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生制药(01530)
icon
搜索文档
近一年累计上涨超100%!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连续6日上涨,近22日累计“吸金”超1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6 14:42
近期,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 出5方面16条措施,主要包括:(1)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2)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 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3)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4)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5) 强化保障措施。 截至2025年7月16日 13:48,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931787)上涨0.74%,成分股丽珠医药(01513)上涨 15.75%,复星医药(02196)上涨7.14%,绿叶制药(02186)上涨6.55%,康方生物(09926)上涨4.72%,宜明 昂科-B(01541)上涨4.00%。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上涨1.34%, 冲击6连涨。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 7月15日,港股创新药ETF近一年累计上涨超100%。 交银国际证券指出,本轮港股创新药行情核心驱动力是价值重估,当前估值仍具吸引力。首个由商保参 与制定的创新药目录有望于2025年内推出,旨在纳入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品种,有望创造比医保谈 判更宽松的定价环境,并在挂网、入院、特例单议机制等方面享受和医保目录相似的待遇。商业健康险 未来增 ...
香港医药ETF(513700)冲击4连阳,首个商保参与制定的创新药目录有望推出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41
截至2025年7月16日 13:16,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强势上涨1.50%,成分股丽珠医药 (01513)上涨11.16%,绿叶制药(02186)上涨8.55%,复星医药(02196)上涨8.08%,康方生物(09926),亚盛 医药-B(06855)等个股跟涨。香港医药ETF(513700)上涨1.72%, 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0.65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信达生物 (01801)、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康方生物(09926)、石药集团(01093)、中国生物制药 (01177)、京东健康(06618)、三生制药(01530)、翰森制药(03692)、阿里健康(0024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 占比59.44%。 香港医药ETF(513700),场外联接A:021088;联接C:021089;联接I:02284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此前,2025年国家医保局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 ...
疯狂!药ETF惊现“乌龙指”,创新药行情再度走强
券商中国· 2025-07-16 07:16
创新药行情热度 - 近期创新药行情火热,吸引大量资金涌入 [1] - 药ETF(562050)在集合竞价阶段直线涨停,显示投资者热情高涨 [2]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二季度规模增长近30倍,收益率超90%位列年内亚军 [2][9] 药ETF市场表现 - 7月15日药ETF(562050)以涨停价1.112元/份成交582份(约650万元),出现"乌龙指" [3] - 收盘上涨0.59%至1.017元/份,全天成交额2634.87万元,换手率22.94% [4] - 该ETF跟踪中证制药指数,重仓创新药和中药,前五大权重股为恒瑞医药、片仔癀、云南白药、科伦药业、华东医药 [4] 创新药个股表现 - A股创新药近期涨幅显著,神州细胞近一个月上涨近50%,博瑞医药、吉林敖东等涨幅超10% [5] - 港股创新药7月15日强劲拉升,石药集团涨超8%,诺诚建华涨超6%,百济神州、科伦博泰生物-B涨超5% [10] 公募基金持仓动向 - 永赢医药健康基金二季度持仓转向创新药,前五大重仓股为舒泰神(年内涨幅443.59%)、热景生物、益方生物、泰恩康、奥赛康 [6]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二季度加仓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热景生物等,其中三生制药、一品红股价翻倍 [8] 行业趋势与政策利好 - 创新药产业链迎政策利好,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启动 [1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达660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1] - 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产业趋势已形成,重点关注出海潜力、龙头药企转型及早期靶点突破 [11] 基金经理观点 - 永赢医药健康基金经理单林认为创新药类似2018-2019年CXO爆发逻辑,下半年确定性较强 [7]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表示三季度将围绕临床数据读出、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展开 [8] - 东方阿尔法健康产业基金经理孟昱指出创新药板块上涨基于临床POC成果和海外授权预期,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 [11]
