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亚银行(00023)
icon
搜索文档
跨境支付通香港收款行扩容至17家,首次纳入数字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2:34
跨境支付通业务进展 - 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上线后不到一月,香港收款行从6家扩容至17家,覆盖主流外资及中资银行[1] - 新增11家香港银行机构包括招商永隆、上海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国际)、创兴银行、大新银行、广发银行、交银香港、南洋商业银行、众安银行、天星银行、MOX Bank[1][3] - 内地参与银行维持首批6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1][3] 系统功能与优势 - 实现内地IBPS与香港FPS互联互通,提供秒级到账、简化资料填报、低汇款成本等优势[1] - 支持双边本币及人民币跨境汇款,内地币种为人民币,香港可选人民币或港币[4] - 南向汇款适用个人年度5万美元购汇额度,北向汇款每日上限1万港元/每年20万港元[4] 数字银行首次纳入 - 新增机构中首次包含3家数字银行:MOX Bank(渣打香港、电讯盈科等合资)、众安银行(众安在线合资)、天星银行(小米合资)[3] - 数字银行以低开户门槛、便捷流程吸引用户,但部分机构如众安银行暂未正式开放服务[3][4] 市场参与动态 - 多家内地银行APP已更新新增香港银行至南向汇款收款列表[2] - 香港金管局表示限额规则可基于合理证明调整,人行强调机构可自主设定风控限额[5]
花旗:香港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处于历史高位 升恒生银行(00011)评级至“买入” 上调中银国际(02388)等目标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09:20
香港银行业整体表现 - 香港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处于历史高位 为提高股东回报提供更佳可见度 [1] - 香港银行板块年初至今已上涨37% 表现优于恒生指数 中银香港涨势最为强劲 [1] - 一个月期HIBOR在第二季较上季下跌186个基点 目前维持在约1%水平 [2] - 花旗预期HIBOR将回升至2%至3%区间 有助于2025年第四季度净息差复苏 [2] 行业盈利前景 - 虽然HIBOR下滑可能对净息差构成压力 但预期2025年第四季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盈利能力将改善 [1] - 美联储降息对净息差影响可控 因香港多数按揭贷款受最优惠利率上限保护 市场预期联邦基金利率最终维持在3% [1] - 香港商业地产风险短期内可能持续 但市场共识已反映信用成本上升预期 [1] 恒生银行评级上调 - 花旗将恒生银行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 目标价从105港元上调至135港元 [1][3] - 市场共识已充分反映2025至2027年间平均50个基点的信用成本预期 [3] - 恒生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达21% 预期2025至2027财年维持约6%股息收益率 2026至2027财年执行30亿港元股份回购 [3] - 花旗对恒生银行2026至2027财年营收预测高出市场预期4% 主要来自更具韧性的净利息收入表现 [3] 中银香港与东亚银行评级 - 花旗维持中银香港"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33 9港元调升至40 8港元 因其营收前景稳健且资产质量稳定 [1][3] - 南下资金对回报要求较低 有望推动中银香港持续获得估值重估 [3] - 东亚银行保持"中性"评级 目标价由11港元调升至11 6港元 [1][3]
见证历史!重磅来了,就在6月22日!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23:02
跨境支付通上线 - 跨境支付通将于2025年6月22日上线,内地和香港各有6家银行为首批参与银行 [2] - 该系统通过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连接,提供实时跨境支付服务 [2]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推动该项目,标志着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新里程碑 [2][4] 系统功能与定位 - 支持两地居民办理经常项下人民币、港币便利化汇款,包括薪酬发放、留学缴费、医疗缴费等场景 [6] - 坚持小额便民定位,居民个人办理便利化汇款无需提交业务背景资料 [7] - 南向汇款支持内地居民汇出至香港账户,北向汇款支持香港居民汇入至内地账户 [7] - 参与机构可根据风险防控需求设定单笔或累计交易限额 [8] 参与机构 - 内地首批参与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 [10] - 香港首批参与银行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 [10] - 中银香港担任唯一代理结算行,支持全部业务场景的支付服务 [11] 银行服务与市场反应 - 中银香港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使用跨境支付通进行汇款及收款,企业客户可发薪 [11] - 东亚银行2025年一季度跨境支付交易数量同比增长112%,跨境服务需求强劲 [11] - 恒生银行提供全天候即时跨境汇款服务,无需手续费 [12] - 汇丰香港支持客户通过银行账户号码、手机号码等进行便捷支付 [14] - 工银亚洲豁免个人手续费,实现款项秒级到账 [14][15] 系统意义与影响 - 提升两地支付效率和服务水平,便利经贸活动和人员往来 [6] -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及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6] - 引领全球支付领域创新潮流 [4][11]
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积极拓展新业务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20:47
跨境支付与人民币国际化 - 大华银行及其在华子公司正式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接参与者,可提供"一站式"跨境人民币清算、结算和支付服务 [1] - 大华银行可通过CIPS对接全球超过1600家参与机构,接受间接参与者委托办理跨境支付和结算业务 [1] - 大华银行中国行长表示将利用CIPS探索更多跨境人民币产品和使用场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1] 外资银行在华业务拓展 - 东亚银行中国北京朝阳望京支行开业,是该行品牌焕新后的首家零售示范网点 [1] - 该支行将提供专业财富管理及跨境理财服务,精准响应个性化客户需求 [1] - 东亚中国副行长表示该支行开设是公司"转型之旅"的重要一步 [1] 外卡支付便利化 - 美国运通卡会员现可使用非接触式"拍卡过闸"功能支付上海磁浮线和北京轨道交通车费 [2] - 该服务覆盖北京所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及市郊铁路S2线 [2] - 美国运通合资公司CEO表示此举为境内外会员在中国的旅行带来更多便利 [2]
东亚中国首家新形象零售旗舰行焕新亮相 北京朝阳望京支行正式开幕
搜狐网· 2025-06-18 14:53
公司动态 - 东亚中国北京朝阳望京支行正式开幕,是品牌焕新后的首家零售示范网点,致力于为客户打造卓越服务空间体验[1] - 支行位于望京核心商圈,享有"北京第二中央商务区"称号,聚集奔驰、惠普、阿里巴巴等跨国企业总部及科创研发中心[1] - 支行设计融入现代金融服务理念,设有高低柜台及私密理财会客室,提供财富管理及跨境理财服务[2] - 支行接待区可用作举办定制化私享会及理财讲座,增进客户与理财经理互动[2] 战略定位 - 支行定位服务高净值客户,与望京地区国际化"产住一体"商务生态及高端人才聚集特点高度契合[1] - 依托东亚银行集团全球网络优势与跨境服务经验,提供优质一体化零售金融服务[1] - 年轻化专业化理财团队拥有丰富跨境金融知识和实战经验,能捕捉市场动态并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2] 区域优势 - 望京地区享有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政策支持,吸引大量外籍高管及海归精英等高净值人群[1] - 区域高度国际化社区属性为金融服务提供优质客户基础[1] 服务升级 - 支行顺应网点智能化专业化转型趋势,通过布局升级与服务流程优化提升客户体验[1] - 此次升级是东亚中国转型之旅的重要一步,未来将继续秉承"活出每刻"品牌承诺[2]
东亚银行(0002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1 16:41
公司综合资产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资产总额达8778亿港元(1130亿美元)[10][11] - 2024年资产总额为8777.59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0%[20] - 2020 - 2024年资产总额分别为884,420、907,470、882,825、860,361、877,759百万港元[32] - 2024年底综合资产总额8777.59亿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173.98亿港元或2.0%[77] 公司网点及员工情况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网点遍布内地38个城市[12] - 公司在全球约有120个网点,聘用约8000名员工[17] - 截至2024年底,东亚中国在内地设有29间分行和31间支行,业务遍及38个城市,大湾区设有19个网点[1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东亚中国在中国大陆有29家分行和31家支行,覆盖38个城市,在大湾区有19个网点[161] - 2024年12月31日,东亚银行集团雇员人数为7880人,较2023年底减少260人[180][188] 