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亚银行(00023)
icon
搜索文档
东亚银行(0002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1 16:41
Annual Report 年報 Celebrating 105 y e ars of B E A 東 亞 銀 行 周 年 10 5 The Bank of East Asia, Limited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10 Des Voeux Road Central, Hong Kong 香港中環德輔道中 10 號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23 +852 3608 3608 hkbea.com Annual Rep ort 2 0 2 4 年 報 Welcome to The Bank of East Asia, Limited's website 歡迎瀏覽東亞銀行有限公司網站 財務日誌 公布2024年度全年業績 2025年2月20日 宣布派發2024年度第二次 中期股息(可選擇以股代息) 2025年2月20日 2024年度第二次中期股息 除淨日期 2025年3月5日 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 — 2024年度第二次中期股息 由2025年3月7日 至2025年3月11日 (包括首尾兩天) 2024年度第二次中期股息 記錄日期 2025年3月11日 寄發以股代息通函 及選擇表格 2025年3月19日 寄發2 ...
东亚联丰同东亚银行首推“东亚睿智全天候基金” 南向通客户可认购 入场费1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3-24 14:29
文章核心观点 东亚联丰投资管理与东亚银行合作推出“东亚睿智全天候基金”,为投资者提供多元投资方案,助力财富增值,该基金有派息目标、入场费等规定,且涵盖多种资产组合 [1] 基金基本信息 - 派息参考同类基金,目标为5.5%至6%,首次派息在5月14日 [1] - 已入选跨境理财通清单,“南向通”客户可认购 [1] - 入场费1万港元,可美元及人民币认购(等同于1万港元),管理费每年1.2% [1] 基金持仓结构 - 涵盖股票、债券、商品、房地产信托基金和现金,参考持仓为30%至70%股票、30%至70%债券、0%至15%商品、0%至20%房地产信托基金、0%至30%现金 [1] - 截至2月5日模拟组合资产分布为股票49.9%、债券35.1%、另类投资9.9%、现金5.1% [1] - 股票中29.1%为美股、13.8%为欧股、7%为亚太区股票 [2] - 债券中全球政府债券3%、全球投资级别企业债10.2%、全球高收益企业债13.5%、亚太区投资级别债8.5% [2] - 其他资产中黄金7.9%、能源0%、房地产投资信托2%、现金5.1% [2] 公司背景 - 东亚联丰是以中国香港为基地的亚洲投资专家,2007年由东亚银行与德联丰投资合资成立 [2] - 东亚银行全球设逾200个网点,覆盖香港、大中华其他地区、东南亚、英国和美国等地,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2]
两会 | 东亚银行李民斌:发挥香港优势,打造科创企业出海“超级服务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3-08 22:54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在2025年两会期间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及科创企业出海、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经济创造新动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挥前海与香港协同效应等方面提出建议,且东亚中国计划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 [1][2] 两会建议 助力科创企业出海 - 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和专业服务中心优势,成为内地科创企业出海的“超级服务商”,助力开拓国际市场 [1] 深化人工智能赋能 - 加强云算力建设、逐步放开大模型对客服务,完善金融业大模型相关监管 [1]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借助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拓宽离岸人民币投资渠道、探索给予跨境经营企业自主选择在岸离岸汇率通道,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1] 支持前海金融业创新发展 - 在前海试点深港“总部企业内部资金通”,允许符合条件的“双总部”企业在一定额度内集团内部自由划拨资金,实现资金闭环流动,支持企业利用资金发展境内外市场 [1] 东亚中国支持民营企业举措 加大信贷支持 - 未来每年信贷投放量超500亿元,对民营企业授信占比从目前30%提高到50%左右 [2] 提供交易银行服务 - 通过交易银行产品,尤其是供应链业务,为核心企业上下游民营企业提供结算和融资便利,利用科技手段和交易大数据增信,降低融资成本,提供清算和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 [2] 优化贷款流程 - 合理优化贷款流程,缩短民营企业融资链条,提升差别化利率定价能力,根据企业风险和经营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 [2]
东亚银行:净息差和CASA比率回升,不良率上升-20250222
海通国际· 2025-02-21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1.80港元,现价10.56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亚银行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营收、拨备前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0.3%和11.9%,每股股息同比增长27.8%,资产回报率、股东权益回报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上升 [3][14] - 预计2025年和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8%和6.1%,维持买入评级,给予2025年市净率0.30倍,得出目标价11.80港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净息差与存贷款情况 - 2024年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0%,净息差为2.09%,同比降5bp,较24H1升6bp;香港业务净息差同比降1bp,内地业务降10bp,海外等其他地区业务升3bp [5][16] - 贷款总额同比升0.2%,香港贷款同比降0.8%,内地贷款同比升0.5%,海外等其他地区贷款同比升0.6%;香港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对公贷款分别同比增长49.1%、29.5%和65.6%,房地产贷款同比减少24.0%;内地批发零售业对公贷款同比增长54.9%,房地产贷款同比减少26.5% [5] - 存款总额同比升2.3%,活期和储蓄存款同比升9.1%,定期存款同比降0.5%;2024年末CASA比例为31.2%,同比上升1.0% [5] 不良率与信贷成本 - 截至2024年末,整体不良率为2.72%,同比升3bp,较24H1升10bp;香港不良率同比降1bp,内地不良率同比升12bp,海外等其他地区不良率同比升3bp [6] - 2024年信贷成本同比升1bp至98bp,香港信贷成本同比降7bp,内地信贷成本同比降1bp,海外等其他地区信贷成本同比升28bp;2024年有担保和无担保贷款的拨备覆盖率均同比上升 [6] 非息收入与成本收入比 - 