三生制药20250714
2025-07-15 09:58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三生制药及其子公司三生国健、三生曼迪 [3][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707管线相关 - **核心观点**:707管线发展良好,市场前景广阔,与辉瑞合作带来高收益和市值上升空间 - **论据**:国内开展四个二期和一个三期临床,二期接近尾声,三期登记单药头对头K药试验,明年海外启动三期注册性临床;国内销售峰值有望超50亿元,海外超80亿美元;全球PD - 1市场预计扩容至800 - 1000亿美元;授权辉瑞首付款1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48亿美元,辉瑞预计获10%市场份额对应约80亿美元峰值销售额;国内以50亿人民币三倍PS计算,海外结合10%销售分成10倍PE估算市值 [2][5][6][8] 特比奥相关 - **核心观点**:特比奥是公司最大单品,未来有望稳健增长 - **论据**:2024年销售额近51亿元,同比增长20%,市占率达67%;2024年医保谈判未降价,有望取代传统白介素类药物,覆盖医院数量增加 [2][10] 曼迪相关 - **核心观点**:曼迪有市场潜力 - **论据**:是雄秃一线外用药,中国1.3亿雄秃患者基数;推出新型泡沫剂型填补敏感人群用药空白,采用创新技术提高吸收效率 [3][11] 长效促红素相关 - **核心观点**:长效促红素市场表现好,新型EPO将贡献增量 - **论据**:自2021年纳入集采后维持9 - 10亿元销售体量,市占率42%居首;新型EPO(3S06)预计明年获批上市,可延长给药间隔匹配化疗患者需求 [3][12] 自免领域管线相关 - **核心观点**:自免领域管线亮点多,上市后将推动收入增长 - **论据**:有多款潜力大单品,白介17A、白介湾贝塔已递交NDA申请,白介4R预计明年递交申请;白介17A有望实现更高给药间隔,白介湾贝塔二期数据显示降低痛风发作率 [3][14] 引进新产品相关 - **核心观点**:引进新产品将拓宽商业化版图并放量 - **论据**:引进司美格鲁肽、克拉痛乳膏、口服紫杉醇等;口服紫杉醇预计成长为10亿元以上大单品 [3][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实控人为娄静先生,拥有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通过间接和直接持股合计持有公司约22%股份 [4] - 公司拥有40多款已上市产品,主要覆盖肾科、肿瘤科、自免及皮肤等多个领域 [3]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1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19:01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以39.23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榜首,净买入额达+1874.33万元 [1][2] - 巨星传奇(06683)成交额19.38亿元排名第二,净买入+5364.14万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18.37亿元位列第三,净买入+2.23亿元 [1][2] - 美团-W(03690)净买入额最高达+7.83亿元,成交额16.20亿元 [2] - 健康之路(02587)是十大活跃股中唯一净卖出公司,净卖出6669.50万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以18.33亿元成交额居深港通(南向)第一,净买入+6.36亿元 [1][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成交额15.70亿元排名第二,净买入+7243.23万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5.26亿元位列第三,但净卖出8428.04万元 [1][2] - 美团-W(03690)净买入额达+4.40亿元,成交额12.69亿元 [2] - 老铺黄金(06181)净卖出3.65亿元,为深港通最大净卖出个股 [2] 跨市场活跃公司表现 - 阿里巴巴-W(09988)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36.70亿元,总净买入+8.59亿元 [1][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两市场合计成交54.93亿元,总净买入+9117.56万元 [1][2] - 美团-W(03690)在两市场均获大额净买入,合计净买入+12.23亿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在沪港通净买入+3511.55万元,但在深港通净卖出1.01亿元 [2]
首批出炉:看好热门方向
中国基金报· 2025-07-13 22:57