公司整体盈利及收益指标变化 - 2024年未扣除减值损失之经营溢利为113.45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0.3%[20] - 2024年可归属于本集团股东溢利为46.08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1.9%[20] - 2024年基本盈利为每股1.52港元,较2023年增长15.2%[20] - 2024年股息为每股0.69港元,较2023年增长27.8%[20] - 2020 - 2024年可归属于本集团股东溢利分别为3,614、5,270、4,359、4,118、4,608百万港元[32] - 2020 - 2024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97、1.53、1.32、1.32、1.52港元[32] - 2020 - 2024年每股股息分别为0.40、0.70、0.81、0.54、0.69港元[32] - 2024年公司净溢利增长11.9%,每股盈利上升15%[39][40] - 2024年公司及附属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6.08亿港元,较2023年的41.18亿港元增加11.9%[68]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52港元,上一年为1.32港元;平均资产回报率增加0.1个百分点至0.5%,平均股本回报率增加0.4个百分点至4.0%[68] - 核心业务表现坚韧,拨备前经营溢利稳定维持在113.45亿港元[69] - 净利息收入减少3.45亿港元,即2.0%,至165.29亿港元;净息差按年收窄5个基点,由2.14%降至2.09%[69] - 2024年公司可归属集团股东溢利46.0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1.9%[71]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1.52港元,平均资产回报率升至0.5%,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升至4.0%[71] - 2024年净利息收入165.29亿港元,减少3.45亿港元或2.0%,净息差收窄至2.09%[71] - 2024年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净额28.02亿港元,按年增加6.2%[71] - 2024年经营收入总额209.79亿港元,保持稳定[72] - 2024年经营支出96.34亿港元,增加2.02亿港元或2.1%,成本对收入比率升至45.9%[73] - 2024年公司香港业务除税前溢利上升9.2%,至港幣37.82億元[98][104] - 2024年公司香港业务开支增加3.5%,控制得宜[99][104] - 2024年公司金融工具全年减值总计37.71亿港元,较2023年降低4.5%[105] - 全年金融工具减值总额为港币37.71亿元,较2023年下降4.5%[117] 公司业务线发展情况 - 公司推出OneBank战略,跨境零售银行业务新开户和资产管理规模显著增长,批发银行业务非商业房地产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44][45][46] - 公司积极推行OneBank策略,带动跨境个人银行业务在新客户和管理资产方面显著增长[52] - 公司与友邦保险的银行保险伙伴合作取得成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保险产品[52] - 公司批发银行业务非商业房地产收入录得双位数强劲增长[52] - 公司于10月推出全新股票交易手机应用程式东东亚投资通,预计未来数月数码收入增长有望高于其他渠道[53] - 公司大湾區环球服务中心完成升级,缩短服务处理时间[53] - 公司金融科技协作平台BEAST成功开发多个金融科技应用场景[53] - 2024年公司零售业务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5%,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13.7%[110] - 2024年公司零售财富业务推动非利息收入增长,银保年化新保费持续强劲增长,强积金业务资产规模和相关费用收入均有增长[111] - 2024年公司84%的零售交易通过无人渠道进行[112] - 2024年公司推出系列活动,客户群实现两位数增长,为新资产规模、现金管理账户存款和手续费收入做出贡献[113] - 2024年公司来自中国内地的客户大幅增加,南向跨境客户群增长64.7%[114] - 公司未来将专注于提升数字银行服务、改造分行网络以提高零售财富销售能力,并扩大与内地银行的合作[115] - 零售银行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净额上升13.7%,带动经营收入按年上升2.5%[118] - 透过自动化零售渠道进行的交易,占零售交易量的84%[118] - 南向跨境客户人数增长64.7%[119] - 非商业房地产贷款余额上升34.9%[125][136] - 2024年来自OneBank客户的离岸收入录得24%增长[126][136] - 批发银行数码收入倍增[127][136] - 