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兴控股(01836) - 2020 - 年度财报
01836九兴控股(01836)2021-04-07 17:4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立于1982年,以“制造最好的鞋履”为基本使命[27] - 2007年7月6日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1][15] - 2007年7月公司在中国推出时尚潮流鞋履品牌What For[15] - 2010年Stella Luna零售网络超过220个销售点[14] - 2016年Stella Luna品牌通过全球知名百货店进入香港和美国新市场[16] - 2018年公司于越南开设运动鞋厂[16] - 2019年管理层接班完成,陈立民出任集团主席、齐乐人担任集团执行长[16] - 2020年公司整合研发部门以提升产品设计及开发能力与创新力[16] - 公司计划在2021年内开始运营印尼新工厂[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入为11.3588亿美元,2019年为15.4483亿美元,2018年为15.88583亿美元,2017年为15.7727亿美元,2016年为15.50864亿美元[18] - 2020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68.5万美元,2019年为9592.5万美元,2018年为6545.5万美元,2017年为6195.5万美元,2016年为8157.7万美元[19] - 2020年公司综合收入减少26.5%至11.359亿美元,出货量减少26.9%至4340万双,鞋履产品平均售价基本维持在每双25.7美元[29] - 2020年集团毛利下降31.3%至2.017亿美元,毛利率降至17.8%[37] - 集团呈报经营利润2210万美元,若不计一次性开支净额,非公认会计原则经调整经营利润为5340万美元,经调整经常性经营利润率为4.7%[37][38][40] - 2020年集团录得纯利110万美元及经调整纯利5240万美元[4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录得净现金状况1.058亿美元,净资本负债率为 -11.5%[41] - 2020年现金流入净额由580万美元增加至4730万美元[4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6.254亿美元(2019年12月31日:6.599亿美元),流动负债约为2.105亿美元(2019年12月31日:1.667亿美元),流动比率为3.0(2019年12月31日:4.0)[4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087亿美元(2019年12月31日:6810万美元),合共未提取银行贷款额度逾2.7亿美元[46] - 2020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为1.705亿美元(2019年:2.235亿美元),减少23.7% [46] - 2020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出净额为7130万美元(2019年:6630万美元),增加7.5% [46] - 2020年资本开支约为5160万美元(2019年:7300万美元)[4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维持净现金状况1.058亿美元(2019年:6510万美元),净资本负债率为–11.5%(2019年: -6.8%)[4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价值为580万美元的资产(2019年12月31日:560万美元)[48] - 2020年董事会不建议宣派年度股息[51] - 2020年公司以加权平均价每股9.0港元回购600,000股发行在外股份[51]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为3.794亿美元,2019年为3.789亿美元[16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运动类收入按年增长2.2%,占制造业业务总收入的42.3%;高端奢华类收入按年下降30.9%,占比5.9%;时尚类收入按年下降39.8%,占比17.5%;休闲类收入按年下降41.5%,占比34.3%[29] - 品牌业务收入下降46.2%至1660万美元[36] - 北美及欧洲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的53.6%及21.8%,中国(包括香港)占16.3%、亚洲(中国除外)占6.2%及其他地区占2.1%[34]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将专注于获取具有较高平均售价、差异化高及复杂的产品设计[27] - 公司将扩大东南亚的生产,提升卓越运营并实施稳健成本控制[28] - 公司采取横向扩展策略,包括时尚配饰及皮具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制造[28] 疫情影响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业务产生显著影响,订单大幅减少[22] 信贷额度 - 公司签订额外8500万美元的已承诺信贷额度,扩大未承诺信贷额度后合计达逾2.7亿美元[23] 公司制造基地 - 公司在中国、越南、印尼、菲律宾及孟加拉国设有制造基地[27] - 报告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制造地点位于中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及菲律宾[55] 环境相关数据 - 业务产生的危险废弃物总计613吨,每双鞋履密度0.0140公斤[60] - 业务产生的一般废弃物总计9,235吨,每双鞋履密度0.2104公斤[60] - 报告期内业务运营产生的能源相关二氧化碳当量为101,741吨,每双鞋履的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2.3180公斤[61] - 报告期内市电耗量为138,913,517千瓦 时,每双鞋履密度为3.1649千瓦 时;天然气耗量为41,018立方米,每双鞋履密度为0.0009立方米;柴油耗量为679,415升,每双鞋履密度为0.0155升;无铅汽油耗量为237,329升,每双鞋履密度为0.0054升[63] - 报告期内总耗水量为1,400,939立方米,每双鞋履的用水密度为0.0319立方米[64] - 2020年使用包装材料19,949吨,每双鞋履所用的包装材料密度为0.4545公斤[64] - 2020年较2019年废弃物增多、密度增大是因产品组合变动,新款式及样品比例高[61] - 2020年产量低于2019年,但因电力基本负荷,电力消耗密度较高[63] - 用水效率高于去年是因供水系统保养维修改善及关闭用水效率低的工厂[64] 环境管理措施 - 公司实施废弃物源头管理、分类收集等措施控制废弃物污染[61] - 公司采取采用节能照明设备、调整空调温度等措施节能减排[63] - 公司采取选用低噪音设备、对车间门窗隔音处理等措施控制噪音影响[65] 员工管理与福利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约37,200名,2019年12月31日约44,000名[50] - 公司为员工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参考行业和地区水准[66] - 2020年公司为工厂员工推出特别关爱及福利计划,包括免费视力测试及眼镜、补贴、生日礼物、杰出员工奖[68] -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缴纳各项法定社会保险,保障员工法定假日等福利[68]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发现违反人力资源及工作场所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及规例的个案[66][70] - 2020年疫情期间,公司在工厂采取多项保障雇员健康的措施,如停工、提供口罩等[70] - 公司定期为员工组织自愿培训机会,每年定期进行消防演习[71] - 公司对新进或实习员工以及储备干部进行上岗前企业社会责任基础培训[71] - 