2024年非息收入同比上升14.9%,净手续费收入同比上升6.1%,其中手续费收入同比升8.5%,手续费支出同比升17.3%;证券经纪收入、投资产品收入和代理保单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升59.6%、26.5%和12.9%;交易收益同比上升14.3% [8][16] - 2024年成本收入比同比上升0.4pct至45.9%,营运支出同比上升2.1%,员工成本同比增长3.1%,设备支出同比增长3.7% [8][16]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预计2025 - 2026年多项指标有变化,如净利息收入2025年同比降10.26%,2026年同比升2.68%;归属母公司利润2025年同比增7.76%,2026年同比增6.05%等 [12] - 资产质量方面,预计2025 - 2026年不良率略有下降,拨备覆盖率下降;资本状况方面,预计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 [12] ESG情况 - 环境方面,采取减少碳足迹、推动可持续发展倡议、支持清洁能源项目等措施,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 [17] - 社会方面,致力于社会责任,通过社区项目、教育计划、慈善捐赠等支持当地社区和社会发展,支持员工福利、多元化和包容性 [18] - 治理方面,通过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和实践确保透明度、责任和道德标准遵守,包括健全内部控制、合规性和道德经营标准 [19]
东亚银行:净息差和CASA比率回升,不良率上升-20250221
海通国际· 2025-02-21 16: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1.80港元,现价10.56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亚银行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营收、拨备前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0.3%和11.9%,每股股息同比增长27.8%,资产回报率和股东权益回报率同比上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上升 [3][15] - 预计2025年和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8%和6.1%,维持买入评级,给予2025年市净率0.30倍,得到目标价11.80港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净息差与存款情况 - 2024年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0%,净息差为2.09%,同比下降5bp,较24H1上升6bp,香港、内地和海外业务净息差有不同变化 [5][17] - 贷款总额同比略微上升0.2%,香港、内地和海外地区贷款有不同表现,香港和内地的房地产贷款同比减少,批发零售业对公贷款同比增长 [5] - 存款总额同比+2.3%,活期和储蓄存款同比+9.1%,定期存款同比略微下降0.5%,24年末CASA比例为31.2%,同比上升1.0% [5] 不良率与信贷成本 - 截至2024年末,整体不良率为2.72%,同比上升3bp,较24H1上升10bp,香港不良率同比下降,内地和海外等其他地区不良率同比上升 [6] - 2024年信贷成本同比上升1bp至98bp,香港信贷成本同比下降,内地信贷成本同比略微下降,海外等其他地区信贷成本同比上升 [6] - 2024年有担保和无担保贷款的拨备覆盖率均同比上升 [6] 非息收入与成本收入比 - 2024年非息收入同比上升14.9%,净手续费收入同比上升6.1%,证券经纪收入、投资产品收入和代理保单销售收入同比分别+59.6%、+26.5%和+12.9%,交易收益同比上升14.3% [8][17] - 成本收入比同比上升0.4pct至45.9%,2024年营运支出同比上升2.1%,员工成本同比增长3.1%,设备支出同比增长3.7% [8][17]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给出2023 - 2026E的估值指标、每股指标、驱动性因素、盈利及杜邦分析、业绩年增长率、资产质量、资本状况等数据及变化情况 [13]
东亚银行(0002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2-20 1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利息收入为398.09亿港元,2023年为396.85亿港元[3] - 2024年净利息收入为165.29亿港元,2023年为168.74亿港元[3] - 2024年非利息收入为44.50亿港元,2023年为38.72亿港元[3] - 2024年经营收入为209.79亿港元,2023年为207.46亿港元[3] - 2024年扣除减值损失后经营溢利为57.52亿港元,2023年为50.99亿港元[3] - 2024年年度内溢利为46.29亿港元,2023年为41.36亿港元[3]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52港元,2023年为1.32港元[4] - 2024年每股股息为0.69港元,2023年为0.54港元[4] - 2024年资产总额为8777.59亿港元,2023年为8603.61亿港元[8] - 2024年负债总额为7720.20亿港元,2023年为7520.35亿港元[8]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105.739亿港元,较2024年1月1日的108.326亿港元减少2.587亿港元[10] - 2024年度溢利为4.608亿港元,较2023年度的4.118亿港元增长11.9%[10] - 2024年其他全面收益为 - 0.076亿港元,2023年为0.16亿港元[10] - 2024年以股代息发行股份金额为0.0145亿港元,2023年为0.0059亿港元[10] - 2024年股份回购总代价为3.43亿港元(约3500万股),2023年为3.67亿港元(约3600万股)[10][11] - 2024年赎回额外一级资本证券50.69亿港元(6.5亿美元)[1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5.84亿港元,2023年为5.31亿港元[1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 - 0.0099亿港元,2023年为 - 1.6168亿港元[12] - 2024年已付香港利得税为 - 0.0197亿港元,已付香港以外利得税为 - 0.0462亿港元[12] - 2024年用于经营业务活动之现金净额为 - 0.0758亿港元,2023年为 - 1.6918亿港元[12]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为-3.18亿港元,2023年为-5.11亿港元[13] - 2024年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为-20.42亿港元,2023年为-17.42亿港元[13] - 2024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净减少31.18亿港元,2023年为191.71亿港元[13] - 2024年利息收入为39.57亿港元,2023年为39.022亿港元;2024年利息支出为22.481亿港元,2023年为20.771亿港元[13] - 2024年末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26.3亿股,对应金额42.06亿港元;2023年末为26.5亿股,对应金额41.915亿港元[16] - 2024年以总代价3.42亿港元回购3460.22万股股份,注销3543.2万股股份,分别占年初已发行普通股的1.31%和1.34%[1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可归属股东溢利40.14亿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26.39亿股计算,2023年分别为35.22亿港元和26.68亿股[18] - 