私人银行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3.1%[130] - 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2.9%,投资产品收入增长22.6%,保险产品销售所得收入翻倍[131] - 2024年集团私人银行经营收入按年增长13.1%,非利息收入按年增长32.9%,投资产品收入上升22.6%,保险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逾一倍[138] - 2024年第三季度推出的数码交易平台“东亚投资通”深受客户好评,10月正式推出,提供一站式港股、美股及内地A股证券交易服务[139][140][141] 东亚中国业务数据指标变化 - 2024年东亚中国拨备前经营溢利达17.89亿港元,按年上升2.7%[143][155] - 2024年东亚中国净利息收入下降5.8%至38.35亿港元,非利息收入显著上升26.0%至12.4亿港元[144][155] - 2024年东亚中国经营支出控制于32.86亿港元,按年大致持平,成本对收入比率得以改善[145][155] - 2024年东亚中国金融工具减值损失下降6.1%至15.57亿港元,减值贷款比率稳定于2.8%,净溢利上升1.19亿港元至1.75亿港元[146][155] - 2024年东亚中国贷款总额增长3.8%至1470亿港元,存款总额增长4.7%至1650亿港元[146][155] - 2024年东亚中国批发银行非房地产相关贷款占比由78%提升至84%,绿色及可持续贷款组合占比达16.9%,非利息收入按年显著上升24.7%[148][157] - 2024年东亚中国个人银行高净值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均录得强劲增长,来自高净值客户群的非利息收入按年增加20.8%[150][157] 海外、澳门及台湾分行情况 - 海外、澳门及台湾分行拨备前经营溢利减少4.0%,至19.94亿港元,成本对收入比率升至29.1%[163][175] - 除税后净利润下降12.0%,至13.97亿港元,减值贷款比率稳定在1.13%[164][175] - 美国和英国分行将继续降低商业房地产贷款比重,专注特定行业[165][175] - 新加坡分行收入和利润下降,主要因净息差收窄[165][175] 东亚联丰管理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东亚联丰管理和咨询资产达76亿美元[169][177] 公司员工相关活动及计划 - 2024年员工调查响应率达99%,91%员工对公司ESG表现进展持积极看法[184] - 2024年大湾区学习加速器项目培训超300名大湾区专家和20名大湾区精英[185] - 2024年增强集团管理培训生计划,增加5个月内地实习和海外分行参观[186] - 2024年员工问卷回复率达99%,91%同事对在东亚银行工作充满热忱、自豪且有成就感[190] - 2024年多层次大湾区学习培训计划培训超300名大湾区专才及20名大湾区精英[190] - 2024年优化集团见习管理人员计划,增设为期五个月的中国内地实习机会并扩展至海外分行[191] - 2024年是东亚银行105周年,约4000名员工及亲友参与西九龙艺术公园的全行体育嘉年华[193] - 自2025年1月1日起推行标准化职级架构,使集团员工层级趋于一致[189] - 2024年启动培育新一批未来领袖人才计划[191] - 制作以2023年度员工为主题的新海报宣扬核心价值[192] - 举办2024年东亚银行部门杯全年体育活动[193] - 推行同侪评核并扩展至所有高级经理及以上级别员工[189] - 定期因应同业水平调整薪酬和福利以维持竞争力[190] 公司贷款及存款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贷款及垫款及贸易票据总额为5343.87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0.4%[20] - 2024年存款总额为6646.71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3%[20] - 2020 - 2024年客户存款及已发行存款证总额分别为650,054、697,832、680,755、656,216、664,671百万港元[32] - 2020 - 2024年客户贷款及垫款分别为513,929、548,808、549,014、532,111、532,931百万港元[32] - 2020 - 2024年贷款对存款比率分别为79%、79%、81%、81%、80%[32] - 2024年底客户存款总额6430.93亿港元,上升2.3%[78] - 2024年底贷款对存款比率为80.2%,低于2023年底的81.1%[79] - 2024年底可归属集团股东权益总额1004.43亿港元,上升2.5%[83] - 公司贷款余额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密切管理存款以优化资金成本[106]
东亚联丰同东亚银行首推“东亚睿智全天候基金” 南向通客户可认购 入场费1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3-24 14:29