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 - 首批2025年公募基金二季报陆续发布 绩优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和下半年行情判断成为关注焦点 [1]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上半年累计净值增长率达75.18% 成为权益类基金业绩亚军 [2] - 多只中短债基金二季度份额激增 德邦短债总份额增加超30亿份至54.82亿份 增幅125% [4] 创新药行业投资动态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前三大重仓股为三生制药1.10亿元 信达生物1.04亿元 热景生物1.04亿元 [2] - 诺诚健华获加仓2794.14%至8263.43万元 益方生物-U加仓1751.97%至9499.5万元 热景生物加仓2675.42%至1.04亿元 [2] - 三生制药新晋前十大重仓股 持仓市值1.1亿元 持仓数量512万股 [2] - 基金经理预计三季度创新药发展将围绕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展开 中国创新药研发进度和疗效超过海外药企 [3] 中短债基金市场表现 - 东方红益鑫纯债份额从2.14亿份增至16.05亿份 增幅超6倍 [4] - 东方红短债基金份额从20.61亿份增至39.63亿份 几乎翻倍 [4] - 汇安永福90天持有中短债份额从1.84亿份增至18.2亿份 增幅889.13% [4] - 中短债基金经理预计内部流动性宽松是确定性因素 组合配置将向受益方向靠拢 保持一定杠杆水平 [4] 债券市场展望 - 德邦短债基金经理认为三季度外需压力可能加大 内需"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效果或逐步放缓 [5] - 地产周期仍待企稳 基本面对债券市场有利 叠加货币宽松预期 债市在三季度中上旬或处于偏顺风环境 [5]
海外消费周报:港股医药中报前瞻:子行业分化明显,创新药持续销售放量-2025071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1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海外医药看好,海外社服未提及明确评级,海外教育未提及明确评级 [1][5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医药子行业分化明显,创新药持续销售放量,部分公司有望盈利或利润大幅增长,Pharma 集采影响减弱并推进创新转型,医疗服务估值有望修复 [3][8] - 海外社服中霸王茶姬是高端现制茶饮第一,打造全球化现代东方茶品牌,未来三年国内开店放缓、海外开店加速 [16][19] - 海外教育 7 月季报季,盈利能力改善和回购政策或提振新东方估值,暑期招生和市场格局优化利于行业领先公司提升市占率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外医药 市场回顾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 0.48%,跑输恒生指数 0.31 个百分点 [7] 重点事件 - **港股医药中报前瞻**:创新药板块预计 1H25 收入同比增速≥40%的公司有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部分公司有望盈利或利润大增;Pharma 子行业预计 1H25 收入同比增速 10 - 15%的公司有翰森制药等,5 - 10%的公司有三生制药等;医疗服务预计固生堂 1H25 收入同比增速 15 - 20% [3][8] - **国内医药公司更新进展**:百济 CD3/DLL3 双抗拟纳入优先审评;远大医药钇 90 微球注射液获 FDA 新适应症批准;传奇生物通用型 CAR - T 启动自免一期临床;基石配售新股并达成战略合作;亚盛医药 Bcl - 2 抑制剂获批上市 [4][11] - **海外医药公司更新进展**:MSD 收购 Verona Pharma;维泰瑞隆与诺华就跨脑递送平台达成战略协议;礼来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新增给药方案 [5][12] 建议关注 - 创新药关注 BD 机会和重点管线临床进展,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Pharma 关注创新转型,如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等 [14] 海外社服 霸王茶姬(CHA)深度 - 霸王茶姬是中国第一大高端现制茶饮店品牌,2022 - 2024 年终端零售额增速 2387%,重视品牌建设,聚焦茶品类 [16] - 大单品策略推动扩张,近期推出新品拓展品类和场景,运用“茶科技”提升标准化和效率 [17][18] - 预计 2025 年收入同比增长 21%至 151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8%至 28.1 亿元 [19] 重点关注 - 古茗、携程、美高梅中国、银河娱乐、金沙中国 [20] 海外教育 市场回顾 - 本周(7/4 - 7/10)教育指数上涨 4.6%,跑赢恒生国企指数 4.3 个百分点;年初至今累计涨幅 11.29%,跑输恒生国企指数 7.62 个百分点 [22] 数据更新 - 本周东方甄选及其子直播间在抖音平台 GMV 约 0.94 亿元,日均 GMV1347 万元,GMV 环比上周下降 28%,并给出各直播间 GMV 构成情况 [23][24] 投资分析意见 - 关注中概教培公司如新东方、好未来等;关注港股职教公司,首推中国东方教育;关注港股高教公司,推荐东软睿新集团、中国科培等 [25] 盈利预测与估值 海外医药重点公司 - 给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多家公司的市值、PE、收入、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等盈利预测与估值数据 [29] 海外社服重点公司 - 给出携程集团、同程旅行等多家公司的市值、P/E、收入、净利润等盈利预测与估值数据 [30][31] 海外教育重点公司 - 给出新东方、好未来等多家公司的市值、PE、利润预测、利润复合增速等盈利预测与估值数据 [32] 东方甄选数据 - 给出东方甄选及其子直播间的 GMV、SKU、直播商品情况、粉丝性别和年龄分布等数据 [34][45][47]
招银国际:理性看待短期估值上升 中国创新药出海趋势将长期持续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5:56
