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盛医药-B(06855) - 2019 - 年度财报
06855亚盛医药-B(06855)2020-04-17 16: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亚盛医药集团,于2017年11月1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代号6855[5] - 公司控股股东为创办人、创办人特殊目的公司、翟博士、翟博士特殊目的公司,创办人分别拥有45.53%、27.69%及26.78%股权[5] - 公司核心产品为HQP1351[5] - 公司为2017年11月1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肿瘤、乙肝及衰老相关疾病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60] - 公司主要从事肿瘤、乙肝及衰老相关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小分子疗法[175] 附属公司信息 - 澳洲亚盛于2016年3月24日在澳洲新南威尔士州注册成立,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4] - 香港亚盛于2018年4月2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4] - 亚盛国际于2015年10月28日在香港注册成立,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4] - 亚盛投资于2018年3月2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4] - 江苏亚盛于2010年6月1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4] - 亚盛医药(香港)于2009年5月22日在香港注册成立,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4] - 上海亚盛于2015年12月10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4] - 公司附属公司包括亚盛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亚盛医药开发有限公司等,公司均占100%股权[176] - 上海亞盛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股本為人民幣4000萬元,公司持股100%[177] - Jiangsu Ascentage Pharma Pty. Ltd.註冊股本為1000澳元,公司持股100%[177] - 蘇州亞盛藥業有限公司註冊股本為人民幣6.6億元,公司持股100%[177] - Ascentage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註冊股本為5萬美元,公司持股100%[177] - 亞盛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股本為1港元,公司持股100%[177] 财务数据 - 2019年公司收益为14,513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6,80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0] - 2019年研发开支为463,883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249,565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0] - 2019年行政开支为161,643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89,717千元人民币有所上升[10] - 2019年年内亏损为1,480,714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345,307千元人民币大幅扩大[10] - 2019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579,513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369,084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0] - 2019年流动总资产为909,105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990,21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0] - 2019年非流动总资产为295,945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239,15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 - 2019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02,062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105,269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 - 2019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12,513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2,135,693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10] - 2019年权益╱(亏绌)总额为890,475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的 - 1,011,586千元人民币由亏转盈[10] - 2019年研发费用为4.639亿元人民币,2018年为2.496亿元人民币[21] - 2019年收益为1450万元人民币,2018年为680万元人民币[26][27][28] - 2019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5.795亿元人民币,2018年为3.691亿元人民币[27] - 2019年亏损为14.807亿元人民币,2018年为3.453亿元人民币[26][27] - 2019年其他收入为4850万元人民币,2018年为2160万元人民币[26][29] - 2019年行政开支(不包括上市开支)为1263万元人民币,2018年为629万元人民币[27] - 2019年其他亏损净额9.135亿元,2018年其他收益净额90万元,主要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等公允价值亏损所致[30] - 2019年研发开支4.639亿元,较2018年的2.496亿元增加85.9%,因临床试验增多、人员增加及购股权计划开支增加[31] - 2019年行政开支1.616亿元,较2018年的8970万元增加80.2%,因管理人员增加及购股权计划开支增加[33] - 2019年融资成本430万元,较2018年的3690万元减少[34] - 2019年亏损14.807亿元,较2018年的3.453亿元增加[35] - 2019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4.603亿元,2018年为2.377亿元,因扩大研发活动[36] - 2019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2.013亿元,2018年所得现金流量净额2.928亿元[36] - 2019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4.424亿元,2018年为8.602亿元[36] - 2019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为4.5,2018年为9.4,2018年和2019年均未列示资产负债比率[3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银行贷款8500万元及租赁负债1640万元[40]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18年的9.571亿元降至8.825亿元[42]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9.091亿元,流动负债2.021亿元[42] - 2019年收益为14,513千元,较2018年的6,807千元增长113.2%[167] - 2019年毛利为12,417千元,2018年为6,807千元[167] - 2019年除税前亏损为1,482,316千元,较2018年的346,909千元扩大327.3%[167] - 2019年年内亏损为1,480,714千元,较2018年的345,307千元扩大328.8%[167] - 