文章核心观点 东亚联丰投资管理与东亚银行合作推出“东亚睿智全天候基金”,为投资者提供多元投资方案,助力财富增值,该基金有派息目标、入场费等规定,且涵盖多种资产组合 [1] 基金基本信息 - 派息参考同类基金,目标为5.5%至6%,首次派息在5月14日 [1] - 已入选跨境理财通清单,“南向通”客户可认购 [1] - 入场费1万港元,可美元及人民币认购(等同于1万港元),管理费每年1.2% [1] 基金持仓结构 - 涵盖股票、债券、商品、房地产信托基金和现金,参考持仓为30%至70%股票、30%至70%债券、0%至15%商品、0%至20%房地产信托基金、0%至30%现金 [1] - 截至2月5日模拟组合资产分布为股票49.9%、债券35.1%、另类投资9.9%、现金5.1% [1] - 股票中29.1%为美股、13.8%为欧股、7%为亚太区股票 [2] - 债券中全球政府债券3%、全球投资级别企业债10.2%、全球高收益企业债13.5%、亚太区投资级别债8.5% [2] - 其他资产中黄金7.9%、能源0%、房地产投资信托2%、现金5.1% [2] 公司背景 - 东亚联丰是以中国香港为基地的亚洲投资专家,2007年由东亚银行与德联丰投资合资成立 [2] - 东亚银行全球设逾200个网点,覆盖香港、大中华其他地区、东南亚、英国和美国等地,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2]
两会 | 东亚银行李民斌:发挥香港优势,打造科创企业出海“超级服务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3-08 22:54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在2025年两会期间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及科创企业出海、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经济创造新动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挥前海与香港协同效应等方面提出建议,且东亚中国计划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 [1][2] 两会建议 助力科创企业出海 - 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和专业服务中心优势,成为内地科创企业出海的“超级服务商”,助力开拓国际市场 [1] 深化人工智能赋能 - 加强云算力建设、逐步放开大模型对客服务,完善金融业大模型相关监管 [1]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借助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拓宽离岸人民币投资渠道、探索给予跨境经营企业自主选择在岸离岸汇率通道,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1] 支持前海金融业创新发展 - 在前海试点深港“总部企业内部资金通”,允许符合条件的“双总部”企业在一定额度内集团内部自由划拨资金,实现资金闭环流动,支持企业利用资金发展境内外市场 [1] 东亚中国支持民营企业举措 加大信贷支持 - 未来每年信贷投放量超500亿元,对民营企业授信占比从目前30%提高到50%左右 [2] 提供交易银行服务 - 通过交易银行产品,尤其是供应链业务,为核心企业上下游民营企业提供结算和融资便利,利用科技手段和交易大数据增信,降低融资成本,提供清算和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 [2] 优化贷款流程 - 合理优化贷款流程,缩短民营企业融资链条,提升差别化利率定价能力,根据企业风险和经营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 [2]
东亚银行:净息差和CASA比率回升,不良率上升-20250222
海通国际· 2025-02-21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1.80港元,现价10.56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亚银行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营收、拨备前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0.3%和11.9%,每股股息同比增长27.8%,资产回报率、股东权益回报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上升 [3][14] - 预计2025年和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8%和6.1%,维持买入评级,给予2025年市净率0.30倍,得出目标价11.80港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净息差与存贷款情况 - 2024年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0%,净息差为2.09%,同比降5bp,较24H1升6bp;香港业务净息差同比降1bp,内地业务降10bp,海外等其他地区业务升3bp [5][16] - 贷款总额同比升0.2%,香港贷款同比降0.8%,内地贷款同比升0.5%,海外等其他地区贷款同比升0.6%;香港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对公贷款分别同比增长49.1%、29.5%和65.6%,房地产贷款同比减少24.0%;内地批发零售业对公贷款同比增长54.9%,房地产贷款同比减少26.5% [5] - 