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生制药(01530) - 2020 - 中期财报
01530三生制药(01530)2020-09-30 16:2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6年8月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5年6月11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0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内地从事生物医药产品业务[103] 公司营运设施及人员情况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沈阳、上海、杭州、深圳及意大利科莫设有营运设施,雇员超5400人[8] - 2020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为5437名,2019年12月31日为5404名[63]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内地拥有约3378名营销人员、668名分经销商及2124名第三方推广商[37] - 公司研发团队由超420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组成[29] 公司产品市场份额情况 - 2020年上半年,特比澳在中国内地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市场销售额份额为72.8%,益赛普在中国内地TNF α市场份额为54.5%,rhEPO产品共占中国内地rhEPO市场份额41.2%[7] - 特比澳在2020年上半年以销量计算占据中国内地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市场份额25.5%,以销售额计算市场份额为72.8%,其CIT及ITP适应症在中国内地渗透率约23% - 30%,大部分销售额来自销售团队覆盖医院中约13%的医院[23] - 益赛普在2020年上半年占据中国内地TNFα市场份额54.5%,销售覆盖中国内地逾3000家医院,包括逾1500家三级医院,其RA及AS在中国内地渗透率约5% - 9%,大部分销售额来自销售团队覆盖医院中约12%的医院[24] - 益比奥自2002年起在中国内地rhEPO市场销量及销售额占据优越主导地位,连同赛博尔占据中国内地rhEPO市场10000IU剂量大部分市场份额[25] 公司产品获批情况 - 特比澳已获8个中国内地外国家批准,益赛普已获15个国家批准,益比奥已获22个国家批准[7] - 特比澳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CIT及ITP两种适应症,已获8个国家批准[22][23] - 益赛普于2005年在中国内地推出用于治疗RA,2007年适应症扩大至AS及银屑病,已获15个国家批准[24][25] - 益比奥是唯一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CKD引起的贫血症、CIA及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三种适应症的rhEPO产品,已获22个国家批准[25] - 集团自主研发的那屈肝素钙注射液获批上市,TLC的Ampholipad™上市申请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SB8新药临床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21] - 2020年6月19日,注射用伊尼妥单抗(商品名:赛普汀®)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和化疗联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26][32] 公司在研产品情况 - 2020年6月30日,公司积极研发的32项在研产品中,22项作为中国内地国家新药开发,其中23项为生物药,9项为小分子药物[7] - 32项在研产品中,11项为肿瘤科研产品,12项目标为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疾病,6项为肾科在研产品,2项为代谢类在研产品,1项为皮肤科在研产品[29] - 2020年6月30日,公司积极研发的32项在研产品中,22项作为中国内地国家新药开发[29] - 32项在研产品中23项为生物药,9项为小分子药物[29] - 公司有32项在研产品,其中22项作为国家新药开发[40] - 2020年2月25日,公司获得国家药监局的IND批件,就抗IL - 5抗体(研发代码:610)进行临床试验并开始患者入组[32] - 2020年6月28日,公司自主研发的抗白介素4受体alpha(IL - 4Rα)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代号:611)获美国食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国内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32] - 公司完成预充式益赛普水针剂的三期试验,2019年7月申请生产批件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25] - 公司完成预充式益赛普水针剂(301S)的三期试验,2019年7月向国家药监局申请生产批件并获受理[32] - 公司已开始特比澳用于儿童ITP的三期临床试验,患者招募工作正进行中[23] - 公司已开始就用于治疗贫血的第二代rhEPO产品NuPIAO (SSS06)和RD001进行二期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工作[25] - 益比奥在俄罗斯和泰国进行的多中心生物仿制药临床试验进度良好,患者招募工作2019年底完成,预期2021年完成试验[25] - 公司完成304R与利妥昔单抗在零肿瘤负荷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一期头对头对比临床试验,正分析数据[32] - 公司完成NuPIAO (SSS06)贫血患者多次一期试验,开始二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工作[33] - 公司完成RD001健康志愿者剂量递增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一期临床研究,启动贫血患者二期试验患者入组工作[33] - 公司完成人源化抗TNFα抗体产品(SSS07)健康志愿者及RA患者一期临床试验,筹备RA及其他炎症性疾病患者二期试验[35] - 公司完成抗EGFR抗体(602)健康志愿者及结直肠癌患者两项临床一期试验,计划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后期临床试验[35] - 公司完成抗VEGF抗体(601A)治疗AMD一期临床患者入组工作,治疗DME一期临床患者入组顺利进行中[35] - 公司完成抗IL - 17A抗体(研发代号:608)一期临床试验健康志愿受试者入组工作,计划开展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及其他炎症疾病患者二期临床试验[35] 公司销售网络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全国分销网络向中国内地逾17000间医院及医疗机构销售产品[8] - 2020年6月30日,公司销售团队覆盖逾2500家三级医院及逾14000家二级医院或较低层级医院及医疗机构[37] 公司证券上市及交易情况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1530,可换股债券代号为40285[1][11] - 公司有3.2亿欧元零票息、2025年到期的可换股债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1] - 2020年7月22日,三生国健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6162.1142万股股份,公司股权权益由约89.96%降至约80.96%,募集资金17.3648378156亿元[20]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5220万元或2.0%,至26.952亿元[13] - 