2024年应付股东股息18.15亿港元,2023年为14.34亿港元;2024年应属本年度股息每股0.69港元,2023年为每股0.54港元[21] - 2024年支付上年度第二次中期股息4.76亿港元,2023年为4.55亿港元[23] - 2024年分派给额外一级资本工具持有人5.94亿港元,2023年为5.96亿港元[23] - 2024年利息收入为398.09亿港元,2023年为396.85亿港元,不包括对冲影响前,非按公允价值确认损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2024年为371.63亿港元,2023年为367.88亿港元[25] - 2024年利息支出为232.80亿港元,2023年为228.11亿港元,不包括对冲影响前,非按公允价值确认损益的金融负债利息支出2024年为227.12亿港元,2023年为214.91亿港元[27] - 2024年服务费及佣金收入总额为36.48亿港元,2023年为33.61亿港元[28] - 2024年交易溢利净额为14.21亿港元,2023年为12.25亿港元[31] - 2024年按通过损益以反映公允价值金融工具净表现为亏损3500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2.62亿港元[32] - 2024年按通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反映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净表现为亏损3800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2600万港元[33] - 2024年对冲溢利净额为9200万港元,2023年为3000万港元[34] - 2024年经营支出总额为96.34亿港元,2023年为94.32亿港元[36] - 2024年金融工具减值损失为54.97亿港元,2023年为54.83亿港元[37] - 2024年所得税为12.11亿港元,2023年为11.74亿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 [41] - 2024年未扣除减值准备的客户贷款及垫款账面值总额为532,931百万港元,2023年为532,111百万港元;扣除减值准备后,2024年为527,829百万港元,2023年为526,984百万港元[44] - 2024年在香港使用的贷款总额为250,994百万港元,有抵押垫款百分比为77.06%;2023年总额为253,047百万港元,有抵押垫款百分比为79.19%[45] - 2024年贸易融资为6,889百万港元,有抵押垫款百分比为24.79%;2023年为5,592百万港元,有抵押垫款百分比为32.97%[45] - 2024年在香港以外使用的贷款总额为275,048百万港元,有抵押垫款百分比为31.44%;2023年为273,472百万港元,有抵押垫款百分比为35.82%[45][50] - 2024年在中国内地使用的贷款总额为159,199百万港元,有抵押垫款百分比为22.29%;2023年为158,357百万港元,有抵押垫款百分比为25.08%[48] - 2024年在香港及中国内地以外使用的贷款总额为115,849百万港元,有抵押垫款百分比为44.03%;2023年为115,115百万港元,有抵押垫款百分比为50.60%[50] - 2024年物业发展已个别减值的贷款为8,424百万港元,2023年为7,581百万港元;2024年物业投资已个别减值的贷款为3,464百万港元,2023年为4,094百万港元[52] - 2024年购买其他住宅物业的贷款已个别减值的贷款为453百万港元,2023年为359百万港元;2024年金融企业已个别减值的贷款为229百万港元,2023年为640百万港元[52] - 2024年物业发展行业的客户贷款及垫款占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9.0%,2023年为12.5%[52] - 2024年客户垫款总额为532.931亿港元,逾期三个月以上客户垫款占比2.72%;2023年客户垫款总额为532.111亿港元,逾期三个月以上客户垫款占比2.69%[56][57] - 2024年投资证券总额为190.783亿港元,2023年为167.27亿港元[59] - 2024年指定为通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反映公平价值的股份证券公平价值为9.99亿港元,2023年为9.59亿港元[60] - 2024年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投资应占净资产为96.29亿港元,2023年为94.69亿港元[61] - 2024年集团确认联营公司减值损失9400万港元,2023年无减值损失[61] - 2024年对AFFIN投资可收回金额为36.75亿港元,高于账面价值33.23亿港元,年内无额外减值损失,2023年减值损失7.26亿港元[61] - 对AFFIN投资减值测试使用11.57%折现率,2023年为12.03%[61] - 折现率降低50基点,使用价值增加2.42亿港元;增加50基点,使用价值减少2.15亿港元[63] - 长期增长率增加50基点,使用价值增加1900万港元;减少50基点,使用价值减少1700万港元[63] - 预计现金流增加10%,使用价值增加3.68亿港元;减少10%,使用价值减少3.67亿港元[63] - 2024年其他资产未扣除减值准备之账面价值总额为478.57亿港元,较2023年的387.47亿港元增长23.51%[65] - 2024年集团净利息收入为165.29亿港元,其中香港业务100.59亿港元,中国内地业务38.45亿港元,国际、澳门及台湾业务26.35亿港元[70] - 2024年集团非利息收入为44.50亿港元,其中香港业务30.70亿港元,中国内地业务12.34亿港元,国际、澳门及台湾业务1.73亿港元[70] - 2024年集团经营收入为209.79亿港元,经营支出为96.34亿港元,未扣除减值损失之经营溢利为113.45亿港元[70] - 2024年集团金融工具减值损失为54.97亿港元,已扣除减值损失后之经营溢利为57.52亿港元[70] - 2024年集团除税前溢利为58.40亿港元,其中香港业务37.82亿港元,中国内地业务0.64亿港元,国际、澳门及台湾业务20.04亿港元[70] - 2024年集团年内折旧为8.62亿港元[70] - 2024年集团分部资产总额为877.759亿港元,负债总额为772.020亿港元[70] - 2024年集团年度内资本开支为7.41亿港元[70] - 2024年或然负债及承担总额为327.523亿港元,2023年为375.092亿港元;2024年信贷风险加权金额为19.525亿港元,2023年为17.458亿港元[73] - 2024年衍生工具资产公平价值为62.27亿港元,负债公平价值为57.96亿港元;2023年资产公平价值为90.56亿港元,负债公平价值为40.07亿港元[73] - 2024年衍生工具名义金额为812.527亿港元,2023年为639.978亿港元[73][74] - 2024年储备总额为583.83亿港元,2023年为560.58亿港元;2024年未入账拟派股息为9.99亿港元,2023年为4.77亿港元[75] - 2024年资本总额为1083.72亿港元,2023年为1063.62亿港元;2024年风险加权资产为4860.99亿港元,2023年为4828.57亿港元[77] - 2024年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为17.7%,一级资本比率为18.7%,总资本比率为22.3%;2023年分别为17.3%、19.4%、22.0%[77] - 2024年限制公司可派发给集团股东的储备金额为25.86亿港元,2023年为21.38亿港元[75] - 2024年一级资本总额为90,849百万港元,2023年为93,680百万港元;2024年风险承担计量为928,662百万港元,2023年为907,840百万港元;2024年杠杆比率为9.8%,2023年为10.3%[81]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平均流动性覆盖比率分别为213.1%、271.0%、247.0%、204.6%,2023年分别为182.9%、208.9%、191.4%、201.5%[83] - 2024年可用稳定资金总额为594,979百万港元,所需稳定资金总额为471,563百万港元,稳定资金净额比率为126.2%;2023年可用稳定资金总额为589,018百万港元,所需稳定资金总额为469,180百万港元,稳定资金净额比率为125.5%[83] - 2024年逾期3个月以上至6个月、6个月以上至1年、1年以上客户垫款分别为873百万港元、1,866百万港元、4,070百万港元,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携手东亚银行启动 跨境理财通2.0(南向通)业务