存款总额同比升2.3%,活期和储蓄存款同比升9.1%,定期存款同比降0.5%;2024年末CASA比例为31.2%,同比上升1.0% [5] 不良率与信贷成本 - 截至2024年末,整体不良率为2.72%,同比升3bp,较24H1升10bp;香港不良率同比降1bp,内地不良率同比升12bp,海外等其他地区不良率同比升3bp [6] - 2024年信贷成本同比升1bp至98bp,香港信贷成本同比降7bp,内地信贷成本同比降1bp,海外等其他地区信贷成本同比升28bp;2024年有担保和无担保贷款的拨备覆盖率均同比上升 [6] 非息收入与成本收入比 - 2024年非息收入同比上升14.9%,净手续费收入同比上升6.1%,其中手续费收入同比升8.5%,手续费支出同比升17.3%;证券经纪收入、投资产品收入和代理保单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升59.6%、26.5%和12.9%;交易收益同比上升14.3% [8][16] - 2024年成本收入比同比上升0.4pct至45.9%,营运支出同比上升2.1%,员工成本同比增长3.1%,设备支出同比增长3.7% [8][16]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预计2025 - 2026年多项指标有变化,如净利息收入2025年同比降10.26%,2026年同比升2.68%;归属母公司利润2025年同比增7.76%,2026年同比增6.05%等 [12] - 资产质量方面,预计2025 - 2026年不良率略有下降,拨备覆盖率下降;资本状况方面,预计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 [12] ESG情况 - 环境方面,采取减少碳足迹、推动可持续发展倡议、支持清洁能源项目等措施,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 [17] - 社会方面,致力于社会责任,通过社区项目、教育计划、慈善捐赠等支持当地社区和社会发展,支持员工福利、多元化和包容性 [18] - 治理方面,通过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和实践确保透明度、责任和道德标准遵守,包括健全内部控制、合规性和道德经营标准 [19]
东亚银行:净息差和CASA比率回升,不良率上升-20250221
海通国际· 2025-02-21 16: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1.80港元,现价10.56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亚银行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营收、拨备前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0.3%和11.9%,每股股息同比增长27.8%,资产回报率和股东权益回报率同比上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上升 [3][15] - 预计2025年和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8%和6.1%,维持买入评级,给予2025年市净率0.30倍,得到目标价11.80港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净息差与存款情况 - 2024年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0%,净息差为2.09%,同比下降5bp,较24H1上升6bp,香港、内地和海外业务净息差有不同变化 [5][17] - 贷款总额同比略微上升0.2%,香港、内地和海外地区贷款有不同表现,香港和内地的房地产贷款同比减少,批发零售业对公贷款同比增长 [5] - 存款总额同比+2.3%,活期和储蓄存款同比+9.1%,定期存款同比略微下降0.5%,24年末CASA比例为31.2%,同比上升1.0% [5] 不良率与信贷成本 - 截至2024年末,整体不良率为2.72%,同比上升3bp,较24H1上升10bp,香港不良率同比下降,内地和海外等其他地区不良率同比上升 [6] - 2024年信贷成本同比上升1bp至98bp,香港信贷成本同比下降,内地信贷成本同比略微下降,海外等其他地区信贷成本同比上升 [6] - 2024年有担保和无担保贷款的拨备覆盖率均同比上升 [6] 非息收入与成本收入比 - 2024年非息收入同比上升14.9%,净手续费收入同比上升6.1%,证券经纪收入、投资产品收入和代理保单销售收入同比分别+59.6%、+26.5%和+12.9%,交易收益同比上升14.3% [8][17] - 成本收入比同比上升0.4pct至45.9%,2024年营运支出同比上升2.1%,员工成本同比增长3.1%,设备支出同比增长3.7% [8][17]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给出2023 - 2026E的估值指标、每股指标、驱动性因素、盈利及杜邦分析、业绩年增长率、资产质量、资本状况等数据及变化情况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