毛利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3260万元或1.5%,至22.171亿元,毛利率从82.7%降至82.3%[1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3.812亿元或118.6%,至7.025亿元;应占正常化纯利减少290万元或0.4%,至7.49亿元[13] - EBITDA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4.152亿元或70.7%,至10.029亿元;正常化EBITDA增加3120万元或3.1%,至10.494亿元[1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26.9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0.522亿元或约2.0%[4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约4.781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约17.7%[4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增至约22.1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0.326亿元或约1.5%,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约82.7%下降至约82.3%[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至约0.9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0.286亿元或约42.0%[4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约9.72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268亿元或约2.7%,占收入百分比由约37.8%减至约36.1%[4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开支约1.48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322亿元或约69.1%;不计非经常性项目影响,行政开支约1.38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02亿元或约1.4%,占收入百分比约5.1%[5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成本约2.543亿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950万元或约3.6%;不计非经常性项目影响,2019年同期研发成本约2.096亿元,增加约4470万元或约21.3%;该期研发成本占收入约9.4%,2019年同期为约10.0%[5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开支及亏损约5830万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约360万元或约6.5%[5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4360万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450万元或约9.4%;不计2022年债券非现金利息开支,融资成本从2019年同期1230万元减少约500万元或约40.5%至730万元[5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约1.328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约3740万元或约39.3%;该期及2019年同期实际税率分别为16.2%及23.5%[5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BITDA约10.029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约4.152亿元或约70.7%;正常化EBITDA约10.494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约3120万元或约3.1%[5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7.02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约3.812亿元或约118.6%;正常化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7.490亿元,较2019年同期略微减少约290万元或约0.4%[5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约0.28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约115.4%;正常化每股基本盈利约0.30元,与2019年同期无变动[5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净额约7.082亿元;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7.931亿元[58]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约52.204亿元,2019年12月31日约29.845亿元;流动比率从2019年12月31日约2.9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约4.2[60] - 2020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款总额约4.735亿元,2019年12月31日约4.972亿元;未偿还可换股债券约39.069亿元;杠杆比率从2019年12月31日约4.8%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约4.1%[6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出口约为人民币3590万元,占集团收入约1.3%[62]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外币银行存款包括约56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993亿元)、约233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120万元)和约2.38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014亿元)[62] - 集团估计未来三年资本开支总额在人民币20亿元至25亿元之间[6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5.551亿元,2019年同期约为人民币8.96亿元[6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联交所购回149.35万股公司普通股股份,现金代价共1250.5955万港元[68] - 2020年未经审计收入为2695177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264293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7%[92] - 2020年未经审计除税前溢利为818576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40658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33%[92] - 2020年未经审计期内溢利为685747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31120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36%[92] - 2020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8元,2019年为人民币0.13元,同比增长115.38%[92] - 2020年未经审计综合收益总额为941355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29298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29%[93]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0731676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102131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8%[95]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6871757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459618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51%[95]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651350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161172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96]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457925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283825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06%[96] - 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494158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1035931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5%[96] - 2020年1月1日股本为155千元,股份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