中国经济网· 2025-01-06 14:02
跨境理财通业务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与东亚银行合作推出跨境理财通2 0(南向通)业务 旨在为大湾区客户提供更便捷和丰富的资产管理方案 促进区域内资金流动与经济融合 [1] - 跨境理财通业务允许大湾区投资者通过闭环资金管道购买东亚银行提供的合资格投资产品 包括11种货币存款和超过260只合资格基金 涵盖全球或区域性股票及固定收益的"非复杂"基金产品 [1]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是东亚银行首家集团外的跨境理财通合作银行 双方合作标志着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新起点 [2]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广州农村信用社 2009年改制为农商银行 2017年在香港上市 拥有11家中心支行 7家分行 570家分支机构和30家子公司 分布于8省1市 [2] - 2023年末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突破人民币1 3万亿元 蝉联全球银行1000强和中国银行业100强 并荣获多项行业奖项 [2] 东亚银行 - 东亚银行成立于1918年 是香港领先的金融服务集团 截至2024年6月30日 综合资产总额达8 752亿港元(1 121亿美元) [3] - 东亚银行在全球设有约120个网点 覆盖中国 东南亚 英国和美国等地 提供全面的企业银行 个人银行 财富管理及投资服务 [3]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携手东亚银行启动跨境理财通2.0(南向通)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1-06 10:51
跨境理财通2.0业务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与东亚银行合作推出跨境理财通2.0(南向通)业务,旨在为大湾区客户提供便捷和丰富的资产管理方案,促进区域内资金流动与经济融合 [1] - 跨境理财通业务允许大湾区投资者通过闭环资金管道购买东亚银行提供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包括11种货币存款和超过260只合资格基金,涵盖全球或区域性股票及固定收益的"非复杂"基金产品 [1]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是东亚银行首家集团外的跨境理财通合作银行,双方合作标志着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新起点 [2]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广州农村信用社,2009年改制为农商银行,2017年在香港上市 [2] - 截至2023年末,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拥有11家中心支行、7家分行、570家分支机构及30家子公司,分布于8省1市 [2]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荣获"乡村振兴突出贡献金融机构"、"卓越竞争力中小企业服务银行"、"年度财富管理奖"等奖项 [2] 东亚银行 - 东亚银行成立于1918年,是香港领先的金融服务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额达港币8,752亿元(1,121亿美元) [3] - 东亚银行在全球设有约120个网点,覆盖中国香港、中国内地、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东南亚、英国和美国等地,提供全面的企业银行、个人银行、财富管理及投资服务 [3]
东亚银行(0002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7 16:42
净利润和每股盈利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11亿港元,同比下降20%[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9港元,同比下降20.7%[5]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21亿港元,同比下降19.6%[1] 总资产和总负债 - 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为8752.17亿港元,同比增长0.4%[6] - 2024年上半年总负债为7658.3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1.8%[2]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8752.1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1.7%[2]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7658.3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1.8%[2] - 总资产为8603.6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520.35亿港元有所增加[91] - 总负债为7520.3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85.98亿港元有所增加[91] 总客户存款和存款证 - 2024年上半年总客户存款和存款证为6526.81亿港元,同比下降1.5%[6] - 2024年上半年存款客户为6301.0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0.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客户存款总额为628,598百万港元,其中按摊余成本计量的存款为628,399百万港元[78] 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为82.28亿港元,同比增长2.3%[9] - 2024年上半年非利息收入为22.56亿港元,同比增长1.1%[9]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20,379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8,856百万港元有所增加[29]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支出为12,151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0,811百万港元有所增加[31] 成本收入比和不良贷款率 - 2024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为45.9%,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5] - 2024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为2.62%,同比上升0.06个百分点[6] 一级资本充足率 - 2024年上半年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9.2%,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6] 