2019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2.69元,2018年为4.16元[167] - 2019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579,513千元,较2018年的369,084千元扩大328%[168] - 2019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95,945千元,较2018年的239,157千元增长23.8%[169] - 2019年流动资产总值为909,105千元,较2018年的990,219千元下降8.2%[169] - 2019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02,062千元,较2018年的105,269千元增长92%[169] - 2019年资产净值为890,475千元,2018年为 - 1,011,586千元[169] - 2019年除税前亏损14.82316亿元,2018年为3.46909亿元[173] - 2019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60305亿元,2018年为2.37667亿元[173] - 2019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01333亿元,2018年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92808亿元[173] - 2019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42362亿元,2018年为8.60163亿元[174] - 2019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38986亿元,2018年末为9.57088亿元[174] 上市相关 - 公司2019年10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11] - 公司于2019年10月28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6980万港元[119] - 所得款项净额约42%(约15520万港元)用于核心产品HQP1351商业化研发[119] - 所得款项净额约13%(约4810万港元)用于APG - 1252持续及规划临床试验[119] - 所得款项净额约19%(约7030万港元)用于APG - 2575持续及规划临床试验[119] - 所得款项净额约19%(约7030万港元)用于APG - 115持续及规划临床试验[119] - 所得款项净额约6%(约2220万港元)用于APG - 1387及APG - 2449其余临床计划的持续及规划临床试验[119] - 所得款项净额约1%(约370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119] - 截至年报日期,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2910万港元,剩余6600万港元[120] - 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下结余的预期时间线视研发活动进展而定,或受新冠肺炎影响[121] - 2019年公司以每股34.2港元发行及配发1218.09万股新股份,11月25日又配发182.71万股超额配股份[175] 产品管线与临床试验 - 公司构建了由八项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组成的产品管线[11][1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于美国、澳洲及中国进行30多项I或II期临床试验[13] - 公司核心产品HQP1351两项关键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患者招募,计划2020年在中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15] - 2019年7月美国FDA审批通过HQP1351在美国开展Ib期临床试验申请,首名患者2020年1月开始用药[15] - 公司已在2019年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公布HQP1351的I期试验初步耐受性及疗效数据并被提名“ASH最佳研究”[15] - APG - 2575已完成六种剂量爬坡(从20mg至600mg),两名CLL/SLL患者部分缓解,六名CLL/SLL患者未发现肿瘤溶解综合征,四名CLL患者淋巴细胞第一周期内恢复正常,6个剂量组耐受性良好[1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65名患者在8个剂量组接受APG - 1252治疗,直至320mg剂量组耐受性良好,29名可评估SCLC患者中一名复发患者获确认PR,中国4名患者疾病稳定,其中2名维持超4个治疗周期,澳洲其他肿瘤试验观察到5例SD[17] - 2019年7月,NMPA批准APG - 115联同化疗或其他标靶药物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Ib/II期临床试验,公司计划2020年递交在中国和美国进行其他联合试验的IND[1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APG - 1387研究共入组103名患者,显示出良好安全性与耐受性,仅一例2级面神经麻痹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且患者已恢复,未发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9] - 2020年2月,公司获批启动APG - 1387与紫杉醇和吉西他滨联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Ib/II期临床试验,CDE批准在中国进行APG - 1387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化疗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两项Ib/II期临床试验[19] - APG - 2575计划获批的初步适应症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髓性白血病,2020年计划启动血液肿瘤(包括MM和NHL)的若干临床试验[16] - 待APG - 1252 I期结果公布后,公司计划在美国和中国进行复发性/难治性SCLC的II期试验[17] - APG - 1387若初步结果乐观,将启动与核酸联用的II期临床试验[19] - APG - 2575已在美国及澳洲启动单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开放性、多中心I期试验,在中国的I期临床试验第三剂量试验正在进行中[16] - APG - 1252正在美国及澳洲进行两项I期剂量递增试验,在中国进行作为单药治疗SCLC的一项I期剂量递增/扩展试验[17] 合作与发展 - 公司2019年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展示9项研究进展[11] - 公司2019年与Unity签订化合物许可协议,Unity计划2020年初提交IND申请[11] - 公司已与上海复宏汉霖、上海君实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开展联合疗法临床试验[11] - 2019年11月公司位于中国的全球研发中心及生产设施在苏州工业园区奠基[12] - 2019年4月与君实生物达成临床合作协议,11月与上海复宏汉霖达成战略合作[23] - 公司在泰州租赁4480平方米设施,计划在苏州建造10万平方米设施[24] - 2020年2月公司订立10.5亿元固定资产融资贷款协议用于建造苏州设施[44] 公司人员 - 田源1992年成立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并于1992 - 2007年任主席,是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47] - 赵群2013年12月起任元禾合伙人,担任多家医药公司董事[47] - 吕大忠投资及咨询业务超20年,2009年8月起任国投创新董事总经理兼合伙人[49] - 刘骞2008年12月起任方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投资总监[49] - 叶长青2019年6月13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5年专业会计等经验[51] - 尹正2019年6月13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机构任职医药相关工作[51] - 任為於2019年6月13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擁有逾15年法律經驗[52] - 楊大俊為主席、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53] - 郭明為共同創辦人及首席運營官,在新藥研發等方面擁有逾