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生制药(01530) - 2019 - 年度财报
01530三生制药(01530)2020-04-29 16:34

公司业务市场份额情况 - 2019年,特比澳在中国内地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市场销售额份额增至73.2%[7] - 2019年,益赛普在中国内地市场份额为60.9%[7] - 2019年,公司rhEPO产品共占中国内地rhEPO市场份额41.6%[7] - 2019年特比澳以销量计占中国内地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市场份额25.8%,以销售额计占73.2%,已获8个国家批准[33] - 2019年益赛普按销售额计占中国内地市场份额60.9%,销售覆盖逾3500家医院,包括逾1500家三级医院,已获15个国家批准[33] - 益比奥是唯一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三种适应症的rhEPO产品,自2002年起在中国内地rhEPO市场占支配性领导地位,已获22个国家批准[34][35] - 益比奥和赛博尔占据中国内地rhEPO市场10000IU剂量的大部分市场份额[34] - 2019年,按销售额计,公司于所有医药公司中名列中国内地医院销售市场第25位[58] 在研产品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积极研发的32项在研产品中,22项作为中国内地国家新药开发[7] - 32项在研产品中,11项为肿瘤科、12项目标为自身免疫疾病、6项为肾科、2项为代谢类、1项为皮肤科[7] - 32项在研产品中,23项为生物药,9项为小分子药物[7]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积极研发32项在研产品,其中22项作为中国内地国家新药开发[41] - 32项在研产品中,11项为肿瘤科研产品,12项目标为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疾病,6项为肾科产品,2项为代谢类产品,1项目标为皮肤科[41] - 32项在研产品中23项为生物药,9项为小分子药物[41] - 公司产品组合目前包括32项在研产品,其中22项作为国家新药开发[61] 公司人员与销售网络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超5000人[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全国分销网络向中国内地逾17000间医院及医疗机构销售产品[8] - 集团研发团队由超380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组成(截至2019年12月31日)[40]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内地拥有约3372名营销人员、660名分经销商及2079名第三方推广商[57]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销售团队覆盖逾2000家三级医院及逾14000家二级医院或较低层级医院及医疗机构[57]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为5404名,2018年12月31日为5047名[8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不含退休金计划供款)约为14.366亿元人民币,2018年同期约为10.007亿元人民币[89]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2015 - 2019年) - 2015 - 2019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73亿、27.97亿、37.34亿、45.84亿、53.18亿人民币[15] - 2015 - 2019年公司毛利分别为14.31亿、23.95亿、30.58亿、37.07亿、43.93亿人民币[15] - 2015 - 2019年公司研发成本分别为1.11亿、2.43亿、2.57亿、3.63亿、5.27亿人民币[15] - 2015 - 2019年公司杠杆比率(可换股债券除外)分别为7.2%、45.2%、28.0%、11.2%、4.8%[15]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2019年对比2018年) - 2019年公司收入约531810万元,较2018年的约458390万元增加约73420万元或约16.0%[63] - 2019年特比澳销售额增至约232290万元,较2018年增加约65340万元或约39.1%,占公司货品销售总额约43.5%[63] - 2019年益赛普销售额增加至约114360万元,较2018年增加约3220万元或约2.9%,占公司货品销售总额约21.4%[63] - 2019年益比奥及赛博尔总销售额减少至约74900万元,较2018年减少约14760万元或约16.5%,占公司货品销售总额合共约14.0%[63] - 2019年小分子药品销售额为约52710万元,较2018年增加约14820万元或约39.1%,占公司销售总额约9.9%[64][67] - 2019年公司出口额减少至约6800万元,较2018年减少约1620万元或约19.2%[67] - 2019年公司其他销售额增加至约53150万元,较2018年增加约6780万元或约14.6%[67] - 2019年公司毛利增至约439270万元,较2018年增加约68610万元或约18.5%,毛利率由约80.9%增至约82.6%[69] - 2019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95070万元,较2018年增加约25960万元或约15.3%,占收入比率为约36.7%[72] - 2019年公司研发成本约52660万元,较2018年增加16390万元或约45.2%,占收入比率约9.9%[74] - 2019年其他开支约1.14亿元,较2018年的约1.237亿元减少约960万元或约7.8%[76] - 2019年融资成本约1.095亿元,较2018年的约1.384亿元减少约2890万元或约20.9%;不计非现金利息开支,2019年融资成本减至约3700万元,较2018年的约6560万元减少约2870万元或约43.7%[77] - 2019年所得税开支约2.428亿元,较2018年的约2.183亿元增加约2450万元或约11.2%;2019年及2018年实际税率分别为19.9%及14.6%[78] - 2019年EBITDA约15.864亿元,较2018年的约18.928亿元减少约3.064亿元或约16.2%;正常化EBITDA约20.05亿元,较2018年的约17.818亿元增加约2.232亿元或约12.5%[79] - 2019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9.737亿元,较2018年的约12.772亿元减少约3.035亿元或约23.8%;正常化纯利约13.923亿元,较2018年的约11.661亿元增加约2.262亿元或约19.4%[81]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约0.38元,较2018年的约0.50元减少约24.0%;正常化每股基本盈利约0.55元,较2018年的约0.46元增加约19.6%[82] - 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净额约18.874亿元,较2018年的约11.503亿元增加7.371亿元或约64.1%;2019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已抵押存款约21.049亿元[83] - 