总综合收入和其他综合收入 - 2024年上半年总综合收入为19.69亿港元,同比增长3.6%[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入为-1.52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7.37亿港元[1] 现金及银行结余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99.8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2.9%[2]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9,988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2.9%[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37.64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988.66亿港元有所减少[99] 贷款及客户预付款 - 2024年上半年贷款及客户预付款为5303.9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0.6%[2] - 2024年上半年总贷款和垫款为5369.79亿港元,同比增长0.7%[6] - 客户贷款及垫款为5269.8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766.7亿港元有所增加[91] - 客户贷款及预付款为530,39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0.6%[45] 股息和股票回购 - 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31港元,总计817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每股0.36港元,总计959百万港元有所减少[21] - 2024年上半年普通股股息支付为467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57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回购1600万股股票,总成本为1.6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13.1%[5] - 2024年上半年普通股回购和注销16百万股,总计159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6百万股,总计366百万港元有所减少[27] 现金流量 - 2024年上半年净现金流出从经营活动为12,696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2,332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为258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92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为5,329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979百万港元大幅增加[16]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7,625百万港元,期末余额为83,764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98,866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6] 贷款和抵押品 - 香港地区的总贷款为2522.38亿港元,其中77.42%的贷款有抵押品[48] - 中国内地的总贷款为1609.37亿港元,其中22.76%的贷款有抵押品[50] - 香港地区和中国内地的总贷款为4131.75亿港元[48][50] - 香港地区的个人贷款中,购买住宅物业的贷款为977.93亿港元,其中99.36%有抵押品[48] - 中国内地的个人贷款中,购买住宅物业的贷款为32.99亿港元,其中99.77%有抵押品[50] - 香港地区的工业、商业和金融贷款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为220.86亿港元,其中58.65%有抵押品[48] - 中国内地的工业、商业和金融贷款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为262.94亿港元,其中44.55%有抵押品[50] - 香港地区的总贷款中,10%以上的行业包括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投资[48] - 中国内地的总贷款中,10%以上的行业包括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投资[50] - 总贷款额为5321.11亿港元,其中逾期超过三个月的贷款为143.34亿港元,占贷款总额的2.69%[60] 投资证券和股权投资 - 投资证券的账面价值为1828.99亿港元,其中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投资证券为1573.41亿港元[62] - 长期持有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为8.71亿港元,股息收入为500万港元[64] - 对未上市的中国内地关联公司的投资在2024年上半年确认了9400万港元的减值损失[64] - 对AFFIN银行的投资在2024年6月30日的可收回金额为32.87亿港元,高于账面价值29.69亿港元,未进一步确认减值[66] - 投资证券为1672.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85.4亿港元有所增加[91] 固定资产和投资物业 - 固定资产的净账面价值为132.34亿港元,其中投资物业为50.49亿港元,银行物业为54.27亿港元[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银行物业、家具、固定装置和设备的成本或估值总额为21,037百万港元[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折旧和减值总额为7,561百万港元[71] 其他资产和负债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他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8,470百万港元,其中应计利息为4,200百万港元,客户承兑负债为26,771百万港元,其他账户为7,776百万港元[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他负债总额为47,312百万港元,其中应计利息应付为5,265百万港元,承兑汇票应付为26,771百万港元,租赁负债为852百万港元[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次级票据总额为15,967百万港元,其中美元500百万固定利率二级资本证券到期日为2032年4月22日,美元600百万固定利率二级资本证券到期日为2030年5月29日[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总额为13,501百万港元[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信用风险变化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余额为4百万港元[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比合同到期金额低120百万港元[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同负债为2,162百万港元,来自根据HKFRS 