行业表现与趋势 - MSCI中国医疗指数202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41.4%,跑赢MSCI中国指数25.2% [1] - 创新药行业具备高风险、长周期、高回报特征,中国研发实力具有全球竞争力,出海趋势将长期持续 [1] - 创新药出海交易需较长时间研发积累,短期估值攀升需理性看待 [1] 政策支持与支付空间 -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全方位政策支持并纳入商保制度框架 [1] - 政策核心包括鼓励商保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优化续约规则稳定企业预期、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检测范围,不纳入按病种付费 [1] - 2024年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达9,773亿元同比增长8.2%,赔付额3,848亿元,政策助力下规模与赔付率有望大幅增长 [2] 消费类医疗与标的 - 消费类医疗领域存在估值修复机遇,核心标的包括巨子生物、固生堂、时代天使 [3] - 巨子生物销售额逐步复苏,品类与品牌扩张驱动长期增长 [3] - 固生堂作为唯一大规模中医连锁企业,轻资产模式下门店快速扩张,现金流强劲 [3] - 时代天使海外业务盈利能力快速改善,ASP和毛利率提升,国际市场或成核心驱动力 [3] - 推荐买入三生制药、巨子生物、固生堂、时代天使、百济神州、信达生物 [4]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1.08%,成交额23.5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09 15:10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7月9日,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收盘涨1.08%,成交额23.52亿元。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现任基金经理为马君。马君自2024年1月3日管理(或拟管理)该基金,任职 期内收益56.11%。 最新定期报告显示,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重仓股包括药明生物、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 物、中国生物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三生制药、再鼎医药,持仓占比如下。 股票代码股票名称持仓占比持仓股数(股)持仓市值(元)02269药明生物11.47%322.40万8047.93万 06160百济神州10.87%49.72万7625.77万01801信达生物9.60%156.65万6736.56万09926康方生物 8.56%85.40万6005.30万01177中国生物制药8.13%1647.80万5702.40万08027中国生物制药8.13%1647.80万 5702.40万01093石药集团 ...
创新药“出海”为何大单频现
搜狐财经· 2025-07-09 07:17
中国创新药出海加速 - 中国创新药企业密集达成对外授权交易,展示出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竞争力,三生制药、荣昌生物、石药集团等企业达成大单 [2] - 从跟随模仿到自主创新,从单一产品出海到平台能力输出,中国创新药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2] - 迪哲医药旗下药物舒沃哲获得FDA批准,成为中国首个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新药 [2] - 今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首付款超过2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近500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2] 重大授权交易案例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5亿美元授权协议,辉瑞获得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全球开发权(不包括中国内地),三生制药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3] - 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有偿许可给Vor Bio,交易额达42.3亿美元,包括4500万美元首付款和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提成 [3] - 和铂医药同大塚制药共同开发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HBM7020,迈威生物同Calico LifeSciences合作IL-11等 [4] 创新药出海模式 - 在融资环境趋紧背景下,"出海"成为药企寻找新增量的重要策略 [5] - 创新药出海主要有四种模式:自主出海、对外授权、NewCo模式和并购模式,对外授权仍是主流选择 [5] - 出海对象不仅有传统海外药企,也有科技新贵,出海管线既有早期项目也有已上市成熟产品 [4]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国家药监局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 [6] - 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由200个工作日缩短为60个工作日,重点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探索30个工作日内完成 [6]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创新药出海,鼓励搭建全球创新药交易平台 [7] - 政策在审评端提速、医保端给予新药"入口",并勾勒出清晰的出海路径 [7]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部分企业通过"先港后海""境外先发"方式积累国际认证经验,提升全球定价能力 [7] - 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靶点同质化、监管接轨能力不足、商业化能力有待提升等仍是挑战 [7] - 中国创新药出海已从"选修题"转变为"必答题",需要持续打磨原创力和全球化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