公司依据员工岗位要求进行相关ESH培训[71] 供应商管理 - 公司与供应商遵守共同原则及目标,按多因素公平选择供应商并要求其承担环境及社会责任,会定期评审供应商[73] - 公司精心选择产品,结合全面生产过程监控与生产标准化,只与持有效执照和相关资格的供应商合作以确保产品品质及安全[74] - 公司在供应商评价中持续位于前10% [49] 客户管理 - 公司以客为尊,设有高效客户沟通机制,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期内无违反产品及服务品质相关法律及规例个案[75] 反贪腐措施 - 公司坚决杜绝行贿受贿,定期评估工厂贪腐风险,制定反贪腐政策文件,报告期内无违反贪污相关法律及规例个案[76] 社区参与 - 公司鼓励员工慈善捐款,支持社区项目及保护自然环境,员工年内参加多项社区服务活动[77] 企业管治架构与政策 - 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致力达致高水平企业管治,主张企业管治与业务管治结合的管治模式[81][82] - 公司管治架构包括各董事委员会职权范围、合规手册等多项内容[88] - 公司成立董事会企业管治委员会,专注4 Rs,负责制定及检讨企业管治政策等多项职责[8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除守则条文B.1.5外遵守守则条文[89] - 董事会负责公司领导及监控,保留事项包括厘定发展方向、策略政策、审批业务计划预算等[90] - 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四次,约每季一次[91] - 召开董事会例应发出至少14天通知[91] - 公司秘书负责编制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记录,最终定稿可供董事查阅[92] - 董事有权寻求对外独立法律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2020年无董事咨询[92]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行政人员购买责任保险[92] - 公司主席与执行长角色区分,职责书面界定[94] - 公司制定董事推選及提名政策,确保董事会多元化[96] - 公司设定侧重董事技能及经验目标,包括增加职能经验多元化等[97] - 公司在所有公司通讯中按类别划分披露董事会组成[98] - 公司在网站及联交所网站提供最新董事会成员名单及相关信息[98] - 公司委任新董事有正式、透明程序,先由提名委员会审议再董事会批准[99] - 非执行董事有指定任期,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及接受重选[99] - 为填补临时空缺获委任的董事须在首次股东大会接受股东选举,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任超九年,继续委任需以独立决议案形式由股东批准[100]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等,每年向董事会报告政策执行情况[96] - 公司于2007年6月15日成立提名委员会,现有6名成员且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陈志宏[10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共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101] - 提名委员会年内进行了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等5项工作[101] - 提名委员会已成立并订有特定书面职权范围,明确了权限及职责[102] - 提名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已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02] - 提名委员会获提供充足资源履行职责,获授权取得独立专业意见,开支由公司承担[102] - 全体新获委任董事接受入職培训计划,包括业务简介及法定监管责任等内容[104] - 董事每月接获集团财务资料、订单前景及市场情报资料等最新资讯[104] - 年内董事参加培训课程了解业务、法律及监管环境变化资讯[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就董事会会议事项行使独立判断,审查公司表现并跟进未处理事项[104] - 公司全体执行董事具备深厚行业知识和业绩记录,利益与公司一致,各董事对公司事务付出足够时间和精力[10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守则,全体董事年内遵守规定标准[105] - 公司负责为董事安排持续专业发展计划并提供资金,全体董事参加法律、业务、财务类培训[106] - 董事须于接受委任时及出现变动时向公司披露公众公司职位及重大承担,变动每年确认两次[106] - 董事会文件按协定时期在会议前送交董事审阅,高级管理人员出席例会汇报业务和财务表现[107] - 公司充分披露董事薪酬政策,设有正式透明程序制定执行董事薪酬政策和确定全体董事薪酬待遇[10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陈富强[10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陈富强、陈志宏出席率100%,游朝堂出席率75%[108] - 薪酬委员会年内检讨集团人力资源及薪酬策略、主要人力资源项目、执行董事薪酬政策[109] - 薪酬委员会就每名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建议薪酬待遇向董事会作出推荐建议[10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执行董事以表现为基础的薪酬占平均薪酬总额30.4%[112] - 薪酬委员会已成立,有书面职权范围,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职权范围登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10][111] - 公司未在年报及账目中按薪酬等级披露应付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详情,未在年报内披露应付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详情并列出姓名,是为遵守竞争市场惯例及尊重个人隐私[111][112] - 董事会采纳董事评估计划,认为董事会评估是持续过程,将继续定期评估表现[112] - 新财政年度开始前,年度业务计划及预算提呈董事会批准,管理层在董事会会议提呈集团业务回顾及财务分析以批准财务业绩[113] - 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最新资讯,包括内部财务资料、同业比较及市场情报,对集团表现、状况及前景作出评估[113] - 薪酬委员会制定执行董事薪酬政策程序:公司管理层提建议,委员会检讨(必要时寻求专业意见)并向董事会提呈最终薪酬待遇审批,董事不参与自身薪酬决定[110] - 薪酬委员会就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及架构向董事会作推荐建议,采纳就个别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向董事会提建议模式[110] - 薪酬委员会可向人力资源部人员及高级管理人员取得集团人力资源架构资料,必要时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支付[11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与薪酬委员会无薪酬或赔偿安排意见分歧[112] - 董事及公司核數師已分別在年報第77及107頁表明責任,董事不知悉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問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14] - 公司在年報管理層討論及分析一節作出獨立聲明,闡明業務模式及達成集團目標的策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