15与客户签订的合同[78] 债券发行 - 公司发行了面值为5亿美元的次级债券,票面利率为4.875%,将于2032年到期,2027年可赎回[79] - 公司发行了面值为6亿美元的次级债券,票面利率为4%,将于2030年到期,2025年可赎回[79] - 公司发行了面值为6.5亿美元的次级债券,票面利率为6.75%,将于2034年到期,2029年可赎回[79] - 公司发行了面值为2.5亿美元的非优先损失吸收能力债券,票面利率为5.125%,将于2028年到期,2027年可赎回[79] - 公司发行了面值为5亿美元的非优先损失吸收能力债券,票面利率为6.75%,将于2027年到期,2026年可赎回[79] - 公司发行了面值为5亿美元的非优先损失吸收能力债券,票面利率为6.625%,将于2027年到期,2026年可赎回[79] - 公司发行了面值为15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债券,票面利率为4.94%,将于2029年到期[79] 香港业务 - 香港个人银行业务的净利息收入为27.94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为6.14亿港元[85] - 香港批发银行业务的净利息收入为13.95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为3.52亿港元[85] - 香港财富管理业务的净利息收入为1.86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为3.52亿港元[85] - 2023年上半年香港业务净利息收入为46.14亿港元[87] - 2023年上半年香港业务非利息收入为15.54亿港元[87] - 2023年上半年香港业务总营业收入为61.68亿港元[87] - 2023年上半年香港业务总营业费用为25.36亿港元[87] - 2023年上半年香港业务总资产为5371.68亿港元[87] - 2023年上半年香港业务总负债为4736.13亿港元[87]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为8603.61亿港元[87]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7520.35亿港元[87] 中国内地业务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业务净利息收入为20.61亿港元[8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业务非利息收入为5.87亿港元[87] 净资产和权益 - 净资产为1083.2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34.37亿港元有所减少[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1093.8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一级资本为84,351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590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94] - 一级资本总额为94,441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3,680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94] - 总资本为112,224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6,362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94] 资本比率和风险加权资产 -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432,235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0,128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94] -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为5,189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58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94] - 操作风险加权资产为37,809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221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94] - 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为17.1%,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3%有所下降[194] - 一级资本比率为19.2%,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4%有所下降[194] - 总资本比率为22.8%,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0%有所增加[194] 金融工具和公允价值 - 公司使用三级估值层次结构来确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包括市场价格、可观察输入和不可观察输入[102][103][104][105][10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为1641.7亿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1683.07亿港元有所下降[110] - 公司使用净资产价值和现金流折现模型等估值技术,其中折现率为10.8%(2023年12月31日为13.4%),市场流动性折扣为20%[113] - 公司投资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动在其他综合收益中记录,2024年上半年损失8800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收益1.2亿港元[117] - 公司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对某些假设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假设变动10%可能导致公允价值变动4200万港元(不利)和7300万港元(不利)[120] - 公司认为其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无显著差异[1
东亚银行(0002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2 12:00
