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生制药(01530) - 2018 - 年度财报
01530三生制药(01530)2019-04-30 16:35

各业务线市场份额情况 - 2018年,特比澳在中国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市场份额增至65.3%,益赛普以64.0%的份额占据中国市场主导地位,rhEPO产品占中国rhEPO市场总份额的41.0%[5] - 特比澳在中国CIT及ITP适应症渗透率约为20%至24%,2018年以销量计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中国市场份额19.4%[19] - 2018年益赛普按销售额计占中国市场份额64.0%,销售覆盖中国2700余家医院,包括逾1000家三级医院[20] - RA及AS在中国的渗透率均低于5%,公司益赛普大部分销售额来自销售团队覆盖医院中约7%的医院[21] - 益比奥是唯一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三种适应症的rhEPO产品,自2002年起在中国rhEPO市场占据支配性领导地位[22] - 特比澳大部分销售额来自公司销售团队覆盖医院中约10%的医院,2018年是中国市场排名前五十医药产品之一[19] 各业务线海外获批情况 - 国外方面,特比澳获7个国家批准,益赛普获14个国家批准,益比奥获22个国家批准[5] - 益赛普已获14个国家批准,2018年3月获泰国上市许可,7月获菲律宾上市许可[21] - 益比奥已获22个国家批准,在俄罗斯和泰国的多中心生物仿制药临床试验进度良好,观察期患者招募工作2019年底完成,预计2020年完成试验[22] - 公司预计2019年将乌克兰加入益比奥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加快患者入组工作[22] - 特比澳2018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就儿科ITP适应症进行临床试验,在国外获7个国家批准[19] 公司运营设施及人员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沈阳、上海、杭州、深圳及意大利科莫设有营运设施,雇员超5000人[6] - 2018年末雇员5047名,2017年末为4051名;2018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不含退休金计划供款)约为10.007亿元,2017年同期约为7.81亿元[54] 公司销售网络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全国分销网络向中国约17000间医院及医疗机构销售产品[6] - 2018年底公司在中国拥有约3224名营销人员、478名分经销商及1927名第三方推广商组成的销售及分销网络[32] - 2018年底公司销售团队覆盖逾2000家三级医院及逾14000家二级医院或较低层级医院及医疗机构[32] 公司债券情况 - 公司有300000000欧元零票息、于2022年到期之可换股债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9] - 2017年公司发行本金总额300000000欧元的零票息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295898164欧元[121][12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债券所得款项人民币1107212000元已分配或用于指定用途,估计结余约人民币1183248000元将在三至五年内动用[122] - 2018年12月31日,债券未偿还本金额为300000000欧元,初步转换价每股14.28港元,较2017年7月12日收市价溢价约40%,较五日平均收市价溢价约38.69%[122] - 假设债券按初步转换价悉数转换,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将为2732077996股[122]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2014 - 2018年) - 2014 - 2018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1.30854亿、16.73126亿、27.97289亿、37.34334亿、45.83869亿人民币[10] - 2014 - 2018年公司毛利分别为10.43373亿、14.31215亿、23.95021亿、30.58099亿、37.06614亿人民币[10] - 2014 - 2018年公司EBITDA分别为3995.28万、6607.05万、1.144383亿、1.476817亿、1.892824亿人民币[10] - 2014 - 2018年公司纯利分别为2917.28万、5262.3万、7142.54万、9244.04万、1.277246亿人民币[10] - 2014 - 2018年公司资产总值分别为23.06441亿、66.30432亿、110.38802亿、137.52971亿、138.39655亿人民币[10] - 2014 - 2018年公司负债总值分别为13.62849亿、9.94967亿、42.7246亿、61.23325亿、49.32285亿人民币[10] - 2014 - 2018年公司权益总额分别为9.43592亿、56.35465亿、67.66342亿、76.29646亿、89.0737亿人民币[10] 公司2018年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收入约45.84亿元,较2017年约37.34亿元增加约8.50亿元或约22.7%[35] - 2018年销售成本增至8.773亿元,占总收入约19.1%[38] - 2018年毛利增至37.066亿元,较2017年增加6.485亿元或21.2%,毛利率由81.9%减至80.9%[39] - 2018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增至4.298亿元,较2017年增加2.34亿元或119.5%[40] - 2018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6.912亿元,较2017年增加3.585亿元或26.9%,占收入比率为36.9%[41] - 2018年行政开支为3.168亿元,较2017年增加160万元或0.5%,不计非经常项目开支为2.993亿元,较2017年增加2480万元或9.0%,占收入比率约6.5%[42] - 2018年其他开支及亏损为4.864亿元,较2017年增加1.381亿元或39.7%,研发开支增至3.627亿元[43] - 2018年EBITDA约为18.928亿元,较2017年的约14.768亿元增加约4.16亿元或约28.2%;正常化EBITDA约为17.818亿元,较2017年的约14.455亿元增加约3.363亿元或约23.3%[46] - 