月31日约2410万元[7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19年12月31日约18.437亿元增长48.0%至2020年12月31日约27.285亿元[72] - 流动负债中的合约负债从2019年12月31日约3.364亿元增长97.7%至2020年12月31日约6.649亿元[73]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19年12月31日约2.926亿元增长148.5%至2020年12月31日约7.272亿元[74]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定期存款总额结余从2019年12月31日约62.055亿元增长34.8%至2020年12月31日约83.681亿元[75] - 借款总额从2019年12月31日约19.013亿元增长37.0%至2020年12月31日约26.047亿元[77]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19年12月31日的14.7%下降至2020年12月31日的12.5%[80] - 2020年纯利为16.927亿人民币,2019年为10.103亿人民币[82][84] - 2020年经调整纯利为17.158亿人民币,经调整纯利率为30.6%;2019年经调整纯利为12.014亿人民币,经调整纯利率为30.2%[82] - 2020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为17.22亿人民币,2019年为12.049亿人民币[82] - 2020年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为0.44元,摊薄盈利为0.41元;2019年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为0.32元,摊薄盈利为0.30元[82] - 2020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4.409亿人民币,利润率为43.5%;2019年为14.764亿人民币,利润率为37.1%[84] - 2020年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4.64亿人民币,利润率为43.9%;2019年为16.675亿人民币,利润率为41.9%[84] - 2020年员工成本(不包括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和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约为17.877亿人民币,2019年约为10.788亿人民币[8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对五大客户销售占收益总额30.0%,2019年为31.5%;对最大客户销售占收益总额7.2%,2019年为9.1%[13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65.6%,2019年为65.7%;单一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24.3%,2019年为22.0%[137] - 报告期内,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为人民币229.3万元,2019年为人民币15万元[141] - 2020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23.33亿元(扣除信用损失拨备人民币1.77亿元)[194] - 2020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约为人民币0.24亿元(扣除信用损失拨备人民币0.08亿元)[19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合计占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16.6%[19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未上市股权投资约为人民币1.27亿元[195]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未上市股权投资约为人民币1.27亿元[1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赋能12个新冠中和抗体在3 - 5个月内完成20余个全球多地IND申报[6] - 2020年新增103个综合项目,综合项目总数达334个[6] - 报告期内双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WuXiBody®项目和抗体偶联药物(ADC)项目分别增长至29个和40个[6] - 报告期内疫苗业务达成四项合作协议,包括30亿美元的战略合作疫苗生产合同[6] - 公司已签署超2.6亿美元的新冠疫苗合同[6] - 2020年末公司综合项目数由去年同期250个增长33.6%至334个,临床前项目数增长39.7%至169个,早期临床开发项目数增长20.5%至135个,后期临床开发项目数增长75.0%至28个,新增一个商业化生产项目[10] - 2020年公司为369名客户提供服务,去年为266名,与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的14家及中国50大制药公司中的32家开展合作[12] - 2020年有36个项目由临床前开发阶段进入早期临床开发阶段[1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正在进行的综合项目总数为361个,包括190个临床前项目、137个早期临床开发项目、32个后期临床开发项目及2个商业化生产项目[12] - 生物药开发不同阶段一般收益:药物发现阶段为1.5 - 2.5百万美元,临床前开发阶段为4 - 6百万美元,早期临床开发阶段为4 - 6百万美元,后期临床开发阶段为20 - 50百万美元,商业化生产阶段每年为50 - 100百万美元[11] - 公司投入过半员工攻坚COVID - 19项目,赋能全球超10个相关项目,完成超20个IND申报[14] - 公司疫苗CDMO业务签订四份新合约,一份与全球疫苗巨头发约20年、总价超30亿美元,其他COVID - 19疫苗合约总价超2.6亿美元[16] - 自2019年以来,5个ADC获美国FDA批准,占历史获批总数一半[1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全球获得40个ADC项目,多个进入IND至第II/III期临床开发阶段[18] - 公司新ADC工厂DP3面积约6000平方米,自2019年获GMP生产放行已生产逾50批原液及制剂[18] - ADC开发促使70% - 80%开发中的项目由生物药CDMO承接[18] - DP3开展产能扩张项目,新增20平方米产能冻乾机使冻乾产能提高五倍[18] - 现有超100种不同双特异性格式,临床试验中有约120种双特异性抗体[1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29个项目中应用WuXiBody®平台,首个WuXiBody®双特异性分子获IND批准[19] - 公司的WuXia™平台每年可为公司开发超80个IND项目,已提供超400个细胞株用于临床前及后期开发,9至10个星期内可获得高表达量的前三克隆[21] - 公司的WuXiUP™平台可运用1000至2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达到与10000至20000升传统不锈钢反应器相当的批次产量,已广泛应用于超30个项目[21] 产能相关情况 - 公司总计划产能达430,000升[6] - 公司加大投资部署约430,000升的全球生物药计划总产能[15] - 公司全球总计计划产能截至年度业绩公告日期约达430,000升[28] - MFG5设计产能为60,000升流加,MFG6为6,000升灌流,MFG7为48,000升流加等多个工厂有明确设计产能[29] - 爱尔兰邓多克基地(MFG6及MFG7)截至报告期末完成85%进度,预计2022年投产[29] - 爱尔兰疫苗工厂模块化实验室已运营并产生收益,2021年初主体厂房将封顶[30] - 公司在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签订土地购买协议并动工建设面积为107,000平方英尺的生物药开发及生产工厂MFG11,预计2023年建成[31] - 新泽西州克兰伯里生产十八厂MFG18预计2021年投产,面积为66,000平方英尺,将具备全流程开发能力[31] - 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普鲁士国王开设面积为33,000平方英尺的工艺开发及测试实验室[31] - 上海奉贤区新基地一期面积34,000平方米大楼已完工并将2021年初全面运营,二期四栋共60,000平方米大楼建设进度达70%,新建生物药中心总面积将为150,000平方米[31] - 无锡生产五厂MFG5预计2021年获GMP放行,将配备九条4,000升和十二条2,000升生物反应器生产线,年初九条4,000升生产线已开始GMP运营[31] - 生产八厂MFG8于2018年在石家庄动工,计划产能48,000升,报告期内外部框架已建成[32] - 生物药一体化新业务创新中心自2020年11月在杭州投入运营[32]
药明生物(02269)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