收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利息收入为203.7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8.56亿港元有所增长;净利息收入为82.2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0.45亿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净额为14.1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4.5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为22.5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2.31亿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202.41亿港元,利息支出为118.23亿港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利息收入20.37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8.856亿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利息支出12.15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811亿港元[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服务费及佣金收入总额18.2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8.07亿港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非按公平价值确认损益金融资产利息收入189.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75.63亿港元[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非按公平价值确认损益金融负债利息支出117.8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1.04亿港元[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外币买卖及外汇掉期溢利2.55亿港元,交易用途证券溢利7700万港元,衍生工具净盈利4.14亿港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指定为通过损益以反映公平价值金融工具的净亏损6400万港元,强制按通过损益以反映公平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的净盈利500万港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出售债务证券之净亏损8500万港元,股份证券股息收入500万港元[71] 经营成果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收入为104.84亿港元,经营支出为48.13亿港元,未扣除减值损失之经营溢利为56.71亿港元;2023年同期经营收入为102.76亿港元,经营支出为45.88亿港元,未扣除减值损失之经营溢利为56.88亿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减值损失为29.7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4.98亿港元;已扣除减值损失后之经营溢利为26.9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1.9亿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除税前溢利为27.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3.23亿港元;期内溢利为21.2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6.38亿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0.69港元,2023年同期均为0.87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 - 1.5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 - 7.37亿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9.6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9.01亿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可归属于本集团股东的溢利为21.1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6.36亿港元;可归属于本集团股东的全面收益总额为19.5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8.99亿港元[8][1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121亿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969亿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可归属集团股东期内溢利18.1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3.37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按此及26.45亿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3年同期加权平均数为26.77亿股[43] 资产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为8752.1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603.61亿港元有所增加[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额为7658.3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520.35亿港元有所增加[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归属集团股东权益总额为990.27亿港元,较2024年1月1日的979.73亿港元增长1.08%[21][23][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在银行的结存为39.98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903亿港元有所减少[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银行的存款及垫款为44.08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691亿港元略有增加[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票据按摊销成本计量为14.78亿港元,按通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反映公平价值计量为1.91亿港元[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客户贷款及垫款未扣除减值准备之账面价值总额为535.31亿港元,扣除减值准备后为530.393亿港元[100] - 2024年6月30日,按摊销成本计量投资证券未扣除减值准备之账面价值总额为2.3743亿港元,扣除减值准备后为2.2919亿港元[131][132] - 2024年6月30日,按通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反映公平价值计量投资证券为15.7341亿港元[133] - 2024年6月30日,强制按通过损益以反映公平价值计量投资证券为2639万港元,总计18.2899亿港元[134] - 2024年6月30日,指定为通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反映公平价值的股份证券公平价值为871万港元,股息收入为5万港元[142] - 2024年6月30日,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投资应占净资产为9389万港元,商誉431万港元,扣除减值准备后为8201万港元[144]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成本或估值总计21.296亿港元,累计折旧及减值于2024年1月1日为7904万港元[151][152] - 2024年6月30日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总额为132.3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4.93亿港元[154][161] - 2024年6月30日其他资产账面净值为47.21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47亿港元[166] - 2024年6月30日指定为通过损益以反映公平价值的金融负债为38.3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5.01亿港元[168] - 2024年6月30日指定为通过损益以反映公平价值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较到期日合约金额低3.