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历史沿革 - 公司于191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1919年正式开业,总行设于香港皇后大道中2号[8] - 1921年总行迁往香港德辅道中10号现址,同年成为首间在香港推出保管箱服务的银行[8] - 1939年公司通过向香港市民推销救国公债,筹集数百万款项支持抗战[8] - 1969年为庆祝开业50周年,公司设立50万港元的教育基金[8] - 1975年与美国银行携手推出首张以港币结算的信用卡“东美信用卡”[8] - 1980年与中国银行合作,在内地推出外币信用卡结算服务[8] - 1982年与伦敦S.G. Warburg & Company Limited成立联营商人银行——东亚华宝有限公司[10] - 1983年完成重建德辅道中总行大厦,同年与安泰国际公司合资格成立“东亚安泰保险(百慕达)有限公司”[10] - 1984年在纽约开设美国首间分行,2011年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美国零售银行业务的80%股权[10] - 1985年成立全资附属证券业务机构——东盛证券有限公司,后易名为东亚证券有限公司[10] - 1987年公司通过联营公司与暹罗商业银行及三和银行在泰国成立合营租赁公司Siam Sanwa Trilease Company Limited[12] - 1988年率先在内地开展房地产按揭贷款业务,还与华润集团及马来西亚森达美集团成立联营公司经营马中贸易[12] - 1989年成立东亚物业代理及东亚期货等公司,成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6间创始机构之一[12] - 1990年伦敦分行开幕,成立East Asia Corporate Services(BVI)Limited提供公司注册及管理服务[12] - 1991年成立上海国际财务有限公司,取得蓝十字(亚太)保险有限公司全面控制权,洛杉矶分行开幕[12] - 1991年与IBM及深圳大学软件开发公司成立国际软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2009年出售加拿大业务80%权益给工商银行[14] - 1993年台北代表人办事处开业并于1997年升格为分行,成立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大厦有限公司等[14] - 1993年成立东亚兴莱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海南国际财务有限公司[14] - 1997年上海分行迁往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马来西亚纳闽分行及吉隆坡代表处开业[14] - 1998年获批在深圳及上海经营人民币业务,上海和深圳分行获批为海外居民和外资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14] - 1999年收购蓝十字(亚太)保险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推出电子网络银行服务和电子网络股票买卖服务[16] - 2000年东亚银行(信托)进军退休金管理业务,提供相关强积金计划[16] - 2001年东亚银行与中国联合银行正式合并,开设西安分行和澳门分行[16] - 2002年与第一太平银行完成合并,美国大兴银行易名为美国东亚银行,推出显卓理财服务,获内地经营网上银行业务批准[16] - 2003年综合业务于卓佳集团营运,东亚银行集团占超70%权益,2017年出售权益,开设北京分行,捐赠200万港元给香港大学医学院、50万港元给香港中文大学[16][18] - 2004年成为全港首间提供适用于所有电讯公司的流动银行服务的金融机构[18] - 2005年在九龙观塘设立先进的营运中心,与香港大学成立宝康医疗中心[18] - 2006年完成收购National American Bancorp,进驻三藩市,获QDII资格及外汇兑换额度[18] - 2007年在内地注册成立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德联丰投资成立合营资产管理公司[18] - 2009年东亚中国发行40亿元人民币零售债券,成立东亚银行慈善基金[18] - 2014年在中环开设首间智能数码分行,2017年完成香港全分行数字化[20] - 2015年东亚中国成为首批获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资格的外资银行之一[21][22] - 2015年成立合资汽车金融公司华晨东亚汽车金融有限公司[22][23] - 2016年捐赠500万港元支持香港红十字会设立捐血中心[23][24] - 2017年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开业,收购柬埔寨PRASAC 21%股权[24][25][26] - 2017年东亚中国与携程及微众银行合作推出信用卡及消费金融产品[26][27] - 2018年东亚中国深圳前海支行升格为分行,成为首间在前海设分行的外资银行[27][28] - 2018年推出全港首创一站式聚合支付平台iPayment Hub,成为贸易融资平台eTradeConnect创始银行之一[28][29][30] - 