2019年底流动资产净值约29.845亿元,2018年底约27.82亿元;流动比率由2018年底的约2.7增加至2019年底的约2.9[84] - 2019年底计息银行借款总额约4.972亿元,2018年底约9.954亿元;杠杆比率由2018年底的约11.2%下降至2019年底的约4.8%[86] - 2019年底资本承担约18.22亿元,2018年底约9.528亿元;2019年出口约6800万元,占集团收入约1.3%[86] 公司产品医保相关情况 - 2019年集团产品中两种适应症及一种产品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一种产品(其一规格)由乙类调整为甲类,11月百泌达通过谈判机制获纳入[28][30] - 特比澳为集团自主研发专利产品,已获批两种适应症,被纳入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30] - 集团核心产品特比澳、益賽普、益比奥及赛博尔等列入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92] - 集团产品若未纳入或调出医保目录,销售额、盈利能力及业务前景可能受不利影响[92] - 公司自2016年10月起就百泌达录得收入,2019年11月百泌达纳入医保治疗2型糖尿病[35] 公司临床试验进展情况 - 2019年公司获得五个新药临床(IND)试验批件,包括608、TRK - 820、SSS17、609A等[19] - 两项在研创新生物药赛普汀(伊尼妥单抗)和益赛普预充式注射剂进入国家药监局最终审批阶段[19] - 公司已开始第二代rhEPO产品NuPIAO (SSS06)二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工作,正计划RD001二期试验[35] - 特比澳用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三期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中,用于肝功能障碍患者围手术期动员的一期试验完成,计划近期开始二期试验[33] - 公司完成预充式益赛普水针剂三期试验,2019年7月申请生产批件已获受理[33] - 2009 - 2013年,集团在中国内地对302H进行三期试验,2018年9月重新提交新药申请,获优先审评审批[45] - 2019年7月,集团就预充式益赛普水针剂(301S)向国家药监局申请生产批件,已获受理[45] - 集团完成304R与利妥昔单抗的一期头对头对比临床试验,正分析数据[45] - 集团开始特比澳用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三期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中[45] - 集团完成NuPIAO (SSS06)于贫血患者的多次一期试验,开始二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工作[45] - 集团完成RD001于健康志愿者的一期临床研究,正筹备于贫血患者的二期试验[45] - 2019年6月25日,公司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健尼哌®获国家药监局颁发的GMP证书,10月开始市场销售[48] - 2019年8月1日,公司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及其他炎症性疾病患者的抗IL - 17A抗体(608)获国家药监局的IND批件,一期临床试验已开始[48] - 2019年8月29日,公司用于多类癌症患者的抗PD1抗体(609A)的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的IND批件,预计近期开始患者入组,该产品1月已获美国食药监局的IND批件,美国一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工作正按计划进行[48] - 2019年9月18日,公司用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症的药物盐酸纳呋拉啡口腔崩解片(TRK - 820)获国家药监局的IND批件,预计近期展开患者入组[49] - 2019年11月12日,公司HIF - 117胶囊(SSS17)获国家药监局的IND批件,用于贫血患者治疗,预计近期展开患者入组[49] - 2020年2月25日,公司一种抗IL - 5抗体(610)获国家药监局的IND批件,用于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治疗,正积极筹备患者入组[51] 公司合作与投资情况 - 公司与Verseau、Numab、三星Bioepis、TLC、GenSight、Sensorion等建立战略研发合作关系[20][22] - 公司投资MPM肿瘤创新基金(INV),并同意向Dana - Farber癌症研究所的Dana - Farber创新研究基金(IRF)捐款[22] - 2019年1月7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香港三生医药与三星Bioepis达成合作协议,将在中国内地临床研发和商业化其多个生物类似药在研产品,包括SB8贝伐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52] - 2019年2月11日,公司与Verseau订立合作协议,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开发及商业化用于多种癌症治疗的创新单克隆抗体,11月18日选取抗PSGL - 1的人源化抗体(VTX - 0811)作为第一个授权项目[52] - 预计50%的INV资本将投资基于Dana - Farber研究新成立的公司[54] 公司风险因素情况 - 集团经营环境竞争激烈,可能无法与竞争对手有效竞争[90] - 集团若未在省级招标程序中中标,可能失去市场份额,收益及盈利能力受不利影响[92] - 集团雇员、经销商或第三方代理商若有贪腐行为,集团声誉可能受损并面临监管调查[93][95] - 集团若未能开发或推出新药,业务前景可能受不利影响[95] - 公司与若干研究机构及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但无法保证维持或建立新关系,可能影响新产品开发及业务[97] - 公司可能寻求合作、授权安排等战略投资或安排,但可能无法产生预期效益并影响业务[97] - 公司持续寻求收购等机会,但程序复杂,可能无法及时按可接受条款完成交易[97] - 公司在业务发展活动方面经验有限,相关交易管理与整合可能干扰现有业务[97] - 交易或安排的合作方可能无法履行责任,公司与合作方可能出现冲突[97] - 交易或安排可能需第三方行动、同意等,公司未必能及时取得[97]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娄竞博士57岁,2006年9月5日获委任为董事,2014年11月27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00] - 娄竞博士是公司联合创始人,负责集团战略发展及规划等[100] - 苏冬梅女士50岁,2012年6月11日获委任为董事,2014年11月27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03] - 苏冬梅女士负责集团战略方向,曾担任研发部主管等职[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