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低12亿港元[175] - 2024年6月30日客户存款按摊销成本计量为6301.0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83.99亿港元[177] - 2024年6月30日其他负债总额为49.0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312亿港元[180] - 2024年6月30日其他负债中合约负债为204.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6.2亿港元[181] - 2024年6月30日应计利息为43.3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亿港元[165] - 2024年6月30日承兑客户负债为334.9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7.71亿港元[165] 股份与股息 - 2024年上半年以股代息发行股份1800万股,以股份为基础作支付之交易涉及金额1100万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分派及已宣布或核准派發股息7.83亿港元,股份回购1.6亿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本行于联交所回购约1600万股已发行股份,总代价1.59亿港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已宣布派中期股息予26.36亿股,每股0.31港元,2023年同期为26.64亿股,每股0.36港元[46] - 2024年上半年已付额外一级资本工具分派2.9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99亿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26.36亿股,对应金额41.93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5亿股,对应金额41.915亿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以1.59亿港元回购1604.26万股股份,注销1615.98万股股份,分别占期初已发行普通股0.61% [52]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23.76亿港元,用于经营业务活动之现金净额为126.96亿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收取股份证券股息500万港元,用于投资活动之现金净额为2.58亿港元[3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源自现金净额为53.29亿港元,支付普通股股息4.67亿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净减少76.25亿港元,6月30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837.64亿港元[35][36] 贷款情况 - 香港使用的贷款总额为252,238百万港元,占比77.42% [104] - 中国内地使用的贷款总额为160,937百万港元,占比22.76% [108] - 香港及中国内地以外使用的贷款总额为114,878百万港元,占比48.60% [112] - 物业发展已个别减值的贷款于收益表支销的准备为1,824百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2,157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15] - 物业投资已个别减值的贷款为3,682百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4,094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16] - 购买其他住宅物业的贷款已个别减值的贷款为385百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359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17] - 金融企业已个别减值的贷款为697百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640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18] - 2024年6月30日客户垫款总额为535,310百万港元,逾期三个月以上的减值客户垫款占比2.62% [122][123] - 香港客户垫款总额为240,053百万港元,逾期三个月以上的为3,607百万港元 [122] - 中国内地客户垫款总额为189,028百万港元,逾期三个月以上的为3,492百万港元 [122] - 客户垫款总额为5.32111亿港元,减值贷款及垫款占客户垫款总额的2.69%[126][127] 投资减值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确认联营公司减值损失9400万港元,6月30日该投资评估后可收回金额为8900万港元,低于账面价值1.83亿港元[14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对AFFIN投资可收回金额为32.87亿港元,高于账面价值29.69亿港元,期内无额外减值损失,使用11.56%折现率[146] - 对AFFIN投资减值测试中,折现率 -50 基点使用价值增加2.25亿港元,长期增长率 +50 基点使用价值增加2100万港元,预计现金流 +10% 使用价值增加3.29亿港元[148] 金融工具对冲与赎回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平价值对冲可归属于被对冲项目之对冲风险产生的净亏损11.02亿港元,用作对冲工具的净盈利11.87亿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2020年5月29日发行的6亿美元二级资本后偿票据采用公允价值对冲会计法录得无效对冲部分溢利1900万港元[187] - 2024年上半年,2024年6月27日发行的6.5亿美元二级资本后偿票据采用公允价值对冲会计法录得无效对冲部分溢利400万港元[188] - 2024年上半年,2023年3月15日发行的5亿美元非优先吸收亏损能力票据采用公允价值对冲会计法录得无效对冲部分溢利100万港元[190] - 2024年4月25日,附属公司东亚中国发行的15亿元人民币后偿票据已在可赎回日全数赎回[192] 业务分部 - 集团按分处管理业务,有八个可汇报分部,包括香港业务五个、中国内地业务、国际及港澳台业务、企业管理[193] 业务类型 - 个人银行包括分行营运、个人电子网络银行等业务[194] - 批发银行包括企业借贷、银团贷款等业务[195] - 财资市场包括财资运作及证券买卖业务[195] - 财富管理包括私人银行业务、投资产品和咨询业务等[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