公司于2019年初举行开业百周年志庆活动[43][47] 公司规模与网点分布 - 公司在香港拥有庞大零售网络,在内地44个城市设有网点,全球约200个网点,聘用约9800名员工[33][34][35] - 公司全球设有逾220个网点,国际网络覆盖香港、大中华其他地区、东南亚、英国和美国[191] - 公司在香港设有众多分行,包括总行及香港、九龙、新界等地区分行[192] - 公司在大中华其他地区设有众多分行,包括上海、北京、西安等城市[189] - 公司在东南亚设有分行,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190] - 公司在英国设有分行,包括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地[190] - 公司在美国设有分行,包括纽约、洛杉矶等地[190] - 公司在香港、九龙、新界等地区设有多个理财中心,如太古广场i - 理财中心、香港浸会大学理财中心等[193][194] 2018年财务数据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资产总额达8395亿港元(1072亿美元)[33][35] - 2018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营收入总额为170.72亿港元,同比增长7.0%[37] - 2018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可归属集团股东溢利为65.09亿港元,同比增长3.4%;可归属集团股东溢利为65.09亿港元,同比下降30.4%[37] - 2018年客户贷款及垫款及贸易票据总额为5152.81亿港元,同比增长5.7%;资产总额为8394.51亿港元,同比增长3.8%;存款总额为6326.04亿港元,同比增长4.0%;股东权益总额为1035.75亿港元,同比增长2.3%[37] - 2018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基本盈利为每股2.07港元,同比下降1.0%;基本盈利为每股2.07港元,同比下降35.5%;股息为每股1.18港元,同比下降7.8%[37] - 2018年平均资产回报率为0.7%,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6.3%,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成本对收入比率为50.2%,贷款对存款比率为79.1%,减值贷款比率为0.7%[37] - 2018年第一至四季度平均流动性覆盖比率分别为137.8%、144.8%、153.0%、180.5%;普通股权益一级资本比率为15.7%,一级资本比率为17.8%,总资本比率为20.8%[37] - 2018年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65.09亿港元,较2017年减少28.38亿港元,降幅30.4%[54]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息收入增加11.27亿港元,增幅9.5%,至129.59亿港元[54]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1.6亿港元,增幅6.5%,至26.53亿港元[54]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净保险收入减少3.92亿港元,降幅57.1%,至2.95亿港元[54]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非利息收入下降0.2%,至41.13亿港元[54]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经营收入增长7.0%,至170.72亿港元[54]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总经营开支上升6.1%,至85.63亿港元[54]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减值损失前经营利润增加6.23亿港元,增幅7.9%,至85.09亿港元[54]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减值损失后经营利润增加14.9亿港元,增幅27.4%,至69.19亿港元[54]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税后利润增至65.54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2.9%[54] - 2018年集团可归属股东溢利65.09亿港元,较2017年下跌28.38亿港元或30.4%[55] - 持续经营业务未扣除减值损失经营溢利85.09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6.23亿港元或7.9%[55] - 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息收入增加11.27亿港元或9.5%,至129.59亿港元[55] - 