2018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12.772亿元,较2017年的约9.354亿元增加约3.418亿元或约36.5%;正常化纯利约为11.661亿元,较2017年的约9.04亿元增加约2.621亿元或约29.0%[47] - 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净额约为11.503亿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抵押存款约为18.069亿元[49] - 2018年末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7.82亿元,2017年末约为30.804亿元;流动比率由2017年末的约2.4增加至2018年末的约2.7[50] - 2018年末计息银行借款总额约为9.954亿元,2017年末约为21.343亿元;未偿还可换股债券约为22.993亿元[51] - 集团杠杆比率由2017年末的约28.0%下降至2018年末的约11.2%[51] - 2018年末资本承担约为9.528亿元,2017年末约为0.935亿元[51] - 2018年出口额约为8420万元,占集团收入约1.8%;年末外币银行存款包括约4490万美元(约3.082亿元)、约1.621亿港元(约1.421亿元)和约8700万欧元(约6.826亿元)[51] 公司各业务线2018年销售情况 - 2018年公司核心在售产品总销售额上升约22.7%,特比澳销售额增长超71%[12] - 2018年特比澳销售额增至约16.70亿元,较2017年约9.75亿元增加约6.95亿元或约71.3%,医院使用量较2017年增加约80.2%,销售额占公司货品销售总额约36.3%[35] - 2018年益赛普销售额增加至约11.11亿元,较2017年约10.13亿元增加约0.99亿元或约9.7%,医院使用量较2017年增加约24.1%,销售额占公司货品销售总额约24.1%[35] - 益比奥及赛博尔2018年销售额增至8.966亿元,较2017年增加4130万元或4.8%,赛博尔销售额增至1.925亿元,增加4170万元或27.7%,益比奥销售额减至7.041亿元,减少50万元或0.1%,二者销售额占货品销售总额约19.5%[36] - 2018年化学制品销售额为3.79亿元,较2017年增加3830万元或11.3%[37] - 2018年出口额增至8420万元,较2017年增加1970万元或30.6%[37] - 2018年其他销售额减至4.637亿元,较2017年减少3770万元或7.5%[37] 公司合作与投资情况 - 2018年公司获Toray授出Remitch许可,收购醋酸钙产品,与多家公司开展合作[13] - 公司与Refuge等共同完成对Refuge的2500万美元B轮投资[15] - 公司购买Verseau价值1500万美元的B轮优先股[18] - 公司与TLC合作,TLC有权获最多2500万美元作为每款产品的预付款、监管及销售里程碑付款[18] - 2017年9月1日,集团拟以290百万美元收购CDMO业务,因先决条件未达成或豁免,2018年5月1日终止收购协议[125] - 2018年7月17日,公司附属公司向Medical Recovery提供3000万美元贷款,年利率4%[127] 公司在研产品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积极研发的32项在研产品中,22项作为中国国家一类新药开发,其中22项为生物药,10项为小分子药物[5] - 公司有多个在研产品取得进展,如302H新药申请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等[12] - 公司拥有11项肿瘤科、12项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疾病、6项肾科、2项代谢类、1项皮肤科在研产品[25] - 公司已完成益赛普预充式注射剂的三期试验,预期2019年上半年申请生产批件[21] - 公司已完成益赛普预充式注射剂(301S)的三期试验,准备2019年上半年向国家药监局申请生产批件[28] - 公司已完成NuPIAO(SSS06)于贫血患者的多次一期试验,2018年5月取得国家药监局有关二期及三期临床试验批件,患者入组近期开始[28] - 公司已完成RD001于健康志愿者的剂量递增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一期临床研究,正筹备贫血患者的二期试验[28] - 公司已完成人源化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产品(SSS07)于健康志愿者及RA患者的一期临床试验,正筹备RA及其他炎症性疾病患者的二期试验[28] - 公司已完成抗EGFR抗体(602)用于多类癌症患者的一期试验,正计划该产品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后期临床试验[28] - 公司已为用于高尿酸水平的顽固性痛风患者的pegsiticase (SSS11)的一期临床试验开始患者招募工作[28] - 2018年2月,公司获国家药监局就特比澳的儿科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出具的新IND批件,患者入组近期开始[28] - 2018年6月,公司就用于治疗几种眼科疾病的抗VEGF抗体(601A)接获国家药监局出具的三份临床试验批件,DME患者的一期试验近期开始,新生血管性AMD试验中的601A患者入组正在进行[28] - 2018年9月公司就302H(赛普汀)用于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癌患者向国家药监局重新提交NDA,申请获纳入优先审评审批[31] 公司荣誉与排名情况 - 公司在2017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名单中排名67,较2016年的84名上升17名[16] - 公司获选为恒生中国(香港上市)100指数成份股[16] - 2018年公司在所有医药公司中名列中国医院销售市场第27位[34] 公司产品获批情况 - 2018年2月公司自国家药监局取得特比澳就儿童ITP适应症进行临床试验的批件[15] - 2018年4月公司宣布与Refuge进行研究合作[15] - 2018年5月公司自国家药监局取得就NuPIAO (SSS06)于贫血患者的二期及三期试验的批件[15] - 2018年6月公司获国家药监局出具抗VEGF抗体(601A)的新增三项临床试验批件[15] - 2018年7月公司与北京一间医药公司订立协议收购醋酸钙片产品[16] - 2018年5月公司推出首个长效周制剂GLP - 1受体激动剂产品百达扬[29] 公司面临的风险情况 - 公司核心产品特比澳、益賽普等均列入2017年《国家医保目录》[56] - 产品未纳入或调出医保目录,公司销售额、盈利能力及业务前景可能受不利影响[56] - 公司参与省级招标程序,若未中标可能失去市场份额,收益及盈利能力受影响[56] - 公司雇员、分销商或第三方代理商贪腐或不当推广,公司声誉可能受损并面临监管调查[57] - 公司新药开发流程耗时长、成本高,研发活动不一定能成功开发新药[58] - 新药获批需完成临床试验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