持续经营业务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净额增加1.60亿港元或6.5%,至26.53亿港元[55] - 2018年底集团总资产8394.51亿港元,较2017年底增加3.8%[57] - 客户贷款总额增长5.7%至5006.31亿港元,贸易汇票总额增长5.3%至146.50亿港元[57] - 2018年底总资本比率、一级资本比率和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分别为20.8%、17.8%和15.7%[57] - 2018年底客户存款总额增加0.4%至5741.14亿港元[58] - 2018年底贷存比率为79.1%,2017年底为77.9%[58]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出售出售组别及持有作出售资产净溢利减少1.27亿港元或69.3%[55] - 2018年底集团综合资产总额达8394.51亿港元,较2017年底增加3.8%[60] - 客户垫款总额上升5.7%至5006.31亿港元,贸易票据贴现总额增加5.3%至146.50亿港元[60] - 可归属集团股东权益总额增加2.6%至918.26亿港元,2018年净溢利达65.09亿港元[60] - 已发行债务证券减少44.0%至5.64亿港元[60] - 客户存款总额上升0.4%至5741.14亿港元,存款总额增加4.0%至6326.04亿港元[60] - 2018年底贷款对存款比率为79.1%,2017年底为77.9%[60] - 2018年12月31日,总资本比率、一级资本比率及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分别为20.8%、17.8%及15.7%[60] 业务发展与策略 - 2018年公司推出更多直达式数码化方案、更新手机应用程式、升级网上平台及优化后勤部门业务流程[44][48] - 2018年公司重新检视核心价值,推行计划重塑企业文化[45][48] - 公司3年前启动的7亿港元成本节约计划于2018年成功完成[51][52] - 集团减值贷款比率从2017年12月的1.09%降至2018年12月的0.70%[51][52] - 2018年优化客户分层策略服务中小企业,推出债务资本市场服务,加强财资及贸易融资服务并拓展跨境银行服务能力[51][52] - 2019年将推出更多计划增加手续费收入,聚焦手机优先策略、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服务[51][52] - 公司通过数字渠道拓展产品范围,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力服务客户[51][52] - 公司将深化和拓展与合作伙伴关系,扩大客户基础并推进零售贷款组合[51][52] - 2019年预计经营成本将适度增加[51][52] - 2019年金融市场可能保持波动,但内地金融开放和大湾区计划带来机遇[51][52] - 海外分行将与总行及东亚中国进一步发展跨境融资业务,服务内地企业海外市场[51][52] - 2018年公司新零售业务计划使消费金融客户基础呈5倍增长,零售贷款大幅上升[81] - 2019年公司中国业务将扩大互联网消费贷款及信用卡业务,推出支付等多范畴新产品及服务[81] - 2018年初更新手机应用程式,加入人脸识别等功能,2019年将新增遥距开户功能[73][74] - 2019年将配置新IT基础设施支持开放API框架,为伙伴提供API并物色外部API[73][74] - 企业银行处已重组,新设5间商务中心服务中小企业,2019年底前再增5间[73][75] 各地区业务表现 - 2018年香港分行客户贷款和贸易票据总值较2017年底高9.1%[68] - 2018年香港经济首3季增长3.7%,失业率2.8%,整体住宅物业价格攀升1.6%;预计2019年GDP增长2.3%,通胀率降至2.0%[69] - 2018年内地出口增长9.9%,零售增长从2017年的10.2%降至9.0%;预计2019年经济增长下滑至6.2%,通胀率维持2.1%[69] - 2018年末东亚银行香港客户贷款及贸易票据总额较2017年底增加9.1%,客户贷款增长9.4%,债券投资增加5.3%,客户存款上升8.8%[70] - 2018年零售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按年增长20.9%,经营收入按年上升17.4%[71] - 2018年企业银行业务除税前溢利增加17.8%,由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净额升15.0%和减值损失降69.4%带动,净利息收入稍降[73][75] - 2018年企业贷款余额微升1.9%,减值贷款比率持续改善[73][75] - 2018年在香港主要地点分行开设11间跨境金融中心,部分分行延长办公使内地新增账户显著增加[73][74] - 2018年私人银行业务经营收入按年减少6.2%,管理资产与2017年底相若[77][78] - 东亚人寿新造保单保费收入按年增长11.7%,推动公司销售其产品的佣金收入增加13.3%[77][78] - 蓝十字保费收入按年增长8.7%,网上索偿申请比率超逾50%[77][78] - 2018年底东亚银行强积金计划成员总数超787,000名,管理资产为243亿港元,溢利双位数增长[77][78] - 2018年中国内地经济增速从6.7%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